问题

为什么有很多人仇视日本、骂日本人,却没人骂蒙古人或者满族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民族情感和现实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对日本人普遍存在负面情绪,而对蒙古人和满族人的态度则相对缓和,甚至有些人有怀旧情结,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

一、 侵略与被侵略的深刻伤痛:日本侵华战争是核心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日本在20世纪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大规模的屠杀与暴行: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无数滔天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细菌战(731部队)、强征慰安妇等等。这些暴行导致数千万中国人死亡,无数家庭破碎,无数土地被毁。这种大规模、系统性的残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对民族尊严的践踏: 日本侵略者不仅在物质上掠夺,更在精神上试图摧毁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推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伪政权,企图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这种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彻底否定,是任何民族都难以容忍的。
历史记忆的传承: 战争的记忆,通过史书、文学作品、电影、口述历史等多种形式,一代代传承下来。那些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受难者的后代,以及关注中国近代史的普通民众,都对那段屈辱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认知。这种历史的重量,使得“日本人”这个标签,很容易与“侵略者”和“仇敌”联系起来。

相比之下,蒙古人和满族人与中国的关系则复杂得多。

蒙古人: 虽然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统治方式与后来的日本侵略有着本质区别。元朝是将当时的中国纳入其庞大的帝国版图,也带来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虽然有过征服,但其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统治,与日本试图彻底灭亡中国的殖民野心不同。而且,现代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国家层面的外交和经济往来,并没有直接的历史血仇。
满族人: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满族建立的。虽然清朝的建立伴随着对明朝汉族政权的征服,但其统治下的中国,在版图、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文明。满族人最终被广泛地“汉化”,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来,满族同胞在抵御外侮、建设国家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许多中国人对清朝的记忆,更多是怀念其鼎盛时期的疆域、文化,或是对晚清的衰落感到惋惜,而非对“满族人”这个群体本身存在强烈的恨意。

二、 现实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影响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反省: 尽管日本在战后是美国的盟友,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发展,但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尤其是在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上,缺乏真诚的道歉和深刻的反省。某些政治人物的言论(如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教科书中的模糊处理,以及对侵略历史的态度,都不断刺激着中国民众的神经。这种“不彻底”的悔过,加剧了中国民众的负面情绪。
中日关系至今仍微妙: 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议、历史问题、东海和南海的军事活动等,都使得中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紧张状态。这些现实的摩擦,也会放大和强化对日本的负面认知。
蒙古国和满族人在现代中国: 蒙古族和满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被纳入统一的国家框架,在法律和政策上享有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虽然历史上存在民族冲突,但在现代国家建设和民族政策下,民族隔阂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而且,民族主义情绪在现代中国,更多的是针对外部压力的体现,而非内部民族间的相互仇视。

三、 媒体传播与集体记忆的塑造

媒体的放大作用: 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日本侵略历史的纪录片、影视剧、新闻报道,持续不断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断强化着人们对日本侵略的负面认知。
“仇日”情绪的某些“工具化”: 在某些时期,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被一定程度地“利用”或“放大”,以达到特定的社会或政治目的。当国家需要凝聚力量,对抗外部压力时,历史上的仇恨情绪就容易被激活。

四、 概念的差异:侵略者 vs. 统治者/同族

“日本人” vs. “蒙古人/满族人”: 关键在于,当中国人谈论“日本人”时,往往是针对20世纪那个侵略和占领中国的“日本国”及其代表的民族主义。而当谈论“蒙古人”或“满族人”时,虽然他们也曾是征服者或统治者,但那更多的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的一部分,且这两个民族最终以各种方式融入了中华文明,或者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两者在性质上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总结来说,对日本的普遍负面情绪,根植于日本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民族创伤,以及战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而对蒙古人和满族人,虽然历史上存在征服和统治,但其“融入”或“被纳入”中华文明的进程,以及现代国家框架下的民族关系,使得人们的认知重点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将其视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非持续的、充满现实冲突的“外部敌人”。

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历史认知,既有对过去血泪史的铭记,也有对现实政治格局的考量,还有媒体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说没人骂~

