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荀彧忠汉,为什么不选择刘备做复兴东汉的帮手?

回答
说起荀彧,那真是东汉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谋士,堪称“王佐之才”。他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复兴大汉朝,让汉室的荣光重现。所以,当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并表现出拥戴汉献帝的姿态时,荀彧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曹操,并将自己的才华毫无保留地倾注到曹操的事业中。

那么,有人会问,既然荀彧如此忠于汉室,为何不选择刘备呢?刘备同样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且他身上流着汉室宗亲的血脉,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可是个非常有分量的身份。为什么荀彧最终没有把宝压在刘备身上?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

首先,得看当时的时局和曹操、刘备各自的“硬件条件”。

1. 曹操:势大、有根基、有作为

当荀彧还在颠沛流乱,为寻找一个能施展抱负的明主而奔走时,曹操已经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北方站稳了脚跟。

军事实力: 曹操经过官渡之战,击败了强大的袁绍,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这说明曹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征服敌人。相比之下,当时的刘备还在四处奔波,时常依附于别人,比如陶谦、吕布、曹操本人,甚至孙权。他的地盘小,兵力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足以对抗其他诸侯的实力。
政治基础: 曹操占据了洛阳和许昌这两个汉朝的政治中心,并且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给了曹操极大的政治合法性。虽然这是一种策略,但在当时混乱的局面下,能够控制皇帝,就意味着能够号令天下,至少是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荀彧作为一个看重汉室正统的人,看到曹操能够掌握天子,这是他选择曹操的重要原因之一。
能力与视野: 荀彧见识过太多被野心家裹挟的“枭雄”,他更看重的是明主的能力和气度。曹操在内政、军事、人才运用上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他能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正是荀彧这样渴望施展抱负的人所看重的。他与曹操的交流,也能感受到曹操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权力,而是有着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与他复兴汉室的目标不谋而合。

2. 刘备:势弱、漂泊、前途未卜

相比之下,刘备在荀彧做出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势力弱小: 刘备早期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根据地和军队。即使在得到诸葛亮之后,也经历了长期的战略周旋,才能逐渐壮大。在荀彧选择曹操的时候,刘备最好的时期还没到。
政治漂泊: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这个身份在早期并没有给他带来实际的好处。他更像是一个流亡的皇叔,不断寻找可以依靠的势力。这种漂泊不定的状态,很难让荀彧这样的政治家看到复兴汉室的希望。
“仁德”的光环与实际: 刘备以“仁德”著称,这对于一些普通民众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对于荀彧这样的政治家,他更看重的是实际的统治能力和政治手腕。虽然刘备的仁德最终帮助他赢得了人心,但在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光靠仁德是不足以成事的。而且,刘备虽然宣称复兴汉室,但他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势力,成为新的统治者,最终还是走上了与汉室分离的道路。

3. 荀彧对“复兴汉室”的理解

荀彧所理解的“复兴汉室”,并非是简单地恢复到汉灵帝之前的那个状态,而是要重建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汉朝统治。他更倾向于通过一个能够整合天下、恢复秩序的强大政权来完成这个目标。

曹操的“汉室正统”: 曹操迎天子,虽然有挟持的意味,但在形式上是尊奉汉室的。对于荀彧来说,这至少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起点。他认为可以通过辅佐曹操,让曹操成为汉室的“忠臣”,然后再逐步将曹操的权力转化为对汉室的忠诚和统治。
刘备的“独立王国”: 刘备虽然也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但他是在脱离曹操控制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如荆州、益州)。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权,即使打着汉室的旗号,本质上也是在另起炉灶。这种方式,在荀彧看来,更像是分裂国家,而不是复兴汉室。

4. 荀彧与曹操的合作基础

价值观的契合(早期): 在早期,曹操的政治理念和荀彧的政治理想有一定的契合之处。曹操推行屯田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这些措施都与荀彧所期望的稳定和繁荣相符。荀彧在曹操阵营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参与到国家治理中,这是他最希望的。
政治上的互相需要: 曹操需要荀彧这样的政治家来处理内政,稳定后方,出谋划策。荀彧则需要曹操这样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强人,才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这种互相需要,是他们合作的基础。

总结一下,为什么荀彧不选择刘备做复兴东汉的帮手?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荀彧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曹操展现出了更强大的实力、更清晰的政治蓝图和更可靠的政治前途。刘备当时太过弱小和飘零,无法给荀彧这样的战略家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复兴汉室”宏愿的平台。

