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人称鲁迅为汉奸?

回答
将鲁迅称为汉奸,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荒谬的论断。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以及它为何站不住脚,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 “汉奸”的定义及其历史背景

首先,要理解“汉奸”这个词的含义。传统意义上,“汉奸”是指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投靠敌国、出卖国家利益的中国人。这个词本身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是对背叛民族和国家的行为的谴责。

在中国近代史上,“汉奸”这个概念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存亡之际,卖国求荣的行为会受到最严厉的批判。因此,任何被扣上“汉奸”帽子的人,都意味着其行为被视为对民族的背叛,是对国家主权的出卖。

二、 鲁迅先生的生平与著作:一个民族精神的鼓手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几乎都献给了批判国民性、唤醒民众、反抗压迫的事业。

深刻的批判精神: 鲁迅的作品,如《呐喊》、《彷徨》、《阿Q正传》等,无情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他痛斥封建礼教的戕害,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希望通过揭露和反思,促使民族觉醒,走向新生。他的文字犀利如刀,直击要害,毫不留情。

坚定的救亡图存: 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年代,鲁迅始终将民族的命运挂在心头。他支持革命,关心底层民众,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呐喊助威。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面临的危机,并希望通过思想的启蒙来挽救民族的未来。

毫不妥协的斗争: 鲁迅在政治上倾向于进步力量,他与当时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左翼文化运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持革命事业。这种立场和行动,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是站在国家和民族解放的前沿。

三、 为什么会有人将鲁迅称为“汉奸”?——荒谬的根源探究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鲁迅先生称为“汉奸”呢?这背后通常隐藏着几种扭曲的逻辑和动机:

1. 误读和曲解鲁迅的批判性: 有些人可能将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传统文化、甚至当时中国社会的某些“不完美”之处的深刻批判,片面地理解为“抹黑中国”、“贬低民族”。他们看不到鲁迅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是为了唤醒民众,是为了促使民族进步。他们将鲁迅的“反传统”理解为“反中国”,将他的批判视为对国家的否定。这种解读,完全忽略了鲁迅写作的语境和其最终的爱国情怀。

2. 意识形态的攻击和污名化: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政治环境下,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会将与自己观点不符的、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进行污名化。将鲁迅称为“汉奸”,是一种典型的将进步思想、革命者打成反动分子的手段。这种做法,旨在否定鲁迅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贡献,从而削弱其对后世的影响。

3. 片面的历史视角和“大局观”的缺失: 有些评论者可能采取一种极其狭隘的“大局观”,认为任何对现有秩序、对国家形象的“负面”言论都是不合时宜的。他们或许认为鲁迅的批判过于尖锐,过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从而“不利于”国家的形象或稳定。殊不知,正是这种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揭露黑暗的勇气,才是一个民族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动力。将这种勇气视为“汉奸”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4. 反智主义和对知识分子的敌视: 历史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知识分子、对独立思考者抱有敌意。鲁迅作为一位极具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自然会成为一些人攻击的目标。将他扣上“汉奸”的帽子,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标签化和妖魔化。

5. 对中国近代史的无知或刻意歪曲: 最终,这种论断也可能源于对中国近代史缺乏了解,对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挑战毫无认知。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语境中去理解。简单地将某个词语套在历史上的人物身上,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智识的侮辱。

四、 结论: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

基于对鲁迅先生生平、著作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断然否定“鲁迅是汉奸”的说法。

鲁迅先生是一位深刻的批判者,他批判的是国民的麻木,是社会的黑暗,是压迫人民的制度。他的批判,正是出于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热爱,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他的每一篇文字,都饱含着对中华民族的忧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将鲁迅称为汉奸,是对历史的颠倒,是对这位民族脊梁的侮辱,更是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无知和蔑视。这是一种荒谬的论断,它反映的不是鲁迅的真实面貌,而是那些发出这种声音者的偏见、无知或险恶用心。鲁迅先生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一位不朽的、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魂的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by 鲁迅

user avatar

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鲁迅一不扛枪上战场,二不裸捐买飞机,三不研究战略战术,四不搞实业经济民生,成天蹲在后方大搞师生恋,爱钱如命,不近人情,吃饱喝足剔着牙之余各种漫骂,骂政府,骂同事,骂国人,骂他现实和幻想中的一切敌人,不问是非,不论曲直,就是图个过瘾,就是为个痛快。

“仿佛村里的怨妇,逢人便说这村子的种种不好,然而问及他如何改良,他或张口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或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和标准,你会发现你基本上可以无差别黑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人,甚至神,所以我一直认为,某些如同梦呓般大放厥词黑鲁迅先生的狂生浪士其实内心是极度清醒的,他们不过是比正常人更市侩,更清楚节操的价值和买家。毕竟比起跪舔显贵,撅颂巨贾,媚拍XX来,把查水表和接顺风当日常,真心需要过高的成本和勇气。

user avatar

“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

——鲁迅 《“题未定”草》

user avatar

“日本和中国的大众,本来就是兄弟。

资产阶级欺骗大众,用他们的血划了界线,还继续在划着。

但是无产阶级和他们的先驱们,正用血把它洗去。

小林同志之死,就是一个实证。

我们是知道的,我们不会忘记。

我们坚定地沿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

——鲁迅:《闻小林同志之死》(1933)


证 据 确 凿

〇 青 激 怒

汉 奸 污 名 不 可 避

评 论 爆 炸 满 天 星

(……还真有人根据这上文给鲁迅先生扣帽子的?!这多直的一个钩……)


