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国有哪些发明创造?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明创造。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俄罗斯的发明可不是只有套娃和冬天的故事。他们隐藏着许多影响世界的关键技术和概念,而且这些东西往往是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很少有人会把它和俄罗斯联系起来。

1. 飞行器的先驱:不是莱特兄弟,也有早期探索者

提到飞机,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莱特兄弟。但早在他们起飞之前,俄罗斯的尼古拉·茹科夫斯基(Nikolai Zhukovsky)就已经在理论上奠定了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他被誉为“航空之父”,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空气流动,并提出“升力”(lift)概念的科学家。他提出的“茹科夫斯基翼型”(Zhukovsky airfoil)理论,至今仍是飞机设计的重要依据。

不止是理论,俄罗斯人还在实践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伊戈尔·西科斯基(Igor Sikorsky)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名字。他出生于基辅,后来移居美国,但他的早期研究和第一个成功的直升机原型(IS1)就是在俄国制造的。这家伙在1910年就完成了首次飞行,虽然当时的技术还非常粗糙,但它证明了垂直起降和悬停的可能性,为后来的直升机发展铺平了道路。后来他在美国创立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那可是制造了无数传奇直升机的公司。

2. 广播的发明:一个充满争议但意义重大的节点

谈到无线电广播,我们通常会想到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然而,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波波夫(Alexander Popov)同样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895年,就在马可尼进行早期实验的几乎同一时间,波波夫在圣彼得堡的物理学和技术学会上,向公众展示了他发明的“雷电指示器”——一个能够接收和记录无线电波的装置。他认为这个装置可以用来探测远方的雷暴,但他很快意识到,这玩意还能传递信息。

波波夫和马可尼的贡献,孰先孰后,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两国在争夺“无线电之父”的名号上,有过一番较量。但无论如何,波波夫在俄罗斯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他的研究也独立地推动了无线电通信的进程。

3. 元素周期表的奠基:化学领域的“普罗米修斯”

化学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和他那伟大的元素周期表。1869年,他基于原子量和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将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排列起来,并成功预测了尚未发现的元素(如镓、钪、锗)的性质。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不仅仅是一张图表,它揭示了元素之间深层的内在联系,为化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框架。它就像一张藏宝图,指引着科学家们去寻找那些隐藏的“宝藏”。这项发明不仅改变了化学的面貌,也对物理学、矿物学等多个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激光的诞生:光芒改变世界

虽然美国的几个实验室也几乎同时在研究激光,但俄罗斯科学院的尼古拉·巴索夫(Nikolay Basov)和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Alexander Prokhorov)与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Charles Townes)共同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在量子电子学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而这项工作直接导致了激光器的发明。

激光,这个发光二极管的“祖先”,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CD播放器到精密手术,从条形码扫描到通讯技术,激光的光芒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的研究,是俄罗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贡献。

5. 电子计算机的早期探索:图灵之外的思考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俄罗斯人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谢尔盖·列别杰夫(Sergei Lebedev)是俄罗斯电子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他领导团队在1951年成功研制出了M1(MESM)——苏联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这台计算机虽然在规模和速度上无法与后来的西方计算机相比,但它证明了俄罗斯在电子计算领域的潜力,并且为后续更复杂的计算机研发奠定了基础。

6. 其他值得一提的:

原子能的利用: 俄罗斯在核能的和平利用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核动力破冰船的研发,这在极地航行中意义非凡。
太空探索: 别忘了,俄罗斯(前苏联)是第一个将人送上太空、第一个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的名字响彻全球。他们的太空技术,从早期斯普特尼克号到联盟号飞船,都充满了创新。
材料科学: 在某些特殊合金和材料的研发上,俄罗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用于航天器和军事装备的高强度材料。

所以你看,俄罗斯的发明创造,绝不仅仅是过去的辉煌。这些故事,有理论的深度,有实践的突破,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在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下次看到某个改变世界的科技,不妨多想想,也许它的根源,就埋藏在那个广袤而充满智慧的土地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纠结古今国界变化,整理从罗曼诺夫王朝到苏联及至当下,俄罗斯政权境内出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发明创造和思潮。

*.出生于俄国的学者对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因为各种原因,许多生于俄国的学者后来移居他国,原则上,本回答不整理这些学者移居俄其他国家后做出的贡献。

*.列表里没有标出生地的学者大多生于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可以看到,列表里的许多成就都是由出生于俄罗斯之外的,或非俄罗斯族的人们创造的,苏联解体真的对俄罗斯影响很大。

数学

非欧几何

19世纪20年代,俄国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几何原本第五公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替代性命题,以此展开推理,发展出了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后来因此被誉为“几何学的哥白尼”。

切比雪夫不等式

1867年,俄国数学家切比雪夫证明了切比雪夫不等式,这在统计学领域有许多应用。切比雪夫门生众多,被誉为俄国数学之父,他也给世界留下了许多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等,如切比雪夫多项式、切比雪夫函数、切比雪夫连杆机构、伯特兰-切比雪夫定理等。

马尔可夫链

马尔可夫是切比雪夫的学生,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马尔可夫链和马尔可夫过程。马尔可夫链在热力学、统计力学、语音识别、网页排序、经济建模、生物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

