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年代开始,中国评了若干次八大名酒,没有一次有山东白酒。山东上榜的有青岛啤酒和张裕葡萄酒。
现在最NB的酒,统统都有八大名酒血统。
没别的原因,就是山东不太会酿白酒。
真是有一个模板就什么都敢往里套。
问题:为什么×××山东×××?
模板:
1、【思想上】山东官本位思想浓厚,所以。。
2、【文化上】山东是孔孟之乡,所以。。
3、【经济上】山东国企多,所以。。
4、【社会上】山东人实在,所以。。
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山东没有全国知名的白酒品牌?
答:
1、山东官本位思想浓厚,酒厂领导想当官、讲政治,不懂得企业经营之道。
2、山东是孔孟之乡,思想保守,不思进取;
或者:山东是孔孟之乡,强调海纳百川,忽视本土品牌;
或者:山东是孔孟之乡,保守思想导致本土品牌缺乏活力,年轻人经受不住外来品牌诱惑。
3、山东国企多,国企不行。
4、山东人实在,不会做买卖。
换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东有知名的啤酒品牌和葡萄酒品牌?
答:
1、山东官本位思想浓厚,酒厂领导懂得与官场打交道,企业往往能得到本地政府的支持。
2、山东是孔孟之乡,孔子云“唯酒无量”,所以山东人要喝酒,啤酒红酒都是酒,所以行。
3、山东国企多,国企大,有个品牌不稀奇。
4、山东人实在,做的酒性价比高,很受消费者欢迎。
再问:为什么山东省经济发达?
答:
1、山东官本位思想浓厚,省部级高官多,各地都有政策扶持;举例:某将军县某高官村进京办事。
2、山东是孔孟之乡,齐鲁大地,自古以来,经济要好;举例:管仲卖盐。
3、山东国企多,国企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出数,所以行;举例:一大堆。
4、山东人实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敢拼敢打,能挣钱;举例:闯关东。
继续问:为什么山东经济不好?
答:
1、山东官本位思想浓厚,所以不行;举例:某将军县某高官村只知道进京办事。
2、山东是孔孟之乡,所以不行;举例:管仲卖盐,但是齐文化没传下来。
3、山东国企多,所以不行;举例:还是那一堆。
4、山东人实在,所以不行;举例:山东电视台就知道放闯关东这种剧。
最后我有几个问题啊,那些扯文化、扯民风的,请问白酒之都宿迁市跟鲁南地区在文化、民风上有多大的不同之处?
请问衡水老白干的原产地到山东省界有多远?划了一条界限,嘎嘣一下民风就不一样了?
山西为什么出名酒了?(没有贬低的意思)缺乏官本位?国企少?不实在?
看来究极原因就是那个“唯酒无量”的孔老二啊,听说你的正统后裔去了浙江衢州。。
山东在文化地理上,有一岱一河一圣人,
在现代酒类品牌里,有一啤一红一原浆。
啤,是中国第一啤酒品牌,青岛啤酒,红,是驰名海内外的烟台张裕干红葡萄酒,原浆,是近年声誉鹊起,隐隐在民间有中国第一原浆之誉的,泰山原浆。
有这三个非白酒著名品牌还不够,还要啥自行车啊?啥好处都让你占了?白酒也要出个五粮液,茅台啊?做人留一线,酒桌好相见,白酒咱就别争第一线了。
常有人说,山东文化传统,保守落后,现代化程度不足。但奇妙的是,山东在全国最有名的几个酒类品牌,反而都是西风东渐以后,凭借外洋技术本土化,在鲁地生产的,最早由洋人们带到中国的外国的酒类。啤酒,红酒,都不是中国传统上的酒。
清末自沿海开埠以后,啤酒才逐渐开始在国内生产。哈啤是1900年俄国人首先在哈尔滨生产的。青岛啤酒成立于1903。雪花1994年才成立,珠江啤酒和金威啤酒1985年成立,重庆山城啤酒1958年成立。燕京啤酒1980年成立。这几年后来居上,声誉鹊起的乌苏啤酒,也始于80年代。
从以上国内主要啤酒品牌的年份可见,青啤是成立最早的之一了。哈啤是俄国技术,青啤是德国基因。看历史,哈啤比青啤还要早。但从旧社会到新中国100多年的历史中,青啤在国内简直名声大透了,风头出尽了。49年以后在历次全国啤酒品评会上青啤几乎拿下了所有金奖,可以说品牌美誉之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在国内根本没有对手。
