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关注回形针很久了,但只是被他们精美的动效吸引,因为他们的内容真的是一言难尽
有些理中客说什么「看热闹不嫌事大」「群众跟风」
你怎么解释彩票那一期标题「在中国买彩票一定吃亏」?
你怎么解释科学离婚那那一期对罗翔老师的断章取义恶意剪辑?
你怎么解释火力发电那一期1:35处对阿拉巴马电力公司的抄袭?
你怎么解释电子烟那一期美化电子烟,为罗永浩的福禄电子烟带货?
你怎么解释食盐那一期为了反对政府垄断食盐,强加因果,数据引用错误频出?
你怎么解释人工降雨那一期中对人工降雨很多好处避而不谈,说人工降雨是中国的面子工程?
你怎么解释巴西雨林这期一方面大谈中国人的肉蛋奶消费,另一方面又说我们是针对全人类的?
再举个例吧。
0:36处:回形针旁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中)人工降雨 甚至 被认为 毫无 有效性”(注意用词,甚至、毫无、无有效性)
但英文原文的翻译是,美国科学会(实际是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研究委员会)认为,大规模地开展天气modification项目时机还太早(注意,是大规模、时机不成熟)
回形针可以说他把原文翻译打在了屏幕上了,但是试问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文字上改词换义的手脚呢?若没有特意的提醒,观众是否默认图文和旁白就是一致的而认为这句旁白有图有真相?
我不管回形针的zz立场如何,在科普类视频用词严谨、说话有据、素材可靠的评判标准上,就是不合格!
其实我确实是越来越觉得科普是个伪概念。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科普压根儿不可能是纯粹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有人真的想学些什么东西,完全可以直接去看公开课,直接看教学视频,压根儿犯不着科普。
所以,所谓的科普,本质上科学就是个幌子,就是打着科学和知识的旗号来缓解人们对于自己啥也不懂的焦虑,贩售虚假的充实感和安全感。
======================================================
补充一些没说透的地方。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科普分成两种。
一种是所谓的期望的,或者说想象的科普。它纯粹,客观,通俗。
另一种则是所谓的夹带私货。
而我说科普是个伪概念的意思就是,第一种压根儿不是科普,那就是教育。
所以压根儿不存在你们所期望的所谓的我想要的科普。
毕竟,科普也是一门生意,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表示可以接受回形针的这种做法。
事实上我认为不论是回形针还是果壳或者其他什么科普网站和视频,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其目的就是流量,当流量成为目的,那输出价值观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就算我无限客观,我还可以有选择性的科普啊。
所以,纯粹的,完全没有利益纠葛的所谓的科学普及,其本质上就是教育啊。如果一个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那不就是教育?
至于你说教育是枯燥的,乏味的,那也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事实上,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如果真的有一种方式可以有趣、高效和通俗的讲授某种知识,那这种授课的方式一定会广为传播。而这种东西既然没有出现,那只说明一件事情:
学习和获取知识本来就是一件枯燥、乏味、无趣并且需要自己努力坚持的事情。
做科普夹带私货,将科普作为武器载体,不可原谅。
回形针给科普蒙污,给社会分裂埋下种子,给后续愚民攻击留下抓手,后患无穷。
我不仅希望回形针这样的vessel凉,我更希望背后操纵vessel的团体组织彻底凉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