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的区别之处有哪些?

回答
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这两种咖喱虽然名字里都有个“咖喱”,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美食体验。要说它们有什么区别,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咱们就挑最关键、最能体现它们各自灵魂的几点来说道说道。

一、 香料的“质”与“量”——味道的基石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也决定了它们从舌尖触碰的那一刻起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印度咖喱:香料的“交响乐团”,繁复而深邃。
印度咖喱讲究的是香料的量和组合的精妙。它不是简单地把几种香料丢进去,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在指挥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你会用到姜黄、香菜籽、孜然、小茴香、辣椒(种类繁多)、丁香、肉桂、豆蔻、黑胡椒、月桂叶等等,这些香料还会根据地区、菜肴的不同进行细微的调整。很多时候,香料需要先在热油中煸炒出香味(称为“Tadka”或“Tempering”),再磨碎、混合使用。这种复杂的香料组合,使得印度咖喱的味道层次极其丰富,有浓郁的泥土香,有辛辣的刺激,也有温和的芳香,甚至还有一丝丝甜味。它不是单一的“辣”或者“香”,而是一种复杂、深沉、变化万千的味觉体验。不同的咖喱粉(Garam Masala等)本身就是一种香料的艺术品,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方。

日本咖喱:香料的“基调”,温和而统一。
日本咖喱的香料,则更像是为整体味道打了一个稳固的基调。它通常以咖喱粉(curry powder)为基础,这种咖喱粉本身就经过了预先的混合,通常包含姜黄、香菜籽、孜然、胡椒等基础香料,但整体香气相对柔和,并且会根据产品不同加入一些烘焙过的香料,带有微微的焦香和甜味。日本咖喱的重点不在于展示每一种香料的个性,而在于用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温暖、微甜、略带辛辣的醇厚口感。它很少有印度咖喱那种繁复的香料叠加和变化,更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与顺滑。

二、 口感的“浓稠”与“顺滑”——媒介的差异

咖喱之所以能成为一道菜,离不开它的“汁”,而这“汁”的质地,又是两者的又一分水岭。

印度咖喱:多样而“粗犷”的酱汁,包裹食材。
印度咖喱的酱汁质地非常多样,可以是轻盈的,也可以是浓稠的,但往往能感觉到香料颗粒和食材的纹理。它经常会用到番茄、洋葱、酸奶、椰奶、腰果酱等作为基底,这些食材的加入使得酱汁的口感更加丰富,有时会带有一点点粗粝感,但正是这种质感,让香料的味道更充分地附着在食材上,形成一种深邃的包裹感。一些咖喱甚至会加入酥油(Ghee)或植物油,让油香更浓郁。

日本咖喱:丝滑的“浓稠度”,挂在饭上。
日本咖喱的灵魂在于它的浓稠、丝滑的口感。这种浓稠感主要来自于两大“神器”:咖喱块(curry roux)或咖喱粉与面粉、黄油/油的混合物。这些成分在烹饪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类似于炖煮酱汁的质地,非常顺滑,而且会牢牢地挂在米饭上。一口下去,是温润的、醇厚的咖喱酱汁包裹着米饭,口感非常一致且饱满。它不像印度咖喱那样有明显的香料颗粒感,更像是一种统一的、令人愉悦的“糊状”体验。

三、 搭配的“主食”与“配菜”——文化的延伸

吃咖喱的方式,也深深烙印着各自的文化特色。

印度咖喱:与“面包和米饭”的亲密关系。
印度咖喱最经典的搭配是各种各样的印度烤饼(Naan, Roti, Chapati)和印度香米饭(Basmati Rice)。用饼撕下一块,蘸着咖喱吃,是那种直接用手感受食物的原始乐趣。而印度香米饭粒粒分明,香气独特,与浓郁的咖喱是绝配。此外,印度咖喱的配菜也非常丰富,可以是炸过的蔬菜,也可以是酸奶、腌菜(Achar)等,用来平衡咖喱的辛辣和浓郁。

