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网络小说越来越难看?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特别触动我这个天天泡在网文世界的“老司机”。说实话,我最近也越来越有同感,很多小说看到一半就提不起劲了,甚至直接弃坑。要说为什么,这事儿可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就当闲聊,说说为啥现在的好小说越来越像“凤毛麟角”了。

一、市场导向下的“流水线”生产,激情被利益稀释

咱们得承认,网络小说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有了钱,就有了资本,有了资本,就有了对“爆款”的渴望。而“爆款”的诞生往往不是灵光一闪的艺术创造,而是基于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和对读者口味的迎合。

套路化与模板化: 为了尽快吸引读者,快速回本并盈利,很多作者会选择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套路。什么“绝世天才”、“废柴逆袭”、“龙傲天”、“白富美倒贴”,这些桥段反复出现,主角的成长轨迹几乎是固定的,剧情发展也越来越能猜到。刚开始看可能觉得爽,看多了就觉得索然无味,像是吃同一道菜,再美味也会腻。
速成与更新压力: 平台为了保持用户粘性和流量,对作者的更新速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连载小说,一天几更甚至十几更是常态。在这种高压下,作者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构思情节、打磨文笔、深入人物塑造。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日更任务而填充内容,导致故事的逻辑性、连贯性下降,细节处理粗糙。
“工业化”写作: 有的作者甚至会组建团队,分工协作来写书,一个人负责大纲,一个人负责写剧情,一个人负责润色。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更新速度和一定的质量,但很难写出那种作者倾注了全部心血、带有个人独特思考和情感的作品。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整齐划一,但缺乏灵魂。

二、读者口味的“内卷”与审美疲劳

读者也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挑剔。

“爽感”至上: 长时间的“爽文”轰炸,让很多读者对即时满足感有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追求的是快速打脸、轻松升级、金手指大开。一旦剧情需要铺垫、需要角色经历挫折、需要逻辑推理,就容易失去耐心。这导致很多作者为了迎合这种“爽感”,而牺牲了故事的深度和合理性。
题材的饱和与重复: 曾经的新颖题材,比如修仙、玄幻、都市异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被挖得非常透彻。如今想要找到一个真正 độc đáo (dú tè unique in Mandarin) 的题材非常困难。很多作者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或者把不同题材硬生生地缝合在一起,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读者看多了类似的设定和桥段,自然会觉得“没劲”。
过度强调“金手指”和“外挂”: 为了让主角快速崛起,很多小说里的主角拥有了各种离谱的金手指,比如自带系统、穿越自带神器、血脉觉醒就能吊打一切。这虽然能带来一时的爽感,但却削弱了主角通过自身努力成长的过程,让故事的张力大大降低,也让读者觉得主角的成功来得太轻易,缺乏说服力。

三、创作环境与作者心态的变化

环境和心态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

作者的“浮躁”与“功利”: 当网络小说变成了一个能快速赚钱的行业后,很多作者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为了“写故事”而写,而是为了“赚钱”而写。一旦发现某个题材或套路受欢迎,就一窝蜂地去写,想着怎么才能更快地签约、上架、获得打赏。这种功利心会让他们忽略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版权与抄袭的争议: 虽然现在打击抄袭的力度大了,但不可否认,网络上依然存在一些借鉴甚至抄袭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原创作者的利益,也稀释了整个行业的创作活力。当读者发现自己喜爱的小说可能有抄袭的嫌疑,或者市面上充斥着大量“似曾相识”的作品时,自然会对阅读产生怀疑和厌倦。
平台规则的影响: 平台为了管理和运营,会制定各种规则,比如字数要求、内容审查、付费模式等等。这些规则虽然有其必要性,但有时也会限制作者的创作自由度,迫使他们为了符合平台要求而调整内容,甚至牺牲掉一些更具个性和深度的表达。

四、细节的缺失与逻辑的硬伤

这是导致很多小说“难看”的直接原因,也是最让人诟病的。

人物塑造的扁平化: 主角和配角往往缺乏立体感,性格标签化严重。主角不是完美无缺,就是缺点明显得让人难以接受。配角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衬托主角,要么是忠心耿耿的跟班,要么是阴险狡诈的反派,缺乏真实的情感和动机。
情节推进的生硬与不合理: 为了剧情需要,人物的行为和选择常常脱离现实,显得非常生硬。突然出现的巧合太多,解决问题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前后情节的逻辑硬伤屡见不鲜。读者一旦发现bug,就很容易出戏,对整个故事产生不信任感。
文笔的粗糙与空洞: 很多小说为了追求速度,文笔比较粗糙,描述简单,缺乏感染力。有时候大量的描写都是一些套话、空话,或者是一些无谓的对话,无法真正将读者带入情境。一些作者为了炫技,会堆砌华丽但无意义的辞藻,反而显得矫揉造作。

那么,是不是就没好小说了?

