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像勇士这种四(因为考辛斯的加入了变成五)巨头的球队夺冠对NBA是不是弊大于利?

回答
勇士队组建四巨头(库里、汤普森、格林、杜兰特),后来加上考辛斯,形成“五巨头”的时期,无疑是NBA历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球队之一。然而,这种集齐多位顶级球星的模式,对于NBA联盟而言,其影响是复杂且多层面的,弊端和利处并存,但从长远和整体生态来看,弊端可能更为突出。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弊大于利的原因:

1. 破坏联盟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加剧“一家独大”的局面:
夺冠概率失衡: 当一支球队汇聚了几乎所有能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达到顶级水平的球员时,其他球队与其对抗的难度呈指数级增长。勇士五巨头时期,其他球队在面对他们时,几乎没有在任何一个位置上拥有对等的优势,甚至可能在多个位置上都处于劣势。这使得赛季的悬念大大降低,很多比赛的结果似乎早已注定。
削弱了常规赛的吸引力: 如果大家普遍认为勇士队会轻松夺冠,那么观看他们与其他强队的比赛(比如与火箭、骑士的对决)可能还会很精彩,但观看他们对阵弱队的比赛,尤其是关键球员可能不出场的情况,观赏性会大打折扣。大家更关心的是“勇士能赢多少分”或者“勇士的哪个巨头不上场”,而不是“哪支球队能赢”。
打击其他球队的士气和建队信心: 其他球队的管理层和球员会感到沮丧。他们可能辛辛苦苦通过选秀、交易或自由市场聚集起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但面对勇士这样的超级球队,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会影响到球队的建队策略,可能让一些球队选择摆烂,或者放弃长期培养的模式,转而寻求“大鱼”级别的自由球员,但这种策略也并非总能成功。

2. 加剧球员抱团的趋势,改变了球员流动格局:
“赢球文化”的虹吸效应: 勇士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球星多,更是因为他们有成熟的体系和化学反应。这种成功会向球员传递一个信号:与联盟中最强的球队会合,是快速获得总冠军戒指的捷径。这可能会鼓励更多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球员,为了戒指而选择加入强队,而不是留在自己的球队争夺或者去挑战更艰难的道路。
影响了球员的忠诚度和职业生涯规划: 过去,很多球员可能会选择在一个球队效力更长时间,建立“王朝”或者带领球队走出低谷。但超级巨头的出现,让一些球员可能更倾向于“抱团取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追求多个总冠军,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球队忠诚的概念。
“超级球队”的范式转移: 在勇士之前,虽然也有明星球员的组合,但勇士五巨头的组合在“巨星浓度”和“攻防一体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模式的成功,可能会让其他球队模仿,进一步加剧球员向少数几支球队聚集的现象,从而导致联盟整体的“贫富差距”拉大。

3. 对比赛本身的影响:
战术的极端化: 勇士队在杜兰特加盟后,几乎拥有了无限的单打能力和高效的团队配合。在面对他们的比赛时,其他球队往往需要将防守策略做到极致,并且寄希望于对方出现失误,否则很难抵挡住他们的火力。这种极端化的对决,可能让比赛变得“一边倒”。
替补和角色球员的价值被压缩: 当核心巨头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球权和战术地位时,替补和角色球员的发挥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虽然勇士体系中格林这样的角色球员是体系的关键,但整体而言,当几位顶级得分手在场时,其他球员更多的是扮演执行者角色。

4. 影响了联盟的品牌形象(潜在):
“不公平”的认知: 如果联盟过度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或者球员抱团过于普遍,可能会让一部分球迷产生“联盟不公平”、“比赛不够纯粹”的看法,从而削弱对联盟整体的喜爱度。
新秀和年轻球员的希望被打击: 对于那些怀揣梦想进入联盟的年轻球员来说,如果他们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挑战那几支超级球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热情和对联盟的期望。

二、 利处(但可能被弊端掩盖):