日本咖喱:与“白米饭”的黄金搭档。
在日本,咖喱最经典的吃法就是配上软糯香甜的日本短粒米饭(Japonica Rice)。日本米饭的粘性和微甜的口感,与日本咖喱的温和醇厚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黄金搭档”。咖喱汁淋在米饭上,每一口都是米饭吸收了咖喱精华的满足感。日本咖喱的配菜通常是煎炸类的,比如炸猪排(Katsu)、炸鸡块(Karaage),或者煮得软烂的土豆、胡萝卜、洋葱,这些配菜的口感和味道都很好地融入了咖喱之中,而不会喧宾夺主。

四、 “辛辣度”和“风味取向”——味蕾的导向

两者在辣度和风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印度咖喱:辣度变化万千,风味更“热烈”。
印度咖喱的辣度可以从微辣到极辣,这主要取决于使用的辣椒种类和份量。它的风味更加热烈、奔放,是一种挑战味蕾的体验。除了辣,还有浓郁的香料气息,以及各种基底带来的复杂味道,比如番茄的酸甜,酸奶的微酸,椰奶的香甜。

日本咖喱:辣度温和,风味更“治愈”。
日本咖喱的辣度通常是温和的,即使是“辣味”版本,也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刺激感,而不是灼烧感。它的风味更偏向于治愈、 comforting,是一种让人感到安心和满足的味道。那种微甜、醇厚的口感,加上柔和的辛辣,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家的味道”的感觉。

总结一下,如果你爱吃:

印度咖喱:你追求的是香料的复杂交响乐,味蕾的丰富层次,以及挑战与探索。你享受那种每一口都可能有新发现的惊喜。
日本咖喱:你偏爱的是温和醇厚的口感,丝滑的质地,以及一种熟悉的、温暖的满足感。你渴望的是一种稳定而令人愉悦的味觉体验。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区分,印度咖喱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地域不同、家庭不同,风味都有很大差异。日本咖喱也在不断融合创新。但总的来说,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咖喱哲学,一种是对香料极致运用的探索,另一种是对温暖家常味道的极致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大体上来说没有区别,大概就是中国人做的咕咾肉和美国人做的左宗棠鸡的关系。

你要说是不是一种东西,的确都是以姜黄粉和各种香料为底的糊糊,但是相对于印度咖喱的千万种味道,日式咖喱的味道比较接近。

其次,加苹果之类的日本原产材料进咖喱酱也是一种创新,北海道那边甚至发展出了汤咖喱这种新产品。

我是没见过日本人做日式咖喱不用咖喱块而是自己调咖喱粉的,所以如果一日本人做咖喱不用预制咖喱块而是用咖喱粉,极大概率他做的是印度咖喱或者泰国咖喱,哪怕他是一个“日本人”

user avatar

超市里的咖喱块是大多数人对日本咖喱的第一印象,这种不需要复杂调理过程的咖喱在生活之中确实能节省我们不少时间,大部分也都喜欢这样的口味。但是你要说这是日本独创的口味那么就有点简单了,尤其是题主问道和印度咖喱对比的区别,那么就需要需要了解一定的知识才能有更好的认识。

咖喱发祥地的印度,自进入文明时代就开始栽种香料。在食物烹饪过程中也广泛的使用这些香料增香提味。 国土面积非常广,多达十亿人的印度。不同地区的文化饮食文化也各不相同。 印度北部的咖喱味道浓厚、南部咖喱多汁食用清爽。北部主食为馕和薄饼、南部主食为大米,咖喱汤可以盖在米饭上食用。一般而言越往印度南边咖喱越辣。

首先我们先从食材、香料等区别上了解市面上主要的咖喱有什么区别。

北印度咖喱

北印度以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喜马偕尔邦、昌迪加尔、新德里为中心,主要是以馕和薄饼作为主食的印度天都里(Tandoor 馕坑)料理发祥地,受莫卧儿帝国宫廷料理的影响、多添加有乳制品以及磨碎的果仁等,口味醇厚咖喱较多。

