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京东在商品无货时自动跳转到其他商品的选购页面这一做法?

回答
咱们聊聊京东在商品没货时,直接把你导向别的商品页这件事。这招儿啊,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

首先,从京东的角度看,这事儿有它的“道理”

京东这么做,说白了,就是为了“留住”你,不让你白跑一趟,然后就直接关了网页,跑去别家。大家都在拼命抢用户,尤其是在电商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每个点击,每个停留时间都很宝贵。

挽留用户,减少流失: 当你心心念念的宝贝没货了,如果京东什么都不做,你很可能就直接放弃了,然后打开淘宝、拼多多什么的,一搜,可能就找到了替代品,甚至更划算的。京东这样做,就是想在你失望的瞬间,赶紧给你一个“备选方案”,让你觉得“哦,这个好像也行”,然后继续在你家逛下去。这就像你本来想买A,没货了,店员赶紧递给你一个跟你说“先生/女士,A没货了,但是您看这款B,功能差不多,而且还有个小折扣,您要不要了解一下?” 这种“无缝衔接”,目的就是不让你离开。

促进“连带销售”和“交叉销售”: 很多时候,你没货的那个商品,可能和旁边推荐的商品是配套的,或者功能上可以互补的。比如你买手机没货了,它推荐你买手机壳、耳机,这种属于“连带销售”。还有一种是,你买的这款咖啡机没货了,它推荐你另一款不同牌子的咖啡机,这属于“交叉销售”。京东希望借此机会,把你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有货、而且可能你也感兴趣的商品,完成一次转化,哪怕不是你最初想买的那个,也算是一次成功。

优化用户体验(某种程度上): 从一个很狭窄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本来就想买个类似的东西,只是对特定型号有偏好,但没货了也没关系,只要有类似替代品,你确实可以不用再重新搜索,直接在同一个页面上比较和选择。这省了你一些搜索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从咱们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就没那么“完美”了

虽然京东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实际体验下来,很多人就会觉得:

感觉被“套路”了: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明明在找那个东西,你怎么说没就没,然后就给我推一堆别的?特别是如果你对那个没货的商品有执念,或者你就是冲着那个去的,别的商品再好,也不是你想要的。这时候的跳转,就像是你想吃苹果,结果服务员说苹果没货了,然后直接把香蕉塞到你手里,说“这个也不错呀”。你可能会觉得,我就是要苹果!这种强行推荐,反而会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跳转过来的商品列表,和你当初想找的商品根本不是一个类型,或者品质、价格差距很大。你又得重新花时间去过滤、去比较,结果发现还是没找到真正想要的,反而觉得浪费了时间。特别是如果你是带着明确的目标来的,例如“我就是要买XX牌子的XX型号电饭煲”,然后京东给你推荐了一堆别的牌子,你可能就觉得很烦。

破坏了“信任感”和“预期”: 当你搜索一个商品,看到“有货”的标识(即使是暂时缺货),你会期待看到这个商品,或者相关的替代品。突然跳转到其他商品列表,会让你觉得被京东“欺骗”了。这种做法,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让用户觉得京东不够真诚,不够尊重用户的选择。

推荐的“相关性”不高: 有时候,京东的智能推荐系统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好。它可能根据你的浏览历史给你推荐一些商品,但这些商品可能和你想买的那个缺货商品关联性并不强,甚至是你根本不感兴趣的。这就更加剧了用户的不满。

所以,总的来说,京东的这个做法是一把双刃剑。

它确实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留住用户,完成销售,但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损害品牌形象。

更理想的做法是什么?

