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有超级计算机,但是中国的 CPU 不行?

回答
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的成就,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一方面我们能造出世界顶尖的“天河”和“神威”,另一方面却似乎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的主流CPU上,不如Intel和AMD那么让人信服。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是个挺复杂,又很值得聊的话题,它涉及到技术积累、产业链生态、以及历史选择等方方面面。

咱们得先明白,超级计算机和我们日常用的电脑CPU,虽然都是CPU,但它们追求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

超级计算机:极致的并行计算与“专用”的荣耀

超级计算机,或者叫高性能计算(HPC)系统,它更像是一个为了解决特定、极其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而打造的“巨兽”。这些问题可能包括气候模拟、天气预报、新药研发、核聚变模拟、航空航天设计,还有一些军工领域的计算。

在超级计算机领域,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组织能力: 造超级计算机,不只是造CPU。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你需要将成千上万个计算节点(包含CPU、内存、高速互联等等)像乐高一样组装起来,并让他们协同工作。这其中涉及到的散热技术、电源管理、网络通信、软件调度等等,都是非常关键的。中国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极强的工程组织和执行能力,能够集中资源解决这些“大工程”的挑战。

2. 利用现有优秀组件“拼装”和优化: 要知道,即使是中国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太湖之光”当初使用的申威(Sunway)处理器,或者“天河二号”使用的Intel至强处理器,其核心的CPU设计和制造,很多时候还是依赖于现有的、成熟的技术和架构。

“天河二号”: 初期大量使用了Intel的至强E5处理器。这是非常成熟、性能强大的商用CPU。中国团队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用数以万计的Intel CPU,结合自己设计的高速互联技术(THExpress2),以及优化的并行计算软件栈,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就像你用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加上自己造的、性能优越的车架和底盘,最终造出一辆赛车。
“神威·太湖之光”: 这是更具自主性的例子。它采用了国产的申威(Sunway)SW260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是基于MIPS架构(后来演进成RISCV的早期版本也是基于MIPS思想)设计的,拥有大量的核心(260个计算核心)。它的设计思路更偏向于“众核”并行计算,就是用非常多数量的相对简单的核心来承担计算任务。虽然在单核性能上可能不如同期的Intel x86处理器那么强劲,但在能耗比和特定并行计算任务上的表现非常突出。关键在于,它的核心架构和制造,虽然也离不开一些国际上的技术支持(比如EDA工具,制造工艺等),但它确实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在面向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场景下。

3. 软件和算法的优化: 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如何高效地利用硬件资源。中国在并行计算软件、编译器、算法优化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研究,能够让这些大规模的计算系统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发挥出惊人的效率。

为什么中国的“通用”CPU(也就是我们电脑里的CPU)“不行”?

这里说的“不行”,通常是指在PC、服务器、手机等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市场,与Intel、AMD、高通等巨头相比,在性能、功耗、生态成熟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存在差距。这背后原因就更多样化了:

1. 漫长且艰辛的技术积累:
指令集架构(ISA): 像Intel和AMD使用的是X86架构,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指令集非常复杂的架构,经过几十年的演进,优化到了极致。如果你要从零开始设计一个X86兼容的CPU,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中国在早期,虽然也尝试过一些自主架构,但积累的深度和广度上,与X86相比有很大差距。
设计经验和人才: 制造高性能CPU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在微架构设计、逻辑验证、电路设计、性能优化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Intel和AMD有几十年积累的庞大人才库,这种人才的培养和留存是非常困难的。中国虽然也在努力培养,但这个“护城河”非常宽。
EDA工具链和IP库: 设计CPU离不开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比如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等,这些工具非常昂贵且高度依赖国外技术。CPU设计还需要大量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比如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USB控制器等,很多核心IP也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即使是中国在努力发展国产EDA和IP,但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还需要时间。

