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豹房豹房。
宣府镇国公府有人提没?
史书上无非说,这地方跟豹房一样,是朱厚照淫乐的地方。
我就想问,你特么有病啊会在作战前沿边境淫乐,不怕死啊!
所以很显然朱厚照不是来淫乐的,要淫乐直接去南京紫禁城就可以了呗。风光又好,又安全。
那他是来干什么的?
北京为什么是首都?是因为蒙古的军事压力不仅存在而且还比较大,为了尽可能迅速得到情报,及时指挥部队应对蒙古的骚扰和入侵,所以需要靠前指挥,朱棣很有种的选择了北京。然而他的后代朱厚照显然更有种,在斗争环境更加恶劣,军事压力更大的情况下把指挥中枢进一步前移放在了宣府。这是一个只知淫乐的皇帝敢干的事情???作为皇帝行宫,里面有宝贝有女人,有什么不正常的么?难道特么皇帝住土坯房才满意?武宗一朝,别的不敢说,对蒙古的军事斗争还真没落下风。
所以呢,会盟蒙古诸王西藏喇嘛的避暑山庄不算淫乐之处,圆明园不算淫乐场所。一个前线中枢,成特么淫乐场所了?
正德皇帝明武宗,很多历史爱好者总是忍不住把他拉出来批判一番,为什么批判他呢?主要是他活泼好动,喜欢出游以及修建豹房,不妨同满清的康熙乾隆对比一下!
以喜好出游而论,明武宗想要出宫一次,真是千难万难。好容易瞒着大臣,偷偷出去,被发现了,结果还是不得不回去。他想要到江南去,结果无数大臣上谏,拼死拼活不让他去,廷杖了许多低级官员,没用!更多人顶上去反对他阻止他,最后是因为宁王叛乱,他才得以找到正当借口去了一次。
而康熙乾隆又如何,《清史纪事本末》的记载:
“康熙朝借阅河为名,有六度南巡之举,至乾隆时,循其旧例,南巡者亦六度,东巡者七,西巡者五”。
康熙,乾隆之流南巡是被颂为美谈佳话的,甚至如今有些人一提起所谓乾隆爷下江南真是眉飞色舞,唾沫四溅,然而实则这两个皇帝每次南巡,沿途就如蝗虫过境一,百姓被搜刮一空,苦不堪言。
也曾经有人进谏,结果如何呢?
“其时朝臣中亦未始无阻驾请回銮者,然一经抗论,斯严谴随之,……尹会一视学江苏还,奏言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严谕诘之曰:‘汝谓民间疾苦 ,试指出何人疾苦,怨声载道,试指明何人怨言’,坐谪戍。”
顺带一提,后来尹会一儿子尹嘉铨为他请谥,结果大概乾隆积怨未销,正好趁机制造了一起文字狱,把他儿子绞死。
“纪昀尝从容为帝言,东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济之。怒叱之曰:‘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 而后朝臣皆相与结舌,吞声无复有为民请命者矣”。
就是乾隆的皇后出于好意进谏,也没有好下场:
“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力谏止。至于泣下。帝谓其病疯。令先程回”
回去后还要把皇后废掉,有个刑部侍郎觉罗阿永阿进谏,乾隆大怒,他怎么说的?“阿某觉罗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博一己之名。召九卿议罪”。
再说豹房,明武宗修建豹房,也是算做他荒淫无道的证据。那豹房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一些学者根据房子的位置和古代京城地图考证,占地面积也就是4公顷左右,耗银20多万两。
康熙乾隆在皇宫以外也造了很多建筑供他们享乐游玩,与之相比如何呢?