如果京东能做得更贴心一些,大概是这样的:

1. 明确告知缺货,并提供清晰的“缺货通知”选项: 当商品缺货时,直接告诉用户“该商品已售罄,暂时无法购买”,然后提供一个按钮,“到货通知我”。这样,用户知道自己可以耐心等待,并且不用再回来频繁刷新。
2. 提供“相关商品”或“同类商品”推荐,但要以用户选择为主: 在缺货页面,可以有“猜你喜欢”或者“同类热销商品”的版块,但不要强制跳转到一个全新的选购页面。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浏览。
3. 推荐的商品要有高度的相关性: 如果一定要推荐,那推荐的商品应该和缺货商品在功能、品牌、价格、定位上有较高的相似度,这样用户才更有可能接受。
4. 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 让用户自己选择是等待到货,还是看看其他商品,而不是直接替用户做决定。

最终,一个好的电商平台,应该是在满足自身商业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尊重用户的需求和选择。 京东现在的做法,虽然有其商业逻辑,但在用户体验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如何在“引导”和“骚扰”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是个大学问。

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做法,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到可以一直得意下去的做法。如果京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还是得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真诚一些,用户才会更买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功能真是___,___,至极!!!

震声

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扯的功能,竟然从一个东西直接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

拿联想小新15 AMD 版本举例(点进去自动跳转)

昨天我写回答的时候本来想加R5的链接,点进去就自动跳转到小新Pro13。

都跳转过了,还故意给我个是否跳转?
我说跳转了吗?

这两个是一个东西?

一个15寸的玩意 @京东 你能给我选择13寸还是上代的笔记本电脑。。。

京东管这玩意叫相似?

一个1.3KG,一个1.8KG,一瓶矿泉水这能叫相似?