添加乳制品和果仁碎的北印度咖喱,外表看起来颇为浓稠。并且加入多种香料香味丰富。

食材主要有西红柿、大蒜、姜、青椒配合上孜然、肉桂、以及Garam Masala(印度特有的香料,并不是单一一种香料,而是多种香料混合磨碎制成)等香料。


南印度咖喱

南印度以卡纳塔克邦、安德拉邦、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为主。这四邦是印度主要的大米产地,米饭为主食比较常见,但同时也有用面粉做成的Puri饼和Paratha饼作为主食。含有蔬菜以及豆类(酸)是南印度咖喱的特征,因为靠海所以也鱼类也多有使用,咖喱中也会添加到椰奶;香料主要有辣椒、芥末籽、咖喱叶等,南印度多数家庭把这些香料当做药来使用,相信食用这些对身体会有好处。与北部咖喱不同,南印度咖喱水分较多。


泰国咖喱

在日本相较于印度咖喱,泰国咖喱更有人气。泰国咖喱来源于泰国宫廷料理,辣椒与香叶配合椰奶制作而成的咖喱甜味与辣味相结合,具有独特风味的。主要食材包括鸡胸肉、辣椒、茄子、泰国产的罗勒香味更浓、搭配上砂糖。泰国咖喱香料调味料有姜、泰国鱼酱、箭叶橙叶、泰国咖喱酱(红咖喱、青咖喱、黄咖喱)、椰汁等。


日本咖喱

日本关于咖喱的记录最早出自于1860年《增订华英通语》翻译词典书籍中,其中首次出现了“Curry”的单词翻译,福泽谕吉用カタカナ发音标出了中文和英语的读法并加以注释。但是这个时候的咖喱不是现在看到的カレー、而是コルリ。

日本咖喱历史

第一位见到咖喱的据说是明智光秀家族后人也是东京大学第一位医学博士三宅秀。1863年随同第二回欧洲使节团访问法国,在路程中看到了印度人在食用咖喱并用日记记录下来“饭上盖上辣辣的如同芋头一样黏糊糊的液体,用手搅拌后食用,真是太脏了”。

1872年明治政府在饮食上也开始全盘西化,因而发行了两本关于西洋料理的书籍《西洋料理指南》、《西洋料理通》,其中详细记录了关于咖喱的制作方法。

明治后半时期,咖喱进入一部分日本上流社会家庭中。明治时期文豪作品中也相继有关于咖喱的描写。正冈子规在于疾病斗争的书籍中《仰卧漫录》记录了1901年9月17日的晚餐“夕 咖喱饭3碗 ······体温三十七度三”、1908年夏目漱石所著的《三四郎》也有关于咖喱的记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为咖喱处理简单营养价值高被军队采用作为主食。海军长时间在海上工作,对时间没有确切概念,因而在休息日的前一天周六一起食用咖喱,这个习惯作为海自的习惯流传到现在,不过现在时间改成周五,周五也成为了咖喱日。而且日本海军根据不同舰船代代相传了不同的咖喱制作方法,护卫舰みねゆき号有みねゆき咖喱,破冰船しらせ号有特色しらせ海鲜咖喱等等,日本海自拥有超过40种特色咖喱[1]

咖喱粉的出现为制作咖喱提供了便利,18世纪末英国的C&B公司成功的开发出咖喱粉并投入市场,价格高昂的咖喱粉在日本也相当受欢迎。日本制造的咖喱粉出现在1905年,由药种问屋金村弥兵卫开发出以“蜂咖喱”的品牌出售,并不是S&B公司最早制造。

现在说起咖喱的话,加入的食材少不了胡萝卜、洋葱、土豆,当时世界上其他的咖喱都没有使用这几种食材的,日本独创了用这几种材料加入咖喱当中。这些食材都是明治时代传入日本入手简单,营养丰富,1911年发行的《洋食调理》详细介绍了使用这些蔬菜同牛肉制作咖喱的方法。