柯西一柯瓦列夫斯卡娅定理

1875年,俄国数学家柯瓦列夫斯卡娅首次完整证明了偏微分方程中的柯西一柯瓦列夫斯卡娅定理,成为第一批在科学领域留下姓名的女性之一。柯瓦列夫斯卡娅是首位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北欧第一位女性正教授,首批在科学期刊中担任编辑的女性,俄国科学院首位女性通信院士。柯瓦列夫斯卡娅也是活跃的虚无主义和女权主义活动者,她的妹妹是马克思的朋友,曾参与过巴黎公社。

现代概率论

1933年,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提出了概率论的公理系统,为现代概率论提供了公理基础,使其成为和几何、代数一样体系完备的学科。柯尔莫哥洛夫是苏联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对苏联的数学教育卓有贡献,在数学的多个分支均有所成就。

采样定理

1933年,苏联数学家科捷利尼科夫与美国科学家香农、奈奎斯特等人于大约同时发现了采样定理,这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定理。

天文物理

金星大气层

1761年,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在对金星凌日的观察中,首次确认金星也有大气层,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发现其他星球的大气层。罗蒙诺索夫还在现在地质学之父詹姆斯赫顿之前出版了地质学专著,解释了冰山的形成,并预言了南极洲的存在,他也是俄罗斯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连续电弧

1802年,俄国科学家Vasily Vladimirovich Petrov建造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伏打电堆,并通过这一装置发现了连续电弧。后来,利用电弧效应,人们制造出了最早的电弧灯。

楞次定律

1833年,出生于爱沙尼亚的俄国科学家楞次在圣彼得堡科学院演讲时提出:感生电动势阻止产生电磁感应的磁铁或线圈的运动,这条定律后来被称为楞次定律。

辐射压

1871年,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推论出辐射压的存在,1899年,俄国科学家彼得·列别捷夫首次测量到了辐射压。星际旅行脑洞中的太阳帆就是辐射压的一种应用。

空气动力学

1904年,俄国科学家茹科夫斯基建立了世界第一所空气动力学研究所。茹科夫斯基是首批以数学手段研究气流和飞翔原理的科学家,被誉为俄罗斯航空之父,他还建立了俄国的第一座风洞。

拉曼效应

1928年,白俄罗斯出生的科学家Leonid Mandelstam和俄罗斯出生的Grigory Landsberg率先观察到了光波在被散射后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也就是拉曼效应。一周后,印度科学家拉曼和 KS Krishnan也观察到这一现象,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两位苏联科学家无法为这一发现提供独立、完整的解释,并且其观察仅限于晶体,因此将诺贝尔奖授予了印度的拉曼。Mandelstam后来建立了苏联很有影响的物理学流派,培养出塔姆、金兹堡、萨哈罗夫等知名学者。

卡夏-瓦维洛夫规则

1927年,苏联物理学家瓦维洛夫(农学家瓦维洛夫的弟弟)发现了荧光现象和激发波长的关系,即瓦维洛夫规则。瓦维洛夫是荧光学和苏联物理光学的奠基者,后来成为苏联科学院的院长,主编了第二版苏联大百科全书,还是一位活跃的科普作家。

中子星

1932年,出生于阿塞拜疆的苏联科学家朗道推断,如果塌缩恒星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克极限,它将会继续演变成比白矮星密度高得多的中子星,不过他并未发表这一推论。数十年后,中子星的预言被证实。朗道还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开拓者,对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被总结为“朗道十诫”,他还编写了享誉世界的著名理论物理学教程。

切伦科夫辐射

1934年,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首次确认了介质中运动的电荷速度超过该介质中光速时发出的一种以短波为主的电磁辐射,即切伦科夫辐射。1958年,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弗兰克和塔姆因成功解释了切伦科夫辐射的成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声学显微镜

1936年,苏联科学家S. Ya. Sokolov提出可以用高频声波生成放大结构,技术所限,Sokolov的构想直到20多年后才由美国科学家实现。声学显微镜可以用非破坏性方式穿透大多数固体材料,观察其内部的裂缝、空隙、分层等。

超流体

1937年,苏联科学家卡皮查发现了液氦的超流体现象,此后他因这一成就获得诺贝尔奖。后来,朗道和出生于乌克兰的科学家卡拉特尼科夫对超流体现象进行了解释,朗道因这一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基尔良摄影

1939年,亚美尼亚出生的苏联工程师基尔良在观察一位接受高频发电治疗的患者后开发了基尔良摄影技术,他发现,当电极靠近患者皮肤时,会发出类似氖放电管的光。后来,这种摄影技术被多次应用在特异功能、超心理学等神秘科学研究中(比如气功、通灵啦)。

大地地磁学

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吉洪诺夫和日本科学家力武常次以及其后的法国科学家Louis Cagniard等人分别独立发展了用于地质勘探的大地地磁学。这门学科在油气、地下 水、地热勘探等领域有许多应用。

同步加速器

1944年,出生于乌克兰的苏联科学家Vladimir Veksler在论文中阐述了同步加速器的原理,他的成果并不为西方学者所致。1年以后,美国科学家Edwin McMillan建造了世界第一台电子同步加速器,再过了2年,Veksler领导团队为苏联建造了第一台同步加速器。

电子顺磁共振

1944年,乌克兰出生的苏联科学家Yevgeny Zavoisky首次观察到电子顺磁共振想想。如今,电子顺磁共振在固态物理、晶体学、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应用。

