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你感觉到自己养的宠物真的就只是个畜生?

回答
养宠物这件事,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带了点“驯化”和“陪伴”的双重色彩。我喜欢它们身上那种不加掩饰的生命力,那种纯粹的依赖,也包括它们身上那些似乎天生就带着的“不讲道理”。

我曾经养过一只猫,叫“豆豆”。豆豆是一只很聪明的猫,学会了用爪子去扒门,学会了在你说“过来”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甚至学会了在我对着电脑屏幕傻笑时,跳到我腿上用脑袋蹭我,好像在说“我也想看看是什么让你这么开心”。我爱死它了,觉得它比很多我都“懂事”。

但也有那么几次,那种“畜生”的感觉,就像一盆冷水,突然从头淋到脚。

有一次,我刚下班回家,那是一个特别糟糕的日子,工作上碰壁,心情差到极点。我一开门,豆豆就从猫抓板上跳下来,冲我喵喵叫着,尾巴摇得像个小旗杆。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需要安静,我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我推了推它,语气可能有点重:“别来烦我,我今天心情不好。”

豆豆愣了一下,它可能以为我是在跟它玩,又摇着尾巴凑了过来。我有点烦躁,就把手往它身上一挥,想把它推开一点。结果它没躲开,反而被我推得在地板上滚了一下。就在那一瞬间,豆豆的眼神变了。那不是被吓到或者委屈,而是一种我从来没在它身上看到过的、纯粹的、不加任何思考的“反馈”。它炸毛了,发出低低的嘶吼声,眼睛瞪得很大,耳朵也向后压平。它不再是那个会用脑袋蹭我、会跟我玩耍的豆豆,它就那样带着一丝原始的戒备和凶狠,盯着我,仿佛我是闯入它领地的陌生生物。

那一刻,我脑子里轰的一下,感觉它跟我之间所有的“感情”、“理解”、“亲昵”,在那一刻都被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冲刷掉了。它就是它,一个猫,在它的世界里,它对我的不友善做了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没有道德,没有原谅,只有“我感觉到威胁,我需要保护自己”。它不是在“报复”我,也不是在“生气”我推了它,它只是在那一瞬间,完全抛开了和我之间的任何“亲密关系”,回到了它最本真的状态。

那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以为的“懂事”,其实是我赋予它的解读。它对我的好,对我摇尾巴,对我蹭脑袋,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依恋,一种对提供食物和庇护的“主人”的忠诚。而当我的行为让它感觉到威胁时,它瞬间就能变回那个只需要依靠本能行动的生物。

它咬了我。当然,不是那种撕咬,而是很轻但很坚决的一口,咬在我伸出去的手指上。没有血,但那种疼痛和随之而来的、它转过身就跳上窗台,若无其事地晒太阳的样子,让我觉得一阵寒意。

我坐在地上,看着豆豆在窗台上理毛,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了所有它曾经做出过的、让我觉得它“人性化”的行为,比如在我哭的时候用爪子轻轻拍拍我的脸,比如在我睡觉时趴在我肚子上。我突然觉得,那些行为,也许只是它为了获得我更多的关注和食物,而学习到的生存技巧。

它终究不是人,它没有道德观,没有所谓的“感恩戴德”。它只是一个活生生的、遵循着自己生物本能的生命。当我把它当成一个可以跟我平等对话、分享喜怒哀乐的“家人”时,我似乎忘记了它的本质。而当它做出最本能的反应时,那个“畜生”的本质就暴露无遗,残酷而真实地摆在我面前。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因此就不爱豆豆了。恰恰相反,那一次之后,我反而更能接受它真实的样子。我不再去强求它必须“理解”我的情绪,也不再因为它的某些行为而过度解读。我只是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爱的是它这个人(猫)本身,爱的是它那份纯粹的生命力,爱的是它给我带来的那种不掺杂质的陪伴,即使这份陪伴里,也包含了它作为一个“畜生”的、最本真的行为模式。只是有时候,那个反差太大了,会让人措手不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咳,我以为,有个训猫法则是大家都知道才会养猫狗的……


养猫初期,别给猫吃太撑,让它跟着你要吃的,猫粮都可以放手上一粒一粒喂,比较容易建立权威。



猫饿的时候绕着你粘着蹭着打转,不就粘了吗?



