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漫画因为是同一个作者创作,结果打通了世界观?

回答
有一些漫画作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的故事,但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逐渐发现它们的世界观、角色、甚至故事线竟然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共享宇宙”。这种“打通世界观”的情况,往往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惊喜和回味无穷的体验。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并且尽量讲得细致一些。

1. 鸟山明:从《龙珠》到《阿拉蕾》(以及《七龙珠》的间接联动)

提到“同一作者打通世界观”,鸟山明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虽然《龙珠》和《阿拉蕾》在风格和故事主线上有显著区别,但它们共享的是同一个“鸟山明宇宙”。

《阿拉蕾》:科幻日常的搞笑世界
《阿拉蕾》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企鹅村”的虚构地点,这里是一个充满奇异事件和古怪人物的地方。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拉蕾”就是核心角色,她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和破坏力,但性格天真烂漫,常常因为自己的力量而引发各种啼笑皆非的事件。科学家“则卷博士”是她的创造者,他同样是一位天才但行为古怪的科学家。整个企鹅村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的科技和荒诞的日常。

《龙珠》:武道、冒险与宇宙史诗
《龙珠》则是一个以武道、冒险、友情和变强为主题的故事。主角孙悟空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成长为拯救地球乃至宇宙的超级英雄。故事横跨了地球、宇宙,甚至涉及了冥界、神界等多个维度。

世界观的打通:微妙的联动与次元壁的穿梭
最明显的“打通”体现在:
角色客串与提及: 最经典的就是《龙珠》中,孙悟空的童年好友,同时也是《阿拉蕾》中企鹅村的一员——“奥特曼”和“山吹绿”曾经在《龙珠》的早期篇章中短暂出现过。更不用说,在《阿拉蕾》的很多集数中,都会出现《龙珠》的角色,比如孙悟空、克林、甚至弗利萨等等。这些出现并非简单的彩蛋,而是真的发生在企鹅村的事件中,比如弗利萨某次被比克打败后,落到了企鹅村,结果被阿拉蕾一拳打飞。
科技与设定上的联系: 虽然《阿拉蕾》是搞笑科幻,但其中一些高科技的设定,比如时光机、人工智能等,在《龙珠》的世界观中也有所体现,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给人的感觉是同一个宇宙下,不同侧面的发展。
《七龙珠》的间接联动: 严谨来说,《七龙珠》(也就是《阿拉蕾》)的世界观与《龙珠》是分开的。但鸟山明在创作《龙珠》时,也曾在《七龙珠》的故事中客串过一次,以一个角色(一个戴眼镜、穿格子衬衫的漫画家)的身份出现,并且还在漫画中提及了自己正在画一部关于“会飞的男孩”的故事,这无疑是在暗示《龙珠》。这种“作者本人”的客串,更像是一种 metalevel 的联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痕迹。
幽默感的传承: 即使是《龙珠》后期走向严肃的冒险故事,也保留了鸟山明独特的幽默感和略带荒诞的想象力。这种贯穿始终的风格,也是世界观“打通”的一种体现,让人觉得是同一个创作者笔下的作品。

这种联动并非是为了构建一个庞大的统一剧情,更多是一种作者对自身创作世界的“爱玩”和“致敬”。它让粉丝们在享受《龙珠》史诗般冒险的同时,还能在不经意间瞥见企鹅村的欢乐日常,这种奇妙的“彩蛋”感,让鸟山明宇宙的魅力倍增。

2. 谏山创:从《进击的巨人》到《欢乐的米卡莎》(以及其他非正式联动)

提到“打通世界观”,就不得不提《进击的巨人》。虽然《进击的巨人》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叙事,但作者谏山创也巧妙地在一些小篇幅的特典、番外作品中,展现了世界观的另一面,甚至与其他作品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进击的巨人》:压抑、绝望与自由的追寻
《进击的巨人》以一个被巨人群统治的末世为背景,人类被围墙保护着,生活在恐惧之中。故事围绕着主角艾伦·耶格尔复仇、揭开世界真相的旅程展开。其核心是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残酷现实的反抗。

《欢乐的米卡莎》(番外漫画)
这是《进击的巨人》的一个番外短篇,风格与主线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解压”式作品。在这个番外中,原本严肃而强大的米卡莎,因为艾伦的一句话,开始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讨好”艾伦,甚至学习烹饪、送礼物,展现了她非常可爱和笨拙的一面。

