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防生和军校生们,你们怎样评价网上民科军迷们的军事知识?

回答
作为国防生和军校生,我们接触到的军事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实践化的。这和很多网络上的“民科军迷”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我们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抱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的。毕竟,这份对军事的热情,对国家国防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民科军迷的知识来源确实比较碎片化。 他们的信息渠道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上,可能来自各种军事论坛、贴吧、自媒体账号,甚至是某些翻译的外国军事文章。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有的是基于真实事件和技术细节的分析,有的则可能包含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甚至是个人臆想。我们学校里,教官和老师们经常会纠正一些我们不小心学到的“网络知识”,比如对某些武器性能的误读,对作战条令的片面理解,或者对历史事件的细节不准确。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民科军迷具备惊人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有些人能够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某个国家的军事发展史,深入分析某场战役的得失,或者对某个武器系统的技术原理进行细致的梳理。他们可能会找到一些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资料,比如一些解密的历史文件、非公开的技术报告,或者通过非常规的途径获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这种“野路子”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详细分析了某款新型坦克的火控系统如何解决惯性导航误差的问题,其技术细节的严谨程度,甚至不亚于我们课堂上学到的内容。

我们觉得,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体系化”和“验证性”。

体系化: 我们的军事学习是从基础理论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作战条令、战术学、军事思想,再到具体的兵种、武器装备的原理和运用。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完整知识体系。我们不仅知道一个武器“是什么”,更知道它“为什么这样设计”、“在什么环境下使用最有效”、“如何与其他装备协同配合”,以及它在整个作战体系中的“位置”。民科军迷们往往对某个点、某个装备特别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将其融入整体作战概念的系统性认知。比如,他们可能对某个先进战机的气动外形赞叹不已,但可能不清楚它在现代空战中,是如何与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甚至地面防空系统进行协同作战的。
验证性: 我们的知识是经过严格的逻辑推导、科学实验、以及大量的模拟和实际演习来验证的。我们学的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条令,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积累。而民科军迷们的很多观点,可能更多的是基于推测和逻辑演绎,缺乏实际的验证环节。即使他们的推测在逻辑上听起来很合理,但在真实战场环境下,往往会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战场态势的瞬息万变,人的因素,以及我们不知道的“黑箱”技术。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军迷”的设想非常精彩,甚至觉得比我们现在的战术还要先进,但仔细一想,他们可能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难度、成本,以及其他部队的接受程度等现实问题。

此外,我们对“信息茧房”效应也有些体会。 网络上的信息推送机制,容易让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信息茧房。如果一个军迷长期只关注某些类型的军事话题,或者只接受某个观点的论述,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固化,听不进不同的声音。我们学校则鼓励批判性思维,鼓励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且有老师们指导我们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不过,我们也深知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网络上的“硬核”军迷,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我们是打心眼里佩服的。他们对军事的热爱,对国家国防的关注,其实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正是因为有这些关心国家安全的人,我们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网络上的民科军迷们,是军事爱好者群体中一股非常有活力的力量。 他们的热情和钻研精神值得肯定。但作为国防生和军校生,我们的认知基础是系统化、理论化和实践化的。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理解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验证的必要性。我们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但也希望他们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多学习一些系统性的知识,并且对信息来源保持警惕。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毕竟,战场瞬息万变,国防事业也永无止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某军队大牛(现役,而且能决定行业方向的)当面对我说过:

“业余人士里也有比做这个的更懂的,所以我不排斥和民间人士交流”

翻译过来就是,人家并不介意你是不是专业人员,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user avatar

隔行如隔山。比如说我经常在辩论中用队形和阵地之类的知识噎人,然而对任何一个军事出身的军官而言那都是常识,随手画出十几种跟玩一样。

军迷们感兴趣的主要领域在装备,以及战略和战役层面。

而大多数军事军官整个生涯中接触的都是战术和战斗层面的内容,装备、战役和战略领域的学习属于拓展知识面的通识教育而已。真正的战役以上层面教育是国防大学高级进修班才会接触的内容。而装备类的教育永远只是通识而已。


