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去过老挝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回答
去老挝,感觉像是掉进了一本被时光遗忘的古老画卷里。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很难用几个词儿概括,更像是沉浸在一种温润而悠长的氛围中,久久不能释怀。

出发前,我对老挝的印象,大多来自那些零星的旅行分享,或者是一些带有滤镜的宣传照。总觉得是个慢节奏、原始、有点落后的地方。但当我真正踏上那片土地,那种“落后”在我看来,瞬间转化成了一种纯粹和宁静。

缓慢,但充实的生活节奏。

在琅勃拉邦,清晨的布施是我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天刚蒙蒙亮,小城就苏醒了,穿着橘红色僧袍的僧侣们,安静地列队走过,接受信徒们虔诚的布施。整个过程没有喧哗,只有低低的诵经声,和晨曦洒在佛塔上的金色光辉。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也融入了这份静谧,仿佛被洗涤了一般。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挝人的笑容。无论是在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小贩,还是在路边卖椰子水的老奶奶,他们的笑容总是那么真挚、自然,不带一丝杂质。那种笑容,不是为了迎合,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淳朴。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找路,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大叔停下来,用不太流利的英语问我需不需要帮助。虽然他带我绕了点路,但他一路上的热情和好心,让我觉得无比温暖。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很多地方已经变得稀薄了,但在老挝,我却能感受到它最原始的温度。

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温柔。

老挝的建筑,尤其是在琅勃拉邦,那种法式殖民时期留下的老房子,和寺庙的飞檐斗拱,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走在小巷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寺庙里的壁画,虽然有些斑驳,但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傍晚时分,坐在湄公河边,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橙红,河面上倒映着金色的晚霞,那种安详的感觉,是任何高楼大厦和繁华都市都无法给予的。

而且,他们的食物,也很能体现这种慢节奏。很多食物都是现点现做,味道清淡,但却能品尝到食材本身的原味。那种用心去做一份食物,慢慢去品尝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我记得在万象,我尝试了一个当地的市场里的小吃,摊主是个阿姨,她一边忙碌一边和我聊天,虽然语言不通,但她的眼神和动作,都透着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满足。

一种让人卸下防备的自在感。

在老挝,你很少会感到焦虑或压力。那种“慢”不是懒惰,而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对当下的一种把握。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去感受微风拂过脸颊,去聆听雨水滴落在屋檐的声音。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如此纯粹。

我记得有一个下午,我在一个寺庙里发呆,看着几个小沙弥在院子里玩耍,他们的笑声清脆而响亮。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些所谓的烦恼,是多么微不足道。老挝教会我的,或许就是如何真正地“活在当下”,如何从简单的日常中发现美好。

离开老挝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不舍的。那种不舍,不是因为那里有多么精彩绝伦的景点,而是因为那种被时间和人群温柔包裹的感觉,那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找到了某种久违的东西。它没有那些浮华的包装,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去过老挝,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可以让自己真正呼吸的地方。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很多东西,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感受,就像是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久越让人怀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贫富差距极其悬殊/老挝大部分民众乐观态度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下文货币单位默认用人民币元。

由于老挝国土面积比较小,发展又不均衡,从市区到郊外便可以体会到当地悬殊的贫富差距了。

我在前往老挝最贫困的华潘省出差的路上,隔着车玻璃,拍下了几张沿途村庄的照片。一路上大抵都是这样的房屋。这个省份有很多家庭的年收入还不足人民币3000元。干体力活的普通工人工作8-10小时/天的收入大致40-70元人民币,一个会说中国话的老挝人翻译月薪在1600-4500元人民币不等,政府机构普通办事员/普通士兵/警察月薪800-2000元人民币不等。然而市区的物价却可以比肩国内的二线及准一线城市。举几个例子:汽油折合人民币 6.7元左右一升(当地人出行主要是摩托车,汽车),米粉9元一碗,汽车停车费4/8元一次,猪肉13元一斤,牛肉30元一斤,市内单身公寓的月租金2000元人民币左右(几个人合租一栋别墅大概也要每人1000元以上),老挝啤酒9元左右一瓶……