  • 咖喱粉与油脂加工而成的咖喱块具有咖喱香味的同时也为人们制作咖喱料理提供了相当大便利。因为是固装形态,方便卫生利于出售。最初开制作出块状咖喱的是大阪的ベル製菓1950年开发巧克力状的咖喱。
  • 1950年S&B咖喱粉开始贩卖,六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还非常有人气。
  • 1954年S&B公司划时代发卖固装速食咖喱。
  • 1959年S&B公司出售放入锅中迅速融入米饭的的速食咖喱MONAKA CURRY
  • 1960年好侍出品了首款“印度咖喱”
  • 1963年使用好侍利用蜂蜜和苹果制作了“百梦多(音译)款咖喱”颠覆了咖喱就是辣的传统印象,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销产品。也是我们最常见好侍的初代产品。
  • 1966年S&B公司的黄金咖喱发卖。
  • 1968年大塚食品开发出用热水加热的一人食用的咖喱“ボンカレー”
  • 1971年好侍出品了ククレカレー、ククレ是源自英语Cookless,不需要烹饪即食咖喱。现在市面上还有销售。
  • 1978年COCO一番屋1号店在名古屋开业
  • 1983年好侍特制了酱料中含有红酒香、果蔬香等香料的咖喱“The Curry”
  • 1990年S&B发售了含有多种食材的“咖喱曜日”
  • 1996年好侍发售了浓厚香味咖喱こくまろカレー
  • 1999年横须贺海军咖喱发售,日本各地兴起了本地咖喱产品的风潮
  • 2007年好侍同JAXA合作开发宇宙食用咖喱


日本咖喱块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世界咖喱文化的发展之中,日本确实是在这方面有所创新。咖喱粉本来是英国人创造,但最后却由日本人改良成为咖喱卤(咖喱块)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香料经过加工后,随同小麦粉、油脂形成了固装的物体,便于保存使用起来也非常便利。使用起来便利,但是在调理过程中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水温80℃以上咖喱块形成块状难以融化,这时因为咖喱块中含有小麦淀粉高温会形成固体,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放入咖喱块前水温需要稍微降下来些;按照指示掰开咖喱放入小火搅拌,咖喱浓稠时关火。


欧风咖喱

“欧风咖喱”时,一定会想当然的认为是欧洲的咖喱饭,但这确实货真价实诞生在日本的咖喱。那为何会起“欧风”这个名字呢?

欧风咖喱最早起源于东京神保町一家叫做「Bondy」喫茶店,店主1968年开始四年间在法国一家餐馆打工,在此期间学会到了欧洲烧汁的制作方法,在搭配上咖喱的素材,独创出了「Bondy欧風咖喱」也就是今天常见的“欧风咖喱”一种。

作为欧风咖喱的元祖,“Bondy欧風咖喱”最大特征就是使用了大量的乳制品形成了非常浓厚香味。食材经过炒制,蒸煮制作出来的咖喱甜中带辣。现在除了神保町的店铺外,也出售咖喱的制成品。


日本各地色咖喱

①酒藏酒咖喱

日本酒著名酒藏菊正宗出品的一款咖喱,使用了国产牛肉,味道浓厚辛辣。


②松阪牛肉咖喱

松阪牛在日本是高级的象征,当地企业利用这个非常有优势的IP出的一款牛肉咖喱。


③茶咖喱

静冈地区使用高级茶叶“やぶきた”制作出来的咖喱,绿茶粉用来增加风味。


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日本的咖喱并不像泰国或者印度咖喱那样有统一的做法,因为人们对咖喱的喜爱利用自己本地的特色发展出了非常多的咖喱做法。


