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还只是说班里“成绩不好”的孩子当老板,现在居然是混混当老板,状元攒首付了。
既然如此,那等你有了孩子务必不要考到全班倒数前五名以外,务必要让他在十二岁之前有纹身,务必要让他十四岁之前就跟道上的兄弟把酒言欢,务必要让他在十六岁之前进上三四次局子,务必让他在十八岁之前搞大几个女孩的肚子,务必要让他在二十岁之前吸上几次毒……
然后,你就等着你的孩子当上老板好好的孝顺你吧。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你知道猪坚强吗?
在汶川大地震中,它在废墟之下存活了36天,创造出猪界的生命奇迹,被赐名“坚强”。
36天,没有食物,没有水源。它吃木炭,吃土,吃烂树叶,吃一切嘴能够得着的东西,靠着不时的雨水解渴。直到第36天被人发现时,气息尚存的“猪坚强”,体重已由原来的三百多斤瘦到了不到100斤。
12年过去了,如今的它被收入了知名纪念馆,长到了四五百斤。每天专人照顾,衣食无忧。
每天它的工作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高兴的时候陪着记者,一起合个影照个相,上个报刊封面。
有着专门的护理员照顾吃喝,有着医生定期检查身体,闲来无事还可以泡个妹子,洗个鸳鸯浴啥的。
这是真真正正的大半辈子养尊处优,生活潇洒惬意。
显而易见,几年后,这会是一头寿终正寝,有着自己独有名号,死后有着豪华墓葬,墓碑上撰写着长篇生平介绍,吃着睡着,莫名其妙就载入了史册,被众人怀念祭奠的一头功成名就的猪。
我为什么说它,因为按照题目的分析逻辑,题主是不是会一脸疑惑:同样猪妈生的,同样人养的,同样都是猪圈长大的,为什么千千万万其它猪的命运,都是吃着廉价的饲料,快速在几个月内被撑肥,然后运上臭烘烘的运猪车,径直送往屠宰场,然后被机器宰杀,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部分。
而同样是猪的一员,猪坚强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再来看下问题:
为什么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而成绩好的还在为首付发愁?
你说为什么?
是啊,你说为什么?
个例当普例来分析,来推算大众适用定理咋的,你这逻辑咋不去重新投个好胎呢?
起码下辈子当个国宝熊猫,就是抬杠,别人也会举起大拇指赞你……
你是真的萌………………
……………………
你好,我是 @Will.liu
我的两个职场回答,也许对你有用:
我小学和高中班上的混混没一个当上老板的,初中同学混混有几个继承家业的,但大部分还是混混而已。
哎呦,每一条都被你说中。
我们班上的混混在农贸市场卖菜呢。不大不小算个老板,就是经常被当了城管的新一代混混欺负。
成绩好的在人大读博,他还真买不起当地的房子。把丫愁坏了,头发大批阵亡,天天朋友圈散播焦虑。
因为那些蹲在鬼火旁边,染了头发,抽着劳白沙,吃着10块一包的槟榔的进厂青年在你眼里连人都不算。
我就抬个杠啊,
中国一千多年也就10万进士,举人可能有个一两百万,但是吧一个当皇帝的都没有!概率是零!但是乞丐里却出过皇帝,而且后世子孙稳坐大明270年。
所以,我觉得问主可以考虑一下乞丐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无需培训,不用考证,工作经验要求为零,只要把兜里的钱都捐了,自动上岗。
最后还是那句话“苟富贵,勿相忘!”可别忘了我给你指点过迷津!我很看好你!加油!奋斗!
