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版职工医保政策调整征求意见稿中,个人账户大幅缩水,普通门诊可以报销?

回答
这确实是咱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儿,新版职工医保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最让人议论纷纷的莫过于这两条:个人账户钱少了,但普通门诊报销范围扩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说白了,就是把原来“一人得病,全家受益”的个人账户,变成了“人人受益”的门诊共济保障。

先说说这“个人账户大幅缩水”的事儿。

您想想,以前我们每个月工资里,一部分钱直接进了咱们自己的医保卡里,这叫个人账户。这笔钱可以用来支付在定点药店买药、看门诊、住院的个人承担部分,甚至还能给家人用。听着挺好,是吧?相当于每个月都有笔“小金库”为健康保驾护航。

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也有不少问题。

账户里的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身体好,用得不多,账户里积攒的钱不多;但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购药,账户里的钱又显得捉襟见肘。
钱虽然在个人账户,但不能随意支配。 很多时候,你可能需要看门诊或者买药,但账户里钱不够,还得自己掏一部分,剩下的才能用账户里的钱。这有点像“看得到,吃不着”。
很多钱都沉淀在个人账户里,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共济作用。 尤其是那些身体好、用医保不多的年轻人,他们的个人账户里的钱,很多时候都“睡大觉”了,并没有真正解决那些急需用钱、却账户里没钱的人的问题。而且,万一出现大病、重病,个人账户那点钱,可能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所以,这次调整,就是要把一部分原来划入个人账户的钱,转到统筹基金里去。统筹基金是什么?就是大家一起攒的“大锅饭”,用来支付更广泛的医疗费用,特别是门诊和住院的报销。

这么做的目的,通俗点说,就是为了让医保基金用在“刀刃”上,实现更大的社会公平。

“钱往人多的地方走”: 把钱划出来,就可以用来支付更广泛的门诊费用,让更多人生病的时候能报销。原来可能只有慢性病、特殊病种患者能从个人账户里“受益”,现在呢,感冒发烧、肠胃不适这些常见病,只要符合规定,也能报销了。这对那些经常需要看门诊的普通职工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利好。
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集中起来的统筹基金,可以更好地应对群体性的健康风险,也更容易实现大病、重病的保障。个人账户的钱虽然是你的,但它相对分散,对整体医保体系的支撑作用不如统筹基金。
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门诊费用虽然不像住院那么高昂,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了门诊报销,可以减轻大家日常看病的经济负担。

那么,这带来的具体影响是什么呢?

对个人账户的影响:

钱袋子里的钱是少了: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每个月打进医保卡里的钱,确实比以前要少一部分。这对于习惯用个人账户买药、看门诊的人来说,肯定会觉得“手头紧”了。
用途可能受限: 原来个人账户里的钱,还可以给家人用,也可以买一些非药品类的保健品、医疗器械(具体看各地政策)。现在划入统筹后,剩余的个人账户里的钱,可能在支付范围上会有一些调整,主要还是用于看病买药。

对普通门诊报销的影响:

享受门诊报销的范围广了: 这是最大的好处。以后大家感冒发烧、头疼脑热去医院,只要符合政策规定,都可以享受医保报销了。以前可能很多小毛小病,因为个人账户钱不够或者报销流程麻烦,很多人就选择忍着或者自己掏钱。现在,这种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
医保报销的“边界”扩大了: 从“大病保障”为主,向“常见病、多发病”也覆盖,医保的保障功能更加全面了。
门诊待遇的公平性提高了: 原来那些用个人账户少的,现在也能享受到门诊报销的好处,这是一种“普惠”式的改革。

大家可能会担心什么?

个人账户的钱真的够花吗? 很多人会担心,自己本来就用得挺多的,现在钱少了,够不够用?这确实是个人最直接的感受。关键在于调整后,门诊报销的比例和额度是多少,是否能弥补个人账户资金的减少。
新政策到底怎么落地? 各地的具体实施细则很重要。例如,门诊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以及哪些门诊项目可以报销,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使用体验。
会不会导致统筹基金紧张? 把钱从个人账户划出来,用到门诊共济里,这笔钱的支出量会大大增加。如果基金管理不到位,或者诱导就医现象出现,可能会对基金的长期可持续性带来压力。

