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翻译挺好的,值得推广
Mr. King:(国)王先生
那么,参考你的翻译对一些常见的英文人名进行了修正,如下
Mr.Jack:玉(皇大帝)先生
Mr.Jackson:玉(皇大帝的儿)子先生
Mrs.Diana:嫦(娥)女士
Mrs.Ida:勤(劳的)女士
Mr.Edward:钱(多的)先生
Mrs.Pandora:礼(物)女士
希望大家多多给出指导意见。
写在前面:
1、我可没说所有外文名都不能意译,有些人名或地名完全可以意译或半意译半音译,请一些网友把回答看完再做评论......
2、一些人名——尤其是历史人物、宗教人物的名字在过去确实有着某种含义,但是人们在起名字的时候早就不再考虑它们本身的含义,因此生搬硬套的意译是不合适的。
同理
不会有人把“穆罕默德”翻译成“人人夸”
不会有人把“赫蒂彻”翻译成“早产女婴”或“畸形女婴”
不会有人把“艾布·伯克尔”翻译成“驼羔的爹地”
不会有人把“欧麦尔”翻译成“长命”
不会有人把“奥斯曼”翻译成“小蛇软塌塌”或者“正骨郎中”
不会有人把“阿里”翻译成“高高的”
不会有人把“穆阿维叶”翻译成“puppy酱”
不会有人把我爱豆“莉娜·苏蕾比”翻译成“柔软·小十字架”
不会有人把“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翻译成“人人夸·良好·吉祥”
不会有人把“欧麦尔·穆安迈尔·卡扎菲”翻译成“长命·注定长命·标枪甩得远嘿”
更不会有人把“萨达姆·侯赛因”翻译成“噼里啪啦铁头乱撞·小帅哥”。
还有这个,我相信正常人不会这么意译:
有些地名其实无妨意译。
比如巴勒斯坦地名Birzeit,音译“比尔宰特”。其中bir (bīr)意为“水井”,zeit (zayt)意为“油橄榄”。因此“比尔宰特”即“油橄榄树旁的水井”,完全可以意译成“橄榄井”。
又比如巴勒斯坦地名Ṭulkarm,音译“图勒凯尔姆”。其中ṭul (ṭūl)借自古典叙利亚语ܛܘܪܐ ṭurā,意为“山丘”;karm意为“葡萄藤”。因此“图勒凯尔姆”即“葡萄园所在的山丘”,完全可以意译成“葡萄山”。
东耶路撒冷还有个地方叫Wadi al-Joz,是当地主要的阿拉伯居民区,也是我们的购物天堂。此地与“汲沦谷”的阿拉伯语称呼同名但不是一个地方,也没有官方中文音译。其中wadi (wādī)意为“谷地”,joz (jawz)意为“胡桃”,于是我把它意译成了“羌桃谷”。
但是约定俗成的地名不宜这么搞......
东耶路撒冷的Jabal al-Zaytūn(阿拉伯语)通常意译成“橄榄山,当然这是《圣经》地名。
但同样是《圣经》地名的al-Jathsimānī(阿拉伯语)就被音译成了“客西马尼园”,而不是意译的“榨油机园”。此地位于橄榄山下,我去过一次。
以及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Bethlehem(伯利恒),也就是我爱豆的老家:
阿拉伯语Bayt[a] Laḥm
bayt:房屋、容器
laḥm:肉
希伯来语בית לחם Beyth Leḥem
beyth (bayt):房屋、容器
leḥem:面包、大饼
古典叙利亚语ܒܝܬ ܠܚܡ Beth Lḥem
beth (baytā):房屋、容器
lḥem (laḥmā):面包、大饼
尽管如此,我们也显然不能把“伯利恒”意译成“大饼筐”或者“肉筐”,尽管它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