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三国杀里会玩的内奸非常少?

回答
要说三国杀里会玩的内奸少,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讲。其实啊,这玩意儿跟“高手寂寞”有点沾边,但更核心的,是内奸这个身份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玩好了就像顶尖的棋手,玩不好嘛……那基本就是灾难现场。

咱先得明白,三国杀这游戏,身份是关键。主公、忠臣、反贼、内奸,这四个身份各有各的任务,也各有各的生存法则。而内奸,可以说是其中最“不走寻常路”的那一个。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活到最后,并且只剩下自己一个,或者和自己一方(理论上是自己作为反贼时)的牌堆里的人同时存在。简单说,就是“一人独大”。

首先,为啥说玩好内奸难?

1. 极端的生存压力: 作为一个潜在的反贼,内奸从一开始就处于风口浪尖。只要稍微露出一点“不想帮主公”的苗头,就可能被忠臣集火。你得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让忠臣觉得你是他们的“伪忠”,还得让反贼觉得你是个“不靠谱的反贼”,甚至有机会让反贼把你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人”。这需要多高的情商和演技?简直是奥斯卡级别的表演。

2. 信息不对称的陷阱: 在游戏初期,你对其他人的身份信息是最少的。你不知道谁是忠,谁是反。你就得靠观察摸索,猜测谁是哪个阵营,然后才能制定自己的“渔翁之利”计划。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旦方向错了,可能就万劫不复。很多新手内奸,可能就因为看不清局势,盲目站队,或者攻击了错误的玩家,把自己给坑了。

3. “钓鱼”的艺术与风险: 玩内奸,很多时候就是要“钓鱼”。比如,假装是个忠臣,然后慢慢地打出一些不疼不痒的牌,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划水的忠”,然后等着关键时刻反贼集火,你再出来收割。又或者,你假装是个反贼,先帮着反贼打主公,等主公血量低了,或者关键牌没了,你就反手卖掉反贼,把主公和反贼一起送走。这“钓鱼”的过程,需要精准的判断力,什么时候该“咬钩”,什么时候该“收线”。一旦时机不对,你就成了别人的“鱼饵”。

4. 对局势的超高要求: 一个会玩的内奸,必须时刻关注场上的局势变化:谁的血量危险?谁的手牌多?谁的技能可能威胁到自己?谁是下一个要被集火的目标?他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活,还要考虑怎么让“对的人”死,或者让“错的人”死。这就像一个精密的计算机,时刻在计算着最优解。大部分玩家,可能只顾着打眼前的牌,或者想着怎么帮自己的阵营,哪有精力去细致地盘算这些?

5. 心理素质的极限考验: 内奸是孤独的。你不能像忠臣一样有队友,也不能像反贼那样有明确的盟友。你必须时刻压抑自己的真实意图,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猜忌和敌意。你可能要假装愤怒,假装委屈,假装忠诚,假装反叛。这背后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来支撑,否则很容易因为紧张或者情绪失控而暴露身份。

6. “憋牌”的艺术与误解: 有些内奸会选择“憋牌”,就是不动声色,不打出能暴露自己身份的牌。这有时候是高明的策略,但也可能被误解为“菜”或者“挂机”。如果其他玩家不理解这种玩法,可能会觉得你是个拖累,甚至把你当作集火的目标。

然后,为啥新手内奸特别容易“翻车”?

1. 身份认知模糊: 新手玩内奸,可能就是觉得这个身份听起来很酷,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胜利条件和玩法。他们可能还想着像忠臣一样保主公,或者像反贼一样直接冲。

2. 暴露意图过早: 很多新手内奸,在游戏初期就忍不住要“表现”一下,比如攻击了一个看起来像反贼的人,或者帮主公挡了一刀。结果呢?被怀疑,被集火,然后就出局了。他们没有学会“潜伏”,没有学会“养猪”的道理。

3. 不懂得利用残局: 内奸的真正威力,往往体现在残局。当场上只剩下几个人,而且他们都是对立阵营的时候,内奸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但很多新手玩家,根本活不到那个阶段,或者就算活到了,也因为缺乏经验,处理不好。

4. 队友的“误伤”: 即使你玩得很好,也可能遇到一些不理解你的队友。比如,你正准备“钓鱼”,结果你的某个队友(可能是忠臣)看你没打人,就觉得你是反贼,直接把你集火了。这种“猪队友”的坑,是内奸最无奈的遭遇之一。

5. 运气成分: 有时候,三国杀也是有运气的。你运气不好,摸不到关键的牌,或者总被别人“针对”,即使你会玩,也可能很难翻盘。但玩得好的内奸,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运气,或者弥补运气的不足。

总结一下,为啥会玩的内奸少?