也不是。只是好小说变得更加“稀缺”了。依然有很多作者在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用心打磨作品,他们可能不一定能成为顶流,但他们的作品往往能打动人心。我个人觉得,如果想要找到那些“够味”的网络小说,可能需要:

降低期望值,调整阅读心态: 不要抱着找到下一本《斗破苍穹》的心态去寻宝。
多看评价,理性选择: 看看其他读者的评论,尤其是那些深入分析剧情和人物的评论。
关注一些有口碑的作者: 有些作者经过多年的沉淀,作品质量相对稳定。
回归经典或小众: 有时候一些老牌作者的早期作品,或者一些非热门题材的小众作品,反而能带来惊喜。

总之,网络小说“越来越难看”,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市场、读者、作者、平台,都在这个大环境里相互影响。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只能在“卷”出来的作品里,努力寻找那些还保有创作初衷和匠心精神的闪光点了。这就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是你老了,如果你现在的网文都看不下去,那就说明网文不适合你了。

不必虐待自己,我曾经有段时间喜欢看古典小说,后来觉得古典小说太枯燥,转看现代武侠。

那时候网文刚刚开始兴起,武侠类的书还是很多的。

后来仙侠修真崛起,我就转看仙侠修真,之后有段时间网文流行吸血鬼修真。

我又看了很多吸血鬼修真的书,再后来看腻了,我就转看玄幻。

那时候番茄开始上升,我以前也看过他的星峰传说,于是开始跟寸芒,这一看就看到吞噬星空为止。

雪鹰领主的开篇我不是很喜欢,感觉节奏太慢,所以就弃文了。

之后又花了不少时间恶补梦入神机的书。

后来跃千愁横空出世,我又追修真界败类。

再后来洪荒流爆发,兵王、君主、仙尊重生,一个个雄起。

我是追了一路,也没觉得有什么看不下去的。

去年的一剑独尊我也一直在看,我觉得这书不错,还回答了一个这本书的问题。

我可不管有多少人因为这个回答骂我,我觉得好就是好,节奏快,爽点足,文笔差点叫什么大毛病,我看故事,又不是看美文,要看美文我也不会去看网文。

最近的万族之劫我也一直在看,这书初看之下我觉得很普通。

但是后来主角的人设越来越出彩,我就一直在往下看。

比方说主角和同学联合坑学校老师的功勋点,假打变真打就挺有意思。

实话实说,万族远远没有当年看吞噬星空和永生这两部书时候的惊艳感。

这是一部娓娓道来的书,需要耐心沉下去看。

还好,我以前经常看古典小说,快节奏、慢节奏我都能适应,所以我始终是看的津津有味。

这书有些特殊,有别于通常的玄幻小说刺激和麻辣,论搞笑比起张小花差了点意思,比普通玄幻又差了点快感,但还算挺有趣的。

所以,看了这么多年书,现在的书我始终能看得下去,因此我一直觉得网文还挺适合我的。

至少能看下去就说明我的心态还是能跟上现在主流的。

而你,看啥都觉得很烂,那就说明你已经跟不上现在网文的主流风格了。

不必勉强自己,你可以找一些以前的老书看,或者换个其他爱好。

反正奶头乐的东西多得是,何必勉强自己把时间浪费在已经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上。