多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啊。
任何反智问题,都是概率问题,都是田忌赛马的问题。
100个混混的VS100个成绩好的
你只看到一个小混混当上老板,没看到九十九个小混混混迹底层,朝不保夕。你只看到这个小混混当上老板,没看到他爹是老板。
你只看到一个成绩好的为首付发愁(清北刚毕业也会为首付发愁,很奇怪吗),没看到人到中年,成绩好的基本上都成为了中产阶级,而绝大部分混混还是中年混混。
互联网时代,有个说法叫“人数过万、智商减半”,意思是只要一个网站、论坛准入门槛降低,人数迅速增加,那么平均水平急速下降,以前的天涯,现在的知乎都是这种情况,微博、今日头条、朋友圈、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则早就如此。
平均水平急速下降,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反智言论增多,但是反智言论和受教育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只能说概率上看受教育水平越低越容易说出反智言论,包括并不限于:学霸情商低,美女胸大无脑,富二代不努力,学神长得丑,技术大咖颜值低,成绩好混的差,学历高能力低,有钱人不幸福,学霸喜欢学渣……
每一言论和观点,掰开了揉碎了看,核心都写着概率两个字。
举个例子,100个985211的学生VS100个三本大专的学生。
总体来看,平均来看,前者在能力、家庭条件、情商、收入、前景、人生质量上一定比后者强很多,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以概率分布为中心的,而概率分布的核心是正态分布。总体来看,平均来看,可以理解为概率的形象化说法,但是就算这么形象了,还是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的原因是只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依据,比如他真的见过一个混的很好的三本大专生,混的很差的985211学生,就坚定不移的认为名校生能力差,差学校的学生能力强,而根本不会考虑概率的概念,这已经超出他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就成了田忌赛马。理性的人有全局观,不理性的人只看个例,尤其是自己接触到的个例。
为什么受教育高一些田忌赛马思维就少一些,因为见多识广了,因为学过概率和统计,遇到问题会下意识从整体、平均、正态分布的概率意识去思考问题,如果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则基本上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学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再比如网上喜欢吹牛逼,面对疑似吹牛逼行为时不要用真假的想法去看待。就算一个人说他表哥初中毕业,一年赚几十亿,万一他表哥是宗庆后呢?所以掰扯真假无意义,只能从概率上看,凡是超出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平均数反差比较大的行为都是吹牛逼行为。也就是说,有没有吹牛逼,只看概率大小。
以上只是低级的反智行为,还有一种更为隐性的反智行为,看上去很合理,令人无言以对,但其实也是概率问题。比如说清华北大毕业也不如富二代、拆迁户,这还是概率问题。因为清华北大是富二代、拆迁户的概率大于其它人,早就有调查显示,清北学生平均家庭条件比大多数人好的多,城市占比三分之二左右,当然是富二代、拆迁户的概率更大。之所以有这种行为还是下潜意识对立的思维,无意识隔离的思维。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能力强?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情商高?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是富二代?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是拆迁户?
为什么名校生不能颜值高?
没道理嘛,是你潜意识就把名校生划拉在不好的那个群体中了,然后考虑问题,这就是典型的自己树靶子自己打,先打靶子再划圈,混淆因果关系,先定结果再找原因,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标题党更是典型的概率问题。全国十三亿人,出一些垃圾,一个行业几十万人,几万人,出几个垃圾,标题党:中国人怎么怎么了,XXX行业怎么怎么了,反正怎么耸人听闻怎么来。这些事情从概率上看这很正常,任何统计数据都会有异常数据,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体判断。
你只看到班上的小混混当上了老板
但是没看到成千上万的小混混。
一边过着穷到日狗的生活,一边吹逼兄弟情深,却连几十块钱饭钱都发愁。
你只看到成绩好的为首付而发愁
但是,你没看到成千上万成绩好的人,正努力的爬出父辈的阶层。
读书这玩意儿和成功,是一个概率性的东西。
举个例子
不读书的成功率是1个点
读书读的越多,成功率越高,可能会有10个点,甚至20个点。
最后一个点的成功了
10个点的失败了。
回头就说读书没用????
那是你只看到了一个混混成功
没看到99个混混在日狗
我还是奉劝知乎一些学生党。
读书有没有好处,我不知道
但是它一定没有坏处
读书有没有坏处,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不读书一定有坏处。
有时候,回村过年
看着那帮铁憨憨一边颤颤巍巍的从兜里掏出个芙蓉王,一边装阔,一边说认识谁谁谁,一边说谁没读书,现在一年几百万
我总会庆幸当年读了书
还好硬着头皮去读了大学。
(我为什么硬着头皮去读书???我不硬着头皮,还能硬啥???)