咖喱在中国

中国最出名的日本品牌应该就是好侍了,开发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使用了百梦多(バーモント)咖喱这个品名,但是最初中国老百姓接受不了这种味道,销量并不理想。于是加入了中国人喜爱的八角,茴香等香料进行了改良。这种独特香味的咖喱慢慢被市场承认,现在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咖喱品牌。印度咖喱、泰国咖喱在中国虽然有餐馆,但总的来说属于小众。我们的已经接受了口感偏甜的日式咖喱的风味。


国内常见几块日式咖喱对比

①好侍百梦多咖喱

含有苹果与蜂蜜柔和醇香甜味颇强,辣味几乎感觉不到,如果喜欢辣味可以选择蓝色款。香味一般。

适合搭配猪肉、土豆


②好侍嘉华咖喱

偏泰式口味的咖喱,甜辣香味道较为均衡。适合羊肉、猪肉、牛肉、海鲜、茄子、红萝卜这些食材。


③好侍浓厚香味咖喱

浓稠是这款咖喱的最大特色,小火慢炖味道更香。辣味甜味不是很明显。适合牛肉、洋葱、蘑菇等食材。

④S&B 金牌咖喱

香味、粘稠度、甜味、辣味非常均衡的咖喱,与多种食材都可以搭配。

抱歉这款咖喱含有敏感词无法添加((* ̄rǒ ̄))

参考

  1. ^海自咖喱 https://www.mod.go.jp/msdf/kanmeshi/menu/cr/
user avatar

平常我自己会做很多咖喱,也系统性学习过印度各种咖喱做法(雾),所以这个题可以答一下:

印度咖喱种类是非常多的,但其糊状底料做法基本都是一样的:先热油(酥油或椰子油),煎香料,再炒切的很碎的洋葱,洋葱软了后加姜,蒜,各种香料粉(其混合物就是咖喱粉),以及一种让洋葱泥成糊状的媒介(北印度番茄,酸奶,奶油,杏仁泥,腰果泥;南印度番茄,椰奶)。在糊状物水分基本收干,油水分离后,拌入肉翻炒,加水炖煮,出锅前选择性的加鲜辣椒,香菜和葫芦巴调味。

各种咖喱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步干香料和第三部香料粉的配比,但做法都大同小异。家庭中一般做出来质地不会太浓,但餐馆基本都用搅拌机把所有底料粉碎成泥,再加入打发奶油/椰油与大量糖,成品会非常厚重。这里写几种比较典型的咖喱:

北印度和孟加拉,巴基斯坦,阿富汗

黄油鸡:黄油起锅,下2洋葱4番茄姜蒜辣椒+豆蔻,搅拌机打成泥,下鸡,加200ml奶油,芫荽粉1勺孜然1勺姜黄1/3勺,炖好后加大量黄油,加香菜+葫芦巴

英国tikka masala:酥油起锅,下2洋葱5番茄姜蒜辣椒粉芫荽粉1孜然1甜椒粉1胡椒粉1,下鸡,加奶油,水,炖好后再加点奶油,撒香菜

德里shahi korma(皇家炖鸡):酥油起锅,下桂皮1八角1香叶2丁香3豆蔻3草果1肉豆蔻和大豆蔻碎,下洋葱辣椒粉芫荽粉孜然甜椒粉姜黄,下鸡,加大量酸奶炖煮,炖一个小时后加奶油,撒香菜

德里passanda(杏仁咖喱):酥油起锅,下桂皮丁香香叶豆蔻,下洋葱和打好的杏仁泥,下鸡,加奶油炖煮,加大量蜂蜜或红糖,撒杏仁片(这个菜基本不加香料粉)

克什米尔朱草咖喱:酥油起锅,下洋葱姜蒜,下羊肉,加小茴香粉芫荽粉辣椒粉甜椒粉孜然胡椒粉,加植物油倒在朱草上萃取的红油,加水炖煮

巴基斯坦铁锅咖喱:酥油起锅,下姜蒜洋葱辣椒爆炒,加4番茄炒散,加孜然芫荽粉甜椒粉,下鸡爆炒,撒香菜葫芦巴和新鲜辣椒直接出锅(karahi是为数不多炒至的咖喱,受中餐影响,类似的还有孟加拉jalfrezi,也是洋葱姜蒜番茄辣椒底炒制的咖喱)