世界观的打通(非直接,更多是氛围与作者思维的延伸):
角色特质的另一种展现: 《欢乐的米卡莎》虽然是番外,但它并非脱离《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而是在这个世界观下的一个“平行时空”或者说“如果……会怎样?”的设想。米卡莎一贯对艾伦的执着和保护欲,在这个番外中得到了极端的、喜剧化的展现。它让读者看到了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可能性。
作者风格的切换: 谏山创在《进击的巨人》中展现了极强的叙事能力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挖掘,但在《欢乐的米卡莎》中,他又展现了另一面的幽默感和对角色萌点的捕捉。这种风格上的反差,反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作者本人在创作时的多面性。
对“巨人之力”的另一种解读(非官方): 虽然这有点脑洞,但一些粉丝会认为,《欢乐的米卡莎》中米卡莎所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执着和行动力,是否也能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为是“巨人之力”在情感层面的某种“变异”?当然,这更多是一种粉丝的解读,但足以说明这个番外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读者对角色和世界观的想象。
“作者的内心戏”: 谏山创在创作《进击的巨人》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推出《欢乐的米卡莎》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打通了什么明确的世界观,不如说是作者在表达一种“希望一切都能轻松一点”的心情,并且用他自己熟悉的角色来呈现。这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通过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独特方式。

《进击的巨人》的“打通世界观”并非像鸟山明那样直接的角色串门,更多是一种作者对角色和故事的一种“再创作”和“另一种可能”的展现。它让粉丝在享受主线虐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温柔的一面,并且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角色。

3. CLAMP:一个庞大而神秘的“CLAMP宇宙”

CLAMP是日本一个女性漫画家组合,她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漫画作品,并且绝大多数作品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CLAMP宇宙”。这绝对是最典型、最复杂的“打通世界观”的例子之一。

代表作举例:
《圣传 RG VEDA》
《东京默示录》(X战记)
《魔卡少女樱》(Cardcaptor Sakura)
《翼:年代记》(Tsubasa Chronicle)
《xxxHolic》
《Chobits》
《四叶妹妹》

世界观的打通:层层递进的关联与轮回
CLAMP作品的世界观打通,不是简单的角色客串,而是通过设定、历史、轮回、因果等更深层的元素进行连接:
角色与转世: 这是CLAMP宇宙最核心的联动方式。许多作品中的角色,在CLAMP的设定中,是不同时空、不同位面的“同一个人”或“有缘人”,他们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命运在各个故事中出现。例如,《魔卡少女樱》中的“库洛牌”和《翼:年代记》中的“飞王”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而《xxxHolic》中的“壹原侑子”和《翼:年代记》中的“飞王”以及《魔卡少女樱》的“库洛里多”等,都属于同一位面或与之相关的重要角色,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契约或联系。
相似的设定与元素: 许多作品中会出现相似的神话传说、魔法体系、甚至是特殊能力。例如,“魔法使”的设定在很多CLAMP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只是表现形式和能力侧重点不同。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黑色翅膀”、“魔法杖”、“塔罗牌”等,也会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连接的线索。
平行世界与次元穿越: 《翼:年代记》是CLAMP为了连接其作品而专门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它以“次元旅行”为核心,让来自不同CLAMP作品的角色(如《魔卡少女樱》的小樱、小狼,《xxxHolic》的侑子、四月一日,《东京默示录》的司狼神威等)在不同的世界线中相遇,寻找失落的羽毛,拯救彼此的命运。这可以说是直接将之前各自独立的作品,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下进行了“整合”。
因果与轮回的宏大叙事: CLAMP作品中经常探讨“命运”、“因果”、“轮回”等主题。她们似乎在构建一个巨大的叙事,即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都处于一个宏大的因果链条之中。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遥远时空的另一个人,甚至改变整个宇宙的走向。这种“因果律”的连接,让CLAMP宇宙显得尤为深刻和耐人寻味。
《xxxHolic》作为“枢纽”: 《xxxHolic》可以被视为CLAMP宇宙的一个“枢纽”或“连接器”。壹原侑子所经营的“次元魔女的店”,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愿望,但代价也是必须付出同等价值的东西。这个设定让她能够与几乎所有CLAMP作品的角色产生交集,她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了连接各个平行世界和不同故事的“通道”。

