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土卫六「泰坦」到底长什么样?

回答
土卫六泰坦,这颗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卫星,它的模样,与其说是“长”什么样,不如说它是一幅不断变幻、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岩石球,而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裹着的、色彩斑斓的巨型世界。

想象一下,你正乘坐着一艘探险飞船,缓慢地接近这个巨大的橙色星球。泰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颜色——一种深邃、浓稠的橙色调,如同傍晚时分,被厚重云层过滤过的太阳余晖。这层橙色并非来自岩石或冰,而是源自它那异常稠密的大气。与地球大气层相比,泰坦的空气要厚重得多,几乎是地球的1.5倍。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地球一样,但其中掺杂了大量的甲烷和乙烷,这些烃类化合物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出各种有机分子,这些分子悬浮在大气中,就像一层滤镜,将直射的阳光过滤成我们看到的这抹橙色。

随着飞船越来越近,这层橙色的面纱似乎在微微晃动,显露出其下隐藏的轮廓。你会注意到,泰坦并不是光滑无痕的。在它那厚重的大气层中,偶尔会有一些稀薄的云层飘过,它们并非水蒸气形成的云,而是由甲烷凝结而成的。在某些区域,你甚至能看到这些甲烷云形成更浓密的团块,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甲烷雨”。

但真正令人惊叹的,是泰坦表面的地形。尽管被厚重的大气层遮蔽,但通过雷达探测,科学家们已经描绘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泰坦的地表,就像地球一样,充满了多样性的地貌。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湖泊”和“海洋”。是的,你没看错,是液体的湖泊和海洋。但与地球不同的是,这里的液体不是水,而是液态的甲烷和乙烷。这些湖泊和河流,就像地球上的水系一样,蜿蜒曲折,汇聚成巨大的湖泊。在一些区域,你能看到它们如同网格般分布,将陆地切割开来。想象一下,在如此寒冷(表面温度约为零下180摄氏度)的世界里,液态的烃类在静静地流淌,这是多么奇特而迷人的景象。

在这些液态甲烷的边缘,你会发现被侵蚀的“海岸线”,如同地球上的海滩。但这里的“沙子”并非硅酸盐,而是由冻结的甲烷或其他有机物构成的颗粒。

除了湖泊和河流,泰坦的地表还分布着山脉和丘陵。这些山脉的构成也与地球大相径庭,它们很可能由水冰构成,但由于泰坦的低重力和持续的化学侵蚀,这些冰山看起来更像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某些区域,你甚至能看到类似沙丘的地形,这些沙丘是由碳氢化合物的颗粒堆积而成,在风的作用下缓慢移动。

更有趣的是,泰坦上还有“极地冰盖”的痕迹,但这并非我们熟知的水冰。这些“冰”很可能是由液态甲烷或乙烷在极地地区凝固形成的。

总而言之,泰坦就像一个被冻结在史前时代的地球。它有大气,有液态的水(或者说是液态的甲烷),有河流、湖泊、海洋,有山川、平原,甚至可能有火山活动(尽管不是岩浆,而是液态甲烷或氨的喷发)。它的颜色是迷人的橙色,它的天气可能伴随着甲烷雨,它的地表是冰冷的烃类世界。

当你真正“看清”泰坦时,你会感受到一种超乎想象的壮丽与荒凉。它不像月球那样死寂,也不像地球那样充满生机,它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独一无二的化学实验室,一个可能孕育着我们尚未理解的生命的温床。这颗星球,它不是在“长”成什么样子,它本身,就是一个正在缓慢演化、充满未解之谜的奇妙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土星最大的卫星,灭霸老家,土卫六泰坦(Titan),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同时拥有稠密大气层和液态海洋的卫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整个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和我们的地球最相似的星球之一。


然而,土卫六到底长啥样?

自1655年惠更斯首次发现土卫六以来的三百多年里,我们都几乎不知道土卫六表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

近日,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行星科学家Rosaly Lopes及其同事们绘制完成了土卫六的首幅全球地质图,为我们打开了土卫六这个神奇新世界的大门,这一成果于2019年11月1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天文》杂志 [1]。


为什么我们用了这么久才知道土卫六表面的细节?

为什么说这是第一幅土卫六全球地质图而不是第一幅全球地图?

