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告诉你答案,我只会引导你思考。
我们来思考一下,是谁不想让医患关系变好。
好了,你现在是一名患者,现在,你去看病,你发现,看病很贵。
此时,你更倾向于把看病贵这件事归结于---
a 医院黑心医生黑心
b 医疗投入不足
你是一名患者,你去看病,你发现你的医生开了很多医保目录里的药,必须你自费去买,你觉得这事-----
a 医院黑心医生黑心
b 医保没钱了在目录里的药其实你用不了(医疗投入不足)
你是一名患者,你发现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医德缺失的报道,此时你思考---
a 医院黑心医生黑心
b 既然这么明显为什么没人管?
接上面的问题,你是一名患者,你发自内心的觉得医疗行业真是烂到骨子里了,你突然发现居然没人从根本上管这事,你觉得---
a 都是黑心医生医院实力太庞大啦
b 不是不管,而是借着不管让他们背个锅,管了问题更大。
好了,恭喜你,如果你抑制住你的情感和情绪看到这里,你已经接近事实的真相了。
如果有一天,患者发现,他辛勤劳动,有了不错的收入,去了医院,医生态度很好,服务周到,平价医疗。
他依然得不到他想要的理想的治疗。
他会觉得这是谁的问题。
为了不让他思考这是谁的问题。
就必须是医院和医生的问题,也只能是医院和医生的问题。
你还敢想着医患和谐?医患和谐了有人会睡不好的。
有人问医生呢?
我只能说,这个群体是个工具。
不只是维护百姓健康的工具,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所以医患矛盾的本质,是被引导的大众,把矛盾指向设定好的目标工具。
深度大致只能这样了,再深就进腹腔了。
最后吧,我看了评论区里的回复。
我想说,我回答讲的很清楚了,上文提到的某些人,是希望老百姓痛骂医院和医生,让医院和医生背医患矛盾的锅的。
然后,评论区的某些同志,完美的走进了这条人家铺好的轨道,义无反顾的不动脑子的按人家设定好的剧情开始输出。
那话怎么说来着,说你傻你就流鼻涕~
你知道什么行为最招人恨吗?
武侠小说里有时候会写两种名医,一种是明摆着告诉你只医某一小类人,其他大部分人门都没有;另一种他不挑人,但要你答应他的条件,这个条件往往不容易达到。你觉得哪种医生风评更差呢?
从所有伤者的角度出发,后一种医生实际救的人肯定多于前一种,但第二种医生绝对是被人恨透。
这不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医疗”和“现在的医疗”之间的差别吗?
假设每个时代的人类最高医疗水平都是100分,那么“以前的”和“现在的”医疗,分别是这样的:
以前的医疗,水平很低,而且群众非常穷,交通又极不方便,绝大部分群众所能接触到的,只有5分,治好你,就好了,治不好,你就死,你想试试10分、20分的医疗,对不起,没门。但有一个好处,非常便宜,治好治死都花不了几个钱。
但现在的医疗,60分、50分、40分、30分、20分、10分、5分……的各种医疗资源都摆在你面前,群众都有条件接触到,但分数越高,就越昂贵,你可以继续选择5分的医疗,这也是很便宜的,但你想选更好的,就要多花钱。
人就是这样,把10个门锁死9个,告诉你此路不通,只留一扇小门,只要非常便宜的买路钱,他们会觉得这是天大的仁慈;但把10个门都打开,他们就会觉得从宽敞的几扇门进去是理所当然,要他们留下高昂的买路钱就是土匪强盗,浑然忘了本来9个门都锁死,连买路的机会都没有的。
你想回到全民医疗免费(至少是非常便宜)的时代,可以,代价是:绝大部分人,再也不可能有自由就诊省会三甲医院的资格了,也别想用好的器材,昂贵的药物,只给你最基础的,你想要更好的,对不起,门都没有,就这些,你爱要不要。
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它会让你在看不见的地方,付出更多代价。
现在问题来了,这种“大部5分,上限10分”的医疗,真是你们想要的?