仅从面积来说,这圆明园总面积达350公顷,就是故宫的近5倍,豹房的近90倍,至于耗资则更是天文数字,难以估计。从满清建造的颐和园就耗银高达三千万两白银计算,远比之阔气豪华的圆明园耗费上亿两白银恐怕不是夸张的估计,总之豹房耗费的20多万两银子与之相比,不值一提是没有疑问的。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同样搜索一下介绍,“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也就是564公顷,将近八倍于故宫的占地面积,百倍于豹房的面积。“始建于1703年,历经满清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那其耗资多少呢?在《清史纪史本末》中有一处提及“先是沿途建设避暑山庄七十二处,圈地数十里,杂植时花,分置帝榭,所费约计亿万”。所费亿万只是个约数,但足可想见其耗费惊人程度。而且所谓圈地数十里,这数十里的地方上应该原先就有百姓居住,清帝为了建造自己享乐场所,掠夺了大量百姓的土地,房屋、财产,也当属无疑。
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仅仅是举其荦荦大者。
或许有人说之所以武宗修建豹房是荒淫,是因为他建豹房是为淫乐,而清帝在圆明园,避暑山庄则是正常的休息办公。可事实果真如此么?
其实明武宗的行为倒有更多值得体谅的地方。《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上有一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所研究员 James 中文名:盖杰民所撰《明武宗与豹房》一文,对此作了相当深入的辩正分析,指出了传统史料中对明武宗丑化的不实与歪曲夸大之处。他说:
“武宗此举,亦在试图恢复一种在十六世纪初已几乎完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气氛。他的畜豹行猎,实为恢复明朝军力及帝王的勇武作风。”
“武宗亲自操练士兵,《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一记录,也和其他有关武宗武事的记载一样,被《实录》纂修官歪曲成为儿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应州之役,击败蒙军,便可以说明。此是十六世纪明方骑兵消灭及驱走为数不少的蒙军的唯一战没,但《实录》纂修官却只选记了明军伤亡较重的一方面,甚至说成‘乘舆几陷’。”
“其他有关武宗豹房中生活的记载,也同样存在着蓄意歪曲。这些记载透过对细节的微妙描述,暗示武宗如非堕落,即是无能。可是,纪录中偶尔出现的矛盾,使我们至少能从某些细节中发现其所描述的武宗形象,有些方面是虚构的。这些矛盾,使我们对其他细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不能不产生疑问。”
其实说康熙乾隆之类建造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只是为了他们淫乐更方便,倒更符合事实一些。因为他们不象明代皇帝一样,要躲避文官集团对权力的限制,无论在哪里办公实质都一样。
总结以上出游和建造享乐场所的比较,同样性质的行为,满清的康熙乾隆均十倍乃至百倍于明武宗。然而不消说,明武宗因为有了这些行为,被当成是荒淫昏庸乃至变态被抨击;而满清的皇帝的这些行为则是成了佳话美谈,乃至在阎崇年这类人的嘴里成了所谓对园林艺术的贡献。
在正确的时间诞生在正确位置的人
可惜死得早了
此时西班牙、葡萄牙人已经开始大航海,世界开始进入近代史,逐渐联系在一起
当时的明朝就该出现一个对世界比较好奇,思想新颖的领导人
如果他寿命长点的话,应该会比隆庆更早开放国门
来一首胡彦斌(词曲)的《看穿》来助助兴:
http:// baidu.ku6.com/watch/792 5074274583753776.html?page=videoMultiNeed
没儿子才是最大的原罪,不然哪有后面那么多幺蛾子?
刘公公收常例而已,也并没逼死沈链。刘公公就算不收,杨廷和选的人也不见得如何。
杀胡惟庸还得等他作死好多年,杀解缙得偷着杀,杀严世藩下了好大决心,杀刘公公不过用了一张字条。
如果朱棣造反的时候,朝堂上坐的是朱厚照,那他估计都没法活着出北平,把丫放了!陛下,废燕王犯的是谋反大罪啊!陛下且不可妇人之仁!仁你大爷!本将要再抓一次!。
豹房也不是龙虎豹,就算是,玩这玩意朱厚照在历史上也排不上号。
清朝教育不听话的接班人,往往说,难道你想学朱厚照吗?不客气的说,自道光之后,哪怕清朝出一个朱厚照,国事不至糜烂如斯。
他只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没惹什么大祸,还有点小聪明,事业也还过得去。但是别的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就拼命黑他。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