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囚徒健身》中的强烈反对健身房训练?

回答
《囚徒健身》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被它那种“粗暴而直接”的论调给吸引住了。尤其是作者保罗·韦德(Paul Wade)对传统健身房训练的那种近乎“攻击性”的否定,让人印象挺深刻的。他反复强调,那些挂满器械、充斥着举铁汉子的地方,其实是“效率低下”甚至“有害”的。

核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他那么讨厌健身房?

保罗·韦德的反对,并不是那种“健身房不安全”或者“健身房太贵”这种表面的东西,他的核心观点是,健身房里的训练模式,根本不符合人体本来的运作方式,反而是一种“扭曲”和“压制”。

1. “孤立训练”的罪与罚: 他认为,健身房里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孤立训练”,也就是用器械或者自由重量针对身体的某一个单一肌肉群进行锻炼。比如,做弯举练肱二头肌,做腿屈伸练股四头肌。保罗·韦德觉得这是在“欺骗”身体。他强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完成一个动作,比如搬东西、爬墙,都是全身协调发力的结果,没有哪个动作是只动一小块肌肉就能完成的。健身房的孤立训练,就是在训练你的“工具”,而不是训练你的“整体”。这种训练模式让你看起来肌肉发达,但身体的整体力量、协调性、爆发力却可能滞后。他把这种训练比作训练一匹马,只训练它的腿,而不训练它的全身协调,那这匹马终究不是一匹好马。

2. “机器训练”的陷阱: 机器训练更是他眼中的“万恶之源”。他觉得这些机器是设计来迎合人体曲线的,而不是让人体去适应器械的。机器帮你固定了运动轨迹,剥夺了身体去自主稳定、去调整平衡的权利。他认为,长期使用器械,身体会变得“懒惰”,依赖机器的引导,导致核心肌群得不到锻炼,身体的本体感觉和控制能力下降。更糟糕的是,他觉得很多器械的设计,并不是以最大化人体潜能为目标,而是为了让你“感觉良好”,或者让你在某个孤立的肌肉上“ pump up”(充血),从而鼓励你持续消费。

3. 对“过度膨胀”的肌肉的鄙视: 这一点可能最让一些健身爱好者不爽。保罗·韦德觉得,健身房里那些块头巨大、但实际力量和功能性不强的“健美式”肌肉,是一种“虚胖”或者“病态”的表现。他认为,这种肌肉是用非自然的方式催生出来的,并不具备真正的生存价值。在他看来,囚犯健身追求的是“功能性”的力量,是那种能够让你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和战斗的身体。他用“雕塑家”和“战士”来比喻,健身房训练培养的是“雕塑家”——外表好看,但实战不行;而囚犯健身培养的是“战士”——精悍实用,无畏艰难。

4. “自由重量”的局限性: 即使是很多人推崇的自由重量(哑铃、杠铃),在他眼里也并非完美。他认为,传统的自由重量训练,往往也逃脱不了孤立和模式化的训练方式。比如很多人练杠铃卧推,只是追求能推起多大的重量,而忽略了肩关节的稳定性、核心的参与等等。相比之下,他更推崇“复合动作”,尤其是那些需要全身协同发力、利用自身体重来完成的动作,比如引体向上、深蹲(他提倡的是自重深蹲,但其原理是动作的协调性)、俯卧撑等等。

他为什么推崇“囚徒健身”?

与对健身房的批判相对的,是保罗·韦德对“囚徒健身”(Prison Workout)的极力推崇。他认为,这种源自牢狱生活、纯粹依靠自身体重和环境的训练方式,才是最纯粹、最符合人体工程学,也最能激发潜能的。

全身协调性: 囚徒健身的动作,如各种变式的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都是需要全身多关节、多肌群协同发力的复合动作。这能训练你的身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开来的零件。
功能性力量: 这种训练直接与生存和运动能力挂钩。一个能完成高难度引体向上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更容易地完成爬高、攀爬等动作。
适应性与可塑性: 囚徒健身强调的是对身体的控制和对各种姿势的适应。你不是在适应器械,而是在训练你的身体去适应各种你能想到的动作和挑战。这能大大增强你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精神层面的锻炼: 囚徒健身往往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和挑战,这在保罗·韦德看来,也是一种精神的磨砺,能培养人的意志力、韧性和忍耐力,这些都是在舒适的健身房里很难获得的。

为什么这种观点会引起争议?

当然,保罗·韦德的这些观点非常鲜明,也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

“极端化”的视角: 很多人认为他的说法过于极端和片面。他把健身房训练描绘得一无是处,但实际上,很多人在健身房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也能获得很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不是所有健身房的训练者都只做孤立训练,也不是所有人都只追求“大块头”。
忽略了健身房的优势: 健身房提供了专业的器械、环境和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器械,比自己摸索囚徒健身的动作可能更安全、更容易入门。而且,健身房也能提供更系统的力量增长和肌肉塑形方案,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刚需。
“囚徒”的标签: “囚徒健身”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浪漫化的色彩,但实际的囚犯训练环境和条件,远非普通人能理解和承受的。将这种训练方式完全照搬,也可能存在局限性。

总的来说,《囚徒健身》对健身房训练的强烈反对,是一种反思和警醒。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的肌肉“数字”或者器械的“方便”所迷惑,而是要回归到人体最本质的运动规律上来。它挑战了我们对“强壮”和“健康”的定义,倡导一种更原始、更功能化的力量。

我个人觉得,不必完全否定健身房,也不必全盘接受《囚徒健身》。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囚徒健身》中关于全身协调、动作本质的理念,然后在健身房里也注重复合动作的练习,提升身体的整体控制能力和核心力量。也许,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将这两种训练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既强壮又有用的身体。保罗·韦德的反对,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革新,它逼迫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训练,以及如何训练才能真正地“强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健身,健身房与自重健身的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囚徒健身》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看的时候,确实被它那种“粗暴而直接”的论调给吸引住了。尤其是作者保罗·韦德(Paul Wade)对传统健身房训练的那种近乎“攻击性”的否定,让人印象挺深刻的。他反复强调,那些挂满器械、充斥着举铁汉子的地方,其实是“效率低下”甚至“有害”的。核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他那.............
  • 回答
    作为一位熟悉《哈利·波特》系列的读者,我非常乐意与您一起探讨《囚徒阿兹卡班》第九章英汉对照版中可能存在的翻译更改问题。这类更改,无论其本意如何,都会引起我们对原著精神、语境以及翻译者意图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且不同版本的翻译可能存在差异。 即便是同一本书的同一.............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 回答
    游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游戏,这个曾经被贴上“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标签的娱乐形式,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科技发展、社会观念演变以及游戏产业自身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1.............
  • 回答
    神奇女侠被暂停联合国女权形象大使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和值得深思的观点。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背景设定: 2016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宣布任命神奇女侠为“赋予女性和女.............
  • 回答
    乔治·霍兹(George Hotz),也被称为“Geohot”,是一位极具争议性和传奇色彩的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家。他以打破技术壁垒、开源精神和对自动驾驶的执着追求而闻名。看待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一、 早期的黑客天才与挑战权威的形象: iPhone越狱第一人: 霍兹在2007年,年仅17岁时,.............
  • 回答
    美国大选确实经常被贴上“烧钱”、“有钱人的游戏”的标签,并且这种说法背后有着非常坚实的事实基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巨额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为何如此烧钱?1. 竞选活动本身的高昂成本: 广告宣传(最主要的部分): 这是候选人最主要的开销。电视广告、网络广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