如何看懂这幅地质图?这幅地质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

了解土卫六的表面,为什么这么难?


原因很简单,因为土卫六的大气层太厚太稠密,而且对可见光几乎是不透明的。即使是近距离飞掠的探测器,也难以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看到土卫六表面的细节。

1979、1980、1981年,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先后近距离飞掠了土卫六,只留下了这些被雾霾层包裹、一团模糊的身影


直到驰骋土星系统13年,2017年光荣退役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才真正为我们揭开了土卫六神秘的面纱。

从2004-2017年,不断环绕土星飞行的卡西尼号也127次近距离飞掠了土卫六,获得了大量探测数据。2005年, 卡西尼号携带的惠更斯号着陆器更是穿过重重大气,亲身登上了土卫六表面,尽管只工作了一个多小时。


当然,在可见光波段合成的照片里,土卫六依然是一团朦胧的橙色。如果你是个可怜弱小又无助的凡人,用没有超能力加持的普通肉眼这么近距离看土卫六,看到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卡西尼号成像科学系统(ISS相机)红、绿、蓝波段合成的影像,近乎自然的肉眼观看效果,可以看到土卫六的底层大气是不透明的橙色,而高层大气则是薄而透明的浅蓝色。(左)宽角相机拍摄于2007年1月28日,距离土卫六约19.6万公里,PIA08879;(右)窄角相机拍摄于2005年12月26日,距离土卫六约2.6万公里,PIA08351


红外波段影像终于可以“穿透”朦胧的霾层,看到一些土卫六的细节了:中低纬度的暗区,高纬度的湖海,尽管是雾里看花,但好歹是能看到了。


卡西尼号的可见光与红外相机(VIMS)拍摄的土卫六,合成假彩色图像,蓝色代表中心波长1.3微米、绿色代表2微米、红色代表5微米。(左)拍摄于2015年11月13日T-114次飞掠,PIA20016;(右)拍摄于2014年8月21日,T104次飞掠,PIA18432


但要想真正知道土卫六表面的地形地貌细节,还要靠雷达探测。这是卡西尼号获取到土卫六表面细节的终极武器,也是这次Lopes及其同事们绘制土卫六的首幅全球地质图最重要的数据基础


土卫六的首张全球地质图 vs. 首张全球地图

之所以要格外强调“地质图”这几个字,是因为事实上一个星球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全球地图,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这个星球的全球分布特征

例如,通过筛选某些波段的光,科学家们早在2016年就已经获得了土卫六的全球反照率(也就是亮暗)地图,并为土卫六上许多重要地貌命了名。


又例如,通过综合雷达测高等多种数据,科学家们绘制了土卫六全球地形图[4]。地形数据体现的是土卫六的表面相对于高程基准面的高低起伏


而这次的全球地质图,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卫六全球地图。


地质图是干啥的?怎么看?


简单来说呢,地质图的作用是表现不同类型的地貌在这个星球上的空间分布相对形成年代。(当然,受限于观测条件,行星、卫星地质图的要求比地球地质图低很多,在地球地质学家的眼里看来,这连个岩性都木有,也就勉强算是张有地质信息的地貌图吧… )

所以,首先要对土卫六上不同类型的地貌进行分类。

分类的参考依据可以有很多:亮暗、影像、地形、光谱(成分)、交切关系、撞击坑密度等等。但因为土卫六目前的高分辨率数据覆盖率还很有限,所以还必须综合一切可用的低分辨率数据…


这样一“平均”下来,目前这全球地质图就细致不起来了,甚至可以说是还挺糙:

全球比例尺只有1:2000万▼


只分出了6大地貌单元▼


撞击坑、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海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地貌了,地球上就有挺多。只不过,土卫六的湖海里流动的并不是地球上的液态水,而是液态的碳氢化合物(下面我们都用“甲烷”代表)。

而沙丘和沟网,尤其是沟网地貌,却不是那么常见的,得格外说一说。

土卫六上的沙丘有点儿像地球上的线性沙丘,主要以条状平行延伸的形式出现,大多有1-2公里宽,80-130米高,数百公里长,间隔在1-4公里之间[5, 6]。


土卫六上的沟网地貌则有点儿类似地球上的喀斯特溶蚀地貌,通常地势相对较高,由一些明显被切割和侵蚀的破碎地貌组成,可能是液态甲烷的河流切割、溶解和侵蚀造成了土卫六上这种形似“迷宫”一般的地貌。