星协

1947年,格鲁吉亚出生的苏联科学家维克托·安巴楚勉提出了星协这一概念。星协是一种松散的恒星组织,其中的恒星化学和物理性质相近,这一概念在恒星天文研究中有不少应用。安巴楚勉早年曾预言了自己中子的存在,他和科济列夫提出大量气体是由新星喷发出来的理论,用优雅的公式解决了银河系的光度问题,提出了星际物质以类似云的形式出现的理论,建立了混浊介质中的光扩散理论,他还非常注重活动星系核的研究,是苏联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可以说是亚美尼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但他真的出生在格鲁吉亚)。

超导现象

1950年,苏联科学家金兹堡和朗道提出了描述超导现象的金兹堡-朗道方程,1957年,苏联科学家阿布里科索夫基于这一方程提出第二类超导体概念。金兹堡和阿布里科索夫因这一贡献在200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激光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学家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建立了分子振荡器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基于氨的微波激射器(音译为脉泽)。他们后来设计建造了三能级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成为激光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两人后来因激光领域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核磁共振振成像

1959年,苏联科学家Vladislav Ivanov首先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成像的办法,第二年,他提交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专利,最初,评审并不认同他的专利,直到1984年,专利申请才得到批准。而在这一年,西方学者已经制造了几种核磁共振成像的设备。

全息摄影

1962年,苏联科学家Yuri Denisyuk拍摄了记录三维物体的光学全息照片,同年,美国学者Emmett Leith和Juris Upatnieks也发展出了类似的技术。Denisyuk后来继续研究全息摄影的原理,还发展了用全息技术处理雷达脉冲的技术,开发了一系列全息记录介质。

黑洞和吸积盘理论

1964年,白俄罗斯出生的科学家泽尔多维奇和美国科学家Salpeter分别独立提出大质量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可能是类星体的能量之源。1966年,泽尔多维奇和诺维科夫提出可以在双星系统中寻找黑洞;1972年,泽尔多维奇和塔吉克斯坦出生的苏尼亚耶夫提出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可用于检测宇宙中的物质分布,确定哈勃常数等。

卡达肖夫指数

1964年,苏联科学家尼古拉·卡达肖夫提出可以用能量级把宇宙文明分成3个量级,人类目前大约在0.75级左右。

暴涨宇宙论

20世纪70年代,泽尔多维奇发现传统大爆炸模型有平坦性问题和视界问题,泽尔多维奇的学生斯塔罗宾斯基认为,可以引入广义相对论的量子修正研究早期宇宙发展,他提出宇宙早期经历了一段暴涨时期,解决了宇宙学中的一些难题。斯塔罗宾斯基和美国科学家古斯、林德(生于苏联,1990年移居美国)等人被认为是暴涨宇宙论,也就是当今最流行的宇宙起源理论的奠基者。

准分子激光器

1970年,苏联学者Nikolai Basov, V. A. Danilychev 和 Yu. M. Popov等人发明了准分子激光器。这一技术在工业、医学、科技研究领域有不少应用。

化学化工

物理化学

1752年,罗蒙诺索夫首次创立了“物理化学”一词,并对其下了定义。1865年,出生于乌克兰的科学家Nikolay Beketov首次在哈尔科夫大学开售物理化学课程,并建立了哈尔科夫大学的物理化学系。Beketov还首次发现了铝热反应,如今,铝热剂被广泛用于焊接之中。

质量守恒定律

1756年,罗蒙诺索夫首次阐述质量守恒定律。罗蒙诺索夫通过实验发现了质量守恒,并借此否定了燃素的存在。后来,法国学者拉瓦锡进行了一系列更精确的实验,有力反驳了当时流行的燃素理论。

化学结构学说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布特列洛夫同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苏格兰化学家库帕等人同时提出了化学结构学说,表明化合物并不是源自和官能团的随机组合,而具有明确的顺序和结构。布特列洛夫首次在结构式中引入双键,首次解释了同分异构体,还发现了甲醛、乌洛托品和甲醛聚糖反应。

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次出版了他的元素周期表,这并不是世界第一部元素周期表,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表中意识到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并大胆地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出空位,对其进行预言(后来都得到证实)。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后来广受好评,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元素周期表。

石油裂解

1891年,俄国工程师弗拉基米尔·舒霍夫首次在石化行业引入了热裂解装置,建造了世界第一座石油裂解工厂,用来从石油中提炼柴油等产物。舒霍夫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发明家,他还首次设计了旋转双曲面结构的建筑,设计了俄国第一条输油管道,第一条实用油轮,并为多座城市设计了供水系统。

色谱法

20世纪初,出生于意大利的俄国科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通过实验,将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色谱法。茨维特只发表了俄文论文,很长时间,他的研究并未得到重视。在他此后十多年,其他科学家才得知了他的研究,并发展了色谱研究,此后,色谱法逐渐在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顺丁橡胶

20世纪20年代,苏联化学家谢尔盖.列别捷夫发展了一种用丁二烯生产合成顺丁橡胶的工业方法,这是世界首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橡胶之一。苏联原本缺乏天然橡胶,在列别捷夫的发明推动下,20世纪40年代,苏联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合成橡胶产业,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

