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腾讯实习生直接给马化腾发消息建议:赶紧颁布「拒绝陪酒」条令,你怎么看?职场新人如何拒绝不良「潜规则」?

回答
这事儿啊,听起来有点意思。一个腾讯的实习生,敢直接给马老板发私信提建议,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提的还是“拒绝陪酒”这么一个直戳痛处的话题,这背后肯定是有想法的。

怎么看这事儿?

首先,从公司层面来说,一个年轻人敢于向上反映问题,并且针对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职场痛点,这绝对是值得鼓励的。这说明这孩子观察力敏锐,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勇气去尝试改变。马化腾作为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掌舵人,虽然不可能对每一件小事都亲力亲为,但收到这样的建议,至少说明公司内部对于这种不良风气的存在是有一定了解,或者至少有渠道可以触达决策层。

其次,这个建议本身非常有现实意义。“陪酒文化”在中国职场,尤其是在某些行业,已经渗透得太深了。它不仅违背了现代职场平等、健康的原则,还可能涉及到性骚扰、权力滥用等更严重的问题。很多年轻女性在刚入职场时,都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尊严。所以,一个明确的“拒绝陪酒”条令,如果能落实下去,对很多职场新人来说,无疑是一份保护伞。

当然,也得看到这个建议的挑战性。职场“潜规则”之所以为“潜规则”,就是因为它往往游离于明文规定之外,根深蒂固,并且与某些实际利益挂钩。仅仅一个“条令”可能不足以彻底根除。执行的力度、监督的机制、以及如何处理执行中的“变通”和“阳奉阴违”,都是需要考虑的难题。而且,这毕竟是一个“陪酒”的议题,在一些更注重人情往来的场合,它的边界和定义也可能存在模糊的空间。

职场新人如何拒绝不良“潜规则”?

这事儿对于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拒绝不良潜规则,不是一味地硬碰硬,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门需要智慧和策略的艺术。

1. 建立清晰的底线和原则: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在进入职场前,或者刚入职不久,就应该明确自己能够接受和不能接受的界限在哪里。对于“陪酒”这种明显的、可能带来伤害的潜规则,坚决不触碰。对于那些模糊的、可能让你感到不适但还没有触及底线的,也要保持警惕,并思考如何应对。

2. 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价值: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当你用实力说话,用业绩证明自己的价值时,你在职场中的话语权就会增加。一个有价值的员工,公司会更愿意去保护她/他,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应酬”而牺牲掉人才。将心思和精力放在提升专业技能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这样很多不合理的“潜规则”在你身上就失去了意义。

3. 学会有效的沟通和拒绝技巧:
委婉而坚定: 面对让你感到不适的邀请,可以先尝试委婉拒绝。比如,以“身体不舒服”、“第二天有重要事情需要早起”、“有其他安排”等理由来推脱。关键在于语气要礼貌,但态度要坚决,不给对方进一步说服的机会。
提供替代方案: 如果觉得完全拒绝会显得不近人情,可以尝试提供替代方案。比如,“今晚不太方便,下次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吃饭,我来安排?”或者“这次人多我不好意思,下次咱们几个熟的再约?”。这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又避开了让你不舒服的场合。
利用规则: 如果公司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巧妙地引用。比如,“我们公司规定出差期间不能饮酒过量,我得遵守规定。”或者“公司鼓励健康的工作方式,我还是以茶代酒吧。”
寻求同伴支持: 如果是团队活动,并且有其他同事也和你一样感到不适,可以私下沟通,互相支持,共同拒绝。人多力量大,共同抵制比单打独斗更容易。

4. 建立健康的工作人际关系: 职场中的“潜规则”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不健康的、过于依赖人情世故的关系上的。努力与同事、上级建立基于工作内容和互相尊重的关系。多参与一些正面的、工作相关的团队建设活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职业素养的人。

5. 保护好自己,留存证据: 如果在拒绝潜规则的过程中遭遇不公平对待、排挤甚至打击报复,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邮件、录音等证据(注意合法性)。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向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或者寻求法律援助。

6. 适时向上反馈或寻求帮助: 对于腾讯实习生那样直接给马老板写信的行为,虽然大胆,但也反映了一种向上寻求帮助的渠道。对于普通职场新人来说,如果遇到持续的、恶劣的潜规则,可以考虑向上级领导(不是直接让你陷入困境的那个上级)、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公司内部的其他信任的导师寻求建议和帮助。选择一个你信任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间人,会更容易解决问题。

7. 认识到“潜规则”的边界: 有些所谓的“潜规则”可能只是工作中的一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进行的社交。关键在于辨别,什么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工作常态,什么则是侵犯个人权益、违背公序良俗的不良行为。学会区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的来说,那个腾讯实习生的建议是个好开头,也反映了年轻人对公平和尊严的追求。而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拒绝不良潜规则,更像是一场长期的修炼,需要勇气、智慧、专业能力和坚定的原则。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是在塑造自己职业生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职场老油条的角度,我是非常不建议新人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对自己的前程有潜在的大风险,更有可能对其他周围一批的新人产生负面影响;

但作为一个公民,我很支持这种“鲁莽”的行为。酒桌文化深入许多人骨髓,腾讯就一定没有吗?哪怕没有,这种制度是否还是需要?