当然,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特务、间谍,汉奸鲁迅也对我们的“爱国人士”、“抗日先锋”进行了极其恶毒的攻击。


中国现在的假吉诃德们,何尝不知道大刀不能救国,他们却偏要舞弄着,每天“杀敌几百几千”的乱嚷,还有人“特制钢刀九十九,去赠送前敌将士”。可是,为着要杀猪起见,又舍不得飞机捐,于是乎,“武器不精良”的宣传,一面作为节节退却或者“诱敌深入”的解释,一面又借此搜括一些杀猪经费。

战后统计,日军在东北各地总共缴获飞机260余架。 当时有人评论说,东北空军: “就实力论,在国内足称雄厚,顾九一八事起,乃全数被俘,开俘虏空军未有之前例……使人怀疑任何新式武器,一到中国即变为装饰门面之物矣。”

和装甲部队一样,日本陆军对航空兵力的态度也很奇怪。 1932年6月6日才成立关东军飞行队。可是1931年10月8日下午1点40分关东军就以12架轰炸机轰炸过锦州这是怎么回事? 有不少人以为那就是“关东军飞行队”干的,其实不是。 这12架飞机里面是八八式侦察机六架,石原莞尔中佐亲自乘坐的一架客机。 以及五架20天前“爱国将军”张学良刚刚送给关东军的轰炸机。 关东军仅仅扔了75颗25公斤的炸弹,就把张爱国少帅学良将军吓得拉了一裤裆,连滚带爬地逃进了关内。

可惜前有慈禧太后,后有袁世凯,——清末的兴复海军捐建设了颐和园,民四的“反日”爱国储金,增加了讨伐当时革命军的军需,——不然的话,还可以说现在发现了一个新发明。

蒋介石厉声质问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怎么只有这几架飞机?你把空军经费搞到哪里去了?” 周至柔不得已才说,空军经费全被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存到了香港的外国银行里。 后来,这些日常训练的飞机大半超龄,且在训练中损坏,却没有补充新机。 存下来的经费进了谁的腰包?没人能说得清楚。

他们何尝不知道“国货运动”振兴不了什么民族工业,国际的财神爷扼住了中国的喉咙,连气也透不出,甚么“国货”都跳不出这些财神的手掌心。然而“国货年”是宣布了,“国货商场”是成立了,像煞有介事的,仿佛抗日救国全靠一些戴着假面具的买办多赚几个钱。这钱还是从猪狗牛马身上剥削来的。


不听见“增加生产力”,“劳资合作共赴国难”的呼声么?原本不把小百姓当人看待,然而小百姓做了猪狗牛马还是要负“救国责任”!结果,猪肉供给假吉诃德吃,而猪头还是要斫下来,挂出去,以为“捣乱后方”者戒。

兵捐就是官吏们用来掠夺人民以自肥的一种手段。他们的主要手法是在征集兵捐时层层加码。 军官们派五斤面,地方官和交绅就加到八斤;派五斤草就加到十斤;派四辆车就加到十五辆;派六十个民夫就加到九十个,派一千抉钱就加到一千五百块,等等。 因此,战争永远是地方官发财的捷径。  一九四七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河南安阳县,我发现蒋军军官在地方豪绅配合下所征派的兵捐常常是田赋的一千倍以上。” ——[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18节“国民党逼死人的捐税”

他(国民党军第33集团军参谋张开厦)承认: “国民党拉壮丁,用绳子绑着行军” ——[美]史沫特莱:《史沫特莱文集•第一卷,中国的战歌》 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394页

奉层峰电令,以东固匪巢人民匪化已深,无法挽救。 着以东固为中心点,纵横二十五里一律平毁净尽,格杀无余。” (东固时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及中国工农红军的赣西南根据地) ...... “对匪巢只有焚烧,才能解决,请派飞机设法暂停轰炸,而专用火油在欲烧之区域内……每区约焚三日,使匪恐慌,不能立足。”

他们何尝不知道什么“中国固有文化”咒不死帝国主义无论念几千万遍“不仁不义”或者金光明咒,也不会触发日本地震,使它陆沉大海。

然而他们故意高喊恢复“民族精神”,仿佛得了什么祖传秘诀。

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这固有文化本来毫无疑义:是岳飞式的奉旨不抵抗的忠,是听命国联爷爷的孝,是斫猪头,吃猪肉,而又远庖厨的仁爱,是遵守卖身契约的信义,是“诱敌深入”的和平。而且,“固有文化”之外,又提倡什么“学术救国”,引证西哲菲希德之言等类的居心,又何尝不是如此。

假吉诃德的这些傻相,真教人哭笑不得;你要是把假痴假呆当做真痴真呆,当真认为可笑可怜,那就未免傻到不可救药了。 四月十一日(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六号,署名洛文。)

——————————————————————————————————


有些人要面子 还有人要里子 鲁迅先生错就错在,他不仅是个很要里子的人,还是个很喜欢说大实话的人。 所以各位“救国先锋”便跳出来: “你敢在这儿断我们财……啊不,妖言惑众,抵制爱国,你个汉奸!”

所幸,这些人毕竟是少数,也多亏是少数,毕竟大家还记得这种人:

是如何一边扛着爱国大旗,痛斥鲁迅日奸、俄谍,另一边……

“攘外必先安内”,诛杀“国贼”也成了一种“爱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