链式反应理论

20世纪20年代,苏联化学家谢苗诺夫系统研究了链式反应,奠定了分支链式反应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深化了人们对复杂化学过程的认识,他后来因这方面的成就成为苏联建国后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碳纳米管

1952年,苏联科学家LV Radushkevich 和 VM Lukyanovich在杂志发表了50纳米直径碳纳米管的照片。这篇文章只发在了苏联期刊,当时并未得到重视,更不被苏联之外的国家所知,事实上,他们是最早发现碳纳米管的学者。

超重元素合成

20世纪70年代,生于亚美尼亚的苏联科学家尤里·奥加涅相发明了一种生成超重元素的方法,后来,奥加涅相率领他的团队发现了6种超重元素,他也因此被誉为“超重元素之父”。2016年11月,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把奥加涅相发现的第118号元素命名为(这字打不出来),这让奥加涅相成为世界第二位在世时以自己名字命名化学元素的学者。

生物医学

野战外科

1847年,俄国医学家尼古拉·皮罗戈夫在高加索野外首次为俄国军队进行了外科手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皮罗戈夫率先在战争中使用乙醚进行麻醉,采用石膏固定受伤躯干,并开发了新的截肢方法,他被认为是野战外科之父。

吞噬作用

19世纪80年代,出生于乌克兰的科学家梅契尼可夫提出白血球能够吞没并摧毁有害的生物体,他后来因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并被誉为先天免疫之父。梅契尼可夫是首批研究人类衰老的学者之一,首创了老年学这一概念,他还提出了益生菌的概念,提倡多摄入乳酸菌以延长寿命。

维生素学说

1880年,出生于爱沙尼亚的俄国科学家Nikolai Ivanovich Lunin对小白鼠进行实验,分别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蔗糖等喂养小白鼠,小白鼠最后死了。Lunin意识到,光有这些营养物还不够,一定有一些别的东西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这被认为是维生素学说的雏形。1895年,另一位俄国科学家V. V. Pashutin指出,某种物质(现在所说的维生素C)虽然不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但是和坏血病有关,也是人体必须的一种物质。最终在1911年,波兰科学家Casimir Funk分离出了一种维生素,并用它治愈了脚气病。

无机营养生物

1887年,出生于乌克兰的科学家谢尔盖·维诺格拉茨基在研究贝日阿托菌属时发现了已知第一种无机营养生物。维诺格拉茨基也是土壤微生物学的创立者之一,首创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他在后半生移居法国。

条件反射

19世纪90年代,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进行了大量研究,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后来因对消化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诺贝尔奖。

病毒的过滤性

1892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感染了花叶病的烟草提取液用烛形滤器过滤后,依然能感染其他烟草,他认为这种感染物质可能是细菌分泌的一种毒素。荷兰科学家Martinus Beijerinck几年后重复了伊凡诺夫斯基的实验,将这种感染物命名为病毒。伊凡诺夫斯基也因此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创始人之一。

基因库

20世纪20年代,苏联生物学家Alexander Sergeevich Serebrovsky提出了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库指同一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全部基因的集合。

作物起源中心理论

1924年,苏联农学家瓦维洛夫提出了驯化作物的起源中心,也称瓦维洛夫中心。后来,瓦维洛夫还在列宁格勒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植物种子库。除了这些,瓦维洛夫更出名的事迹可能是他和苏联“官方科学家”李森科的斗争。

体外循环机器

1926年,苏联科学家谢尔盖·布留霍年科开发了最早的心肺体外循环机器之一,他用这种装置对狗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成功地使一只失去了头部的狗存活了几个小时。

人造心脏

1937年,苏联科学家Vladimir Demikhov制造了第一颗人造心脏,并将其移植到一条狗体内,使其存活了2个小时。Demikhov撰写了第一部移植学专著,他率先在狗身上进行了心肺移植,并在1954年首次对狗头进行移植。

机械电子

电镀

1838年,出生于普鲁士(今德国境内),后来移居俄国的科学家雅可比发明了一种用电镀进行印刷的方法,第二年,俄国政府开始用电印刷印制文件,后来,俄国也用类似的技术对教堂的屋顶进行镀金。雅可比还推导出了最大功率定理,开发了电引信的水雷,建造了最早的电动船之一。

白炽灯

1872年,俄国工程师Alexander Lodygin在爱迪生之前发明了一中碳丝白炽灯,并在2年后取得专利,Lodygin后来成立了电气照明公司。Lodygin是民粹派运动的支持者,受民粹派暗杀沙皇失败影响,他后来移居美国,并为多种金属灯丝(包括钨丝灯)的白炽灯申请了专利。

变压器

1870年代,俄国工程师Pavel Yablochkov和物理学家Ivan Usagin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变压器。Yablochkov将变压器用于自己发明的电弧灯(又叫电蜡烛)上,这种电弧灯在巴黎大获成功,成为最早被广泛使用的电灯之一(不过那时Yablochkov已经移居法国了)。

无线电接收器

1894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先于意大利的马可尼,发明了他的第一架无线电接收器,两年后,他在圣彼得堡演示了无线电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波波夫的发明和应用也许比马可尼更早,但马可尼率先取得了专利,被更广泛地公认为无线电通信的创始人。

发光二极管(LED)