1. 提升了比赛的关注度和话题性:
超高人气和收视率: 勇士五巨头时期,无疑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关注。他们的比赛往往是焦点战,收视率和话题度都居高不下。球迷们一方面抱怨他们的强大,另一方面又难以抗拒观看他们比赛的诱惑,因为他们确实能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篮球艺术。
讨论度和媒体曝光: 关于勇士队的阵容、战术、比赛结果的讨论占据了媒体的绝大部分版面,这客观上提升了NBA的全球影响力。

2. 展示了极致的篮球技艺和团队配合:
高水平的观赏性: 勇士五巨头在他们状态最好的时候,能够打出极具观赏性的篮球。流畅的传导球、精准的投篮、以及巨星们个人能力的展现,都是篮球迷们津津乐道的。
战术体系的成功案例: 勇士王朝的成功,不仅仅是球员堆砌,更重要的是他们围绕库里建立的无球跑动、空间利用的体系。这种体系的极致发挥,也为其他球队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3. 可能刺激其他球队做出改变:
“逼迫”改革: 勇士的统治地位可能会迫使其他球队管理层和教练组进行反思和改革,寻求新的战术思路和建队策略来应对这种挑战。例如,一些球队可能会更侧重于防守体系的建立,或者发掘和培养具有独特技术特点的球员。

三、 结论:

综合来看,勇士“五巨头”的出现,虽然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了球队的关注度和观赏性,也展示了极致的篮球技艺。但从长远来看,它对联盟竞争公平性、球员流动模式以及整体的健康发展,弊大于利。

这种模式的成功,是对联盟“强队恒强”趋势的进一步强化,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与NBA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平衡竞争”理念相悖。联盟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和各支球队之间的激烈较量,而超级巨头的过度聚集,无疑会削弱这种魅力。

NBA联盟也一直在努力平衡这种情况,例如通过奢侈税政策来限制球队的大规模投入,以及通过选秀制度来帮助弱队获得潜力新星。但超级巨头的抱团趋势,仍然是联盟需要持续关注和应对的挑战。勇士的案例,可以说是这种趋势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只看到了今天勇士的四巨头,没有看到勇士近十年的耕耘。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你可以看一看。

2009年选秀前库里的球探报告:达不到NBA水准的身体爆发力,当得分后卫太矮,不是天生的控球后卫,不足以掌控NBA级别球队,防守黑洞。。。然而勇士还是用七号签拿下了他。

2011年11号签拿下汤普森。

11/12赛季为了库里和汤普森的发展,毅然交易了场均近25分,但个性与打法不符合球队需求的球队头牌埃利斯。

2012年选秀首轮拿下巴恩斯,次轮拿下格林。面对脚踝伤势不断的库里,选择给出4年4000万的续约合同。

2013/14赛季季后赛首轮败北,陷入是推倒重建,再搏一年还是做出改变的三岔关口,果断做出决策。解雇受到好评的杰克逊,给高薪但没有执教经验的科尔担任主教练。休赛期在一番纠结之后,杰里维斯特以辞职威胁球队高层,力保留下汤普森给出续约合同,而不是拿汤普森去换当时的数据王(现在的防守黑洞)乐福,随后乐福被交易至骑士。

14/15赛季变阵把之前机会不多的格林放入首发,大刀阔斧改革把当时薪水最高的大卫李和第三高的伊戈达拉放在替补阵容。

勇士今天的这个王朝,没有一丝一毫急功近利的成分,而是经过了长期,整个球队从老板到球探到总经理到篮球部门主管到主教练到球员等的不同层级的雇员的努力而达成的

四巨头里有三个在大学中并不是天之骄子,而被球探看到了他们的潜质。

库里从进入联盟以来饱受伤病困扰,而勇士依旧提供合同,这个决定少不了队医意见的功劳。

管理层敢给没有执教经验的科尔拿季后赛球队练手的机会。

科尔敢打破之前两年不算失败的模式把薪水最高和第三高的球员放在替补席上,把一个二轮秀塞入首发名单。

为什么能够签下杜兰特,因为有薪资空间。为什么有薪资空间,因为之前给主将们的合同物超所值。勇士的建队模式才是正确的建队模式,充分发挥了球队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员的价值,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支好球队靠的不光是球星,还包括整个后勤体系,管理体系的眼光,判断力与专业素养。这样的球队能够取得成功,建立一个王朝,对于NBA而言才是大幸事,因为脚踏实地的人取得了成功,正确的方法取得了成功。