我是觉得很悲观,人就是这样,只要同时给了面包和面包渣,就会理所当然觉得“我要大面包”,为了大面包向他要钱,就是最大恶极,人的贪欲如此。——反倒是一开始就只给面包渣,人们却会对仅剩的这点点面包渣子感恩戴德,仅仅因为它不要钱,这时候就完全不会想到,原来这世界上,其实还是有大面包的。
人性本贱啊。
好多答主穿着明白装糊涂,算了我直接来开团了。
我国医患关系曾经非常好,在改革开放之前,上课时听外科主任说,做手术病人死了,完完全全是医生操作问题,病人家属二话不说把病人拉回去,第二天送医生鸡,鸡蛋,放了一卷鞭炮,说冲一下医院霉运。
现在呢,别说什么治死人了,就说话时候态度差了一点,语气强烈了一点,马上就去把你投诉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立医院是国家政府全权负责,包括医疗费用
那个时候医生收入不和病人挂钩,都是全心全意治病人,多开药,但收入不会增多。
而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属于公立二类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拨少量钱(6%以下),大部分钱自赚自花
医院庞大的经济压力,被院长分解到科室,科主任又分解到每个医生
这个时候医院、医生和病人经济是直接挂钩了
医生收入最重要的一部分叫做绩效
医生多开一点药,多开一点检查,绩效就高了,而病人费用就高了。
当然实际上医生属于这个环节赚钱最少的,最多赚钱的是医院,第二是科室
而医生中又搞些0.8,1.0,1.5,2.0等等系数,就变成了科主任,带组医生吃肉,下面医生喝汤。
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医生,你开多药不
你说你讲良心,不负学医之心
发钱时候 基础工资2000,绩效2000
你多开药的同事 基础工资2000 绩效8000
你疯狂开药的同事 基础工资2000 绩效1.5W
如果你是当医生,你怎么选?
病人不是傻子,你多开的检查和药,让病人利益受损了,病人不讨厌医生就怪了。
医生也有家庭,也有对象和孩子,经济压力又迫使挣绩效。
这就是最尖锐的医患矛盾之处,医生和患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
医生有心给患者治疗,但患者害怕是为了提成,不搭理医生
患者有心配合医生治疗,但医生为了恰钱乱开药,伤了患者的心。
这就是在网上医生患者相互喷的最多的一件事。
只要医患经济利益的对立问题一天不缓和,医患矛盾绝对越来越差。
正常时期,我们去药店买药,买口罩,和服务员和药店的关系都是很和谐的。无论这个药店是私立还是公立的。但是在疫情期间,这个关系变了,我们需要排队,抽签才能买到口罩。我们会怀疑这个抽签是不是公平。排队期间我们的心态会变得非常不平和。即使是服务员和颜悦色,面对高涨的价格,我们还是觉得服务员宰了我们。哪怕这个药店没有加价,口罩确实比以前贵了很多。我们变得特别容易和服务人员发生冲突。有人会录下口罩的价格,投诉。如果服务员卖高价口罩的时候态度不好,我们就会想方设法投诉她。甚至直接和她发生冲突。
现如今的医患关系其实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医疗是极其紧缺的,在平常大型三甲医院一床难求。有时候不得不走关系才能住上院。我们根本不相信通过排队得到的看病机会是公平的。在平时你去北京的大型医院急诊科看看,有多少患者得了急性疾病根本等不到一张病床。很多在急诊科的地上等待治疗。有时候,一个人不得不动用他所有的关系才可以得到一张病床。
我们也有不忙的医院,比如很多乡镇医院,社区医院,但是患者不去啊。为啥不去,那里没有好大夫。既然这里缺人,市场化的方案是提高待遇,自然有人去干,这个在秦朝就有人发现的规律,在这里就没人信了,还不是因为没钱。wjw不得不用一些行政手段,让一些大医院的年轻大夫去下边坐诊。搞所谓的医疗下乡。不下乡不给进职称。但是这个办法是权宜之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有很多领导出来传授所谓的经验,往自己脸上贴金。从来不想解决社区基层医院为啥没有好大夫这个根本问题。提高待遇不就可以了?实在是没法提高。因为实在是转不过这个弯,就是无论如何,大夫的收入都不能提高。
日本很多偏远的山区的乡村医生是博士,是退休的教授。国家给补贴,让他们自愿的去服务。我们正当年的这些大夫,即使工作在大城市,天天为自己的柴米油盐奔忙,为下个月的房租,为这个月的贷款,为孩子补课费发愁。这种时候,不遇到瘟疫, 能有多少情怀?
在待遇问题上能有多么坚定呢?