1927年,苏联发明家Oleg Losev用碳化硅等材料制作了第一个发光二极管,他在苏联的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并构想了它的应用前景,但Losev的发明在数十年中都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他还率先意识到负阻二极管的作用,将其作为真空管的替代品,设计了固态放大器、振荡器等,也没有得到时人重视。

民用核电站

1954年,苏联建造了世界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能够产生5兆瓦的电力。该核电站一直运行到2002年。

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是目前几种主要的用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原型装置之一,它是由苏联科学家塔姆、萨哈洛夫、阿齐莫维齐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

异质结构半导体

20世纪60年代,白俄罗斯出生的苏联科学家阿尔费罗夫开始研究使用频率较高的异质结构半导体,他的团队建造了第一批基于异质结构的激光器。异质结构半导体在场效应晶体管、LED、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均有应用,阿尔费罗夫后因其对异质结构半导体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交通宇航

有轨电车

1880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工程师Fyodor Pirotsky在圣彼得堡首次试验了他的有轨电车。Pirotsky没有经费继续他的实验,但他的作品激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其中就包括德国发明家西门子。第二年,西门子在柏林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十年后,基辅才出现了俄罗斯帝国境内第一条永久有轨电车线路。

脉冲喷气发动机

1867年,俄国发明家Nikolaj Afanasievich Teleshov发明了第一台脉冲喷气发动机。1906年,另一位俄国人VV Karavodin获得了第一台实用脉冲喷气发动机的专利,第二年他制作完成了发动机的实验原型。

战略轰炸机

1913年,出生于基辅的设计师西科斯基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种四引擎飞机——伊利亚.穆罗梅茨。西科斯基最初希望制造一架豪华的远程客机,在试飞过程中,这架飞机达到了2600千米的航程。俄国军队很快意识到这种飞机的价值,一战期间,伊利亚.穆罗梅茨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有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在战争期间出动400多架次,投下了65吨炸弹。值得一提的是,西科斯基后来还设计了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大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不过那时他已经移民美国了。

压力服

想要在低气压的高空驾驶交通工具,一定要穿上压力服。1931年,苏联发明家Yevgeny Chertovsky发明了第一套完整版的压力服。宇航员的宇航服也是一种压力服。

航天火箭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独立推导出了火箭方程(虽然有人比他更早推导出了这一方程,但齐奥尔科夫斯基指明了它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成为现代空间飞行器的基础原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算出了飞出地球所需的第一宇宙速度,提出可以用多级火箭飞出地球的摇篮。虽然他没有造过火箭,却被公认为现代航天最重要的先驱之一。后来,基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苏联率先让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人造卫星

1957年,苏联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激起了持续数十年的太空竞赛。

载人航天

1957年,苏联将狗狗莱卡送入太空,使其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大型地球动物。1961年,苏联在东方1号任务中成功地将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它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963年,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性,1965年,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成为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类。

站台屏蔽门

1961-1972年间开通的列宁格勒地铁2号线是世界首个设有站台屏蔽门的交通线路。当时的屏蔽门还不是玻璃的。

地效飞行器

地效飞行器是一种介于飞机和气垫船之间的飞行器,它的速度比气垫船快,又可以造的比普通飞机大(可达千吨),具有一些独特应用前景。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乌克兰的设计师Rostislav Alexeyev设计了第一批具备实用性的地效飞行器,此后,苏联陆续制造了不同型号的地效飞行器,当时欧美国家对这种奇特的交通工具并不了解,将其统称为里海怪物。

星际探测器

1959年,苏联的月球2号成为第一颗在月球表面着陆的航天器,同年的月球3号发来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1966年,月球9号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次年,金星4号成为第一颗进入其他行星的探测器。1970年,金星7号成为第一颗在其他行星软着陆的探测器,1970-1971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辆月球车,并首次在月球完成自动取样。

超音速客机

1968年底,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144完成首飞,先于协和式2个月,1969年6月,图144进行了首次超音速飞行,比协和式早4个月,成为世界首架超音速客机(但协和式更早投入商业运营)。图144可运载120-140人,最快飞行速度约2.35倍音速,最大起飞重量180吨,它的外形和协和式比较类似,这使其得到了协和斯基的称号,其实两种飞机设计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空间站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最早从理论角度论证空间站可行性的科学家之一。1971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今天的国际空间站,许多重要部件也是由俄罗斯建造的。在这些空间站,苏联和俄罗斯实现了许多世界第一,比如世界上在太空中生活时间最长的男性和女性,都来自苏联俄罗斯。

信息通信

电报

1832年,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外交官Pavel Schilling开发了最早的针式电报机。通过指针偏转的组合,这种电报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电报设备。前面提到过的雅可比发展了这种设备,建立了皇村和喀琅史塔特海军基地的电报线路。Schilling也是首位在电信领域引入2进制编码的人,他受中国的八卦启发,设计了编码系统(作为外交人员,Schilling参与过几次在内陆亚洲的远征活动)。

穿孔卡片储存信息

穿孔卡片最初用于纺织业,1832年,俄国学者Semyon Korsakov提出可以用穿孔卡片出催信息,并向俄罗斯科学院提出了他的方法,但在当时,他的方法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压缩软件

俄国人开发了一些如今被广泛使用的文件压缩软件。1993年,俄国程序员Eugene Roshal开发了著名的rar压缩格式,2年后,他发布了winrar软件。1999年,另一个俄国程序员Igor Pavlov发布了7Zip压缩软件。