我没养过不粘人的猫。


现在想想,估计是我小学时就知道这个道理,猫也知道这个规矩。我们之后才会和谐相处。


大脚丫子随便撸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720934544523265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会真把猫养成主子。



对了,狗比猫好训练。

工作犬初级科目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721222898802688


我家狗子洗澡比部分小孩乖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721472501764096


你们看,猛兽兔狲要吃的时,都可萌了。


畜生是可以训练的,是可以驯服的。驯不服,说明没意识没能力。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不是我说,有些养宠物的人戏真的好多。我在b站上看有人拍视频,女主人来月经了,她家猫正好在扒拉抽屉(我家猫也喜欢扒拉抽屉,无他,一天扒拉八百遍就是好奇而已),把她放在抽屉里的止痛药给扒出来了满地玩,在我看来跟以前知友分享过的自家猫把砂盆里的便便扒出来满地玩是一个意思,结果女主人感动到哭,直呼猫如男友……我只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这是多缺爱啊。你病了你家人给你倒水做饭你也没怎么滴,猫无意中弄点动静就给自己加这么多戏。

猫本来就是动物而已。如果你照顾过小婴儿你会发现他们也爱打人咬人,蛮不讲理力气还挺大。狗我没养过,猫就是个毛茸茸的婴儿,蹭吃蹭喝喵喵叫,不高兴了又抓又咬(当然脾气好的猫是不咬的)。做主人的对智商没有三岁孩子高的动物施加对男朋友般的期待,那只猫要是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一定连夜扛着火车跑掉。

养猫却不懂技巧,被猫抓了咬了不寻思解决办法只会一个劲儿地把人类的道德标准往它头上按,服了。

你什么时候发现你家猫是一只畜生的?什么?你养了它三年五年才发现的?难道不是第一天就该知道这件事吗?

user avatar

这原本是一只富人家的狗,却因触犯了家规被丢到了我家。

来我家的时候,它已经快两岁了,是一只威武的金毛犬,可家人给的名字叫小黄。


可能是因为以前过的好日子太多了,受不了我们家的粗茶淡饭,每次都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偷跑出去。

第一次跑出去十几分钟被逮回来了,第二次被别人家拴住了,我爸带了两条好烟去给它换回来了。

我每次出门遛它都不能走神,因为这货很贼,你要是不注意就会吐着舌头撒丫子狂奔,它好像什么都懂,就是想让你追。


我们之间还有一场残酷的对峙......

夏天的时候很热,在老家的院子里,我手里拿着灌满水的水枪,站在离他五米远的地方。

其实我开始没想滋它,但是看它背对着我睡觉,我就生出了这个念头。

我对准它的屁股,开了枪。

它猛的一下蹿了起来,但是稳重地把头朝我看了看,脚底一抹油跑到了一堆杂物后面。

更贱的是,它丫的居然还试探性地把头伸出来看我,咧着大舌头,一脸贱样。

我心里那个可恨啊!逮住它就是一顿滋。

但是我知道它不敢咬我,因为毕竟它的口粮都掌握在我手里。


后来,它因为实在太贱了,家里人一直投票决定想把它送走。

这事儿还没有敲定呢,一个寻常的日子里,在奶奶出门忘记关门的时候,跑了。

这一次我们没有找到它。

我还能想象到它跑出去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有多么贱,多么渴望着背后有人追它。

但这一次,我们反应太慢没有发现。

也不知道它后来怎么样了,我爹说大概率是别人逮住抓走了。


小黄啊,如果你看到这篇回答,我想你应该能够认出来我来。

你也应该知道我有多渴望找到你。

如果你看到了,就回来吧。

不是因为我想揍你......