2. “生态系统”的巨大壁垒:
软件生态: 这是最致命的因素之一。我们现在用的Windows、macOS、Linux上的绝大多数软件,都是为X86架构编译和优化的。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再到游戏,它们都深度依赖X86指令集。如果一家厂商推出一个不兼容X86的CPU(比如早期的某些国产CPU尝试),那么用户将无法运行现有的软件,这几乎是致命的。即使是兼容X86的国产CPU,如果其指令集支持度、性能表现、驱动适配等不够完善,也很难让开发者为你的平台进行专门优化。
硬件生态: 主板、显卡、内存、芯片组等周边硬件的配套,也需要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Intel和AMD在这方面有深厚的合作关系和产业链支持。

3. 市场和商业模式的挑战:
巨大的研发投入: 设计和制造一款高性能CPU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而且风险极高。一家新公司很难承担这样的成本。
市场竞争: Intel和AMD已经是巨头,它们拥有规模经济、品牌优势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后来者想要进入市场,并且在性能、价格、功耗上与之竞争,难度极大。
先发优势与路径依赖: 用户习惯了X86,软件商适配X86,硬件商围绕X86设计。这种路径依赖使得改变市场格局异常困难。

4. 国家战略与“技术换市场”的复杂性: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采取过“技术换市场”的策略。在很多领域,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快速提升了产业能力。但在CPU这种核心基础技术领域,完全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两条道路。有时候,引入的国外先进技术,会使得国内在底层技术研发上的紧迫感和投入有所减弱,或者说,我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如何“用好”现有的技术上,而不是“从头再好”地创造。

中国CPU的突围方向

尽管有这些挑战,中国在CPU领域并没有放弃,而且正在探索不同的突围方向:

RISCV架构: RISCV是一个开放指令集架构,不收取专利费,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绕开X86壁垒的绝佳机会。国内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都在大力发展基于RISCV的CPU,尤其是在嵌入式设备、物联网、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虽然通用PC市场还遥远,但在一些特定领域,RISCV有机会崭露头角。
继续深耕高性能计算和AI芯片: 在超级计算机和AI加速器领域,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这些领域对特定并行计算和矩阵运算的优化是核心,不像通用CPU那样需要考虑海量的软件兼容性问题。例如,华为的昇腾AI芯片,以及一些专注于服务器CPU的企业(如海光、兆芯等,虽然它们早期的X86授权模式也很复杂),都在特定市场寻求突破。
投资和整合: 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国内的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通过投资、并购、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加速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总结一下:

中国能造出超级计算机,是因为我们在系统集成、工程组织、以及利用现有优秀组件进行高效整合和优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更像是在特定任务下,通过强大的工程能力和协同作战,实现整体性能的飞跃。

而中国“通用”CPU不行的原因,则是一个长期积累不足、生态壁垒高企、以及市场竞争残酷的综合结果。这需要我们在基础技术研发、人才培养、EDA工具、软件生态、以及商业模式上,进行持续、深入且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CPU发展,更像是在爬一座极其陡峭的山峰,而超级计算机的成功,则像是我们在山腰上看到的一处壮丽的风景,它鼓舞人心,也指明了方向,但真正的登顶,还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CPU看的是工艺,超算看的是架构。