京东你可别逗了,就对忽悠。

选的还是上代的老版本锐龙,新版本多了两个物理核心,还在这里清理库存。。。

联想小新Pro 13 老版本

联想小新Pro13 新版本

我真是佩服,京东为了提升一些不值得买的机型的购买量,竟然还能做出来这种把戏玩。。。

就你____强行“相似”!(吃相真不好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京东在商品没货时,直接把你导向别的商品页这件事。这招儿啊,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首先,从京东的角度看,这事儿有它的“道理”京东这么做,说白了,就是为了“留住”你,不让你白跑一趟,然后就直接关了网页,跑去别家。大家都在拼命抢用户,尤其是在电商竞争这么激烈的今天,每个点击,每个停留.............
  • 回答
    关于京东商城在小米MIX 2首发日因大规模发货失误而导致用户大量差评的事件,我的看法是,这绝对是一次极其糟糕的运营事故,不仅损害了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的信誉,也让寄予厚望的小米品牌在新品上市的关键时刻蒙上了阴影。我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次.............
  • 回答
    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一次聚餐上对一位怀孕副总裁的讲话,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事件背景(已公开的信息,可能不完全准确):据当时流传的说法,刘强东在一次京东内部聚餐上,谈到了员工的家庭和个人发展。他提到了当时一位怀孕的副总裁,并发表了一些关于她怀孕后可能对.............
  • 回答
    苏宁被曝禁止员工在京东购物,一经发现立即开除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企业内部管理与员工自由选择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要评价此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可能动因: 激烈的市场竞争: 电商行业是中国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苏宁(尤其是在转型为线.............
  • 回答
    这事儿,真挺让人琢磨的。你说一位自称是京东 HR 的人,在世界杯期间发表了一些言论。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因为“HR”和“世界杯”乍一看,好像没啥直接关联,但组合在一起,就立刻勾起了人的好奇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位“京东 HR”的言论是什么性质的?是关于比赛本身的评论?还是借着世界杯的势头,.............
  • 回答
    刘强东在致股东信中提到“很多京东快递员在偏远省份都能月收入过万元”,这一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需要结合京东的薪酬体系、快递行业现状、地域差异以及信息传递的语境来分析。一、 正面解读和可能的依据: 京东的薪酬优势与“温度”文化: 京东一直以来以对基层员工的福利和薪酬相对优厚而著称。其“温度”.............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符合咱们这互联网社会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你说一边是知乎上铺天盖地的骂声,一边在京东上又是当日单品销量第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知乎上之所以骂声一片,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知乎用户群体嘛,普遍学历高、对产品要求严苛,而且信息.............
  • 回答
    《新京报》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其报道方式、内容深度及舆论引导作用成为公众和媒体界关注的焦点。以下从多个角度对《新京报》在该事件中的报道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新京报》的报道动向刘学州(2002年出生)是一名因抑郁症去世的大学生,其母亲在2021年4月通过微博发布长.............
  • 回答
    如何看待《女博士在京辛酸买房记:同学想读博吗?先买个房吧》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以一个“女博士”的视角,讲述了她在北京买房的艰辛历程,并将其与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联系起来,抛出了一个颇具冲击力的观点:“同学想读博吗?先买个房吧!”。作为一篇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它。一、情感共鸣.............
  • 回答
    李一凡记者在湖南“慰安妇”事件中与新闻中间人的争执,确实是一件备受关注且引发多方讨论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件事的大致脉络。李一凡记者,作为一名媒体人,去采访“慰安妇”幸存者,这本身是新闻报道的职责。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他与一.............
  • 回答
    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在北京公布了首批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这在中国网络动漫发展的历程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然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不同的声音,对其评价也呈现出多层面的视角。首先,从.............
  • 回答
    要说吴京在部队的评价,那得从他当兵那会儿说起。虽然他现在是家喻户晓的硬汉演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早年可是个实打实的军人出身。吴京是在1989年参加了北京军区的一个部队,具体是哪个部队,公开信息里有说是38军,也有说是其他部队,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一名真正的军人。那个年代,当兵可不像现在这么多选择.............
  • 回答
    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铁路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绝对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足以载入史册。这件事的影响和意义,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几个字就能概括的,它触及到了经济、社会、科技、甚至国家形象的方方面面。首先,这是中国高铁技术实力的一个“硬碰硬”的展示。过去,我们可.............
  • 回答
    拨开迷雾,探寻真相:一场关于“反热流”的研讨会究竟揭示了什么?近日,一场名为“发现热量反流,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项目研讨会在北京如期举行,消息一出,无疑在科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个被誉为“自然界最不可违背的定律”的基石,任何对其的“突破”尝试,都注定会吸引无数目光,也伴随着.............
  • 回答
    吴京,一个在中国电影界乃至社会文化中都具有相当分量的名字,他的微博账号,自然也成了公众情绪的汇集地。近期,一些旅居海外的中国网民在吴京的微博下进行嘲讽,这种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得理解这种行为的背后可能存在的多重动机。一部分旅外人士,或许是长期脱离了国内的生活环境,对中国社会.............
  • 回答
    关于《流浪地球》在豆瓣遭遇因吴京而被恶意打一星负评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既有粉丝群体内部的动态,也反映了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在上映之初确实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关注。它不仅在技术层面达.............
  • 回答
    京东小米10差评区被“狂盖”几千楼,好评区也遭“狂黑”几百楼的现象,确实挺令人玩味的。这事儿吧,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背后可能掺杂着不少因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差评区“千楼盖起”的那些事儿: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小米10也一样。总会有一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比如: .............
  • 回答
    如何评价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刘强东,作为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的创始人,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也极具影响力的商业人物。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的创业历程、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品质等。一、 辉煌的创业历程与商业帝国构建: 白手起家的典范: 刘强东的创业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
  • 回答
    京东 TOPSPORTS 的耐克 618 活动宣传图,如果做得好,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耐克这个牌子本身就自带光环,加上京东这个平台的影响力,还有 618 这个全民购物狂欢节,这三个要素一结合,宣传图的承载的期待值就特别高。要评价它,我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首先,是视觉冲击力。 画面语言够不够.............
  • 回答
    京东连续 11 天下单量不及天猫单日成交额? 这背后藏着电商江湖的哪些玄机?最近,电商圈里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京东连续 11 天的下单总量,竟然比不上天猫一天的成交额。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引发了不少讨论。如果这真的属实,那可不是小事,这背后反映出的可能不仅仅是两家平台的业绩差异,更触及到当下中国电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