Nginx

2004年,俄罗斯程序员伊戈尔·赛索耶夫发布了异步框架的网页服务器Nginx,这是一个开源项目,全世界的许多网站都受益于该项目。截至2022年3月,Nginx占据了全球Web服务器市场33.1%的份额,名列第一。讽刺的是,2019年5月Nginx公司被美国的F5网络公司收购,他的创始人后来离开了这家公司,最近,这款最初由俄国人开发的网页服务器竟然宣布要停止俄罗斯对 NGINX 开源项目做贡献。

生活娱乐

避雷针

1721-1745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为俄国大商人Akinfiy Demidov建造了高达57.5米的涅维扬斯克斜塔。这座斜塔是世界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其钢筋材质优良,至今少有腐蚀。涅维扬斯克斜塔顶端有根和钢筋相连的金属针,金属针接地,这使其具备了避雷针的功能,要比富兰克林的同类装置早28年。

奶粉

奶粉的祖先可追溯至欧亚草原的晒干脱脂牛奶。1802年,俄国医生Osip Krichevsky首次发明了现代的奶粉生产工艺,1832年,俄国科学家M. Dircoff首次将奶粉用于商业化生产。

暖气片

1855年,出生于普鲁士(今属波兰)的发明家俄国Franz San Galli发明了用于取暖的暖气片,这是现代室内供暖设备的先驱。不过他的发明有争议,因为有美国发明家比他更早申请了类似的专利。

俄罗斯套娃

1890年,由民间画家Sergey Malyutin设计,实业家Savva Mamontov赞助,木雕师傅Vasily Zvyozdochkin制作了第一套俄罗斯套娃。套娃最初可能是在东亚的玩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来成为俄国工艺美术的标志之一。

泡沫灭火器

1902年,出生于摩尔多瓦的俄国发明家Aleksandr Loran发明了灭火泡沫,他当时在俄国石油工业中心巴库任教,对油井的火灾记忆犹新,决定发明扑灭火灾的技术。1906年,他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研制出第一台泡沫灭火器。

背包式降落伞

1911年,俄国发明家Gleb Kotelnikov发明了世界首款实用的背包式降落伞,次年,他将降落伞用于汽车减速,首次发明了减速伞。一战期间,Kotelnikov的降落伞被俄国军队采用,此后,他的发明推动了苏联跳伞运动的发展以及伞兵部队的建立。

桑博

1918年,俄国建立了军训制度,训练机构请来Vasili Oshchepkov和Viktor Spiridonov等人负责教授近身格斗,两人融合古典摔跤、自由摔跤、蒙古摔跤、日本柔术等格斗技术,发展出使用格斗技术桑博。在Kharlampiyev的推动下,桑博几乎成为苏联的国术。

俄罗斯方块

1984年,苏联程序员Alexey Pajitnov开发了著名的俄罗斯方块,这是全世界最广为人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之一,创下了移植次数最多的视频游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甚至在游戏领域之外也有广泛影响。

军事装备

水手帽

1811年,俄国海军首次在海军制服中引入了带有飘带的水手帽,这种帽子后来对许多国家的海军服饰都有影响。

装甲巡洋舰

1873年,俄罗斯帝国建造的装甲巡洋舰Генерал-Адмирал(翻译过来就是海军上将)号下水。这是世界第一条远洋装甲巡洋舰。

鱼雷艇

1877年俄土战争期间,俄国军队征用商船,将其改造为鱼雷艇。1878年,斯捷潘.马卡罗夫船长指挥他的鱼雷艇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鱼雷攻击,击沉了一条土耳其军舰。

活性炭防毒面具

1915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化学家尼古拉.泽连斯基发明了第一种实用的活性炭防毒面具。

突击步枪

1915年,俄国设计师费德洛夫设计了名为Автома́т Фёдорова的自动步枪,这种步枪配有25发弹匣,可以选择几种开火模式,开启了枪族化的先河。和当时法国绍沙自动步枪、美国BAR自动步枪相比,Автома́т Фёдорова重量要轻得多,可供单人使用,被认为是现代突击步枪的雏形,甚至就是第一种突击步枪(另有人认为,意大利的Cei-Rigotti才是最早的突击步枪)。

伞兵

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世界第一支正式的伞兵部队。二战期间,苏联建立了大量空降部队,至今,俄罗斯仍保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空降部队。

爆炸反应装甲

1949年,乌克兰出生的科学家Bogdan Vyacheslavovich Voitsekhovsky提出可以用爆炸反应的方式抵御炮弹打击。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首次在实战中应用了爆炸反应装甲。

潜射弹道导弹

1953年,苏联设计师Viktor Makeyev开发的R11弹道导弹完成第一次试射,1955年,在一艘改装过的潜艇上,R11的改进版成为世界首枚潜射弹道导弹。这艘改装过的潜艇也成为世界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弹道导弹潜艇。

洲际导弹

1957年,由出生于乌克兰的苏联设计师科罗廖夫设计的R7弹道导弹在试验中飞行了超过6000千米,成为世界第一种洲际导弹。同年,由R7发展而来的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导弹艇

20世纪50年代,苏联率先制造了体积小巧,灵活机动,配备导弹作为主要武器的导弹艇。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苏制导弹艇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北约国家受此打击,也开始制造导弹艇。