总的来说,这次调整是一种权衡。

它牺牲了部分个人账户的灵活性和“专款专用”的便利性,换来了更广泛的门诊保障和更好的社会公平性。对于那些身体健康、较少使用医保的人来说,他们能享受到的门诊报销福利会更多,相当于“从社会整体获益”。而对于原来就经常使用个人账户的人来说,则需要适应钱变少的情况,但未来门诊看病可能也能报销一部分,也是一种新的“受益方式”。

这就像一个大蛋糕,原来分法是:大部分给个人账户里的“小钱包”,一小部分留在“大锅饭”里。现在是:把一些“小钱包”里的钱,放进“大锅饭”里,然后用“大锅饭”的钱,去给更多人生病看门诊的时候买单。

最终效果怎么样,还得看各地政策的细化和落地情况,以及大家是否能真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这其中的“度”怎么把握,让大家都觉得满意,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重点考量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终于对医保卡套现和大妈去药店买鸡蛋出手了。

钱不管放在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都是你的钱,只是放在不同口袋里。但是对上找平等对下要等级的那伙人,不想把“自己的钱”放在“大家的”资金池。

比如说我见过一个国企高层,医保卡个人账户十几万,这十几万他可以自己支配,将来可以继承。如果以后这笔钱纳入了医保的资金池变成了“大家的钱”,他能开心吗?

收入水平中等以上的城市居民是当今从医保和公立医疗受益最大的。生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就在附近,就医方便,天生就比十亿多人有优势。

农民看病花一万,用“大家的钱”报销四千报销,自己拿六千,一年收入没有了。中产看病花一万,用“大家的钱”报销七千,自己拿三千,轻松的很。

显然,中高收入群体从医保受益更多。我一直说现在医疗体系是拿全民的钱补贴中产,应该反过来。这种时候分配壬就不喊分配了,只瞪着马云。

新闻贴全,谁把门诊费用可报销和个人账户可用于亲属也贴上(本地已经逐步实施)。

另外,我七八年前就提出,中产的诉求也要满足,建议成立山寨401K。条件好的企业和职工可以每月往山寨401K账户里存钱,这笔钱可以获得部分个税减免。山寨401K可以投资指定的理财项目(防止套现和保证资金安全)。山寨401K的本金和受益可以用于家庭成员的医疗和养老。