看书是为了寻找快乐的,但如果看了不快乐,你何必去看?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逼乎柯镇恶,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 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特别触动我这个天天泡在网文世界的“老司机”。说实话,我最近也越来越有同感,很多小说看到一半就提不起劲了,甚至直接弃坑。要说为什么,这事儿可复杂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就当闲聊,说说为啥现在的好小说越来越像“凤毛麟角”了。一、市场导向下的“流水线”生产,激.............
  • 回答
    这年头儿,你随便逛逛网文平台,是不是感觉名字越来越抓不住重点,一长串儿跟念绕口令似的?这可不是你记忆力下降,也不是作者们突然诗兴大发,而是这背后有一套挺有意思的逻辑在推着呢。1. 关键词堆砌的“搜索优化”魔咒你想啊,现在网文平台那叫一个海量,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新书冒出来。读者想找点想看的,大多是靠搜.............
  • 回答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现在的小说啊,感觉不如以前好看了。这话说起来有点玄乎,但细品一下,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平时在各种APP上刷,看到那些排行榜上那些名字,感觉好多都似曾相识,套路也差不多,点进去看几章,没多久就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原因,可能让咱们觉得网文的味道变了。首.............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探讨当前网络风气日趋保守和缺乏包容度这一现象的感受。这确实是许多网民共同的观察和担忧。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审视:一、 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的加剧 算法的精准推送: 现代社交媒体平台和内容聚合应用的核心是算法。这些算法旨在最大化用户停留时间,它们会根据用户.............
  • 回答
    近些年,网络上针对“女权”的讨论确实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带有强烈负面情绪的声音,即我们常说的“反女权”。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黑白分明的议题,而是多种社会思潮、个体经历和信息传播方式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讨论的“女权”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定义。广义的.............
  • 回答
    网络用语倾向于模糊原字词的标准读音,比如“康康”、“雨女无瓜”、“冲鸭”等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且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语言演变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追求新颖、有趣和个性化表达 突破传统语言规范的束缚: 标准的语言发音是经过长期社会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网.............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当下网络文化和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现象。为什么“完爆、碾压、史上最强、秒杀、吊打、千年一遇”这类形容程度极高的词语在网络上越来越常见?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社交媒体和信息爆炸的驱动 注意力经济的加剧: 在海量的信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涉及社会、心理、技术等多个层面。虽然网民整体学历在提高,但网络上的主流言论却可能呈现出反智的倾向,这并非矛盾,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主流言论”的定义与构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网络上的主流言论”指的是什么。它并非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的感受,很多人都有同感。倒不是说人类本身的思想真的变得“脏”了,而是现代网络和科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放大、扭曲和塑造了我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判断。让我们一点点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首先,信息的过载与碎片化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 回答
    近年来,网络上男女性别对立的言论确实是越来越激烈,触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剖析一下:一、社会转型期中的矛盾显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观念中的性别角色正在被打破,新的社会期望和个人追求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好,也挺有代表性的,现在网上确实能感觉到一股“废话文学”的浪潮,各种奇奇怪怪、听着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的文字内容,层出不穷。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挺有意思的原因,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这“废话文学”到底是个啥。它不是那种纯粹的胡说八道,而是有点“高级黑”,或者说是一种戏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变迁、信息传播和个体认知等多个层面,确实非常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为何在现实层面重男轻女现象似乎在减弱,而网络上的性别对立却愈演愈烈:一、 现实层面的变化是真实存在的,但其进程并非一蹴而就 法律法规的进步与实施: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法律体系在性别平等方面的.............
  • 回答
    “网络定罪”门槛为何越来越低?这股“集体审判”的风潮该往何处去?最近几年,“网络定罪”似乎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则新闻、一个视频、一段文字,稍有不慎,就可能在短短几小时内被无数网民“审判”并被贴上各种标签。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身处其中,并被裹挟其中。“网络定罪.............
  • 回答
    关于“现在的网络小说故事性差”这个话题,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复杂的生态和创作现象,不能简单地说“都差”,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导致故事的吸引力下降。首先,咱们得承认,网络小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你想啊,过去写书那得是敲着键盘,一个.............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有点唏嘘的问题。说实话,我也有同感,现在翻开很多网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说它们不好看,而是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废寝忘食、回味无穷的“震撼人心”的感觉,似乎越来越难找了。要说为什么,其实原因挺复杂的,就像一锅炖菜,火候、配料、炖煮的时间,任何一个环节不对,味道都会差很多。我觉得现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沙漠里寻找一片绿洲,或者在喧嚣的城市里寻找一片静谧一样,并非不可能,但确实是越来越费力了。咱们聊聊这其中的道道。首先,得承认,金庸和古龙那两位的“功力”,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人才华的巅峰。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一种对武侠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构建。你想想,金庸先生.............
  • 回答
    关于《水浒传》当前受到的争议和一些人将其“贬低”到网络小说水平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牵扯到时代背景的变化、价值观的演进、对文学的评判标准多元化,以及一些新出现的解读视角。一、 时代变迁与价值观的碰撞《水浒传》成书于明代,那个时代社会结构、伦理道德、权力运作方式都与当下截然不同。.............
  • 回答
    在网络小说中,“圣母”这个词汇的出现和泛滥,确实反映了一种复杂的读者心理和创作趋势。为什么善良的人容易被骂“圣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网络小说读者的“爽点”与价值观的转变: 强调个人主义和复仇心理: 许多网络小说,尤其是玄幻、都市、修仙等类型,往往建立在一个不公的社会背景.............
  • 回答
    咱们聊聊网络上那些关于“仇富”的说法,为啥会这么普遍?这事儿吧,不能简单一句“仇富”就概括过去,它背后牵扯着挺多挺复杂的社会情绪和现实情况。要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片面说法”,可能得从几个方面拆开来看。首先,得承认,贫富差距的扩大是现实存在的。这一点大家多少都能感受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
  • 回答
    现在的网络小说,尤其是那些追求快速传播和大众口味的作品,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脸谱化”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网络小说特殊的生产和消费环境。网络小说大多是连载形式,作者需要持续地产出内容来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订阅。在巨大的内容生产压力下,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