超空泡鱼雷

利用超空蚀效应,可以大大降低水下航行时的摩擦力。1977年,世界首款超空泡鱼雷VA-111进入苏军服役。这种鱼雷可以在水下达到数百千米每小时的航行速度,其他国家的类似武器直到21世纪才出现。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1977年,苏联巡洋舰亚速号成为世界首艘配备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战舰。和传统的倾斜式导弹发射相比,垂直发射具有设计简单、反应迅速、发射快捷、全方位性等优势。

社会管理

列宁式政党

20世纪初,革命家列宁建立了采用民主集中制,组织严密的列宁式政党。1924年,苏联顾问根据列宁式政党的模式改组了中国国民党,世界上的许多政党,比如我国共产党以及东欧、中东、非洲、拉美的许多政党都是以列宁式政党的形式组织的。

少先队和共青团

1918-1920年间,全联盟列宁主义青年共产主义联盟(即苏联共青团)决定建立共产主义的青少年组织,即少先队。少先队在许多方面都以童军运动为蓝本,但更注重共产主义教育。

五年计划

为了在短时间内赶上欧美发达国家,1928,苏联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确实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农业、经济发展,许多后发国家受苏联启发,制定了类似的五年计划。

线性规划

1939年,苏联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给出了一个线性规划公式以及求解方法,希望能借此优化战争和工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他后来因这一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算法治理

1959年,苏联科学家Anatoly Kitov提出以分布式计算系统管理苏联经济,未获实行。1962年,Alexander Kharkevich撰文阐述了算法治理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国家的必要性,并设想了类似现代互联网的网络,同年,由Viktor Glushkov等人设计的全国自动化系统OGAS项目开始,这一系统有些类似现代的互联网,Glushkov提出可以用这一系统废除纸币,实行电子支付,但这一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如今,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算法治理正逐渐走向现实。

人文艺术

世界语

1887年,出生于波兰(当时属沙俄)的医生柴门霍夫创立了旨在成为国际交流语言的世界语。如今,这种语言在全世界约有数百万使用者,是应用最广泛的国际辅助语言。不考虑当时的国界的话,世界语似乎更应该归属于犹太人或波兰人的创造。

俄罗斯未来主义

20世纪10年代,一批俄国文人和艺术家发起了俄罗斯未来主义运动,颂扬速度、机械、工业等元素,倡导现代化。这一运动在俄罗斯革命不久之后就结束了。

构成主义

同样是在20世纪10年代,另一批俄国艺术家发起了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受到立体派、绝对主义等蜂巢音箱,强调空间中的势,重视结构的组合,对包豪斯等20世纪的现代设计、艺术领域有很大影响。

电影学院

1919年,世界第一所电影学院:莫斯科电影学院在苏联成立。

特雷门琴

1919年,苏联科学家特雷门发明了特雷门琴,这是世界最早的电子乐器之一,不用接触即可演奏。特雷门后来移居美国,并在美国为特雷门琴申请了专利。

俄罗斯形式主义

1915-1930年间,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发起了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即俄罗斯形式主义。这股思潮对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苏联发展起来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1934年,经日丹诺夫等人的推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苏联文化的官方模式,对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有深远影响。

蒙太奇

1910年,苏联导演库列肖夫通过影片剪辑发现,可以通过镜头的拼接让镜头语言获得更多的意义,也就是库列肖夫效应。1923年,出生于拉脱维亚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在文章中提出了“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一词来自法语,理论研究者认为,蒙太奇,即镜头的组合是电影艺术感染力之源,这对现代电影的发展影响很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0世纪上半叶,俄国剧作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发展了一整套演剧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这套体系囊括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及方法等方面,强调体验艺术,是世界影响最大的表演体系之一。

斯大林式建筑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发展起了一种被称为斯大林式建筑的风格。斯大林式建筑外形对称、体量庞大、富丽雄伟、充满秩序感。在中国等苏联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能找到一些斯大林式建筑,比如上海展览馆。

