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宣布加速 Taper,这意味着什么?其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美联储按兵不动,加速Taper:信号与解读

在万众瞩目之下,美联储近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但与此同时,也传递了一个更加强烈的信号——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计划(Taper)。这一举措无疑是当前经济图景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向市场传递了多重复杂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利率“按兵不动”:暂时的稳定还是策略的铺垫?

首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这一结果似乎在很多人的预期之中。毕竟,在经济复苏仍未完全巩固,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变异病毒的影响、地缘政治风险等)的当下,美联储采取激进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对通胀压力无动于衷。它更像是一种策略上的“换挡”。通过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Taper”上,美联储正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已经看到了通胀的持续性,并且准备采取更果断的措施来应对,但我们不希望因为过早、过度的加息而扼杀经济复苏的苗头。

这种“按兵不动”背后,可能隐藏着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观察市场反应: 美联储需要时间来观察市场对加速Taper的消化程度,以及是否会引发过度恐慌。
为加息做铺垫: 尽管此次利率不变,但加速Taper无疑是为未来的加息打开了更顺畅的通道。当资产购买计划完全结束后,加息的门槛将会降低。
灵活性考量: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美联储保留一定的政策灵活性至关重要。如果未来经济出现意外变化,他们仍有调整利率的空间。

加速Taper:紧缩信号的升级

相比于利率不变,加速Taper才是本次会议中最具“杀伤力”的信息。简单来说,Taper是指美联储逐步减少或停止其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规模。而“加速Taper”意味着,美联储将以比之前计划更快的速度削减这些购债规模。

这意味着什么?

1. 量化宽松(QE)的终结进入倒计时: 美联储此前一直以每月15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购债规模,而此次加速后,缩减速度将显著提升,甚至可能导致购债计划提前结束。这意味着,市场上的流动性注入将大大减弱,甚至停止。
2. 为加息腾出空间: 缩减购债规模是美联储“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当资产购买完全结束后,美联储会更倾向于通过加息来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高企的通胀。
3. 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加速Taper意味着市场上的“水”在减少,这可能会对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构成压力,尤其是那些此前依靠低利率和充裕流动性而上涨的资产。
4. 传达对通胀的担忧: 美联储加速Taper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他们认为,通胀的持续性和粘性已经超出了“暂时性”的范畴,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抑制。

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在这次美联储的声明和鲍威尔的讲话中,有几个关键点是市场和分析人士密切关注的:

1. 加速Taper的具体速度和结束时间:

具体缩减规模: 美联储是否会公布一个更明确的、比之前每月150亿美元更快的缩减速度?例如,将每月缩减规模翻倍?
购债计划的终结时间: 这将直接影响到美联储开始加息的时间点。如果购债计划提前结束,那么加息的时间点很可能也会随之提前。

2. 对未来加息路径的展望(点阵图):

“点阵图”的变化: 美联储官员的利率预测(点阵图)是判断未来加息步伐的重要依据。此次会议的点阵图是否会显示更多官员预期在2022年进行多次加息?加息的幅度(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
“中性利率”的讨论: 鲍威尔是否会提及对“中性利率”的看法?中性利率是指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的利率水平。如果美联储认为当前利率水平远低于中性利率,那么未来的加息空间会更大。

3. 对通胀的判断和预测:

通胀的“持久性”: 美联储对通胀的措辞是否会进一步强化,从“暂时性”转向更持久的看法?
通胀预测的调整: 美联储是否会调整其对2022年及以后的通胀预测?如果预测继续上调,则意味着对加息的紧迫性增加。

4. 对就业市场的评估:

就业复苏的进展: 美联储会如何评估当前的就业市场状况?虽然就业数据有所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美联储是否会认为就业市场已经达到了可以承受加息的水平?
劳动力供给问题: 对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上涨等问题的看法,也会影响其对通胀的判断。

5. 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

经济增长的韧性: 美联储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是否依然乐观?如果认为经济增长足够强劲,可以承受紧缩政策,那么他们会更加大胆。
潜在风险的提及: 是否会提及对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例如供应链中断、能源价格波动等?

6. 市场沟通和前瞻指引:

鲍威尔的表态: 鲍威尔的记者会是解读此次会议的关键。他是否会更加清晰地传递美联储的紧缩意图?是否会为未来的政策行动提供明确的前瞻指引?
市场沟通的透明度: 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过程中,市场沟通的透明度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场波动。

总结

美联储此次的“按兵不动”利率,与“加速Taper”的举措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收紧步伐,但仍谨慎”的信号。这表明美联储已经下定决心要控制通胀,并正在加速其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进程。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关于未来加息的节点和频率。那些依赖低利率和充裕流动性的资产可能会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而那些能够抵御通胀或受益于经济周期性复苏的企业可能更具韧性。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咀嚼和解读的政策信号,它预示着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货币政策环境的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说昨天联储鸽了,那今天呢?

Growth屠宰场

美国散户和机构抄底都抄疯了,但毕竟这是个零和博弈的赌场,谁都不想输。共谋的均衡在这种环境下很难达到稳定,囚徒困境里互相插刀子那种可能是更真实的均衡。

回到货币政策。单纯看决议的话其实没有什么信息量,真正有意思的是FOMC新闻发布会中的记者问答。关于通胀和加息,鲍威尔给了一个新观点(至少对我来说),总结如下:

这次加息针对的不是由供应链和疫情问题所导致的通胀,而是劳动参与率过低导致的工资通胀。后者更加容易造成持久性的通胀,也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自己的解读,这句话想传递几个信息:

  • 之前所说的通胀的"暂时性"不是完全离谱的,而是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就像我们找不出数据中的关系时,分分组,也许就可以找到新的关系。
  • 美联储仍然认为供应链的通胀不会持续(他们对于2022年底通胀的预测是3%)。但是如果看工资通胀和房租通胀,那么联储目前认为这两个是有持续性的,且会造成广泛的通胀。
  • 货币政策不能解决供应链问题。供应链问题,和导致的通胀,会自己解决。
  • 联储的加息是针对经济过热,该操作在政策框架内,且符合经济规律,会导向更好的结果。

之前 Powell 对于通胀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着实让市场慌了一把,也让自己比较尴尬。但是这波主席还是给出了比较有道理的解释,并且将关注点转移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上,也向市场表明联储会在既定框架内操作。总体来说,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但是 Powell 并没有正面回答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与如何解决该问题。也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并且不会和加息产生冲突。

对于工资通胀与劳动力供给,一个需要思考的点就是加息是否会适得其反。在用工成本提高的同时也提高资金成本,有可能反而促使企业涨价,扩大通胀问题。比如美国经济评论在2017年就有一篇文章发现在2008年危机到来时那些受到外部资金短缺困扰的公司会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利润的下滑。这些公司大多有比较大的客户粘性,有更高的定价权。与此同时,另外一些资金状况比较好的公司,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客户。这两股力量使得通胀并没有和GDP一样产生大幅下滑,违背了菲利普斯曲线所预测的规律。所以真正决定未来通胀走向的因素有很多,不一定会出现加息-->通胀回落这样简单的关系。

会议内容详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