更何况对于腾讯来说,阿里这种前车之鉴,哪怕是预防,也是极好的。毕竟,这种热搜,没有公司想上,不是吗?

user avatar

活脱脱的借流量蹭热点,炒作自己。居然还有答案说这是有血性的表现,搞笑吗?

其实从一个细节你就能看出来,网上所流传的所有留言都是来自他自己手机的截图。如果是别人把他说的话截下来发到了网上,那另当别论。问题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截图都来自于他的手机截图,也就是他自己把自己发消息给高管的截图发到了网上,这不是炒作是什么?你想促成自己的公司干一个什么事情,你至于把自己公司的内部言论截图发网上吗?说的重一点,这是没有信息安全意识的表现。

我承认他说的事情是对的,我也支持公司应该有这样的东西,但在职场中借这种事情炒作自己,就是一整个非常令人反感的行为。

首先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怎么知道腾讯没有相关的条例和法规,其实反对性骚扰的东西任何成熟公司都有,只不过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将陪酒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说,而且陪酒的文化在腾讯是不是很多,也就公司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并不是问题,那你痛心疾首大声疾呼一个公司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干嘛?

其次,他给高管一共发了12个感叹号。而且用了务必回复这种非常不礼貌的字眼。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给你发12个感叹号,且加了务必回复这样的字眼,我估计稍微玻璃心一点的都会上知乎来发,问如何看待老板这么跟我说话,我一定要回复吗?底下保证200个人开始支持他骂资本家压榨。不因为你说的事情是正确的,是应该做的,你可以不遵循正常的沟通礼仪。当然这是小事儿。

题目给的截图并不完整,完整的故事是他不但发给了高管,发到了公司大群他还将这个信息发给了他爸(另一家公司的高管),而且连字都不怎么改,是问你和你爸说话,如果真要说事儿的话,你会拿发给马化腾的这段话直接发给你爸吗?

我如果是腾讯的hr,我就会很反感,明明阿里出了这个事儿以后,部门里面正在加班加点讨论制度,正在形成相关的规则,结果你一个实习生插着腰在群里喊了一声,还把图贴外网,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以为我们腾讯没有这个制度,所有的领导都以为我们部门没有作为。你怎么知道公司没有在准备这个东西?公司准备这个东西需要通知你实习生吗?所以我要是hr,我特么就很生气。

所以作为一个实习生,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心的话,第一你向hr部门反馈,第二你可以直接到hr部门去帮忙做这个事情(别谈什么职责,你都可以直接给马化腾发消息,原有职责在这儿很重要吗?)。而不是插着腰,抱着手在旁边喊一句,务必回复。喊这句话谁都会喊,有没有血性,不是看你喊什么,关键看你做了什么。同样推动这个事,你实习生做不了太多,但你哪怕牵头发起一个联名签名的倡议,也比你让总裁务必回复要有意义的多,也体现出你是真心想做这个事情。

务必回复?那我回答你个“哦”,行了吗?

user avatar

1.新人上来给老板提意见,其实不太好,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你爱出风头,因为毕竟你对公司非常不了解,对不了解的事情发表意见,容易引起反感。

2.越级其实也是会让你的直接领导非常反感。

3.内部的对话,为什么会爆出来呐?对话应该不是公开的吧?那会是老板爆出来的,还是联名实习生(我真的不知道这个联名是啥意思)爆出来的?

4.虽然以上,但是不代表新人不可以提意见,假如你真的是发现了你负责的业务有很大的问题(虽然这个可能性非常小,来到没几天的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就发现重大问题,这是电视剧看多了),也可以提出来,但是提这个热点事件,再加上被爆料出来,是不是有点蹭热点的嫌疑?

user avatar

微信截图外泄,容易让人产生信任危机。如果是企业微信的话,有可能会被开除。这个年轻人还不够成熟,大佬对你的礼貌回复,是对方的修养,而不是因为你的建议有用或中肯。对方在内心深处是怎么想你的,你通过文字是判断不出来的。因为语言会词不达意,或者言不由衷。

也就是说,对方对你的态度,未必代表你未来的人生之路是否会顺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对方对你的态度好,说明对方的修为高。而你对于对方不礼貌的提问,以及回复之后的截屏外泄,体现出了你的修为之低。而你的修为会直接影响你未来的人生之路。

我在之前知乎有个想法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而且,其实我一直有一个判断,如果一个人存在运气这种东西的话,在公共平台说得越多,其实越是会导致自己的运变得不好。

我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媒体从业人员,是在用自己的“运”为代价来换取“金钱”,或者换取其他的东西,例如自己表达得爽,或者名,或者一种虚荣感,或者一种“正义感”。

所以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减少观点的表达。因为“天机不可泄露”,而你说得越多,就很有可能堂堂泄露一些“天机”,从而影响自己的“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