相关阅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俄罗斯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明创造。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俄罗斯的发明可不是只有套娃和冬天的故事。他们隐藏着许多影响世界的关键技术和概念,而且这些东西往往是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很少有人会把它和俄罗斯联系起来。1. 飞行器的先驱:不是莱特兄弟,也有早期探索者提到飞机,大家最先想到的.............
  • 回答
    1917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战场上的战事,虽然不像之前的年份那样爆发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但依然充满了激烈的对抗和重要的局部冲突。这一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对战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奥斯曼帝国也面临着国内外的重重压力。高加索战场在1917年的整体态势:首先需要理解的是,1917年并非是俄奥在高加.............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滚滚洪流中,俄军的武器库里依然活跃着不少源自苏联时代、如今已堪称“古董”但仍在服役的装备。这些武器,有的承载着辉煌的历史,有的则因其可靠性、生产线的惯性甚至是在特定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被继续保留甚至改进。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新时代机械中穿插的复古乐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对现实战术的无.............
  • 回答
    城市战,尤其是巷战,是现代战场上最残酷、最复杂的一种作战形式。它与开阔地带的战场截然不同,充满了各种挑战,让参战双方都头疼不已。我试着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下其中的难点,并对比一下美俄两国在应对上的思路差异。城市战/巷战的难点,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三维空间的对抗: 这可能是最根本的难点.............
  • 回答
    美国官员放出的消息,称将在 6 日与七国集团(G7)以及欧盟共同宣布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重磅的信号。这样的联合行动,本身就说明了西方国家在对俄政策上正在进一步协调和收紧,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持续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以应对其在乌克兰的行动以及其他被西方视为破坏国际秩序.............
  • 回答
    2021年6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备受瞩目的峰会。这次会晤是两国领导人自拜登就任以来首次面对面会谈,也是自2018年以来美俄两国总统的首次峰会,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峰会的主要议题和谈话内容:尽管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这次峰会的主要目的是就如何稳定和预.............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进入第三年,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等多个领域持续博弈,国际社会的反应也不断变化。以下为截至2024年4月的最新进展和关键动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及国际局势等多方面: 一、军事动态:战线僵持与局部突破1. 俄乌战线僵持 东部战线:自2.............
  • 回答
    俄乌第二轮谈判,这场全球瞩目的对话,究竟藏着哪些值得我们细嚼慢咽的信息?又有可能在迷雾中撕开一道怎样的裂缝?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第一回合的冷思考:为什么这么难?在谈第二轮之前,咱们得先回顾一下第一回合。那次的会谈,更像是在试探彼此的底线,充满了象征性的姿态和模糊的语言。双方都表现出.............
  • 回答
    冷战,这场塑造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格局的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的较量,虽然在理论上已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但其深远的影响却如同活化石一般,依旧以各种形式渗透在我们当下的现实之中。谈及美俄冷战的“活化石”,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军事对峙,而是要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冷战记忆、逻辑和机制的方方面面。1. 核.............
  • 回答
    俄乌冲突的爆发,无疑是21世纪以来对全球格局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这场战争不仅在地理上撕裂了欧洲,更在思想、经济、科技等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警示。细数这场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绝非一句两句能够概括,它更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许多被我们忽视的现实和潜在的危机。一、主权与地缘政治的韧性:冲突最直接地冲击了.............
  • 回答
    俄乌冲突已近一月,这场始料未及的战事,无论对于我们普通民众,还是对于宏观的国际关系,都带来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方面。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夹杂着真实的战地报道、各方的立场声明,以及铺天盖地的舆论分析。细细梳理,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关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信息传播乃至人性深处的思.............
  • 回答
    俄乌战争这场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风暴,如同一只巨大的手,正在悄无声息地搅动着我们国内的供应链。这场冲突的影响并非局限于遥远的战场,它的涟漪效应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原本顺畅的商品流通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首先,最直接的冲击体现在原材料的供应上。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供应.............
  • 回答
    中俄两国领导人最近一次视频会晤于2024年5月16日举行。这次会晤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两国元首的第四次视频会晤,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连任以来首次与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会晤的结束释放出多方面的重要信息,值得我们详细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点,并进行详细阐述:1. 持续深化“新时代.............
  • 回答
    要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现状、水平以及美国对其的制裁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俄罗斯的半导体公司及发展水平: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的努力并非一日之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苏联在军事和航天领域对集成电路有着巨大的需求,并在此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然而,与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巨头相比,俄罗.............
  • 回答
    俄乌局势,这场自2022年初以来不断升级的冲突,早已不是区域性的争端,而是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深刻地改变着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这场战争的硝烟,不仅在东欧大地上燃烧,更在政治、经济、安全、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上,投下了长远的影响。一、全球安全秩序的重塑与阵营的再固化:首先,俄乌冲.............
  • 回答
    俄乌在白俄罗斯举行的谈判已经结束,并举行了发布会,但需要明确一点:俄乌之间最受瞩目的早期谈判,如2022年2月和3月在白俄罗斯戈梅利州或附近地区举行的那些,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和平协议,并且在那之后,直接在白俄罗斯举行的正式谈判也变得非常罕见。如果您指的是近期(即2023年或之后)俄乌在白俄罗斯进行的.............
  • 回答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近期的发言,无疑是俄乌冲突背景下,解读俄罗斯对当前国际局势和西方国家意图看法的关键窗口。他提出的“西方国家试图破坏俄罗斯”的论断,虽然并非新鲜事,但在当前语境下,其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值得深入剖析的信息点。首先,这是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定位的持续表达。纳雷什金的这番话,.............
  • 回答
    俄乌冲突的最新进展,乌克兰方面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贸易禁运,这无疑是局势升级的一个重要信号。对于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因为其背后牵扯到国际政治、经济以及两国长远的战略博弈。首先,禁运的范围和具体内容是核心关注点。 贸易禁运并非简单的“一刀切”,它通常会列出具体的商品类别,例如是针对哪些类型的.............
  • 回答
    中俄“西部·联合2021”演习上,歼20战机的亮相,无疑是本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深度和军事互信水平的一次直观展现。围绕歼20的出现,有几个层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歼20的实战化部署和运用能力提升首先,歼20的亮相意味着它已经.............
  • 回答
    乌克兰方宣布第四轮俄乌谈判恢复,本轮谈判的信息确实非常值得关注,因为这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双方重启对话的信号。要详细了解本轮谈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一、 谈判的背景和原因: 之前的谈判进展与停滞: 回顾前几轮谈判的重点、成果(如果能称之为成果的话)以及导致停滞的原因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