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ikTok 正式起诉美国政府,如何从法律角度进行解读?还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回答
TikTok 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这场法律战的核心在于对《2024 年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法案》(以下简称“法案”)的挑战。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诉讼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宪法和法律原则,为我们理解这两大权力主体之间的博弈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首先,TikTok 方面最核心的论点是,这项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言论自由权。TikTok 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为数亿美国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思想、分享观点、参与文化讨论的广阔空间。法案的直接后果是强制 TikTok 出售其美国业务,否则将面临禁令。TikTok 认为,这种强制出售或禁令,实际上是对其平台以及依赖该平台进行创作和传播信息的数百万美国用户言论自由的压制。它就像是剥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广场,让人们无法继续他们的交流和表达。从法律上讲,政府试图限制或影响某个特定的传播渠道,需要极其充分和令人信服的理由,并且这种限制必须是窄化的,以最小化对言论自由的损害。TikTok 质疑政府提出的“国家安全威胁”理由是否足够具体和有力,能够支撑如此极端的限制措施。

其次,TikTok 还援引了第五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该条款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未经正当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TikTok 认为,法案剥夺了其在美国合法经营的财产,并且这一剥夺过程缺乏充分的审判和证据展示,也没有给予 TikTok 充分的申辩机会。简单来说,TikTok 认为政府的行动是“先判决后审判”,直接认定其有罪并加以惩罚,而没有遵循正常的法律程序,比如提供具体证据证明其构成不合理威胁,并允许 TikTok 针对这些证据进行反驳。它强调,即便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政府也必须遵循一套公平、透明的程序,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立法来绕过这些程序。

此外,TikTok 的律师还可能会触及《行政程序法》(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APA)。这项法律规范了联邦政府行政部门的行为,要求其决策必须是基于合理性的,并且要遵循法定的程序。TikTok 可能会认为,政府将 TikTok 认定为国家安全威胁的决策过程,既不合理,也违反了 APA 的相关规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并且其认定存在武断和反复无常的成分。

这场诉讼的走向将非常关键,并且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方面。

最直接的影响是,这次诉讼将成为检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范围以及政府在国家安全领域拥有多大干预权的一次重要试金石。如果 TikTok 胜诉,可能会为其他受到类似威胁的科技公司提供重要的法律先例,表明政府在限制信息传播和商业活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和合规。反之,如果政府胜诉,则可能为未来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特定科技平台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开方便之门。

其次,这场官司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行业的格局。TikTok 的命运将直接关系到其他在美运营的中国科技公司,甚至可能影响到跨国科技公司如何平衡市场扩张与地缘政治风险。如果 TikTok 被强制出售或被禁止,这无疑会加剧全球科技领域的“阵营化”趋势,即各国或区域更倾向于支持本土科技企业,并对外国技术保持警惕。

第三,公众舆论和社会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层面。TikTok 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其中许多是年轻人,他们将 TikTok 视为重要的社交和信息获取渠道。围绕 TikTok 的讨论,也折射出公众对于隐私、数据安全、言论自由以及国家主权等议题的广泛关注。这场诉讼的结果,不仅是法律层面的胜负,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科技巨头和政府权力边界的认知。

最后,这场诉讼的另一个看点在于美国政府内部的协调和策略。在起诉过程中,美国政府各部门(如商务部、财政部、司法部等)将如何协调行动,以及它们在法庭上如何阐述和证明其国家安全担忧,都将是分析的焦点。同时,美国国会未来是否会继续推动类似法案,以及他们将如何回应法院的判决,也将对事件产生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TikTok 对美国政府的诉讼,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纠纷,它是一场在宪法框架下,关于言论自由、财产权利、正当程序以及国家安全界限的深刻辩论。这场法律战的结果,无疑将对美国国内的法律实践,全球科技行业的未来走向,乃至数字时代的权力关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来分析下tiktok的Claim吧