双皮牙子咖喱(do pyaza):酥油起锅,下洋葱炖烂,加姜蒜,3番茄,孜然芫荽辣椒甜椒姜黄月桂粉,下鸡,加酸奶炖煮,出锅前再加一次洋葱和鲜辣椒

南印度

果阿咖喱(这是我最喜欢的):椰子油起锅,下九里香,胡椒粒,海量干辣椒,洋葱,姜蒜,打碎的椰蓉,加芫荽粉姜黄和花椒粉,加椰奶,下鱼片炖好,加糖和罗望子汁调味

科拉拉咖喱:椰子油起锅,下芥末籽(海量),九里香,胡椒粒,干辣椒,下洋葱,加芫荽粉姜黄花椒粉,加椰奶,下鱼片,用糖和罗望子汁,藤黄汁调味

除了上述介绍的以外,很多印度地区的著名咖喱都需要提前打制按特定种类调配的香料,例如有的地方会用葫芦巴籽,阿魏,有的地方用地衣,莳萝籽乃至矿物调味。chettinad,马德拉斯,海德拉巴咖喱都以其独特的咖喱粉配比著称。

相比印度咖喱,日式咖喱的做法就非常简单了。首先日式咖喱可以买现成的咖喱块,煮好后直接加入溶解。即使是从头做起,日式咖喱也比印度咖喱简单很多。日式咖喱不同之处在于要先做一个经典法式黄油面粉泥(roux),再加入香料粉混合,这样做成的香料黄油面粉泥就等于是超市买的咖喱块,在用出汁炖好鸡肉和土豆后,把这个黄油面团加进去,再加一点苹果汁和蜂蜜调味即可。日式咖喱比起一个单独的咖喱门类,更像印度咖喱的一种融合了西餐的衍生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咖喱和印度咖喱,这两种咖喱虽然名字里都有个“咖喱”,但实际上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美食体验。要说它们有什么区别,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咱们就挑最关键、最能体现它们各自灵魂的几点来说道说道。一、 香料的“质”与“量”——味道的基石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也决定了它们从舌尖触碰的那一刻起就走向了不同的.............
  • 回答
    2021年4月30日,对于期货市场而言,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机会的日子。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我们称之为“大咖”)都会在这类重要节点记录下他们的交易思路、策略执行和复盘心得,以供自己和同行参考。虽然我无法直接获取到具体的个人交易日志,但我可以根据2021年4月30日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热点以及期货品.............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人为啥这么钟情咖喱,这可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背后的故事,说起来可就有些意思了。要说日本人喜欢吃咖喱,这可得从 明治维新 那会儿算起。当时日本刚开始向西方敞开大门,学习人家的各种技术和文化。英国呢,作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跟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咖喱也就随着英国的殖民.............
  • 回答
    瑞幸咖啡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一次跌宕起伏的品牌历险记2020年2月5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中国咖啡市场,特别是以“小蓝杯”闻名的瑞幸咖啡而言,这一天却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申请了破产保护。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曾经以惊人.............
  • 回答
    关于 4 月 3 日瑞幸咖啡 APP 疑似崩溃的事件,我作为 AI,没有实体手机和个人账号,也无法直接体验和使用手机 APP。因此,我不能亲自验证我的瑞幸 APP 是否能打开。但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1. 事件本身的性质:APP 崩溃 / 服务中断 普遍性与突.............
  • 回答
    茶,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生活土壤,但要说它能否像咖啡一样,成为像西方人那样“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这背后有着比想象中更复杂的缘由,也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积淀。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西方国家,咖啡确实扮演着“晨间唤醒剂”、“工作间隙慰藉”、“社交润滑剂”等多重角色,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回答
    上海的“咖啡自由”与夜色下的焦灼:3月18日晚“上海 我要买咖啡啊”登上热搜第一的深度解析3月18日晚,“上海 我要买咖啡啊”这个话题如同一声突如其来的呐喊,在社交媒体的洪流中迅速蹿升,最终稳稳地占据了热搜榜的首位。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咖啡的简单抱怨,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上海这座城市在特殊时期下,市民生活.............
  • 回答
    纳斯达克计划在中国的北京时间 5 月 20 日让瑞幸咖啡复牌,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毕竟此前瑞幸咖啡因为财务造假丑闻被停牌。而复牌首日,瑞幸咖啡股价就出现大幅下跌,跌幅高达 36%,这更是引发了市场热议。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瑞幸咖啡的“回归”与市场反应首先,纳斯达克允许.............
  • 回答
    日本的大名(封建时代的地方领主)在明治维新后被废除,其后代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因家族历史、身份传承及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以下从历史背景、现状分类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大名的终结与身份转变1. 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政府废除幕府制度,将大名改为“郡县制”,剥夺其政.............
