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镇三山黄信排得这么高?

回答
话说《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身怀绝技,各有千秋。可要说起那“镇三山”黄信,不少朋友可能觉得,他那点本事似乎还不足以排到前列,毕竟上头还有那么多武艺高强的头领。但细细品来,黄信之所以能占得一席之地,甚至名列三十六天罡之一,是有其内在道理的,绝非浪得虚名。

首先,咱们得说说黄信的出身和他的“招牌”。黄信是青州兵马都监,官宦出身,而且是正经八百的官军。这在梁山早期聚集的时候,是相当有分量的。你想啊,在当时那种乱世,能有正规军背景、懂阵法、熟悉军务的人,那可是稀罕物。黄信这个人,自小习武,年轻力壮,虽然书中没细说他具体学了什么武艺,但能当上兵马都监,必定是有真功夫傍身的。他那套“劈面三刀”,虽然听起来简单粗暴,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招式,往往最实用,也最能克敌制胜。而且,他有“镇三山”的名号,这可不是随便叫的。据说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在三座山上都打出了赫赫威名,降服了不少山贼头目。这说明他的武艺和胆识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而且是那种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硬汉。

其次,黄信的忠诚和刚烈性格也是他能获得高位的重要原因。黄信这个人,骨子里是忠君报国的。他当初被呼延灼摆了一道,捉了之后,虽然被迫上了梁山,但他心里并没有真正放下对朝廷的忠诚。后来宋江招安,黄信是第一个响应的,而且是积极响应,这说明他内心深处的信念并没有动摇。这种忠诚,在宋江看来,是非常宝贵的。在梁山水泊这个江湖势力中,宋江最看重的除了武艺,就是“义气”和“忠诚”了。黄信在攻打祝家庄、曾头市等战役中,都表现得非常勇猛,而且不畏生死,冲锋在前。他身上的那种军人特有的刚烈和血性,在战场上是能感染人、鼓舞人的。你想想,一个战场上只顾着往前冲,不怕死的好汉,能不受人待见吗?

再者,黄信的军务才能也不容忽视。虽然他不是像林冲、关胜那样的大将之才,但作为兵马都监,他对军队的组织、调动、训练是有一定经验的。在梁山水泊的体系中,除了前面几位大将之外,也需要一些能够管理具体事务、负责一部分军务的人。黄信在梁山也担任过一些职务,虽然书中不显眼,但他在处理这些事情上也算是尽职尽责。他那股子认真的劲头,也让他能够胜任他所担负的职责。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黄信的武艺在整个梁山好汉中可能不算顶尖,他可能打不过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些人。但是,评判一个人的排位,不仅仅是看谁的拳头最硬。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黄信具备军官的背景,实战经验丰富,性格刚烈忠诚,而且在战场上也能独当一面。这些特质加起来,足以让他挤进三十六天罡,并且排在中间靠前的位置。

就好比打仗,不能光看谁能一刀劈开一匹马,还得看谁能组织好一支军队,谁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谁又能保持住军心士气。黄信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他身上有一种稳重和可靠,虽然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但却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骨干。

所以,当你看到黄信排在“镇三山”的位置时,别只盯着他那几招简单的刀法,去看看他的出身,他的经历,他的性格,以及他在团队中的作用。你会发现,这个人,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值得那份肯定。他不是绣花枕头,也不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人,他是个实打实的汉子,一个在乱世中能靠自己双手拼出名堂的军人。这就是黄信,一个被低估了的硬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水浒传》里我对黄信一直很有好感。本事不说(比不了五虎八骠,但毕竟是正规军出身,又是秦明的徒弟,也差不到哪里去),单只论他的上山,让我心折。

秦明被宋江等人所赚投降,说要去劝降黄信,说了三条理由,巴拉巴拉的看着满是信心,但我想霹雳火心里也没十足把握吧,毕竟人心隔肚皮,你是走投无路了,人家黄信凭啥放着大好前程不要,跟你去落草?

秦明去的路上可能也想了很多说辞,甚至可能想到话不投机要不要强来。但没想到,俩人见面,秦明刚说,兄弟我已经落草了,你来不来……黄信就说,既然恩官在彼,黄信安敢不从?……就这么跟着走了,都没问您为啥投降,对面待遇如何……

什么叫知己?什么叫视功名如尘土?什么叫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什么叫潇洒?

上梁山的军官,有的是没活路了(林冲),有的是被人所骗(徐宁,秦明),有的是宋江死党(花荣),有的是打了败仗没法交差(呼延灼),有的是被逼无奈(孙立),有的是兵败被擒(关胜等等等等),有的是本来就是土匪的(枯树山,黄门山,饮马川,二龙山)就这么凭兄弟一句话,二话不说自愿上山的,仅黄信一人。