青啤的盛誉固然有工艺,气候,用水,用料的因素,但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設厂早,成名早,而品牌美誉这个东西有雪球效应,越好的越好,越大的越大。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优势是不断几何级加成的。
张裕干红葡萄酒,也是設厂早,生产工艺和地理气候得天独厚,与青啤的成功,路径相似。
这两个品牌的成功和享名,可能反映了两个事情,一是某种程度上山东的气候风土造酒环境,可能天生不容易产生口感优质的白酒。因为白酒的酿造,其实工艺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同样的做法,别人那就是美酒,你这里就是劣酒。只能说天不成全。
二是品牌声誉和影响这个事,是越早成名,领先优势越大。它呈雪球效应。乌苏这几年在民间口碑很不错,甚至在口感上与青啤呈互相不可替代性,互相的优势是排他的,独一的,乌苏的味,青啤不可能有,青啤的香醇,乌苏也不具备。但是乌苏的品牌价值是远远和青岛不能相比。目前仍属小众。
山东白酒最早有李白诗篇“兰陵美酒郁金香”的超强背书。但是兰陵酒厂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品牌号召几乎不怎么出地级市的地方酒厂。品牌延续性自唐李白以后断裂了是一方面,品牌经营和推广方面偏弱也是一方面。你比如地理与山东相近的河北衡水老白干,就比山东几乎所有白酒品牌有名气。
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气候环境,风土工艺的影响。就和烟台出好葡萄酒,青岛出好啤酒,一样。山东的地理环境,本身不利于白酒酒质的提升。
因为酒这个东西,还是要下口的。口感是决定口碑的最基础因素。山东白酒这些年广告并没少打,但民间口碑一直上不去。而泰山原浆本身并没有怎么在全国打广告,但现在民间口碑好的出奇,推它为“国内第一原浆”的人大有人在。
在北京,我就见过不少主打泰山原浆的快餐店。门口的招牌不是“某某快餐”而是“泰山原浆”!店里卖7天,28天的泰山原浆,配烤串,配炒菜,配盖饭。
这说明,山东白酒没有知名品牌,最终还是输在口感。至于知名度为啥全省几乎没有一个压过衡水老白干的,可能是因为各地品牌太多,集中度不够。每个县市几乎都有白酒厂,无形中分散了品牌凝聚力。
2018年有报告指出,山东本省品牌在几轮消费升级中全线掉队,基本只有中低端产品,本省高端酒、次高端市场基本为省外品牌垄断。
2018年剑南春5亿、占比11.4%;郎酒5亿、占比11.4%(红花郎10年5亿);习酒5亿、占比11.4%(金钻习酒5亿)。其他主要为洋河、汾酒以及黔系酱香酒(金沙回沙酒、国台、珍酒);本省品牌仅花冠、云门酱酒、一品景芝次高端起量。
2013年,泸州老窖全国销量的19.85%在山东市场,五粮液、汾酒、茅台、古井贡、洋河的各自的整体销量中,山东市场分别占到了14.81%、11.59%、12.81%、13.04%和18.75%。
数据最有说服力,山东白酒口感上就是不行,不好喝。本省人在购买力足够支撑的情况下,也是比较推崇外地名酒。本地品牌多数就是中低端。
内卷,太内卷了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酒厂,还都拿得出手
你找谁说理去?
比如我们临沂,下边几个县,兰陵的酒不用说吧?
郯城的古郯王更不用说吧?
平邑县的平邑特曲也不差吧?
临沭县一个县就有米酒厂、葡萄酒厂、还有山里泉酒、金米醇酒·····
蒙阴县还有全蝎酒
等等等等
临沂旁边济宁,
光曲阜的孔府家酒
已经这么出名了
也没压住邹城产的钢山酒啊
更不用说其他县市的了
济宁旁边的聊城,存在感不强
但是下边的县存在感强啊
东阿县的曹植醉、莘县的孟尝君、阳谷县的景阳冈····
聊城上边的德州
有个县叫禹城,酒叫禹王亭·····
直接就怼到大禹的年代去了···
武城县有古贝春
陵县有晏婴春
晏婴啊,晏子啊,晏子使楚那个晏子啊····
我就不往下捋了·········
57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53个县
每个县都差不多有自己的酒
你说怎么全国知名?
我这个山东大汉都捋不清楚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