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

回答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研究中关于“起点”认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长期以来,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史学界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其表述往往会反映一种主流或相对成熟的学术共识。如果新版教材在这一时间点的表述上有所调整或细化,那很可能是在回应学界新的研究成果或更全面地呈现历史事件的演变。

传统的主流观点与新版教材的可能变化

过去,我们接触到的很多教材,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通常将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常常将其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开端。 按照这个逻辑,有些人会将中国的抗日战争视为二战的组成部分,但并非二战的全局起点。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将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时间,是国际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这是因为这次事件直接引发了欧洲主要大国之间的战争,并迅速蔓延。

那么,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在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上,如果有所“新”,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加强调时间点的多重性与中国视角的重要性: 新版教材可能不会简单地只抛出一个单一的爆发时间,而是会更细致地区分不同战场、不同层面的“开端”。它或许会强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东方战场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升级,这是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而进行的殊死搏斗,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正面战场之一。从中国人民的立场和历史进程来看,它无疑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开端。
欧洲战场,特别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全面爆发。 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了英法等国的参战,战争的规模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迅速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冲突。
教材可能会更清晰地梳理这种联系,表明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为欧洲战场的爆发埋下了一定的伏笔,同时,一旦欧洲战争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形态就更加清晰。 这种表述方式,既承认了1939年的全球性爆发,也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伟大意义和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早期贡献。

可能引入更广泛的“战争的孕育与酝酿”的讨论: 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新版教材可能不仅仅关注“爆发”这个点,而是会花更多篇幅去阐述二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例如日本侵华的蓄谋已久,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扩张,绥靖政策的失败等等。这样一来,即使是提到1939年作为全面爆发的时间,也会让学生明白,这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事件,而是长期积累矛盾的总爆发。

区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如果新版教材的表述更加精炼,它可能会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例如,提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而后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其欧洲战场大规模展开”,这样可以避免概念混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更加符合史实: 将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与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区分开,但又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表述更符合历史研究的细致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其区域性、阶段性和全球性的不同维度,清晰地界定这些维度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历史。
增强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的结合: 承认中国抗日战争的早期爆发,是对中国人民抗争历史的肯定,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将中国抗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又能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合作的意义。
培养历史思辨能力: 历史的“起点”往往不是绝对的,而是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标准来界定的。新版教材这种更加 nuanced 的表述,恰恰是在鼓励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是否存在其他的可能性?”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对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如果能够更清晰地阐述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东方战场早期爆发的重要性,同时准确地指出1939年9月1日是二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并迅速蔓延为世界大战的关键节点,并且能够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清楚,那么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对历史更全面、更细致的呈现。

这不仅仅是改动一个数字或一个日期,更是对历史认知的一种深化,是对学生历史素养的一种提升。它是在告诉下一代,历史的复杂性需要我们细致地去梳理和理解,同时,也要 us the wisdom to connect events across regions and time. 这才是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具体如何理解“新版”的表述,还需要我们仔细研读教材原文。但无论如何,对历史概念的精确把握,对历史事件的动态性理解,以及对不同视角的尊重,都是我们学习历史时应有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毫无疑问书写历史往往有政治文化压力,但是单纯从纪年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时间点的决定同时意味着“间战时代的结束”。什么时候被选择为“新战争年代的开始”,什么时候就意味着“上一个和平时代的结束”,而这样就避免了任何37年前的时间点作为“战争开始时间点”的可能性。如你所见,我们将31年中日战争描述为战争“拉开序幕”,但是绝对不会描述为“战争开始”。

大多数人不在乎间战年代,但是间战时代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时代之一。和爱德华时代的繁荣末期,紧张——到世界大战的战争时代不同;间战的主导是衰颓,萧条,经济崩溃和···选择。间战早期或许和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关系,相比起战后新秩序,海军条约,干涉俄国国内战争或者看着印度和阿富汗拳脚相加不影响新一轮战争的编年。但是间战后期,在经济形势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各国面临着“再武装与否”的问题。战争是否会爆发?是否有必要重新将国家推向战备?伦敦海军条约的必要性?这些鲍德温和劳合乔治需要考虑的问题(aka,张伯伦需要背锅的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从历史中能够学到的东西。这样就否决了31年中日冲突定义战争爆发的可能,同时也否决了35年埃塞俄比亚战争定义战争爆发的可能。

在这个基础上下面37和39年的时间点没有具体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战争的“全面爆发”,在静坐战争或者虚假战争之后,在大名鼎鼎的“挪威辩论”之后,也就是1940年中。在此之前都属于“前奏”和“摩擦”。那么究竟是用37年卢沟桥事变,aka七七事变,还是38年张鼓峰事变,还是童年吞并奥地利,苏台德,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侵波,都是细节问题了,为了让所有人都开心,最简单的办法是拆开过。

