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市场?

回答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市场,其根源在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采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全球经济分工定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

一、 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浪潮的契合:

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出口则被视为获取外汇、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并为国内建设提供资源。
全球化机遇: 恰逢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寻找更具成本优势的生产基地。中国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这与发达国家的需求高度契合。
制度红利: 中国政府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改革国有企业等一系列政策,为外资和外贸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设厂,将中国打造成了全球制造业的“世界工厂”。

二、 世界工厂定位与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

劳动力优势: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其成为“世界工厂”的核心优势。这使得中国能够生产出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商品,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 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从零部件生产到最终组装,形成了高效的生产体系。这种高度集成的产业链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中国生产的商品种类繁多,满足了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加工贸易的兴盛: 在外贸结构中,加工贸易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然后进行加工组装,再将成品出口。这种模式直接拉高了进出口总额,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加工者”角色。
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出口不仅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更重要的是,出口订单拉动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就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许多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轻工业、纺织、电子等,都高度依赖于出口市场。

三、 对外贸易的规模和广度:

商品种类丰富: 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极其广泛,从低附加值的纺织品、玩具,到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几乎涵盖了所有消费品和工业品。这种全面的出口能力,使得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贸易伙伴遍布全球: 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国际贸易网络。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波动,很容易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全球其他经济体,反之亦然。
外汇储备的积累: 持续多年的巨额贸易顺差为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这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活动、进行国际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四、 经济结构的内在因素:

国内需求相对不足(早期)或结构性差异: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内消费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消化庞大的生产能力。因此,将生产出的商品出口到海外市场成为必然选择。即使在后期,虽然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但其增速和结构与庞大的生产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错配,使得出口在拉动经济方面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部分产业对进口依赖度高: 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如高端芯片、精密仪器、核心零部件等方面,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这使得中国的进口额也相当可观,进一步推高了外贸依存度。
资本项目的开放与外资依赖: 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大量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设厂,带来了技术和管理,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和出口。这些外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也加剧了中国外贸的依存度。

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演变与挑战:

强调国内大循环: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提升国内需求的支撑作用。这意味着中国正努力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潜力和增长。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 然而,全球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中国重新审视其外贸依存度,并寻求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外贸依存度并非绝对负面: 需要指出的是,外贸依存度高本身并非绝对的负面指标。适度的外贸依存度可以带来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广泛的市场选择和更充分的资源配置。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总结来说,中国外贸依存度高是历史、战略、经济结构和全球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世界工厂”的定位出发,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并由此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网络。虽然中国正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在全球分工中的角色,使得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依然显著,也因此成为一个罕见的高外贸依存度市场。理解这一点,对于把握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以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很多,也就是出口之中有很多部分其实就是进口来的,所以进口加出口会显得非常大。

(进口+出口)/GDP 这样计算出来的所谓“外贸依存度”其实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对于外贸的依赖程度。这个数字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能比较准确的反映,那就是在该国的进料加工业并不兴盛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该国进口的物资之中,很少有用于出口的。这时,进口的东西和出口的东西没有什么关系,即便完全不出口,只要外汇足够,进口还是会进口的,才可以这样计算。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公式就有点搞笑了。中国大量的出口都是需要进口原料的支持。很多的出口产品中都装有大量的进口零件、设备。也就是说,一旦出口停止,进口也会大幅度削减。真正必要的用于消费的进口比实际进口要小得多。

那么什么能反映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呢?那就是GDP与进出口的相关性。也就是说,看进出口增加减少的时候,GDP是如何变化的。

瑞银集团前些年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国实际外贸依存度的数据分析。结论是,中国不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进出口对GDP的影响是次要的。

user avatar

这里有个统计上的问题,常常被忽略。

正如@刘枭所言,通常我们所谓的贸易依存度都是用

外贸依存度=(进口+出口)/GDP

来计算的。然而这个计算实际上是不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国家到底对外贸有多么依赖。其原因在于,GDP实际上是一个“增加值”(value-added) 的概念,而进口和出口是一个总值(gross value) 的概念。这两个值做一个比,其实几乎是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个问题对于我国这个加工贸易占了出口一半的国家尤为严重。

完美的做法是用增加值与增加值相比。

举个最为简化的例子。

  • 假设我们的出口全是加工贸易。
  • 假设在十年以前,我们的GDP是10元。
  • 众所周知,十年以前,我们国家主要出口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打火机,衣服。
  • 这些东西的出口价格本来就不高。我们从外国进口1块钱的料,用我们的人力加工,出口价格为两块钱。这样人力就得了一块钱工资,是为增加值,乃是GDP10元的一部分。
  • 这个时候,我们的“外贸依存度”=(进口+出口)/GDP=(1+2)/10=30%

然而,十年以后,事情起了变化。我国基建增强,熟练工增多,众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外商皆来FDI, iphone也在我国加工了。

  • 假设十年以后的今天,iphone是我们唯一加工出口的产品。
  • 假设我们的GDP还是10元。
  • 因为iphone在富士康加工,富士康在从日本进入配件,加工后出口。
  • 但是由于现在生产的是iphone, 配件的价格比以前加工衣服的原料可要贵多了。我们假设是2元。
  • 可是,加工工人还是十年前这帮人,他们的工资还是1元,iphone卖出去卖了2+1=3元
  • 这个时候,我们还按照前面的方法计算外贸依存度,变成了(2+3)/10=50%

比起十年前,外贸依存度好像提高了,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 从增加值来看,我们由贸易产生的增加值,其实始终都是1元。
  • 从增加值的角度看,我们的外贸依存度始终都是10%。并没有什么变化。