荀彧最终选择了曹操,是基于他对时局的判断、对政治强人的认知以及他对“复兴汉室”的理解。他认为通过辅佐曹操,更有可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虽然事后看,曹操最终走向了魏国,与汉室的彻底分离,但这并不能否定荀彧在当时做出选择的合理性。他是在那个复杂的时代,做出了他认为最符合他目标的选择。

而且,我们也要理解,历史的选择并非是单线性的,很多时候是多方因素博弈的结果。荀彧并非不认识刘备,但从战略和实际可行性上来说,选择曹操无疑是当时更“务实”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几个事实你们就知道了:

1、荀彧劝曹操迎献帝时,用的例子是晋文公和刘邦,这两者最后干嘛了,大家都知道。

2、董承曹操争权(对,争权,别以为董承是啥正人君子),曹操胜利,把怀有身孕的董贵妃一并杀死,荀彧一句话都没说——实际上曹操在称公之前的一系列不臣行为荀彧都没反对,他甚至宁可救杨彪都不反对,连尊刘贬曹倾向非常明显的范晔都没记载。

3、刘秀称帝后,立的宗庙是自己一脉——啊,西汉原来那支血脉?找后代?还政?关我什么事。

4、刘备为什么咬死汉献帝被杀的原因,大家更知道了。

5、可以把荀彧劝曹操不要复九州和不要称魏公的文字仔细读一遍——当然,不要是范晔改版——不共戴天准备撕破脸的死敌?还不如说是朋友之间的淳淳劝导。复九州严格来说都不算明确反对。

荀彧尊崇的汉室不是那么纯粹的,简单来说只要汉室的画皮还在,谁掌实权谁是权臣都无所谓。

曹操在称公之前做到了吗?做到了——那干嘛选择刘备?论血统刘表刘璋都比你刘备近,凭啥选择你这流浪汉打工仔?