  1. Lack of Due Process:正当程序
  • 这里的核心是,在CFIUS认定TikTok涉嫌违反国家安全的程序中,TikTok到底享受什么样的正当程序(what exactly does the Due Process Clause require in this setting),这是个开放式问题。
  • 当然,TikTok的理由有点凑数,即便这里川普的行政令构成了ex ante notice,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外国交易的国家完全问题,说服法院的几率我觉得不大

2. Insufficient Factual Basis for IEEPA Sanctions 缺乏适用IEEPA制裁的事实依据

  • 这个点没太大胜算,在一个国会授权总统行使权力的总统行为上,法院不会去揣测(second-guessing是不是这么翻译的)总统有没有足够的政策依据。

3.Insufficient Connection to the May 2019 National Emergency Proclamation

  • 这条有意思的地方是,TIkTok的论点换句话说就是字节算这个Proclamation的内容,但TikTok自己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美国公司可算不上,这点有空间去论证--但是讲真,想打动法院应该很难(那话怎么说的,实质重于形式?)

4.Insufficient Tailoring of the IEEPA Sanctions as Applied to ByteDance

  • 这条和第一点很像,但律师抓住了一个核心所以比Due Process的论据更可靠,简单的解释,就是川普到底凭啥说字节跳动(对,是字节跳动,而不是tiktok)有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交易行为,你说的国家安全担忧到时是担忧啥(截止至8/26,美国政府依然也没说清楚),如果有诉讼的话,这会是TikTok的核心(我猜的,猜错了不算),而且如果按照 @视频创作者王瑞恩 说法这个案子能成为判例,那么这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这个案例也有可能画出将来美国政府动用国家安全理由制裁企业的路线图。

5.Violation of IEEPA’s Carve-Out to Protect Certain Communications

  • 简单的说,IEEPA不能禁止不涉及经济价值的个人邮政、电报、电话或者其他通讯,但真的可以把TikTok赶跑,所以没啥用。

6.Violation of the Nondelegation Doctrine

  • 所有美国法学院行政法的考试你都会写这个政府行为违反了Non-delegation Doctrine,但所有人都知道罗斯福新政之后法学院考试答案是这一条的唯一作用。

7.Takings

  • 和华为案不一样的地方在,川普是真的想要钱(参见他推特),但问题是他这部还没要到钱了么,这个问题moot了(太晚了没taking这个事实),甚至你可以说not yet ripe(太早)

8.Code as Speech

  • 凑数+1,按照这个论证,我ISIS成立个银行(现在银行不也都依赖代码运行么),然后制裁就违反第一修正案了?这里的说服法院需要法官有很强大的想象力...

不过最后我写到这里觉得自己很蠢,因为我发现这个案子的本身不在实体,而在程序上。(讲道理C&B的律师肯定比我这个垃圾3L要有水平)。首先,这八个诉求,我都能找到两三个靠谱的,只要地区法院找到一个认为TikTok有可能最后诉讼能打赢的,TikTok就完全能要到一个禁令不执行川普的行政令。那就够了不是么,要到禁令慢慢走motion to dismiss - amendment -discovery -trial - appeal程序就好了,最快也得?2022了吧

举个例子,2017年川普一上台就签了行政令废除奥巴马12年的DACA,然后立马被加州起诉拿到了禁止令,2019年走完了上诉程序,在2020年7月最高法院终于说你川普不能废。当然更好笑的是,DACA本身违不违宪的问题,上个月德州地区法院才刚刚开完庭...

毕竟,TikTok要的本身不就是时间么。

user avatar

感谢知乎互联网领域官方帐号 @未来十年 邀请。字节跳动的起诉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自取:

介绍一下原告七大法律主张:

1、总统令违背了第五修正案,不经正当程序非法剥夺个人财产

根据美国宪法,被剥夺财产者有权得到抗辩的机会。起诉状援引了近期联邦法院判例 Al Haramain Islamic Found., Inc. v. U.S. Dep’t of Treasury, 686 F.3d 965, 1001 (9th Cir. 2012) ,该判例指出,为实现上述权利,美国政府在签发行政命令限制私人企业时,必须充分说明理由,否则企业将没有进行合理抗辩的机会。字节跳动认为,美国政府既没有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准备回应、也没有充分披露事实依据,就通过总统令剥夺了自己的财产,因而违宪。