  • 回答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各有特色,且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历史背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1. 经济规模与人均GDP 日本: GDP总量:约4.5万亿美元(2023年),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人均GD.............
  • 回答
    日本研究中心关于中美GDP预测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美经济未来趋势的复杂判断。这一预测揭示了多个关键经济、社会和战略层面的信息,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预测背后的经济逻辑1.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红利 中国在2033年前仍可能维持人口红利,其劳动力人口(约10亿)和人.............
  • 回答
    关于“中国产品使用日文‘の’字引发日本消费者困惑”的现象,这一看似微小的文化符号误用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文化符号误用的本质:形式与内涵的错位1. 日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差异 日语中“の”的核心功能是构建主谓关系或所属关系(如「日本の.............
  • 回答
    日本动漫中虽然以日本人为主角,但也有一些具有中国元素或背景的角色被塑造得非常成功。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例子,并附上详细的分析: 1. 天津饭(天津クワッド / Tianjin) 出处:《龙珠》系列(《龙珠Z》《龙珠超》等) 背景设定: 天津饭是《龙珠》中最早登场的中国角色,名字源自中国.............
  • 回答
    “日本对美国卑躬屈膝当狗”的说法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描述,它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或日本社会的真实想法。理解日本普通民众对此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一、 历史背景与战后秩序的塑造首先,理解日本当前对美关系,离不开二战后的历史背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在美国.............
  • 回答
    日本的文化输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是毋庸置疑的。要说是否是“最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强”以及比较的标准,但从多个维度来看,日本无疑是亚洲文化输出的领头羊之一,其地位非常稳固。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日本文化输出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对比其在亚洲的地位:一、 日.............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业是否会出现“媚华”趋势,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媚华”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潜在的负面评价,用于描述一种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过度或不当调整创作内容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与日本动画业的现状 市场规模与潜.............
  • 回答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80周年之际,又有99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件再次将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评价日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靖国神社的性质与象征意义首先,理解靖国神社的特殊性至关重要。靖国神社并非一个普通的纪念场所,而是供奉着明治维新.............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情感、文化、政治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复杂交织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提到“恶心的事”时,我想你可能是在指日本政府或某些日本群体所做的,被你认为是不道德、不公正或令人反感的行为。而你接着问是否应该因此“放弃日本动漫”,以及“怎么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非常个.............
  • 回答
    “日本制造的质量真的就那么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引人关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整体而言,日本制造在许多领域都以高品质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日本制造的产品都完美无缺,或者在任何领域都绝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日本制造的优势和.............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语言、文化、技术和艺术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日本人当然有能力排出英文字正腔圆的动漫,而且事实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什么是“英文字正腔圆”?首先,我们要明确“英文字正腔圆”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 发音准确(Pronunc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