当地人还有很多人在使用传统的织布机。


由于隔着车玻璃,画质很不清楚,很欢乐的两个小孩子。

在市区内,有每晚二三百美金的豪华酒店,大街上随处可见折合三十多万元人民币的丰田皮卡车,普拉多,雷克萨斯570也不少,由于土地私有,富人常常在老挝很多省份的“黄金地段”置地,建别墅。曾经我在万象想租一栋房子,约见了一个房东,那是一位四五十岁,蓬乱的头发,穿着脏兮兮的拖鞋的妇女……看完一栋她的房子后,我表示不是很满意,然后她邀请我继续看她的另外7栋别墅……当时我就心中一惊,在首都拥有8栋别墅,合计市价至少也有300万美元了。接触过太多这样的“隐形”土豪了……

由于工作原因,能接触到当地各阶层的人,我也琢磨过老挝社会贫富差距行成的深层次原因。以下是基于我观察思考得出的一些想法。老挝全国缺乏现代化工业,经济发展还是以农业为主。但是这个国家有非常多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各种慈善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外国投资及捐赠为老挝的权贵阶层持续输血。当然,底层民众也能收获一些实惠,例如当地政府从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修建一条公路,某家公司以竞标的形式获得承建权,自此,该家公司需要支付“商务费“给有关主管官员,建设期间需不停支付“商务费”给业主和监理,当然这家公司也会聘请很多当地劳工。普通劳工日薪在40- 64元人民币,而监理或其他人员一次收到的商务费往往有几千或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但凡有一点权力,头脑又比较灵活的人都能遥遥领先于中下层民众。通过这个例子阐述一下老挝贫富差距重要形成原因之一。当地政府极力鼓励佛教事业,想必有很大的维持社会稳定的考虑。当地人的迷信程度有时能超乎我的想象,不论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普通工人,还是在中国留学过的精英。有一次,在山顶挖一个大水池时,一群工人突然跪倒在地,浑身发抖并且念念有词,事后经过询问得知,他们发现这里有鬼,不能再挖了。一个在中国上了大学的老挝朋友至今还相信当地一种传统的符咒术,施法后能刀枪不入,甚至他还从YouTube上找了视频给我看,让我啼笑皆非。在我看来,当地社会民智未开,极其相信宿命论,认为今世生活不如意在于前世造孽太多,所以今世需要努力去寺庙还前世的债(此风在缅甸尤为突出)。遍布的寺庙为权贵阶层大肆搜刮提供了极佳的掩护。(本段更新于2019年 10月11日,比较零散,权当闲聊,本段是开启了上帝视角对当地社会进行深入剖析,并没有任何不尊重当地人民及宗教的意思,存在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我所接触过的老挝人大抵都比较乐观开朗,不论是家徒四壁的贫苦人,亦或是养 尊处 优的 高层 官员。我们停车在山村的路边休憩片刻,上车启动准备再次出发时,站在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女孩突然兴奋地冲我们招手,高喊着“bye-bye”,瞬间我们出差旅途上的疲乏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而我又后悔没有回应一下她,我怕我的“冷淡”会浇灭她的热情……