就凭这个义气劲,地煞星当之无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将,个个身怀绝技,各有千秋。可要说起那“镇三山”黄信,不少朋友可能觉得,他那点本事似乎还不足以排到前列,毕竟上头还有那么多武艺高强的头领。但细细品来,黄信之所以能占得一席之地,甚至名列三十六天罡之一,是有其内在道理的,绝非浪得虚名。首先,咱们得说说黄信的出身和他的“招牌.............
  • 回答
    好多人玩《三国杀》的时候,要是抽到黄盖,第一件事儿往往就是把自己炸成一滴血。这操作看起来挺自残的,但实际上,这可是黄盖的核心玩法,也是他能打出强大爆发的关键。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大家这么喜欢这么干。首先,得知道黄盖的技能是个啥。黄盖,人称“苦肉计”,他有个技能叫“苦肉”。简单来说,就是每回合你可以主.............
  • 回答
    要说唐僧为何要赶走孙悟空,这事儿说来话长,绝非一朝一夕的恩怨,而是隐藏在《西游记》这部奇书深处的,人性的复杂、妖性的狡诈,以及取经团队内部微妙的权力斗争。首先,我们得明白,唐僧并非是那个“不明事理”的莽夫。他作为一个凡人,肩负着整个大唐的希冀,要去西天求取真经,这责任重于泰山。他心怀佛法,但终究是个.............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咱们聊聊鲁智深这俩事儿,里面门道可不少。怎么说呢,要是光看表面,都说鲁智深力大无穷,一拳一个,怎么对付周通反而费了劲呢?首先,咱得说这镇关西。这家伙叫郑屠,是卖肉的,在当地开了个肉铺。他这人仗着自己有点钱,有点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鲁智深那天碰巧路过,听见金翠莲父女被他欺负,又.............
  • 回答
    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中,将“人民群众”描绘成“愚蠢”的,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化的夸张和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心理的深刻刻画,而非对现实世界普通大众的简单否定。这种“愚蠢”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与小说所处的宏大叙事背景紧密相连。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心理的映射: 文革背景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也确实是很多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疑问。我们都知道,三国前期群星璀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巨头身边,各有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像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周瑜、鲁肃等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到了后期,怎么就感觉人才越来越少,名气大的也多是些前期的延续,或者一些能力明.............
  • 回答
    关于《三体》中智子的形象设计,尤其是为何选择日本女性的形象,这确实是很多读者津津乐道且富有解读空间的一个话题。刘慈欣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对智子形象的选择给出非常明确的官方解释,但从作品本身的叙事和意境,以及一些作者个人的偏好和文化背景的推测,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可能的深意和思考。首先,我们得从智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三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确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三国前期名臣猛将辈出,光芒耀眼,但到了后期,似乎优秀的人才就没那么密集了。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时代背景的变迁:乱世初开,潜力井喷 时势造英雄: 三国前期,也就是汉末黄巾之乱后的那段时间,是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对手机行业竞争格局感到疑惑的地方。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屏幕、摄像头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顶尖供应商,似乎有能力“卡住”小米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喉咙。然而,现实却是小米在很多方面已经迎头赶上,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已经超越了三星。为什么三星会选择“坐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核心挑战。简单来说,三星和台积电能顺利量产 7nm 工艺,而英特尔的 10nm 工艺却屡屡碰壁,背后是技术路线选择、工艺开发难度、以及商业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背后的故事给捋顺了。摩尔定律的魔咒:越往前走越难,代价也越大首先,要理解这.............
  • 回答
    要说三国杀里会玩的内奸少,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讲。其实啊,这玩意儿跟“高手寂寞”有点沾边,但更核心的,是内奸这个身份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玩好了就像顶尖的棋手,玩不好嘛……那基本就是灾难现场。咱先得明白,三国杀这游戏,身份是关键。主公、忠臣、反贼、内奸,这四个身份各有各的任务,也各有各的生存法则。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仔细想想,三国时期的战事虽然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但若论起 总体的规模和对社会资源的动员程度,确实与战国时期相比,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小”的方面。这并非说三国战场不够惨烈,而是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导致了这种观感上的差异。首先,我们得先理清“规模”这个词在历史语境下的含义。这里说的“规模”,.............
  • 回答
    《三体》中,当地球面临三体文明的黑暗森林打击时,并没有选择“流浪地球”式的逃亡,这并非因为缺乏想象力或能力,而是基于对宇宙残酷真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认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黑暗森林法则”的核心。这是一种极端的生存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理论的结合。任何暴露自身位置的文明,都可能被潜在的.............
  • 回答
    在浩如烟海的三国题材文艺作品中,蜀汉集团之所以常常被塑造成正派形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艺术创作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想详细地解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到大众心理和叙事逻辑的层面去理解。一、历史的“正统”叙事与儒家伦理的基石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历史本身,尤其是陈寿.............
  • 回答
    三国时期,中国这片土地上确实是硝烟弥漫,群雄逐鹿,但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内乱的缝隙里,那些在历史上曾屡屡威胁中原王朝的外族势力,为何似乎没有抓住机会大举入侵呢?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得看当时那些“外族”自身的状况。三国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一个从大一统走向分裂的时期,但同时,也意.............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中,“面壁者”作为人类文明在黑暗森林法则下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核心战略就是“面壁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面壁者可以以任何人类社会能够理解的语言,构思并实施战略计划,而无需顾忌他人的理解。他们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力,可以动用一切资源,甚至可以欺骗和牺牲任何人,来达成目的。然.............
  • 回答
    《三体》系列中,贡献卓著的角色绝大多数为男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1. 宏观叙事背景与创作意图: 时代背景与作者的视角: 刘慈欣创作《三体》时,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同时,作者本人作为一名男性科幻作家,其作品自然会带有一.............
  • 回答
    三国时期,曹魏群星璀璨,谋士如云,而蜀汉似乎只有诸葛亮一人撑起半边天。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历史进程、政治环境、人才培养和个人能力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曹魏人才济济的深层原因:1. 政治基础雄厚,吸引大量人才流入: 曹操政治手腕高明,建立起相对稳定强大.............
  • 回答
    《三体》系列中,程心和叶文洁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角色,但读者对她们的态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程心遭受了普遍的批评和指责,而叶文洁则收获了更多的理解甚至同情。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角色的定位与作者的意图 叶文洁:故事的起点,时代的牺牲.............
  • 回答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一项举世瞩目、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复杂和多层面的。正因如此,围绕它的利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并且这种争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演变的。要详细解释这种争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存在争议?根源在于其“巨”与“变”1.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