然后就有了我们今天使用的说法:战争在欧洲爆发于39年9月1日,在亚洲爆发于1937年7月7日。同样的道理,VE日是1945年5月8日,VJ日是8月15日,或者9月2日——个人来说我觉得VP日应该在9月2号,如果VE日是5月8号,投降“签署”的日期,那么没有理由不把VP日也放在9月2号——不过既然VP日被叫做VJ日,那么大概也无所谓,就,你知道,无所谓,反正不放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关于二战爆发时间的表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研究中关于“起点”认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长期以来,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史学界就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教材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其表述往往会反映一种主流或相对成熟的学术共识。如果新版教材在这一时间点的表述上有.............
  • 回答
    近年来,一些高中历史教材在讨论中国历史时,对清朝在巩固和拓展中国疆域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了更为详实的阐述。这一调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历史研究成果的积极回应,也反映了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疆域演变过程认识的深化。为何要强调清朝的疆域贡献?过去,在一些历史叙述中,清朝的评价可能更多集中在其统治的民族政策、社会.............
  • 回答
    高中历史教科书新增清朝对领土的贡献,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增添,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疆域的形成过程。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清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扩张和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它之前,汉唐宋元等朝代也都为中华疆域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但清朝在这一方面尤为突.............
  • 回答
    对于2017年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删除《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内“汉匈战争”,以及卫青、霍去病正式消失的这一变化,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关乎历史教学的侧重点调整,也可能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背景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它并非一成.............
  • 回答
    济南市出租车行业从业资格考试门槛提高,要求考生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这无疑在行业内外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作为普通市民,我对此既有理解,也有一些顾虑。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提升从业门槛是有其道理的。首先,提升行业形象和专业性。 出租车司机是城市窗口的一员,他们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驾驶技术直接影响着乘客的体验.............
  • 回答
    看到韩国一名 17 岁高中生,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在被误诊新冠肺炎后不幸离世,这实在令人痛心和唏嘘。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例,更是对当下医疗体系、诊断流程,甚至是对社会对疾病认知的严肃拷问。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没有这次误诊,17 岁的年轻人突然死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这个年龄段.............
  • 回答
    看到“15岁高中生做了15年公益,获‘新时代好少年’金奖”这样的宣传,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孩子太厉害了!接着,我会从几个层面去审视这件事,试着拆解它,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传递出来的信息。首先,这是个非常吸引人的点,甚至是“反常识”的。15年公益? 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他从出.............
  • 回答
    台湾教育部这项关于高中生古文课纲的提议,确实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少讨论,而且讨论的焦点非常集中,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仔细拆解一下这个提议,看看它背后可能涉及的理念、各方的声音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提议的核心内容: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提议的两个核心部分:1. 删减 20%.............
  • 回答
    “国内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半数无高学历”这一新闻,从多个维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拆解新闻中的关键信息: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 这意味着在中国,拥有至少 20 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的个人数量庞大,超过了 2000 人。这是一个非常显.............
  • 回答
    这确实是咱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儿,新版职工医保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最让人议论纷纷的莫过于这两条:个人账户钱少了,但普通门诊报销范围扩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说白了,就是把原来“一人得病,全家受益”的个人账户,变成了“人人受益”的门诊共济保障。先说说这“个人账户大幅缩水”的事儿。您想想,以前我们每个月.............
  • 回答
    新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将狗认定为伴侣动物,不再列入畜禽管理,这标志着我国在动物福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调整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影响: 畜牧业管理范畴的调整: 不再强制执行畜牧业相关.............
  • 回答
    我来和你聊聊这个事儿。最近不少用新版 Edge 浏览器的小伙伴发现,在打开新标签页的时候,会突然冒出来一些“中国特供”的推广内容,而且这些内容还挺烦人的,最关键的是,想关关不上,或者说关闭的选项隐藏得很深,让人很不舒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这就像是 Edge 浏览器为了迎合国内市场的一些本.............
  • 回答
    我个人觉得,2021版《天龙八部》里段誉见到王语嫣后的那段失态表现,拍得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要说它好到哪里,也未必,只是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吧。大家知道,段誉第一次见到王语嫣那场戏,在原著里那叫一个“神魂颠倒”。书中写他“失魂落魄,如痴如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王语嫣一个人。新版在这一点上,算是.............
  • 回答
    我来好好跟你唠唠这个新版《微软模拟飞行》。说实话,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简直是把我给惊到了。作为一个玩了些年模拟飞行游戏的老玩家,我对这个系列一直挺有感情的,但说句实在话,之前几代嘛,虽然也在不断进步,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到这新版横空出世,我的眼睛都要看花了。怎么说呢,它最牛.............
  • 回答
    咱们聊聊最近知乎那个事儿,就是那个新版公式编辑,刚出来那阵儿,简直让人抓狂。之前不是说不能编辑了吗?后来又修好了,但刚开始那段日子,真是好多人都有点儿懵。刚开始的“无法编辑”:是什么情况?你有没有经历过,好不容易把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敲出来,公式公式、希腊字母、分数、根号什么的,费了老大劲儿,结果发现有.............
  • 回答
    历史是用来铭记的,不是用来遗忘的:审视新版历史教科书对“九一八事变”叙述的调整2017年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问世,在对“九一八事变”的叙述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淡化甚至删除。这一举动,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如何看待这一变化,需要我们深入.............
  • 回答
    看到您对2017年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五胡乱华”的描述很感兴趣,并且还提到了微博上的图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历史事件的表述方式往往会影响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新版教科书对“五胡乱华”的描述,相较于以往,在几个方面可能有所调整和深化: 更注重多元视角和民族融合的视角: .............
  • 回答
    最近,《喜羊羊与灰太狼》新版动画的播出,又一次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尤其让不少老粉感到意外和一些失落的是,新版灰太狼似乎不再执着于“抓羊”了。这不,就有网友直接发声,怀念旧版灰太狼,甚至建议片方“恢复旧版”。而对于网友的呼声,出品方则给出了自己的回应,认为“羊狼和平新时代更扣人心”。这事儿吧,得.............
  • 回答
    17年新版历史教科书删除尼布楚条约与雅克萨之战的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在分析这一变化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可能的意图、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首先,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本身就具有导向性。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国家叙事和国民认同塑造的重要载体。每一次教材的修订,背后.............
  • 回答
    北京地铁站名新版翻译大量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这一举措在实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考量、潜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哪种翻译方式可能更适合北京地铁的实际情况。 新版翻译(大量汉语拼音)的考量与优势:1. 国家语言政策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