和他们吃饭,聚餐
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他们认真吹逼的样子
总是格外的滑稽。
尤其是他们那一句
“兄弟情深”
我总会忍不住笑出声儿
最主要得是,结账的那一群醉鬼和出了KtV生龙活虎,头脑清晰两个状态
这就是我欢乐的源泉
演技真好,我都忍不住双击666了。
简直滑稽的不能再滑稽了。
每年,过年最大的两个乐趣
1,是看他们吹逼
2,就是陪最好的兄弟去相亲
明明是妹子没看上他
然后他一本正经的吐槽妹子不行的样子
也是很让人快乐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答应我
有机会就好好读书
不要成为别人口中的猴儿
当然,我也可能是更高层次的人口中的猴儿。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一颗爬满了猴子的树
往下看是笑脸
往上看是屁股。
读书越多,你就是那只爬的更快的猴儿
但是,你可能会爬错
可人生就是这样啊~
谁能一直向上呢?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首先你这个角度就不对,班上时候什么样,跟以后的成就没有关系,最起码从普遍数据来看没有关系,小布什高中和大学都是出名的恶棍,吸毒开性爱趴是家常便饭,然后呢,美国总统,站在911废墟上对全国做开战动员讲话,享受民族英雄,国家领袖的高光时刻。
我们小学同学组成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班有周围各个工厂子弟,有周围事业单位子弟,还有军队子弟,若干年后,混的最好的,都是军队子弟,我说的混的好,不是那种突发的富贵,是那种稳定的幸福,自己有公司的,银行高管的,军工系统的,二胎,郊区别墅,创业公司代持股分这些是标配。
就我从小到大看到那些混的,除非是本来家里底子好,或者自己运气好的,现在有钱当老板了,大部分都在卖苦力或者犯法进了监狱,至于成绩好和生活好完全是两回事。
这种都是老掉牙的观念了,还是在想说读书无用论,在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说实在的,如果小混混没有一个有钱的爹,一般的小混混都挺惨的,要学历没学历,要资源没资源,又不肯努力积累原始资本,要如何跟高学历,又努力的人竞争?
成绩好的人,如果有个有钱的爹,不要更牛。高学历、高智商,有人脉,又有资源,不知道要比没上学的人强多少倍。
这也算是知乎月经贴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利用大司马的老千层饼模型了
在读书的时候,咱们看成绩,是用分数来的,分数是线性的
560分的就是比520分的成绩好
但是人生第一个大坎,其实是高考,高考的目的是上大学,而很不幸的是,高考是卡阶段的
不论是560的还是520的,都上不了985
虽然这句话可能有点伤人,但是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梯型的分层对未来收入的决定性的
知乎上很多小伙伴都在大学,其实咱们也心知肚明,一本和二本的差距,普通一本和985的差距,985和清北的差距
那是天差地别
我研究生毕业论文做的研究是根据GMAT的分数,看和商学院毕业5年后收入情况的关系
有经验的小伙伴都知道,SPSS跑个回归就可以看出联系
结果也很直白,GMAT分数和毕业5年后收入有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大,那个点状图跑出来丑丑的
但是一旦分了区间,关联就出来了
低分区间的只能上一般的商学院,他们的收入和中等分数区间就有明显的差距,而高分区间的收入又远远超过中等分数区间的
也就是说
成绩好坏无所谓
关键在于能不能用这个成绩迈过坎
再说一句伤人的话,咱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高中教育资源分配是不均衡的,各省之间差距大,甚至同一个城市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
在一个普通中学,你在班上成绩好,也不能让你迈过那个坎,这才是为什么会出现题主心中的疑惑:成绩好的还在为首付发愁
举个极端例子,人大附中好成绩的孩子和某经济不发达县城高中成绩好的孩子,哪怕不考虑家里的条件,单纯的从未来自己收入的情况上说,谁更容易遇到题主说的情况呢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太快了
我其实一直觉得吧,咱们国家应该通过一个名片印刷管理法
我经常参加一些金融科技的论坛和展会,每次都特别的尴尬,一看手里收到的名片,感觉这帮人都能把央行给占下来了
都是什么总裁什么董事,哪怕明显是个拎包的也是个什么总
公司也是同样的情况,注册基金300万,都能挂一个投资公司的名字,后面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互联网放贷的
其实吧
进入社会稍微久一点就知道,名不副实的情况太多了
我家门口夫妻面店也可以叫自己老板
4S店普通的销售也可以叫自己大区销售经理
公司的普通客服也可以叫自己客户关系总监
所以吧
班上的小混混当老板
要先搞清楚这个老板到底是什么级别的
不是带着爱马仕皮带的都是土豪,不是戴着劳力士水鬼的都是大款
名头上,也有很多A货的存在
咱们现在的社会,逐步的开始阶层固化了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是不是感觉现在已经很久没人用改革开放这个词了