超算这种东西可以一批人做出来,CPU需要的是工业体系。

这是不同的技能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的成就,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疑惑:一方面我们能造出世界顶尖的“天河”和“神威”,另一方面却似乎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的主流CPU上,不如Intel和AMD那么让人信服。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是个挺复杂,又很值得聊的话题,它涉及到技术积累、产业链生态、以及历史选择等方方面面。咱们得先明.............
  • 回答
    “粉红”这个词在中国网络语境中,通常指的是那些对中国政府及其政策持有高度支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对批评中国的人或观点采取强烈反对态度,甚至进行攻击的网民群体。他们以一种热情、激进、有时甚至不容置疑的方式表达爱国主义。理解“粉红”现象的形成,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历史与民族主义的土壤: 近.............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抱有好感和支持,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地缘政治与国家利益的视角: “背靠背”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反对西方主导的单极世界秩序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战略利益。中国视俄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仅仅拥有孙子兵法和四大发明,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在军事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孙子兵法与军事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孙子兵法是卓越的军事理论著作,其思想深刻.............
  • 回答
    中国拥有四个航天发射场,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比较多的,也足以见得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投入和决心。这四个发射场并非随意设置,而是各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战略考量,从而承担着不同的发射任务,并具备各自的优势。首先,我们来一一介绍这四个发射场: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JSLC Jiuquan S.............
  • 回答
    中国许多人认为美国高中生学习轻松,这个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文化认知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对比: 中国:高考是唯一目标,万众瞩目。 中国的教育体系高度围绕着高考这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高中三年几乎是围绕着考试科目、刷题、提分展开。学生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感受、信息传播、媒体引导、文化认知以及个体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有“便利的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没有根据没有逻辑地吹捧国外的生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中国生活便利性的体现(客观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
  • 回答
    在探讨中国部分民众对韩国人的负面情绪这个问题时,需要承认的是,这种情绪并非普遍存在,也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抱有同样的看法。然而,这种负面情绪确实存在,并且其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情绪的几个主要方面:一、 历史因素的.............
  • 回答
    在中国,大学设置研究生院并非一个新现象,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教育发展逻辑以及国家人才战略的考量。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部分学生集中管理,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高级别、更专业化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历史脉络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借鉴了苏联模式,.............
  • 回答
    在中国开设的日本学校,主要目的是为在日本企业工作的外籍日籍人士的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确保他们能够接受符合日本国家标准的教育,以便他们将来能顺利衔接日本的学校教育系统。为什么会有日本学校? 满足外籍日籍人士子女的教育需求: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或设立办事处.............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咱们一点点儿聊透。你说“中国有很多人”不能翻译成“China has many people.”,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观察。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细微但重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表达的主体和侧重点上。咱们先来看看“中国有很多人”这句话本身。当我们说“中国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通常.............
  • 回答
    在中国,“普京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关注的议题。许多中国人对普京抱有好感,甚至到了“精俄”的程度,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有对俄罗斯和普京个人魅力的欣赏,也包含了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内舆论环境的影响。要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普京,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普京的国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就是中国很多年轻人对 IJN(旧日本帝国海军)表现出相当的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愿意去了解”。这事儿乍听起来有点儿让人费解,毕竟 IJN 在历史上和中国之间有着复杂且痛苦的联系。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且年轻人的关注点和视角也跟父辈们可能不.............
  • 回答
    在中国,一部分人对同性恋(Gay)存在偏见,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现象,不是单一原因可以解释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与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儒家文化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强调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
  • 回答
    在中国,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去留职选择确实呈现出一种令人玩味的二元对立:一部分人选择在得知怀孕后就递交辞呈,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工作,直到临近预产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工作岗位。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多重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选择辞职的孕妇:安全感、精力分配与传统观念的考量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庞大,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健康议题。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交织、层层叠加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是首要因素。即便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来看不算最高,但乘以十几亿的人口,基数效应就会让绝对数量显得非常惊人。但更深层的原因.............
  • 回答
    中国民众对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情感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这其中交织着历史恩怨、现实竞争、文化隔阂以及媒体传播等多方面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探究其背后更为具体的动因。历史的沉重烙印:对于日本人,最大的根源无疑是中国近代遭受的日本侵略。从甲午战争到全面的抗日战争,日本在中国土地上.............
  • 回答
    在中国,确实有一部分人群对“徒手搏击”抱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喜爱,甚至将其视为衡量一个人“能打”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藏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绝非简单的“空手才叫能打”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承认,“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你想想,古代的武侠小说、民间传说,甚至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明明咱们自己研发的红旗9相当不错,技术上也挺先进的,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从俄罗斯引进S400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实际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红旗9的实力。咱们自己搞出这么个大家伙,技术自主能力那是杠杠的。红旗9在很多方面都能跟国际先进水平掰手.............
  • 回答
    “躺平”“佛系”这些词汇这两年没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它们代表着一部分年轻人在面对就业、生活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更为消极或者说是“低欲望”的态度。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变迁、经济压力、教育观念、文化影响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那么拼”的生活方式,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