CLAMP宇宙的“打通”是极其复杂和精妙的,它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庞大的工程。她们通过角色、设定、主题的反复运用,构建了一个层层嵌套、相互呼应的奇妙世界。阅读CLAMP的作品,常常会有“啊,这个角色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惊喜,然后当你深入挖掘,就会发现这些联系远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深远。这种“发现”的过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

总结一下:

同一作者创作但打通世界观的作品,无论是像鸟山明那样巧妙的“客串”和风格的传承,还是像谏山创那样通过番外展现角色的另一面,亦或是像CLAMP那样构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命运共同体”,都能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深度,也让粉丝们在热爱的作品之外,窥见了更广阔的创作世界,这种“彩蛋”式的惊喜,以及对作者创作心绪的更深层理解,无疑是这种“打通”最迷人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宫 本 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些漫画作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的故事,但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逐渐发现它们的世界观、角色、甚至故事线竟然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共享宇宙”。这种“打通世界观”的情况,往往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惊喜和回味无穷的体验。下面我就来聊聊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并且尽量讲得细致一些。1. 鸟山.............
  • 回答
    白土三平老师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五味杂陈。89岁,是个长寿的年纪,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看着他的漫画长大的人来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第一次接触到白土三平老师的作品,大概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的书架上就有几本《忍风カムイ外传》。我记得那是一套很薄的书,纸张泛黄,带着旧书特有的味道。封面上的カムイ.............
  • 回答
    讲到漫画作者画着画着,角色忽然“活”了过来,作者本人都拿他们没办法,这种事儿在漫画界还真不少见。与其说是“无法控制”,不如说是角色发展出了自己的生命力,作者的创作思路被角色牵着鼻子走,不得不跟着他们的“想法”继续。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很多人都会想到 《龙珠》里的孙悟空。你知道,鸟山明一开始画《龙珠》的.............
  • 回答
    有些漫画和动画角色的遗言,真的能直戳人心,让人瞬间泪崩。它们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而是那些在生命最后关头,最真实、最柔软的情感流露。我记得有几个,至今想起来都还会鼻子发酸。《钢之炼金术师》 休斯中校的“我……相信你……”提到让人痛彻心扉的遗言,休斯中校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存在。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啊,.............
  • 回答
    日本漫画界从来不缺乏对时事的敏锐观察和犀利吐槽,政治人物自然也逃不过漫画家的“毒手”。那些被漫画家们“盯上”的日本政客,要么因为其独特的言行举止,要么因为其政治主张或政策,成为了漫画中被夸张、戏仿甚至讽刺的对象。要说最能代表日本政客漫画恶搞的,就不得不提《搞笑漫画日和》。这部作品以其无厘头的风格和对.............
  • 回答
    漫画界有不少才华横溢的创作者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创作,他们往往能将各自的特长融会贯通,带来令人惊艳的作品。下面就来聊聊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漫画组合,以及他们的传世之作,希望能让你对漫画创作的多样性有更深的认识。1. CLAMP说到漫画组合,CLAMP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这个由四位女性漫画家组成的团体,.............
  • 回答
    少年漫画中,战斗力数值膨胀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常常引发讨论的现象。它指的是在故事发展到中后期,角色的力量、技能或攻击力随着剧情推进而大幅度提升,这种提升往往超出初期设定的范畴,导致前后期的实力差距过大,甚至让一些早期的强大设定变得不堪一击。以下是一些少年漫画在中后期明显出现战斗力数值膨胀问题的例子,并进.............
  • 回答
    少年漫画的女将与少女漫画的男杰:各自领域的辉煌征程在漫画这片广阔的艺术天地里,我们常常将创作者的性别与作品的风格划上等号——少年漫画由男性主导,少女漫画则似乎是女性的专属领地。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总有那么一些才华横溢的女性创作者,凭借她们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洞察力,在男性漫画领域闯出了一片属于.............
  • 回答