就是因为这个身份对玩家的要求太高了,高到了一种“全能型”的要求:

演技好: 能演,能骗,能装。
观察力强: 能看穿别人,能分析局势。
策略性高: 能制定复杂的计划,并适时调整。
心理素质过硬: 能承受压力,能独立作战。
对游戏机制的深刻理解: 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最有利。

这些素质加在一起,就已经能筛掉一大批玩家了。而能在这些基础上,还能玩得炉火纯青,成为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孤胆英雄”,那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啊,你在游戏里遇到的内奸,十个里面有七八个是来“送人头”或者“搅局”的,真正能玩出“一切尽在掌握”效果的,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顶尖高手。也正是因为这样, quando si vede un buon coltellatore interno, si dovrebbe ammirarlo, perché non è solo un giocatore, è un vero stratega e attore.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国杀本来就是一款聚会桌游,现在发展到线上已经是畸形了。这是任何一个桌游发展到网络上的必然结果。

因为这游戏朋友之间玩本来就是友谊第一,胜负第二。网上谁也不认识谁,谁玩的让自己不爽了就开始骂街,于是内奸这张牌就彻底臭了。

user avatar

因为玩游戏不是为了胜率,而是为了爽。

事实上我也有过排内奸最终胜利,或者单挑失利的情况。但是,就算内奸最终胜利,耗费了常规作战 2.5 倍的时间,我居然也感受不到多少爽快?