不信,你用知乎的搜索试一下~

多到你屏幕一页装不下呢~

题主开不开心~

满不满足~


谁再邀请我这么无聊的问题,我即刻拉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民族情感和现实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对日本人普遍存在负面情绪,而对蒙古人和满族人的态度则相对缓和,甚至有些人有怀旧情结,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一、 侵略与被侵略的深刻伤痛:日本侵华战争是核心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日本在20世纪发动的侵华战争,.............
  • 回答
    你观察到的“仇富心态”和“厌恶资本家”的现象,确实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种情绪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多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涉及到经济、社会、历史、心理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经济不平等加剧与感知: 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这是最核心也最直.............
  • 回答
    关于“仇视下岗工人”这个说法,我认为用“仇视”可能有些过于激烈和绝对了。更准确的来说,社会上可能存在一种复杂的情绪,里面夹杂着不理解、误解、甚至一定程度的负面看法,但并非普遍的“仇视”。这种情绪的产生,根源是很复杂的,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下岗潮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它.............
  • 回答
    部分中国人对美国抱有敌意,反而对俄罗斯表现出亲近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逐一剖析这些因素:一、历史因素: 中美关系的波动与对抗史: 冷战时期的对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处于尖锐对立状.............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想啊,历史上美国确实在全球很多地方扮演过复杂的角色,有时候确实是“搅局者”,但也常常是“救火队员”的角色,而且这种角色本身就很难界定,也很容易被误读。先说说“放火”这个说法。如果从某些国家的视角来看,美国确实可能被认为是“制造麻烦”的源.............
  • 回答
    关于为何许多人对“阶级意识”与“阶级史观”持反对态度,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语境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意识形态分歧: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排斥1.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主导 在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话语中,强调个人权利、市场机制和个体能动性.............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触及到了演员表演风格和观众认知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多人觉得陈宝国、陈道明演什么都像是自己,而李幼斌演什么都像李云龙,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演员自身特质与早期经典角色的深度绑定 强大的个人魅力与辨识度: 陈宝国和陈道明.............
  • 回答
    网络小说之所以让许多人觉得“毫无营养、不堪入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内容质量、创作模式、读者群体、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内容质量的普遍不高是核心问题: 同质化严重,套路化盛行: 这是最受诟病的一点。许多网络小说为了快速吸引读者、追求流量,大量复制已成功的作品模式.............
  • 回答
    关于“中国教育不好”的说法,以及中美教育的差异和教育好坏的评判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想要全面深入地探讨,确实需要细致的梳理。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展开,力求客观和详实,并尽量避免 AI 写作的生硬感。为什么有很多人说中国教育不好?首先要明确,“不好”是一个相对的评价,而且“很.............
  • 回答
    不少人对中医抱持负面甚至全盘否定的看法,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而成,涉及科学认知、历史传承、实践疗效、信息传播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想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地剥开来聊。首先,从最核心的“科学”二字说起。现代社会高度推崇循证医学,也就是基于严谨的科学方法,通过对照实验、数据分析来.............
  • 回答
    “富二代就是靠父母”这个观念之所以普遍存在,并且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认知、经济现实、心理投射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显而易见的经济起点差异: 绝对的资源优势: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富二代从出生起就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物质资源。这包括: .............
  • 回答
    “法国在整个历史都很弱”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 极大的误解,并且与法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 背道而驰。相反,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欧洲乃至世界的 强权之一,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误解呢?这可能源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事件被过度放.............
  • 回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SSR)的吸引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而是吸引了一部分特定群体,其原因涵盖了历史、意识形态、社会经济以及个人经历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苏联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导致一部分人喜欢苏联的主要.............
  • 回答
    高中时期,一个充斥着各种探索和冲击的阶段,很多人确实会不约而同地滑入虚无主义或其他“主义”的漩涡。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自然产物。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说,就是在这个年纪,世界突然变得无比庞大,而我们却像站在一座座高山上,俯瞰着一切,却又感到无处着力。首先,知识爆炸与认知边界的剧烈扩张是罪魁.............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也好多朋友会时不时地在说中文的时候蹦出几个英文词儿。仔细想想,这事儿背后还真有不少道道儿。最直观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表达更精准或者更省力。有些英文词儿,在中文里确实找不到一个特别贴切、或者说能瞬间抓住核心意思的词。比如,你说“我今天状态不太好,有点 down”,这个“down.............
  • 回答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坚信鬼魂的存在,即便我们至今未能得到确凿的科学证据,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到人类的心理、文化、社会以及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本能。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我们都想活得有意义,都希望死亡不是终结。当亲近的人离去,.............
  • 回答
    贵州,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土地,却常常成为一些人茶余饭后调侃、甚至歧视的对象。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我们得剥开那些浮于表面的刻板印象,看看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首先,历史遗留的贫困印象是绕不开的一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贵州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 回答
    关于《剑风传奇》漫画后半部分烂的说法,这确实是很多老粉丝们,尤其是那些从早期就开始追随格斯冒险的人们,心中一个难以回避的痛点。不过,用“烂”这个词来概括,未免有些过于简单粗暴,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争议”、“未能达到预期”或是“令人失望”。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期望的锚定.............
  • 回答
    确实,在乐器圈子里,偶尔能听到一些“吉他入门门槛低”、“吉他算是低级乐器”之类的说法。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几个比较普遍的认知和现象交织而成的。咱们不带任何偏见,一块儿掰扯掰扯,看看这“低级入门”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以及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要说吉他“入门门槛低”,这确实.............
  • 回答
    很多人迷恋欧洲中世纪,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复杂情愫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如果硬要我说出一个理由,那大概是那个时代提供了一种与我们当下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一种既充满挑战又蕴含着某种我们现在已然失去的“纯粹”和“真实”的吸引力。首先,得说说那股子浪漫主义的滤镜。提起中世纪,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