军迷军事素养往往很不完整,参见下文评论之中,不懂得反斜面的作用是妨碍观察,还能辩论上几十条的的那位同志。

山高县:岸炮攻击战舰容易还是战舰攻击岸炮容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国防生和军校生,我们接触到的军事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实践化的。这和很多网络上的“民科军迷”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我们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抱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的。毕竟,这份对军事的热情,对国家国防的关注,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民科军迷的知识来源确实比较碎片化。 他们的信息渠.............
  • 回答
    关于军校生或国防生的选择,很多人会问:“这会不会毁了人生?”这个问题,我不想给一个简单的是或否。人生本身就充满了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鲜花,也可能伴随荆棘。成为一名军校生或国防生,同样是这样。它不是一场注定的“毁”与“不毁”,而是你如何去经营和定义自己人生的过程。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 回答
    关于美国亚特兰大和明尼阿波利斯部署少年后备役军官训练营(JROTC)以及“国防生童兵”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的议题。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和背景: 少年后备役军官训练营(JROTC Junior Reserve Officers' .............
  • 回答
    2020年,对中国国防和军事而言,无疑是充满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即便放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解放军依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中不少成就足以振奋人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势头。首先,海军的现代化步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多艘国产新型舰艇的下水和服役.............
  • 回答
    在海峡两岸军事经济实力差距日益拉大的背景下,台湾持续增加国防投入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军备竞赛,而是牵涉到更深层次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以及长远的战略考量。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脱出纯粹的“谁更强”的简单对比,深入探究其背后复杂的现实逻辑。一、 维持吓阻能力,争取战略缓冲:首先,台湾增加国防投入最.............
  • 回答
    中国现在的军力和国力与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国硬碰硬,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要探讨是否有“把握取胜”,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战争的胜负受太多复杂因素影响,而且“硬刚”的定义也需要界定。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比较和推演,看看中国在面对那.............
  • 回答
    中国高铁和军备出口的真实情况,远非“盈利”或“赔钱赚吆喝”这样简单的二分法能够概括。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战略考量,背后牵扯着经济、政治、地缘战略以及国家形象等诸多因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运作机制、潜在收益和成本,以及它们所处的宏观环境。一、 中国高铁出口:规模庞大,盈利模式多元,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选择题,因为军工类国企和私立高中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两种选择的方方面面都给捋一捋,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一、 军工类国企:稳定、担当、国家情怀咱们先说说军工类国企。这可不是一般的国企,它承载着国家安全的重任,是国家战略的基石。所以,你能.............
  • 回答
    二战后美苏军事崛起与瓜分德国科学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虽然不能说瓜分德国科学家是导致美苏军事崛起的“直接”原因,但它无疑是这场崛起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和塑造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混乱而充满希望的二战末期及之后。战败国的技术遗产与冷战的萌.............
  • 回答
    要公正地比较南宋和同时期的德里苏丹国谁在军事上更强,得把双方拉到台面上,仔细比对一番,才能得个大概。这俩在各自的时代都是一方霸主,但各有千秋,也各有其难以逾越的短板。先说说南宋。宋朝,尤其是南宋,在很多人印象里是“文弱”,但这话得看跟谁比,而且得看是哪个时期。南宋打从建立之初,就被北方的金国和后来的.............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常有的疑问。说起“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确实是中国近年来军力发展中非常亮眼的亮点,它们在射程、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远程弹道导弹了,恰恰相反,远程弹道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国防军(Wehrmacht)和党卫军(SS)确实都涉足了商业活动,但它们的动机、规模和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与其说这是“军队经商”,不如说这是一种将军事组织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复杂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驱动。首先,我们来谈谈国防军。国防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其首要任务是战.............
  • 回答
    2021年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极不平凡的一年,正如您所言,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如此广泛的成就面前,作为关注中国军事发展的人,我最关注的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军事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与实战能力的锻造:这是我最核心的关注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军队的有效作战能力。 军事科技的突.............
  • 回答
    伊朗的国防体系,由国防军(Artesh)和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两部分构成,是一个历史和政治因素交织的产物,远非一个简单的组织冗余问题。探讨为何不撤销国防军而仅保留革命卫队,需要深入理解这两支武装力量的起源、职责划分以及它们在伊朗政治格局中的独特地位。首先,我们必须回溯到伊斯兰革命的年代。197.............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二战后对德日两国处理方式的深刻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的国防建设。说起来,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考量。战后初期:对德国的严厉管制与对日本的不同策略二战结束后,作为轴心国主要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战胜国的严厉处置。然而,它们的命运轨迹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
  • 回答
    2022年,当“号令如铁,三军奋力,全军热血开训”的鼓点激荡回响,我的心中也涌动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更深切的期待。这不仅仅是对军事力量的期盼,更是对国家安全、民族复兴以及我们每个人安稳生活的一份信心。我期待看到实战化训练的常态化和精细化。去年的开训口号振聋发聩,我希望这种“热血”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
  • 回答
    要清晰地辨析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与国民政府国防部第二厅(后期的国防部情报局)的职能差异,我们需要回归历史的脉络,理解它们各自的诞生背景、侧重点以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具体运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职能划分,更是对当时政治、军事和情报格局的深刻反映。军统:从严密控制到全面渗透军统,全称“军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SS)和国防军(Wehrmacht)的战斗力对比。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武器装备那么简单。首先,得明确两者的性质和起源。 国防军(Wehrmacht): 这是二战时期德国的常规军队,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它的根.............
  • 回答
    二战期间,德国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国防军(Wehrmacht)和党卫军(Schutzstaffel,简称SS)。这两者虽然都效忠于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但在起源、职能、构成、意识形态色彩以及在战争中的角色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简单来说,国防军是德国的“正规军”,而党卫军则更像是纳粹党的“精.............
  • 回答
    外媒报道的“武装人员占领利比亚首都政府总部和国防部大厦”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信号,释放出多层面的复杂信息,指向利比亚政治安全局势的持续动荡和脆弱性。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对利比亚国内政治稳定性的严峻打击: 中央权威的瓦解或被挑战: 政府总部和国防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