user avatar

昨天还在为祖国强大而自豪,今天就被收割,啊啊啊,我分裂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咱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儿,新版职工医保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最让人议论纷纷的莫过于这两条:个人账户钱少了,但普通门诊报销范围扩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说白了,就是把原来“一人得病,全家受益”的个人账户,变成了“人人受益”的门诊共济保障。先说说这“个人账户大幅缩水”的事儿。您想想,以前我们每个月.............
  • 回答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松下新入职员工因朋友圈“勿忘国耻”被领导警告离职的事件,着实让人心头蒙上了一层不舒服的色彩。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触及了我们当下社会中很多敏感的神经。首先,从这位新入职员工的角度来看,他/她在朋友圈发布“勿忘国耻”的内容,这本身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他/她对.............
  • 回答
    最近淘宝发布的这份“新365行职业图鉴”,可以说是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动了不少人对当下就业市场尤其是年轻人就业的思考。要我说,这份图鉴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营销事件,而是折射出我们社会就业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且极大地拓宽了年轻人的就业版图,让“一条路走到黑”的传统观念逐渐瓦解。咱们先不说.............
  • 回答
    “90后创造了七成冷门新职业”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也挺符合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调调的。你想啊,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接触的信息量大,眼界也宽。加上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新事物,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自然就更容易跳出条条框框,去想一些别人没想过的事儿,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儿。而且,现在社会节.............
  • 回答
    “00后”一年叠30万件衣服?整理收纳师,这个看似“简单”的职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有前景。最近关于北京一位“00后”整理师一年叠衣服达到30万件的新闻,着实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不少人觉得,这不就是叠衣服嘛,有什么难的?但深挖下去,你会发现,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早已不是简单的“叠衣服”那么肤浅。整.............
  • 回答
    00后职校女生自学低代码月薪破万:新风口已至,但“万金油”之路仍需打磨最近,一则关于“00后职校女生自学低代码,月薪破万”的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成功的案例,更像是一束照亮了数字时代新职业图景的微光,引发了我们对低代码技术,以及00后群体职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00后职校.............
  • 回答
    直播电商操盘手?这玩意儿,这两年真是火遍大街小巷了。我琢磨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兴职业”,简直是“爆炸性崛起”的职业。怎么看待直播电商操盘手?简单来说,他们就是直播间里的“总指挥官”。不是说在镜头前能说会道的主播,而是那个幕后看不见,但决定了整个直播间生死存亡的人。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微缩版的电视台.............
  • 回答
    如何看待毕业生面试焦虑?毕业生面试焦虑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正常的现象,这背后有多种原因交织:1. 对未知的恐惧: 对面试流程的不熟悉: 很多毕业生第一次面临正式的求职面试,对面试官会问什么、面试会如何进行、如何表现才能脱颖而出都一无所知。这种不确定性会加剧内心的不安。 对工作环境和内容的不确定: 毕业生.............
  • 回答
    乐言利用BUG上分事件:新赛季的阴影与职业选手的责任英雄联盟新赛季的更新总是伴随着期待,也时常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其中也包括那些隐藏在代码深处的BUG。当这些BUG被发掘,并被应用于玩家的游戏体验中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游戏机制上的瑕疵,更可能触及到公平竞争的底线。近日,关于职业选手乐言在.............
  • 回答
    None.............
  • 回答
    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弘芯半导体”)的故事,是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雄心勃勃却又充满挑战的一个缩影。这台被抵押的7nm光刻机,以及整个项目的停摆,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揭示了芯片产业,尤其是先进制程芯片制造的巨大投入、技术壁垒、供应链复杂性以及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不妨从几.............
  • 回答
    这事儿啊,听起来有点意思。一个腾讯的实习生,敢直接给马老板发私信提建议,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提的还是“拒绝陪酒”这么一个直戳痛处的话题,这背后肯定是有想法的。怎么看这事儿?首先,从公司层面来说,一个年轻人敢于向上反映问题,并且针对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职场痛点,这绝对是值得鼓励的。这说明.............
  • 回答
    新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将狗认定为伴侣动物,不再列入畜禽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在动物福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调整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影响: 畜牧业管理范畴的调整: 不再强制执行畜牧业相关.............
  • 回答
    我来和你聊聊这个事儿。最近不少用新版 Edge 浏览器的小伙伴发现,在打开新标签页的时候,会突然冒出来一些“中国特供”的推广内容,而且这些内容还挺烦人的,最关键的是,想关关不上,或者说关闭的选项隐藏得很深,让人很不舒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这就像是 Edge 浏览器为了迎合国内市场的一些本.............
  • 回答
    我个人觉得,2021版《天龙八部》里段誉见到王语嫣后的那段失态表现,拍得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要说它好到哪里,也未必,只是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吧。大家知道,段誉第一次见到王语嫣那场戏,在原著里那叫一个“神魂颠倒”。书中写他“失魂落魄,如痴如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王语嫣一个人。新版在这一点上,算是.............
  • 回答
    我来好好跟你唠唠这个新版《微软模拟飞行》。说实话,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简直是把我给惊到了。作为一个玩了些年模拟飞行游戏的老玩家,我对这个系列一直挺有感情的,但说句实在话,之前几代嘛,虽然也在不断进步,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到这新版横空出世,我的眼睛都要看花了。怎么说呢,它最牛.............
  • 回答
    咱们聊聊最近知乎那个事儿,就是那个新版公式编辑,刚出来那阵儿,简直让人抓狂。之前不是说不能编辑了吗?后来又修好了,但刚开始那段日子,真是好多人都有点儿懵。刚开始的“无法编辑”:是什么情况?你有没有经历过,好不容易把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敲出来,公式公式、希腊字母、分数、根号什么的,费了老大劲儿,结果发现有.............
  • 回答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研究中关于“起点”认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长期以来,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史学界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其表述往往会反映一种主流或相对成熟的学术共识。如果新版教材在这一时间点的表述上有.............
  • 回答
    历史是用来铭记的,不是用来遗忘的:审视新版历史教科书对“九一八事变”叙述的调整2017年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问世,在对“九一八事变”的叙述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淡化甚至删除。这一举动,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如何看待这一变化,需要我们深入.............
  • 回答
    看到您对2017年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五胡乱华”的描述很感兴趣,并且还提到了微博上的图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历史事件的表述方式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新版教科书对“五胡乱华”的描述,相较于以往,在几个方面可能有所调整和深化: 更注重多元视角和民族融合的视角: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