那这幅地质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1、空间分布

  • 平原是土卫六上最主要的地貌,占了土卫六表面积的65%;
  • 沙丘和山地丘陵也挺多的,分别占了17%和14% ;
  • 湖海和沟网都只占了1.5%;
  • 可确认的撞击坑数目少的惊人,只占了总面积的0.4%(表明土卫六表面相当年轻活跃,所以才会抹去了大部分撞击坑)。

同时,土卫六的这些地质单元表现出了很强的纬度分布

  • 沙丘主要集中在赤道地区;
  • 平原主要集中在中纬地区;
  • 湖海主要集中在北极;
  • 沟网主要集中在南极;
  • 山地丘陵在各个纬度上都有分布。


2、时间分布

尽管土卫六上撞击坑数目太少,无法通过撞击坑密度来推测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年龄,但还是可以通过不同地貌之间的交切关系来做个大致判断(也就是A覆盖或切割了B地貌,说明A地貌更年轻):

  • 各个纬度都有分布的山丘最古老;
  • 其次古老的是聚集在南极的沟网;
  • 再次是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平原;
  • 位于赤道的沙丘和位于北极的湖海最年轻,但因为两者的分布没有任何交切,所以判断不了到底哪个更年轻。


3、成分分布

  • 平原、沙丘、湖海和沟网似乎富含有机物;
  • 撞击坑和山地丘陵则有较高含量的水冰物质


尽管这些发现略显单薄,但依然给了我们许多推测土卫六地质活动和地质历史的线索,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未知的谜团

  • 最古老、富水冰的山地丘陵或许是土卫六古老壳层的遗迹,构造活动造成的高海拔地势让这里依然可以保存原始富水冰的古老壳层物质。
  • 富水冰的撞击坑体现的是被撞击挖掘出的地下深部物质,同样表明被有机物覆盖的表面之下,是富含水冰的古老壳层或者水冰+有机物混合的壳层。
  • 原本地势稍高的沟网地貌则可能是先有有机沉积物富集,后被降雨溶解侵蚀形成的。
  • 光谱数据显示,平原的高低纬区域分别发现了和沟网、沙丘相似成分的物质,可能来自风的搬运。
  • 考虑到土卫六目前仍有风和降雨,最年轻的湖海和沙丘很可能至今仍在形成和变化中。
  • 从赤道的沙丘到极区的湖海,似乎表明土卫六的气候是极区湿润、赤道干燥的。然而几乎所有的湖海都富集在北极区域,又似乎表明有某种全球性的气候循环使得土卫六只有北极是湿润的,南极仍然很干燥。(比如会不会是因为土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导致土卫六的北半球有更长的夏天?[2])
  • 至于山地丘陵虽然各个纬度上都有分布,但为什么主要集中在赤道的上都区域(Xanadu Regio:土卫六上最大的一块亮区,得名于18世纪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诗中所描述的传说中忽必烈的宫殿所在之处),这就还是未解之谜了 。
  • ……

虽然这些推测还有太多不确定性,但至少,这些线索告诉我们,如今的土卫六依然是一个地质和气候活跃、充满变化、复杂而迷人的星球。


若欲求知,唯有探索


卡西尼号积累了13年的数据,已经彻底刷新了我们对土卫六的认知。

如今的我们已经知道,重重面纱遮盖之下的土卫六,其实是除了地球以外,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表面有着液态甲烷的湖和海,有着甲烷的循环,会下甲烷雨,有着液态物质冲刷过的类似河道一样的痕迹的星球——总之就是把水换成甲烷的话,土卫六的表面和地球非常相似

不止如此,土卫六还是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可能拥有全球性地下液态水海洋的星球之一,和土卫二、木卫二一样,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热点星球




小天体撞击、构造活动、河流和风的搬运侵蚀、降雨、湖海、甚至冰火山…这些地质和气候作用,塑造了如今的土卫六。

然而,在遥远的距离和厚厚大气层的阻碍之下,如今的我们对土卫六的认识依然是粗糙的。

想要揭开更多土卫六的秘密,唯有继续派出探测器使者,以更近的距离、更先进的探测手段,再次造访这颗星球。

幸运的是,今年6月,名为“蜻蜓”(Dragonfly)的土卫六无人机探测方案力压名为“凯撒”(CAESAR)的彗星67P采样返回方案,当选NASA新一轮“新疆界”计划。

蜻蜓号将于2026年发射,计划于2034年抵达土卫六,站在巨人卡西尼号的肩膀上,进一步探索土卫六的表面和有机物,探索土卫六可能的生命痕迹。


相信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对土卫六有更深入的了解。

下一个十年,去土卫六开无人机!