你可以不靠摆烂堆高签位选秀权拿到冠军(相对于76人),你可以不靠急功近利的梭哈式交易和签约追求短期进步而在摆烂和冲冠两极做摇摆(相对于骑士),你可以像一个家庭一样留下城市的英雄让他们慢慢成长为球队的图腾在以后为他们在球场外立下铜像(相对于凯尔特人),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这对NBA,球队所在的社区,所在社区的孩子们都是只有好处的。作为一个当地的球迷,不用每隔几年就去烧曾经球队英雄的球衣(詹姆斯杜兰特),不用每隔几年就去骂管理层的娘(安吉),你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彩蛋 (kukushkabear)

user avatar

虽然我日黑杜兰特吧

虽然我始终觉得库里娘炮吧

虽然格林就是个纯XX吧

(但佛祖真心没得挑,特别是中国行的佛祖2333)

但勇士真心是现代专业化微管理一年一年运营成如此的

且确实打出了“高效”的篮球

实在没得黑


而且,勇士F4,若真的能称为是“四巨头”,类似这种搭配,联盟历史上的例子也多了去了

当初为何不见人苛责?


这几年,勇黑之所以这么多

有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冒出来的,刚看NBA没几年的赢球蜜和颜值蜜太多

使得不少自称“老球迷”或“严肃球迷”的心理设定仿佛受到了侮辱

或是终于找到了鄙视链的上游存在似的

类似于,今天你跳出来粉NE爱国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毕竟NE的新粉、赢球蜜和颜值蜜太多,自带low气

亦或,库里的身高体格,在NBA里自带鸡汤

如当年的圣·艾佛森,令不少同样“渺小”的大众,能美美喝一大勺谷氨酸

而又有不少人,天然热衷于反鸡汤

显然,这些都是虚妄心态,不值一提


但更为重要的是

成长关键年代的经历,对人们意识和喜好的固化作用

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年代,对NBA的记忆

是围绕大中锋背筐技术、禁区肉搏,以及自乔丹起,2米上下的全能英雄们展开的

哪怕低矮如圣·艾佛森,篮球风格也依然如此

在此大背景下

小牛逼如当年的小牛,哦,独行侠

超牛逼如邓呆呆的马刺

虽成就卓越,却依然存在感不强,也是时代风格大背景使然

说到底,“我们这代人”,在大卫斯特恩时代,是被引导,自定义,于是要求“好看的篮球”,而不是“高效的篮球”

因为这种因经历而来的主观喜好固化,才有了今日的种种情绪

重了可以说是黑,更多仅是基于隐隐失望的无感或不屑罢了


但这又是什么心态?正常、常见,但也无所谓对错的心态罢了,也不值一提

反正对于NBA来说,球迷、市场、商业利益,才是衡量标准

NBA收视率连年攀升,说明球迷和市场,乐于看到今天的篮球

球迷们觉得,今天的篮球,就是“好看的篮球”,甚至是“更好看的篮球”

这就是终极判断标准了,又怎么谈得上“弊大于利”?

谁又管你为何是球迷?

真若利大于弊,如,若球市明显反应出,人们厌烦“体系三分队”

NBA修改各种规则,把风格引导回开挂SG + 大中锋肉搏时代,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从这个角度讲,今天的NBA,算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其实都没有

随着体育科技、微观运营、统计分析的深入发展,所有运动,包括运动员的能力,都在发展

但风格,只是球迷的口味变化了而已


人们该担心的不该是NBA,毕竟收视率和市场很健康

NFL的官方,倒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作为土美铁板钉钉的第一运动,为何搞成今天这个地步?

看NBA的都是些什么人,能让老北京有什么样的正确空间,说什么样的与体育无关的言论?

而看NFL的又都是些什么人,能提供什么样的错误容忍空间,让队员和联盟干什么样的蠢事儿?

怕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