那是因为已经过了两代人了
两代人面前飘过的机会其实真不少
最早那一代人的下海经商,后面开始有了房地产改革,再后面有炒股,之后来了互联网
每一次的大浪潮里面,都有人靠自己给自己的阶层进行了提升
要么是敢闯(辞去公务员职位下海),要么是运气好(老房子旧城改造拆迁),要么是脑子灵活(互联网刚开始的微商和公众号)
当这些人站在新的阶层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试图关上阶层流动的门;第二件事情,就是父传子家天下
什么叫做既得利益者,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私立学校,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甚至为什么现在商场里面那么多的早教班
都是试图打造准入壁垒
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带我的大哥,瞅准了机会开始做A货,凭借自己digital marketing的技巧很快就打通上下游,一年之内从自己和自己老婆做变成了一个30多人的团队
财富自由了,东京有房产和酒店了,现在就是他打击A货最积极
毕竟他自己现在已经开始做自主品牌了
而他的孩子,现在年纪还小,但是不论在学校里面书读的怎么样,以后的路都会走的很好
首付什么的,在那个孩子看来,可能他的人生字典里面都不存在这个词
人生其实很多时候,拼的是一个概率
没有什么板上钉钉的事情,也没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美梦
都只是增加概率而已
好好学习努力用功,就有「更大的概率」以后过上好日子
换个角度来说
当个小混混以后也可能出人头地,只是这种概率会更小而已,风险更大而已
有些人承担了风险,愿意去赌,那赌赢了大家自然万众瞩目,只不过身边还有很多一蹶不振的人大家注意不到而已
我是当年读书很努力的人
其实我也知道读书好,也就是上个好大学,拿一个好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既当不上老板,也追不上房价
但是我不敢赌概率,我求稳,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我命金贵,我胆子小
当年的小混混,可以捞偏门
开个小赌档、拉个小皮条、抢个小饭馆、当个车费路霸
第一桶金来的快
如果过程中仇家不多,没被吃香米的盯上,那就可以上岸洗白,当个小老板
但是你敢么
那句话怎么说的?最赚钱的方法都在刑法里面写的明明白白的
但是这种幸存者,不论他头上顶了多大的光环,也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都是混知乎的老妖精,咱们都知道这种题目就是宣扬读书无用论的
其实在知乎啊,读书无用论是最没有市场的
同样一个话题可能放在微博上或者贴吧里面,可以激起更大的热情
你看看知乎上的大V们,哪一个不是书读的好的
文字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专业背景,哪一个不和当年读书时候打的基础挂钩
虽然有些大V会这样说,读书没什么用,能力最重要、平台最重要、选择最重要
你看世界首富,辍学青年一个……
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技巧,其实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左手一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右手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都可以同样精彩
这边一个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能确定你的下限,那边一个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大概率也是当个社畜
在这种情况下
其实不要看大家怎么说的,要看大家是怎么做的
他可以义正言辞的说读书不重要,学历不重要,就是新东方进口挖掘机专业都含金量很高,你看看这是挖掘机驾驶员的平均工资,比央行公布的城镇居民平均工资高了好几倍……
然后回家自家孩子不好好读书,成天想着当网红或者做游戏主播,你看他着急上火不
我还记得知乎之前有个问题,问的是关于逃离北上广的
最高赞的回答,用一长卷手绘长图讲了留在北上广有多惨,回到自家小城市有多香
看得我是点头称是
然后一看,后面有个微博工作室的作者签名
一查工作室名字,是坐落在北京西三环
一群努力想留在北京的人,用浓淡相宜的画面和辞藻华美的文字告诉你,赶快离开吧
如果有人还听信了,这是什么感觉……不需要细品,粗粗品品都应该知道
同样的道理放在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知乎大V很多,没一个读书不好学历低的
他们如果来说读书不重要、学历不重要,能力最重要、或者情商最重要、或者格局最重要
如果你还信了
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祝你幸福……
——想看更多层的,请关注 @曹小灵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