致谢

本文感谢地质群小伙伴们对本文提升所做的帮助~



出品:科普中国 @中国科普博览

制作: @haibaraemily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

[1] Lopes, R. M. C., Malaska, M. J., Schoenfeld, A. M., Solomonidou, A., Birch, S. P. D., Florence, M., ... & Turtle, E. P. (2019). A global geomorphologic map of Saturn’s moon Titan. Nature Astronomy, 1-6.

[2] Nature | A whole new world: astronomers draw first global map of Titan

nature.com/articles/d41

[3] Lopes, R. M., & Solomonidou, A. (2014, November). Planetary geological processes. In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Vol. 1632, No. 1, pp. 27-57). AIP.

[4] Corlies, P., Hayes, A. G., Birch, S. P. D., Lorenz, R., Stiles, B. W., Kirk, R., ... & Iess, L. (2017). Titan's Topography and Shape at the End of the Cassini Miss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4 (23).

[5] Lorenz, R. D., Wall, S., Radebaugh, J., Boubin, G., Reffet, E., Janssen, M., ... & Lunine, J. (2006). The sand seas of Titan: Cassini RADAR observations of longitudinal dunes. Science, 312(5774), 724-727.

[6] Neish, C. D., Lorenz, R. D., Kirk, R. L., & Wye, L. C. (2010). Radarclinometry of the sand seas of Africa’s Namibia and Saturn’s moon Titan. Icarus, 208(1), 385-394.

[7] Radebaugh, J., Lorenz, R., Farr, T., Paillou, P., Savage, C., & Spencer, C. (2010). Linear dunes on Titan and earth: Initial remote sensing comparisons. Geomorphology, 121(1-2), 122-132.