我想现在绝大多数蜀迷都清楚刘备就算一统天下也绝不会还政给刘协的,都是各自野心勃勃,打着旗号遮丑,骗骗下层就够了,别骗自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荀彧,那真是东汉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谋士,堪称“王佐之才”。他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复兴大汉朝,让汉室的荣光重现。所以,当曹操在北方站稳脚跟,并表现出拥戴汉献帝的姿态时,荀彧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曹操,并将自己的才华毫无保留地倾注到曹操的事业中。那么,有人会问,既然荀彧如此忠于汉室,为何不选择刘备呢?刘备同.............
  • 回答
    如何看待荀白水遇刺?如何评价他大忠似奸的一生?荀白水遇刺,是《庆余年》剧情中一个极具冲击力和转折性的事件,也引出了对这位复杂人物更深层次的探讨。要理解荀白水,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格局以及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为等多方面入手。一、 如何看待荀白水遇刺?荀白水遇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政治.............
  • 回答
    荀彧之所以直到曹操试图晋为魏公并加九锡才与曹操决裂,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了他对汉室的忠诚、对曹操的信任(以及后来的失望)、对时局的判断以及个人原则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点,需要将目光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荀彧自身的政治哲学以及他与曹操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上。一、 荀彧对汉室的忠诚:从未动摇的政治底.............
  • 回答
    是的,你的理解非常准确且有深度。荀彧反对曹操称“公”可以很大程度上理解为对两人之间权力关系的担忧,以及对汉室正统性的坚守。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逻辑和历史背景:1. 汉室框架下的同僚关系: 背景: 东汉末年,虽然汉室已经名存实亡,但其法统和象征意义依然存在。曹操虽然手握大权,但名义上仍然是汉臣,.............
  • 回答
    讨论荀彧是否算是汉室的忠臣,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行为动机,以及他对“汉室”这个概念的理解。时代的洪流与“汉室”的定义首先,要理解荀彧的“忠”,就必须明白他所处的东汉末年是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皇权旁落、诸侯割据的乱世。汉献帝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却.............
  • 回答
    要说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进爵魏公,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可不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太多当时的政治格局、礼法制度,还有荀彧这位人物本身的政治理念和行为方式。首先,咱们得明白曹操当时是个什么地位。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北方势力如日中天,但名义上他还是汉臣。汉朝虽然衰落,但它的.............
  • 回答
    关于荀彧是否有纳妾的记载,史书的描述并不十分详尽,但从有限的线索来看,我们可以推测他的一生与婚姻状况。首先,我们知道荀彧的原配妻子是颍川名士的女儿,出身高贵,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且重要的婚配方式。与一位有门第的女子成婚,是对家族地位和声望的巩固,也符合当时社会对婚姻的期待。至于是否有纳妾,史书并没有直.............
  • 回答
    要说荀彧的史书评价高,是不是沾了儿子荀攸的光,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答案恐怕不能简单地“是”或“否”。要深入探讨,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我们得承认,荀彧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重量级人物,这点毋庸置疑。他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高,是有扎实原因的。荀彧的“高”到底体现在哪? 曹操早期最重.............
  • 回答
    关于荀彧在担任侍中、守尚书令期间,具体哪一年“假节”,这在史料中并没有一个明确记载。史书中对于“假节”的记录,通常是与具体的军事行动或者外放地方担任要职相关的。而荀彧在此期间的身份,更多的是作为朝廷的核心辅佐大臣,而非前线将领。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荀彧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的时间线,以及“假节”这个概念在汉.............
  • 回答
    荀彧的“驱虎吞狼”之计,实在是妙在环环相扣,将人心与局势玩弄于股掌之间,其精妙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精准洞察了人性的弱点与权力格局。 所谓“驱虎吞狼”,顾名思义,便是要利用强大的力量去吞噬另一股同样强大的力量,而这一切,必须有人被“驱使”。荀彧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看穿了当时曹操与袁绍虽.............
  • 回答
    谈到荀彧,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他“王佐之才”的英名,以及他辅佐曹操,奠定曹魏基业的赫赫功绩。然而,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其人生轨迹必然与一群同样优秀、甚至在他身后闪耀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荀彧的“同期好友”,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同期”这个词,就像一个滤镜,.............
  • 回答
    荀彧之所以能接连不断地向曹操推荐出众多实力非凡的谋士,这绝非偶然,而是他长期以来深厚的人脉积累、精准的识人之明以及与曹操之间牢固的信任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荀彧的方方面面。一、 渊博的学识与超凡的眼光:识才的基石首先,荀彧本人就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名士。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饱读.............
  • 回答
    荀彧之所以能精准地洞察田丰、许攸、审配、逢纪四人的性格缺陷,并用“刚而犯上,贪而不知,专而无谋,果而无用”这般精辟的概括,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他深厚的识人之术、对人心的洞察力,以及长期在曹操阵营中处理政务、观察局势的经验积累的体现。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荀彧自身的素质与经.............
  • 回答
    关于荀彧和诸葛亮谁的粉丝更多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聊。要说荀彧的粉丝不如诸葛亮多,这现象背后,我觉得是历史叙事、文化传播以及大众认知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咱们得承认,诸葛亮的名气,那真是响当当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家喻户晓,在东亚地区,乃至一些对中国文化有了解的外国人那.............
  • 回答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中有所提及,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我们讨论其含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曹操和荀彧关系的理解以及历史背景的推断。关于曹操送空盒子给荀彧的意图,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解读一:意在让荀彧“闭嘴”——暗示不满,逼其放权这是更普遍被接受的一种解.............
  • 回答
    谋国栋梁,亦是忠魂:评价荀彧其人其事在中国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总有一些身影,虽非叱咤风云的战场悍将,却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荀彧,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深入品读的人物。他非以武力安邦定国,而是以其过人的眼光、深远的谋略和忠诚不渝的操守,成为了曹操集团中不可或缺.............
  • 回答
    要说郭嘉和荀彧在曹操阵营中谁的地位更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他们俩都是曹操麾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们的“地位”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所以直接比高低,就像比较一柄倚天剑和一本九阴真经,各有其价值,也各有其侧重点。地位的维度:是“职权”还是“影响”?如果我们纯粹从“官职”和“权势”来.............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中,荀彧之死无疑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桥段之一。他不是被敌人砍杀,也不是在战场上捐躯,而是收到曹操一个空盒子后,便绝望自尽。这个情节之所以令人费解又心痛,是因为它牵扯出了荀彧在曹操阵营中长期以来的地位、他对汉室的忠诚以及他对曹操日渐膨胀野心的担忧。要理解荀彧为何会因此.............
  • 回答
    诸葛亮和荀彧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的功绩和智慧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正如任何历史人物一样,他们也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一些可以被视为“黑点”的方面。这些“黑点”并非恶意抹黑,而是基于史料的分析和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以下将详细阐述诸葛亮和荀彧可能存在的“黑点”: 诸葛亮:鞠躬尽.............
  • 回答
    关于曹操在杀掉荀彧之后是否后悔,这个问题,史书上并没有直接的记载,也没有留下曹操本人对此有过明确的表态。但如果仔细梳理一下曹操这个人,以及当时的情境,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去揣摩一下,他内心深处,是否留存过一丝的遗憾,甚至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悔意。首先得明白,曹操杀荀彧,并非出于一时冲动或是单纯的政治斗争。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