上头举得例子虽然过于简化了,可的的确确是中国这三十年来贸易变化的缩影,它是中国贸易增长问题中很重要的一个故事。完美的做法是用增加值与增加值相比。然而之所以用(进口+出口)/GDP来计算贸易依存度,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出口增加值是难以衡量的。这也是WTO和国际贸易领域近年来在努力研究的题目。

为了给懒得去看我下面列的参考文献的童鞋们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贴出参考文献里的一幅图来给大家看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图里的数据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估算出来的,并不是说真实情况就完完全全是这个样子,但是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Is China Export Led? By Jonathan Anderso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市场,其根源在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采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经济结构和全球经济分工定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一、 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浪潮的契合: 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急需引进.............
  • 回答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但它需要更细致的理解和辩证的看待。这个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文化和政治连续性强,主体文明从未被外来文明彻底取代,并且其历史记录能够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然而,其他文明古国也经历过辉煌的时期,并且它们的影响至今仍在,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经历了.............
  • 回答
    关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的说法,以及为何与美国相比,需要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和辨析。这个说法在中国国内流传甚广,但从国际通行的定义和实际情况来看,需要更严谨地解读。首先,什么是“完整工业体系”?“完整工业体系”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生产构成其经济运行所必需的绝大多数工.............
  • 回答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一历史地位并非虚言。从汉唐盛世到明初的海上远航,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经济、科技、文化还是军事,都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乃至更广阔的区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繁荣的背后,是中国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精湛的手工艺技术、灿烂的哲学思想和成熟的官僚体系。然而,历史的.............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是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讨论。简单地说,我们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是”或“否”来回答。以下是一些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关于“中国人是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思考: 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聪明”本身就有很多层面的理解。是学术上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民族智力、勤奋程度的衡量,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最聪明”和“最勤奋”这两个标签。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存在个体差异,但将特定民族标记为“最聪明”或“最勤奋”缺乏普遍科学依据,并且容易陷入刻板印象和偏见。然而,我们可以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深思的问题。作为茶叶的原产国和第一大生产国,中国在茶叶产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论及品牌影响力、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却似乎难以与立顿这个“舶来品”相提并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产量高低可以概括。一、 历史积淀与市场先发优势:立顿的全球化布局首先,我们要承认立顿的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公司制度中一个非常根本的概念。我们来好好聊聊“无限公司”这个话题。什么是无限公司?首先得明确,我们平时说的“公司”,大部分都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无限公司”是一种非常古老、但如今已经非常少见的组织形式。简单来说,无限公司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公司.............
  • 回答
    “中文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说法,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会有这样的感受。这种说法背后往往融合了对语言本身特性、文化认同感、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复杂考量。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认为:一、 语言本身的优越性(或者说独特性和魅力): 意境深远,富有哲学和艺术内涵的文字系.............
  • 回答
    关于“中国籍是世界上最难入的吗?”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并非简单的一句“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国移民政策的普遍原则,以及中国国籍法的特殊之处。首先,我们来看看普遍的移民门槛,为什么很多国家会设置较高的门槛:大多数国家制定.............
  • 回答
    即便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了香港一个多世纪之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香港小说和电影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我是中国人”的认同感,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历史记忆,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文化根基的强大生命力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香港虽然在政治.............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猜你一定在某个安静的时刻,比如仰望星空,或者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时,突然涌上心头的吧?这种感觉,我太熟悉了。它像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留下一片关于存在和独一无二的涟漪。你问,为什么那么多人类诞生过,偏偏是“我”在这个身体里?为什么我是人,而不是一只在树上跳跃的猴子,或者在海底遨游的鲸鱼?这就.............
  • 回答
    中国人聪明勤劳,中华文明灿烂辉煌,这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和历史遗产。但要问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不是最强大的国家,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这就像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父母也曾是辉煌的家族,但要达到顶尖的成就,还需要很多时机、环境和战略的配合。首先,我们要理解“聪明”、“勤劳.............
  • 回答
    有些事情在世界上被广泛接受和推崇,但在中国却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视为“异类”。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差异,也有社会发展路径的不同,还有价值观念的微妙演变。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张力在很多西方国家,尤其是在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地区,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实现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 回答
    在中国,很多事情都与世界主流的观念和做法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异类”。这其中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并尽可能深入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1. 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曾经的主流,如今虽已调整但影响深远) 在中国是主流: 曾几何时,强制性、一刀切的计划生.............
  • 回答
    好家伙,这脑洞够大!要是你真是最后一个神仙,降临在我中华大地,那可有的玩了。咱就这么着,别整那些虚里虚化的,你就当一个特别特别牛逼,但又得隐藏身份,还得入乡随俗的“特殊人才”来体验生活。我给你好好捋一捋,该注意啥。一、 身份隐藏:你得是个“隐士”你不能像《西游记》里那样,随随便便就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感受、信息传播、媒体引导、文化认知以及个体价值观等多个层面。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有“便利的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没有根据没有逻辑地吹捧国外的生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中国生活便利性的体现(客观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
  • 回答
    提起中国排球,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中国女排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她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拼搏夺冠的英姿。“中国女排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与女排的辉煌相比,中国男排的成绩似乎总是差那么一口气,难以跻身世界一流强队的行列。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这个问题,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一、历史传承与群.............
  • 回答
    中国为什么会崛起?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只有中国崛起?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想要详尽地解答,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且,说“只有中国崛起”这个说法本身也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其他国家也在发展,只是中国的速度和规模令人瞩目。但如果我们将“崛起”定义为国家实力(经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也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和民族情感紧密相连。与其说是一种“认为”,不如说是一种期望、一种驱动力,甚至在某些群体中,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自信心或优越感。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分析: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回响:首先,中国人普遍拥有深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