当大医院的儿科急诊医生紧缺的时候,wjw的方案是,第一,搞本科儿科专业,进了这个专业以后不许换专业。第二,这两个专业考资格证的时候降分录取。
当前疫情稳定了,开始发放补助。为了区区几千块钱,很多领导脸都不要了。据说还有地方,上峰授意领导带头拒绝补助,其实诸位都明白,一切都是为了省钱。疫情期间,工地上的工人每天的工资是2000,给医护人员的补助是300。就这么点钱,到今天兑现的有多少?从年初二就复工的那些非一线人员,每天都暴露在风险中,比如急诊,要接触各种病人。但是没有一分钱补贴他们。
这次疫情期间,大家都被禁足在家,各大医院门可罗雀。医院里基本上都揭不开锅了。对抗疫情,治疗患者是免费的,产生的账单有没有部门结算不清楚。但是,这一年肯定要过苦日子了。
因为医疗人员舍身忘我的努力,我们打赢了第一场。以后可能说国运保住了。wjw给补贴,最后的发放形式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国家派出一百个师的兵力上战场,作为主力有五个师大决战,有十几个师狙击战,有八十个师没遇到敌人。事后遇到敌人的十五个师走德胜门,有封赏,其余的都算没上过战场,就地解散回家。为啥如此凉薄?还不是一样,没钱!
面对极其缺钱的医生和医院,患者从内心觉得你们的工资来自我的医疗费,你们的楼直接来自我的医疗费。你们还跟我说没床?!
所以说医患关系还会持续的恶化。直到我们可以转过那道弯。
钱。
在我有限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一个不差钱的病人和我有过争执。
所有与我吵过的病人,最后的解决方案都是主动提出希望赔钱。
医生就是一群雇佣兵,陪你打一场与死神的战斗。
有钱的病人,知道这场战争他输不起,医生是他打赢的唯一希望,所以他愿意付出,大家的目标很一致。
没钱的病人,他在想赢之外,还要斤斤计较你的每一颗子弹有没有发挥效用。
所以没钱的病人,更容易有意外,因为有钱人大炮开路,扫平很多障碍,而计较的病人就是一点一点去趟雷区,出意外的风险剧增,出了意外之后更觉得看病花了“那么多钱”,不值得,纠纷由此诞生。
生命是无价的么?
在中国,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而且这个价格低的令人发指。
我看过六十出头老爷子冠心病要搭桥,
报销完三五万的费用,舍不得。
回家坐以待毙。
试问当下本省人均七十六的寿命,你五万买十年的光阴,贵么?
我不知道他临死的时候有没有后悔。
但是我知道,如果当初管床医生强行劝他留下来开刀,他一定不会谢谢医生。毕竟活到七十是他命大,而医生“赚了他好几万”。
讲真的,偏激一点说。
大部分出了纠纷来要钱的病例,真的是命中该绝。
有本事不要赔钱,要医生偿命的,那tm才是真正的纠纷。
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教育、医疗、住房全面市场化。后来,教育市场化被叫停,而医疗、住房市场化至今。
我国医患关系恶劣的根本原因,就是医疗市场化改革。我国仅有3万医院,私立医院超过一半,莆田系占8000之多。莆田系的恶劣,众所周知。而我国的公立医院,事实上也已经是私有的了。普通医生的收入=工资+奖金,而奖金正比于开药、使用耗材的数量,以至于各种无效甚至有害的昂贵药品和耗材被疯狂使用。这些奖金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医药代表塞给院长和科室主任的贿赂的零头。而在那之上,大型经销商还要打点各级卫生管理部门。
湘雅医院号称北协和南湘雅,是中国最好的医院之一,然而,在1995年,田勇泉上台当院长后,其五弟田强泉依靠和院长的亲戚关系,以及对科室主任等中层领导的贿赂,长期大量出售高价设备、药品和耗材,几乎达到垄断的地步,其他医院进价100万的设备,田强泉就能卖300万。这种生意,田强泉干了十五年,直到湘雅老教授被迫写血书抗议。湘雅医院腐败案最终被抓捕的医院中高层领导和医药代表达到一百人以上。
湘雅医院的堕落, 是我国医疗体系堕落的一个缩影。试问:这种公立医院,能叫公立医院吗?在这种体系中,能高升的往往是王八蛋,被压迫的往往是好人。最终,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形成了王八蛋专政体系,甚至在一些所谓的三甲医院中,正副院长和科主任几乎完全由王八蛋担任。这样的医院,医患关系能好吗?
医患冲突不断,显然是王八蛋专政的医疗体系造成的,而这些王八蛋看到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推卸自身责任,发明了一个荒唐可笑的概念——医闹。
医闹,专指被王八蛋医疗体系害死害残而维权的病人及其家属。医疗界的王八蛋们,发明了这个词,虚构了自己的受害者身份,掩盖了自己犯下的罪行,依靠自媒体,开始了无耻的颠倒黑白的宣传,颇迷惑了一群涉世未深没有生过多少病的人,甚至迷惑了国家的司法体系为其背书。
网友评价,现在的互联网上,王八蛋医牲们疯狂地勒索人民的血汗钱,完全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医斯兰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