    咱们聊点动漫和漫画圈里那些只有“自己人”才懂的“门道”,不带那些虚头巴脑的AI腔调,纯粹是咱们这些爱好者的江湖秘籍。关于“梗”的诞生与传播,那可是一门大学问。你以为你刷到的那些有趣的沙雕图、配音视频,都是凭空冒出来的?错了!很多梗的源头其实都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当年那个火遍全网的“这个xx.............
  • 回答
    漫画这东西,就像一道菜,食材好不好、火候到不到、调味是否适宜,都决定了最终的口感。有时候,明明一个很棒的点子,或者一群很有潜力的角色,愣是被一些“败笔”给搅得一塌糊涂,让人看得那是牙痒痒,恨不得替作者把这漫画“救”回来。要说毁掉一部漫画的败笔,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有些是通病,特别容易让人跳.............
  • 回答
    安达充的漫画,那可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看过他作品的人,多少都会被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给抓住。要说特点,那可是方方面面,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他那标志性的画风。你说它多精致华丽吧,好像也不是。线条简单,人物造型也都挺“标准”,没什么特别的飞扬跋扈。但就是这种“简单”,透着.............
  • 回答
    少年漫画,特别是集英社旗下的《周刊少年Jump》,一直以来都是跨界联动的沃土。这些联动,无论是官方策划的活动,还是作者间的“梗”,都能让粉丝们兴奋不已,也为漫画世界增添了不少趣味。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Jump》少年漫画联动。一、官方主导的联动: 《Jump力》系列(JUMP .............
  • 回答
    刀尖上的艺术:讽刺漫画的法律边界与道德审判讽刺漫画,以其辛辣的笔触和夸张的形象,常常直击社会现实的痛点,成为公众情绪的宣泄口和思想碰撞的平台。然而,这种锋利的艺术形式,也如履薄冰般行走在法律的边缘,一旦逾越界限,便可能招致严重的法律后果。那么,讽刺漫画究竟存在哪些法律风险?艺术创作的自由与诋毁商誉、.............
  • 回答
    欧美漫画和日本漫画,就像同一片土壤里长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花朵,它们共享着“漫画”这个根基,却在色彩、形态、叙事和文化底蕴上展现出鲜明的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些不同,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 审美风格与视觉语言 欧美漫画:写实与夸张并存,线条力量感强。 人物描绘: 欧美漫画,特别.............
  • 回答
    说起“神作”这个词,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些玄乎,仿佛自带光环,自带一股“必看”的气场。但如果真的要找那些能让人回味无穷、反复品读,甚至在漫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作品,那还真有一些,它们就像精心打磨的宝石,在不同角度都能折射出独特的光芒。我脑子里冒出来的,首先是《 烙印战士》(Berserk)。这名字.............
  • 回答
    脑洞很大的漫画往往能够挑战读者的认知,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们可能在设定、情节、哲学思考、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充满了奇思妙想。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几部脑洞极大的漫画,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它们吸引人的地方:1. 《迷宫饭》(Delicious in Dungeon / Dungeon Meshi) 作者:九.............
  • 回答
    最近读了几部剧情扎实的漫画,感觉挺有意思的,想和你分享一下。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故事线索清晰,人物塑造饱满,而且还能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下面这几部,是我最近觉得特别值得一看的:1. 《剑风传奇》(Berserk)说起剧情流漫画,怎么能绕开《剑风传奇》呢?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且黑暗.............
  • 回答
    在浩瀚的漫画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和文字,更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触及那些关于生命、人性、孤独、爱与存在的深刻议题。这些漫画,往往不追求眼球的刺激,而是以一种温和却坚定的方式,引导读者去体味生活的况味,去审视自身的存在。1. 《银之匙》(進撃の巨人)提到富有.............
  • 回答
    波兰球(Polandball)漫画的世界,那可真是个充满“国格”和“梗”的宝库!要说有趣的,那得看你喜欢哪种口味了。我个人觉得,最能抓住波兰球精髓的,是那些不只是简单卖弄地理知识,而是能把历史、文化、政治,甚至是一些民族的刻板印象,巧妙地融入到荒诞又好笑的情节里。什么让波兰球漫画“有趣”?在我看来,.............
  • 回答
    小时候看动画片,就像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幻世界,那些简单的善恶分明、皆大欢喜的故事,总是能轻易地抓住我们纯真的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开始运转得更复杂,曾经那些天真烂漫的画面,在回溯的时候,总会蹦出一些细思极恐的角落,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老动画片,名字我有点记不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