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政变时,全斗焕等人发动兵变逮捕了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
首都汉城内操纵政变的全斗焕等人安全形势危急,需要迅速让自己的军队控制汉城,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可陆军总部控制的第9空输部队在汉城外拦截了全斗焕控制的第1空输部队,一时间两军陷入对峙。
这时,全斗焕接到陆军参谋次长尹成敏的电话。全斗焕赶紧提出让两军都后撤,说什么守备空虚会让北傀入侵,满口都是家国责任、社稷存亡,好像尹成敏不答应就是大韩民国的罪人,还假惺惺地许诺了君子协定担保信用,说什么都满口答应。尹成敏被唬的一愣一愣的,还真信了他。
结果陆军的第9空输刚一后撤,全斗焕就派第1空输迅速进驻汉城,控制了首都各大要地,不日就政变成功。
一旁的许和平问,全司令官这样失信于人会不会引起问题。
全斗焕笑着说:“所谓许诺不过是空口白牙的事情,君子协定不过是空话。等政变成功,我大权在握,他能把我怎么办啊?为了他人轻飘飘的许诺,就放弃自己真正筹码的人,才是十足的蠢货。在这大乱的世道,诚信要害死人的。”
许和平大悟。
电气毕业生,了解的应该知道。电气专业在各种设计院的地位了,负责任的说怎么发牢骚也轮不到电气。
但我还是要说,真的恶心。可能电气设计比机械、土木、结构这些设计师的工资高一些,但真的是一个人至少当成三个人用。拆成五个人,我也不意外。
在小公司时候,我还特么的顶过一段时间项目经理的工作,当然没给我这个职位,但工作是一样的。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我学机械的朋友说他们产品设计电气挣得比他们多,想转电气,问我意见。
我土木的高中同学说他不想做设计,想去工地。
我的建议是:离开工业,离开工科。我本人就是这么想的,什么工业梦,拜拜!
既然是工业大国,那肯定是不缺我们一两个人建设。所谓工地上的项目经理,其实也没那么好,多也是关系户。什么电气设计,实际上你除了电气,土木、结构、建筑你都要懂一些(我一个电气的,领导要求我懂侧壁支护……我是真不敢啊,这要是没支护好,土方塌了都不敢想),所以才开得多。(当然也赖于电气各种证书在行业的统治力。)
但实际上,就整个行业来看,无论是生产制造行业还是工程行业,我都看不到一点儿希望与未来。
这件事情要分两个层面去想。
首先,设计院的分配体系问题,正常情况下都是按专业比例分配到部门或者项目组,然后部门领导或项目组再根据员工层级分配,所以正常情况下基层员工能分配到的比例非常低,这个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基层员工干最多的活,占最少的分配比例;据我所知有些院分配比例还要根据入职时间再打折,比方你是国内普通院校毕业的,那打折比例自带0.4;如果你是国内双一流硕士,打折比例自带0.6,当然了随之年限增加这个折会打的越来越少;那这个比例恐怖在哪里呢,就是如果你按照正常产值算到了1W快的份额,发钱的时候还要直接乘以0.4~0.6不等的折扣,那这个折扣是因为什么出现的呢,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部分的内容。
设计院等传统技术性行业一直存在一个传统,就是师带徒,类似的行业非常多(医生、律师等等等等),这类传统技术行业普遍认为项目实践才是真正学习成长的过程,所以老一辈的工程师会认为,一个新人入行的前三到五年时间,其实是学习实践的一个过程,而你的机会及工程知识的摄取,都是来自于老一辈的指导,因此会产生一个师带徒的概念;我刚毕业的时候,就和单位前辈签署过师带徒的协议,而且我自始至终是认可这一体系的,因为那会师傅确实在非常认真的教,可以说是把我领进门的人;所以我并不介意这一不平等协议。
当然了后来就变味了,设计院陈旧框架没变,但是市场变了,人变了;首先市场萎缩,造成设计费下降,蛋糕少了,那基层分的就越来越少,再加上这层隐形的折扣,自然造就出极低的年终奖;年轻人的心态也变了,很多人把这种隐形的行业规则,定义为剥削,矛盾自然就会产生;最后我们的老法师心态也变了,只向钱看,只记得自己带的新人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产值,却忘记了自己当师傅的义务。
所以一切因果的叠加造成设计院原来那套体系对新员工越来越不友好,其实说了这么多肯定很多人认为我在维护设计院的陈旧体系,但想了想还是懒得再罗里吧嗦的一一说明了;最后只想说一句,我这里只是客观地把造成如今这一现象的本质讲出来,如有不喜,欢迎来喷。
去看了一下视频,先把重点放前头,这家设计院是业界出名的基准方中。
作者所在的基准方中第四事业部去年全年产值是公司第二,部门所有同事没有不通宵不加班的,全年无休,但最终全年收入11万,没说到手还是啥,就当全包11万吧,其他跟她相同情况进入的应届生到手10.5万,作者属于高薪的。
但当时签约时,三方协议约定的收入是12-17万,公司并没有兑现12万保底的承诺,作者认为自己985毕业,选择了基准方中就是认为自己值这个工资,但最后现实教她做人。
PS:三方没啥法律效力,约定工资要写入劳动合同,才有最基础的保障,当然写入劳动合同也会有各种恶心人的条款来告诉你最终你拿不到这钱,设计院的法务部门在这方面老熟练了。
作者在这里有一段很经典的吐槽:
985应届生,专业第七,脑子不坏,年终奖1381.81。
然后对于质疑工作强度不饱和的,作者说道,自己去年加班超过10点的,有三十多天,通宵的至少10天。对于这一条,我持保留意见,我有过一年出差200多天还被质疑工作强度不饱和的。
毕竟工作强度这事,自己说了不算,耍流氓的设计院领导说了算。
接下来,作者又分享了一个社招进入的同事情况,她的槽点除了收入与承诺不符合外,还有:
她其实发现了一个事实,一个人的年终奖多了,必然要从另一个人的身上抠出来,这是所有设计院的基操了。
作者还有下部,是讲专业负责人的收入的,三十万,跳槽之类的,我就没往下看了,中年人跳槽有多难,还有什么所谓的给狗屁领导忠诚之类的,不是应届生能够理解的~
就像敢把领导抹脖子的,不会是应届生,往往是老韭菜。
视频有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主要是设计院恶心人的套路,但看下来,我竟然觉得基准方中还算不错了,只是薪资上稍有些出入,可能是见多了社会的阴暗面......
汗颜~
最后,祝这位作者的视频越做越好吧,我觉得发一些设计院当牛做马的视频更好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