如果你玩游戏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快乐,那么随到内奸就是亏的。因为

  • 主忠:杀4人获胜,你一定有两个队友
  • 反:杀1人获胜,你一定有三个队友
  • 内:杀7人获胜,所有人都是你的敌人

看懂上边就明白了。如果要爽,那就是想怎么玩怎么玩。如果不要爽,那么拿到内身份无论如何你都不会爽的。甚至我赢了也找不到当反贼时候的快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三国杀里会玩的内奸少,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讲。其实啊,这玩意儿跟“高手寂寞”有点沾边,但更核心的,是内奸这个身份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玩好了就像顶尖的棋手,玩不好嘛……那基本就是灾难现场。咱先得明白,三国杀这游戏,身份是关键。主公、忠臣、反贼、内奸,这四个身份各有各的任务,也各有各的生存法则。而.............
  • 回答
    三国时代那群叱咤风云的人物要是活在咱们这儿,那可真是有趣了。你别说,还真能玩出花来,绝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AI报告。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有意思。刘备:从草根到“创业导师”的转型之路咱们说刘备,最早就是个卖草鞋的,后来因为一张“皇叔”的牌,愣是搅和进了乱世。搁现在,他绝对是个标准的“草根创业典范”。你想.............
  • 回答
    姜维与邓艾:穿越三国时空的实力评估将《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和邓艾置于三国前期或中期来评估,需要对他们的主要能力、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当时活跃的将领进行对比。他们的“穿越”并非字面意义,而是对他们自身优秀特质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适应性和发挥程度的设想。 姜维: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三国杀,看到“诸葛连弩”这个名字,加上它又是神臂弓的升级版,自然会联想到它应该有着远超普通武器的攻击距离。毕竟,现实中的连弩,尤其是诸葛连弩,就是以其连射和威力的特点闻名的。然而,在三国杀的游戏设定里,诸葛连弩的攻击距离却是固定的“1”。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游戏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对历史人物评价时,战略眼光与具体事件解读之间的微妙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差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 吕蒙袭关羽:成功的战术,失败的战略支点 短期战术的辉煌: 吕蒙袭取荆州,从战术层面来说,是极其成功的。他通过“白衣渡江”这个计谋,出其不意地攻破了关羽的.............
  • 回答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却也命运多舛。刘备的儿子刘禅,也就是刘阿斗,那位常被后人冠以“扶不起的阿斗”之名的君主,以及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这两个在历史舞台上本该是注定要承担国家兴衰责任的储君,最终都获得了相对“善终”的结局。反观那些为蜀汉鞠躬尽瘁、浴血沙场的忠臣猛将,如姜维,他们的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似乎是.............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东吴的都督们,尤其是那些执掌军权的“大都督”,他们的命运似乎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累死”的阴影。这不仅仅是偶然,而是那个时代政治、军事、社会环境交织下,作为东吴最高军事统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真实写照。东吴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都督们必须承担起极其艰巨的防御任务。东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三国志》系列游戏设计中一个核心的逻辑,那就是“可用武将”和“剧本核心人物”之间的区别。这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真实性、游戏性以及玩家体验的一种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在《三国志》游戏里,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都会被设计成可以被玩家直接操纵的角色。游戏设计者需要挑选出那些.............
  • 回答
    三国穿越小说里,主角选择投奔东吴然后一统天下的故事确实鲜有耳闻。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历史本身的制约,也有小说创作逻辑的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东吴这条路似乎总是“走不通”。首先,我们得从东吴自身的特质说起。1. 地理和国力上的劣势: 天然屏障的局限性: 东.............
  • 回答
    在浩如烟海的三国题材文艺作品中,蜀汉集团之所以常常被塑造成正派形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历史、文化、政治以及艺术创作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想详细地解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到大众心理和叙事逻辑的层面去理解。一、历史的“正统”叙事与儒家伦理的基石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历史本身,尤其是陈寿.............
  • 回答
    嘿,说起赵云在三国游戏里智力值这事儿,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不少玩了多年三国系列的玩家都会有这感觉。以前觉得赵云那是自带光环的猛将,能力全面,打起仗来就像开了挂一样。可越到后面,越发现他在智力这块儿好像就没那么亮眼了,甚至有时候还显得有点儿“憨”。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游戏设计师故意削弱他,这背后其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就像你说的,三国时期有很多非常聪明的谋士,他们能想出各种厉害的计策,帮助主公出谋划策,解决难题。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而是选择效忠别人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现实的“时势”和“个人力量”: 当时是个大乱世: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你.............
  • 回答
    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游戏中,张飞的武力值经常被设定得比关羽等其他猛将还要高,这并非毫无缘由。这种设计既有历史演义的深刻影响,也契合了游戏机制的需要,更迎合了玩家的心理期待。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三国演义》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粗中有细、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
  • 回答
    在光荣出品的策略游戏《三国志11》中,玩家之所以会觉得“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并非游戏设计上的偏颇,而是高度还原了三国历史人物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实际表现和影响力。这种差距体现在多个层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析:一、 历史记载与《三国演义》的侧重点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问到了点子上。咱们平时聊《三国演义》嘛,那是看个热闹,图个痛快。但总有人要跳出来说“哎呀,这事儿在《三国志》里不是这么写的!”或者“演义里这人跟正史差得太远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说道。首先得明白这两者是什么。《三国演义》 咱们都熟,就是罗贯中写的那本小说,一.............
  • 回答
    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刘备直接称呼汉献帝为“献帝”,从历史和礼仪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妥当的,并且在原著小说和历史记载中,刘备通常不会直接这样称呼。详细分析如下:1. 历史事实与称谓的演变: 汉献帝的正式身份: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皇帝,虽然他大权旁落,受制于董卓、李傕、郭汜以及后来的曹操.............
  • 回答
    三国风云,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要说“最厉害”之人,这见仁见智,因为“厉害”二字,涵盖的面太广,可以指武勇、智谋、政治手腕、甚至是气魄和格局。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位最能概括“厉害”二字,那我想,曹操是当之无愧的。为什么是曹操?一、 乱世奸雄的“天命所归”首先,曹操的厉害,在于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洞察力和.............
  • 回答
    三国时期,貂蝉的命运,像她本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留下了不少的迷雾。话说这位绝世美人,本是司徒王允府上的一名歌女。王允因为痛恨董卓祸乱朝纲,就定下连环计,想借貂蝉的美貌除掉董卓。貂蝉义不容辞,她先是周旋于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之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绝世容颜,成功挑拨了二人,最终吕布在王允的授意下.............
  • 回答
    将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放到三国时期进行比较,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吴用的特质、能力以及三国时期军师的普遍水平。这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思考,因为两部作品的风格、背景和对人物的塑造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吴用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和能力:吴用的核心特质与能力: 智谋过人,善于策划: 这是吴用最突出.............
  • 回答
    赵云在正史《三国志》中记载确实较为简略,仅提及长坂坡救阿斗和甘夫人、斜谷之战等事件,但他在民间和文学中的形象却深入人心,成为忠义、勇猛的象征。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正史记载的局限性1. 史料的局限性 《三国志》是陈寿的史书,其记载受时代和视角限制。当时蜀汉政权对赵云的记载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