[8] solarsystem.nasa.gov/re

[9] nasa.gov/feature/jpl/th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土卫六泰坦,这颗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卫星,它的模样,与其说是“长”什么样,不如说它是一幅不断变幻、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岩石球,而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裹着的、色彩斑斓的巨型世界。想象一下,你正乘坐着一艘探险飞船,缓慢地接近这个巨大的橙色星球。泰.............
  • 回答
    土卫六,也就是泰坦,是土星的一颗卫星,以其浓厚的大气层和液态甲烷湖泊而闻名。这颗星球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对地外生命存在的关注。土卫六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土卫六上存在生命的设想,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与地球的类比。虽然土卫六与地球有着巨大的差异,但一些关键的条件让人们对其生命潜力保持期待: 液态介质: 地.............
  • 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木星的伽利略卫星和土卫六拥有大气,而与它们质量相近的月球却几乎没有大气,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了一个天体是否有能力在其表面维持一个稳定的气体层。这背后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其实并非某个单一因素说了算,而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从天体的引力说起。简单来说,一.............
  • 回答
    土木堡之变(1449年)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大军事失败,尽管当时仍有张辅、徐石等名将,但明军却在北方边境遭遇惨败,导致明英宗被俘。这一事件的失败并非单纯因为将领能力不足,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战略决策、军事因素、后勤与天气、政治与人事等角度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战略决策失误1. .............
  • 回答
    土木堡之变(1449年)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大军事失败,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导致明朝在北方边疆的军事防线崩溃。若要分析明军如何避免失败甚至获胜,需从战略、战术、后勤、指挥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历史背景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一、历史背景与失败原因1. 战略决策失误 出征动机不明确:明廷在.............
  • 回答
    土地财政作为中国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其模式在2000年代后迅速扩张,但近年来逐渐显现出不可持续性,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土地财政的运作机制与历史背景1. 核心逻辑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即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获取财政收入的模式。地方通过土地出让权的交易(.............
  • 回答
    土耳其近年来的经济困境与政策选择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坚持降息以对抗通胀的决策,以及由此引发的里拉暴跌和苹果公司暂停在土耳其销售的连锁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土耳其经济现状与政策背景1. 高通胀与货币贬值.............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活水平”这个概念的多维度解读,以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简单地说,土耳其、墨西哥等人均 GDP 八九千美元的国家,其“实际生活水平”是否比中国差(不少),不能一概而论,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地域差异、社会分化以及衡量标准的不同。更准确地说,.............
  • 回答
    土坑酸菜和茅台酒厂女工踩曲,虽然都涉及到“脚”的使用,但在公众认知、生产环境、食品安全以及企业责任等方面存在天壤之别,这正是造成公众反应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区别: 土坑酸菜事件的深恶痛绝:1. 食品安全和卫生隐患: 生产环境的恶劣: 土坑酸菜的生产场所往往是露天的、脏乱差的.............
  • 回答
    土地财政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是中国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府对房地产税改革的讨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放缓,土地财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面临挑战。因此,寻找新的地方财政支柱,实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接棒者,以及它们成为地方财政支柱的.............
  • 回答
    土耳其里拉近期经历了大幅贬值,跌幅高达47%,这确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物,尤其是在服装、皮革、家居用品以及一些奢侈品领域。现场情况和贬值原因都非常值得关注。现场购物情况: “淘金热”显现: 一进入土耳其的购物中心、格兰德巴扎(大巴扎)或者伊斯坦布尔的独立大街,就能感受到一股明显的“淘金热”氛围.............
  • 回答
    土耳其和伊朗外长分别于 1 月 12 日和 14 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在新的一年伊始,中东地区两个重要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外交意义。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时机与背景:全球地缘政治的敏感期 区域冲突的持续与升级: 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和动.............
  • 回答
    土耳其金融市场近期的剧烈波动,尤其表现在货币汇率的连续大跌、股市暴跌触发熔断以及交易暂停等方面,反映了该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要全面理解土耳其当下的金融市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土耳其里拉的持续贬值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土耳其里拉汇率的连续大幅下跌是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直.............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关于“希腊几乎已成为美国的一个军事基地”的说法,反映了土耳其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希关系日益紧密的担忧和不满。要理解这一表态,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美希军事合作的背景与深化: 历史渊源: 美国与希腊自冷战时期就建立了紧密的军事联系。希腊是北约的成员国,其地理位置对于美国在该区.............
  • 回答
    土耳其确实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相当活跃,甚至有时显得“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尤其是在处理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成员的关系时。然而,说它“整天得罪”五常成员可能有些夸张,更准确地说,土耳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五常中的一部分国家存在分歧或采取了与它们不同的立场。即便如此,.............
  • 回答
    土美双方围绕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以下简称S400)和美国F35战斗机(以下简称F35)的争议,确实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并且在埃尔多安总统的“还钱”表态后,给事件带来了新的焦R。要详细讲述这件事的后续以及美国是否会退钱,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进行梳理:一、 事件背景:为何土耳其“还.............
  • 回答
    “土味LO娘”这个词之所以能够引起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捕捉到了一种特定风格:过于堆砌的元素、不协调的色彩搭配、过于夸张的装饰,以及缺乏对日系甜美可爱(Kawaii)文化核心理解的生搬硬套。 这种风格往往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用力错误的感觉,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精致和美感,甚至显得廉价和不搭调。基于对“土.............
  • 回答
    土耳其,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古老国度,其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和文化交融的可能性。历史上,这里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心脏地带,拥有辉煌的文明遗产。然而,尽管拥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和潜力,土耳其的现代化崛起之路却充满了坎坷,未能真正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这背后,是历史、地理、政治、.............
  • 回答
    土木转行潮与未来的限制可能近年来,土木工程行业的转行现象愈发普遍,许多曾经投身于这条被誉为“国家基石”的行业的人们,如今正选择新的职业道路。这股转行潮的背后,是行业自身面临的挑战,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是否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从业者转行的猜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土木行业现状,探讨转行原因,并.............
  • 回答
    土木堡之变,一场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沉重印记的军事惨败,其真实情况远比一句简单的“皇帝被俘”要复杂得多。这场发生在1449年的事件,不仅是明朝边患问题的集中爆发,更是皇权旁落、宦官专权以及军队腐败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悲剧。导火索:内忧外患的明朝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前,明朝内部早已暗流涌动。经历了“仁宣之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