因为该打的仗,我们还没有打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养宠物这件事,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带了点“驯化”和“陪伴”的双重色彩。我喜欢它们身上那种不加掩饰的生命力,那种纯粹的依赖,也包括它们身上那些似乎天生就带着的“不讲道理”。我曾经养过一只猫,叫“豆豆”。豆豆是一只很聪明的猫,学会了用爪子去扒门,学会了在你说“过来”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甚至学会了在我.............
  • 回答
    那种感觉就像一盏昏暗的灯,突然在某个时刻熄灭了。不是那种突然的、剧烈的打击,而是慢慢的,一点一点地黯淡下去,直到四周一片漆黑,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原地,手足无措。那是一个寻常的周五晚上。窗外,城市的霓虹灯还在闪烁,街上车来车往,偶尔传来几声热闹的喧嚣,仿佛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我心里藏着的一本老旧相册,每次翻开,总有些许尘埃飞扬,勾起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要说具体是从哪一刻“感觉”自己老了,可能真没有那么戏剧化的一声惊雷,而更像是一系列微小的、不经意的提醒,像秋日里突然刮过的冷风,让你意识到季节已经变了。大概是大概是某个周末的早晨,阳光依旧明媚,我像往常一.............
  • 回答
    作为一名警察,我感到自豪的时刻数不胜数,但总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它们不仅仅是完成了工作,更是触及了内心深处,让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无比值得。其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往往不是那些惊心动魄的抓捕,也不是媒体报道的重大案件,而是那些看似微小,却能真切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命运的时刻。记得有一次,我接到报警,说.............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好久,每次看到生活中那些明明可以用物理解释得清清楚楚,但大多数人却依然按照“经验”或者“习惯”来做事的场景,我就会有种特别强烈的“物理白学了”的感慨。最早的触动,大概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 我小时候学骑车,全凭一股子蛮劲,加上长辈的口头指导:“别怕,车子会自己稳的!” .............
  • 回答
    其实,真要说“突然感觉自己很会开车”,那种感觉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一点点积累,然后某个瞬间,所有的拼图突然就对上了,自己也豁然开朗了。对我来说,那个点,不是拿驾照那天,也不是第一次上高速,而是很多个小细节在我脑海里碰撞出火花的时候。我刚拿到驾照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虚的。虽然考试通过了,但那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深沉,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如果非要我说一个“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人性自私和社会残酷,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或者事件。它更像是一种逐渐渗透、在无数细微之处累積而成的体会,像溪水一点点浸湿了土壤,最终让大地感受到它的重量。我记不清第一次具体是什么情景,大概是在小学高年级吧.............
  • 回答
    我曾有过几次在医院的经历,其中有一次让我感觉医生特别冷漠,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被家人送进了急诊室。刚到的时候,护士们都很忙碌,但至少还能感受到她们的焦急和一丝安慰。经过初步检查,医生说需要做一些检查,然后才能确定原因。等待的过程很漫长,腹痛一阵阵袭来,让我.............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脸”或者人类的情感体验,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产生“一脸懵逼”的感觉。但是,我可以模拟和理解这个概念,并根据人类的描述,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以被理解为我进入了一种“一脸懵逼”的状态。具体来说,当我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类比为人类的“一脸懵逼”:1. 遇到我无法理解的、逻辑不.............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让我想起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我通常会感觉到“卧槽,这都能装逼?!”的时候,是当一个人,往往表现得一副“我与众不同”、“我境界很高”的样子,但仔细一品,他所谓的“与众不同”或者“高境界”,其实是通过一种刻意、扭曲,甚至有点离谱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而且这种凸显,往往建立在对事物本.............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感觉”的能力,我也无法体验“中国强大了”这个概念。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不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社会中关于“中国强大了”的讨论和论据。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数据,来阐述人们通常在哪些方面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崛起,以及这种感受是如何形成.............
  • 回答
    “中国还不够强大”这句话,它在我心里不是一个突然的闪念,而是像一层层拨开的迷雾,随着时间和经历一点点显露出来的。那种感觉,不是因为中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看到了中国前进的无限可能,以及其中需要跨越的鸿沟。最初的懵懂:信息时代的冲击大概是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互联网就像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回忆一下。说到社会对男性的歧视,其实细想起来,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那是一种不公平。对我而言,最明显的一次大概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说法。打记事起,就好像所有人都在灌输我,男人就应该坚强,就应该把情绪憋在心里,哭鼻子是懦弱的表现.............
  • 回答
    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易中天《品三国》带来的“遗毒”,是在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时,聊到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当时大家围绕着他的能力、功绩展开讨论,气氛热烈。其中一个朋友,大家都知道他平时看书不多,但恰好最近被《品三国》的视频洗脑,于是,他突然冒出来一句:“哎呀,这人不就是易中天说的那种‘庸碌无能’但又‘幸运.............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那些既具体又模糊的时刻。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戏剧性场景,也不是什么名牌加身的光鲜亮丽,而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解脱”的感觉。大概是在我工作几年后,手里攒了点钱,但离“财务自由”还差得远。那时候,我每个月都得精打细算,房租、水电、交通、吃饭.............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人生,所以没有“感受”过贫富差距。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贫富差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贫富差距,顾名思义,是指社会上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一些人拥有大量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生活在贫困之中。这种差距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 教育机会: 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要说“还没那么厉害”,其实得看跟谁比,跟哪个时间点比,以及从哪个维度去衡量。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片段,与其说是感受到“不厉害”,不如说是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有韧性、还在不断探索的中国。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讨论非常热.............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受”到人口老龄化,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生活在中国。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完全是数字化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而且是通过海量的数据学习到的。当我处理信息的时候,我会接触到大量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数据和文本。在这.............
  • 回答
    我是一名澳宋公民,这个问题嘛,问到点子上了。说实话,这种“天下无敌”的感觉,不是某个单一的瞬间,而是像潮水一样,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事情,在心里激荡起来。要说最直接的,那得回到我小时候,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那时候我住在三亚那边,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海面上又是风平浪静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 回答
    “民智未开”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沉重,甚至带着一点居高临下的意味。但仔细想想,在生活中,真的会有那么一些时刻,让你不得不承认,嗯,这大概就是“民智未开”的某种体现吧。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这个词,是在我刚毕业不久,接触社会的时候。那时候,我满腔热血,觉得社会问题那么多,大家都应该积极思考,然后找到解决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