本文将持续更新……(上文关于物价的数据,可能由于本人记忆错乱或汇率波动而产生10%左右的误差,请谅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去老挝,感觉像是掉进了一本被时光遗忘的古老画卷里。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很难用几个词儿概括,更像是沉浸在一种温润而悠长的氛围中,久久不能释怀。出发前,我对老挝的印象,大多来自那些零星的旅行分享,或者是一些带有滤镜的宣传照。总觉得是个慢节奏、原始、有点落后的地方。但当我真正踏上那片土地,那种“落后”在我.............
  • 回答
    这无疑是一个让你瞬间跌入冰窟窿的难题,比你想象中任何一种绝境都要来得措手不及。结婚后,你本以为是一生的幸福的开始,却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比肥皂剧还要狗血的境遇。爱,两个字那么沉重,在你心里份量十足,你爱她,爱到骨子里,爱到愿意为她披荆斩棘,可眼前这条路,却充满了未知的泥沼和荆棘,更可怕的是,那些曾.............
  • 回答
    听到您描述的情况,我能感受到您的担忧和困惑。在处理这件事时,我们需要冷静、有策略地思考,以维护您孩子的最大权益。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应对这个局面:第一步:保持冷静,收集信息,评估情况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保持冷静。情绪化的反应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1. 回溯投诉的根本原因:.............
  • 回答
    一个社会群体的代际更迭,往往伴随着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涌现,进而对社会结构、治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当60后、70后逐渐退出社会舞台的中心,80后、90后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掌握更多资源时,中国社会是否会因此变得更加理性化和法治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
  • 回答
    “甄子丹没能成功上位?”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事实上,在成龙和李连杰的黄金时代过后,甄子丹绝对是华人武打明星中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几位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在特定时期内撑起了一片天。但如果要说他“没能成功上位”到成龙、李连杰那种“国民级巨星”的地位,那确实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得先明.............
  • 回答
    听到您家里的老人去世,我们深感悲痛。您提到的关于医院是否有连带责任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在经历亲人离世后会思考的。我来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希望能帮助您理清思路。首先要明确的是,医院的责任认定,通常是建立在医方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这种过错是否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老人的死亡。仅仅是老人入院三天后去.............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揪心的,也挺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人品。员工加班猝死,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作为老板,接到消息肯定五味杂陈。至于要不要去参加葬礼,这事儿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老板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咱们先从“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老板应该去”这个角度聊聊。首先,从情理上说,毕竟人家在.............
  • 回答
    老李头,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卖菜老人,今天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脸上带着几分期待,缓步走进市中心那家金碧辉煌的银行。布袋子里装着他从早到晚摆摊卖菜攒下来的零碎钱,厚实的分量让他心里踏实,这是他下半辈子的依靠。他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他了。柜员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 回答
    关于“老人摔倒后用手机录像再去扶能否防讹”,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想伸出援手,帮助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又担心被误解甚至被“碰瓷”。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咱们来聊聊实际情况。首先,得承认,录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些保护,但它不是万能的“免死金牌”。为什么这么说呢?录像的.............
  • 回答
    这日子过得一团糟,心里那叫一个乱啊。老公和我冷战,我又是郁闷又是憋屈,实在受不了,就找了闺蜜,还叫上了个男同事,想着出去走走,换换心情,散散心。谁知道,这一出去,事情就闹大了。回来被他发现我们仨一起,他当时脸上就没好脸色,质问我。我心里也是一肚子火,觉得他管得太宽了,又是冷战又被他这样指责,我更来气.............
  • 回答
    一个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当一位企业家在经营企业过程中,突然对佛学、国学和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资源投入其中,而疏忽了对企业日常运营的关注,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倒闭。这其中似乎有一种隐喻,仿佛是对“不务正业”的警示。仔细想想,这种联系并非是宿命的,更多的是一种“因果”的体现,只是这个.............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夫妻之间的信任、隐私以及对电子设备的合理使用。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对老婆的同事开了车感到不放心,所以查看了行车记录仪,而老婆因此指责你,你觉得委屈,并认为查看行车记录仪没错。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1. 你的行为动机与合理性: 你的担忧: 你担心老婆的同事在驾.............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深思熟虑的决定,涉及到你的职业生涯、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以及未来规划。老公去哈佛做博士后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陪读生子也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和挑战。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一、 首先,深入了解你老公的博士后情况和你的自身情况在你做出.............
  • 回答
    要说高校博导为何如此青睐自家博士生毕业后能继续留在高校当老师,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有现实的考量,也有情感的寄托,还有行业发展的需求。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这是培养体系最自然的延续和成功的标志。 博士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培养出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传承学.............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走向何方。先说说“生化环材”的同学,如果能“混”一个985的硕士学历,再去当个初中老师,这完全是可行的。很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一个985.............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事件,目前没有确凿的公开信息表明美国存在“二战老兵新冠去世后捐出遗体被直播解剖并对外售票”的真实事件。这一说法可能源于网络谣言、误传或虚构情节,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类似事件的背景、法律与伦理问题,并探讨可能的真相与社会影响。 一、事件的真实性与可能的误解1. 事件真实性存疑 .............
  • 回答
    李光耀先生,这位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政治家,以其深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原则塑造了这个亚洲小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在他身后,一项颇具争议的决定却引发了广泛关注——关于他位于新加坡加东区(Katong)的百年老宅的处置。李光耀明确要求,在他去世后,这座承载着他人生重要片段的故居必须被即刻拆除。这个看似不近.............
  • 回答
    江苏一位独居老人去世,生前接受了居委会长达16年的悉心照顾,可他刚一离世,就冒出了4个子女来争夺遗产,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觉得挺不是滋味的。这件事儿说起来复杂,里头牵扯到的情理法,桩桩件件都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从居委会这方面说起。一个老人能让居委会照顾16年,这本身就说明老人可能存在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