2 和 3、总统令属于「越权」(Ultra Vires),超出了法律授权范围

美国总统可以在国家紧急状态时,通过总统令干预跨国经济行为,所依据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IEEPA)。

起诉状指出,特朗普以保护通讯领域的国家安全为由签发了总统令,但 Tik Tok 并不是电子通讯服务提供商,仅仅是用户发表观点的社交平台,不涉及总统所关注的信息领域国家安全问题。

诉状进一步指出,即便认为 Tik Tok 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总统令禁止字节跳动在美国开展一切交易的行为也过于宽广,字节跳动旗下还有其他 App 与通讯国家安全没有足够的关联,例如视频剪辑软件 CapCut 等。

4、总统令干涉了私人交流和信息传输行为,因此超出了法律授权范围

昨天我在回答中讨论过这一问题,押中了,字节跳动果然提出了这一主张。

根据 IEEPA,有几点行为是总统无法干预的,比如「不涉及经济价值的个人邮政、电报、电话或者其他通讯」(any postal, telegraphic, telephonic, or othe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which does not involve a transfer of anything of value;)

昨天的回答提到,字节跳动或许可以主张,个人用户录制视频和朋友分享、通过录制视频和网友通讯、通过网络传输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价值,因此属于「不涉及经济价值的个人邮政、电报、电话或者其他通讯」范畴。

建议继续试试看,我也很好奇法院会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5、总统令违背了美国宪法中的「不得代理原则」(Non-Delegation Doctrine)

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根据 2019 年的判例,Gundy v. United States, 139 S. Ct. 2116, 2123 (2019),国会可以授权行政部门行使立法相关的权利,但前提必须是提供了「清晰易懂的原则,以指导代理方行使裁量权」(an intelligible principle to guide the delegee’s use of discretion)。起诉状认为,国会对于国家安全方面行政令的授权相当模糊,并没有提供清晰的标准。

6、总统令违背了第五修正案中关于征收的要求

凑数的,个人感觉没啥用,华为之前的诉讼证明此路不通了,略。

7、总统令违背了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回答中提到过:

根据 Bernstein v. U.S. Dept. of Justice, 192 F.3d 1308 (9th Cir. 1999) 这个第九巡回法院的判例,计算机代码属于一种「言论」,因而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既然第一修正案禁止国会立法限制言论自由,那么也同样禁止立法限制发布计算机代码。

可以看到,字节的起诉状的确引用了Bernstein 这个判例提出主张,强调了 App 背后的代码也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言论。

整体来说,诉状给人的感觉毫无惊喜,一个在知乎拍视频的用户,之前就猜得八九不离十。

这不是阴阳怪气,说实话、心里话,真的不想让字节起诉,带着打打谈谈的态度去起诉、用不痛不痒的片汤话塞满诉状,没法 think outside the box,就危险了。

什么都不想失去的人,最终将一无所得。

其实我不这么在乎火星公司输赢,但我在乎的,是法院如何处理起诉状说的几点问题,特别是 3、4、7。如果字节败诉,形成了新的司法判例,则意味着美国总统封杀微信之类的通讯类 app ,乃至禁止一切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都有了扎实的法律依据,毕竟形成判例就是法律了。

对,我知道中国人要团结,但我是真的不放心你们。你们行不行啊,行不行啊?!!

user avatar

首先,实际上特朗普是没有权利禁止美国民众使用TikTok。

因为,按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美国政府是没有权利不让美国人使用某个APP。

这是根据美国法院在 1999 年对于 Bernstein 案例的裁定,计算机代码也属于言论,享受言论自由,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所以之前美国也只能禁止政府雇员使用TikTok,而不能直接禁止所有美国人使用TikTok。

这使得美国政府必须绕开宪法,才能禁止TikTok。

那么美国只能使用“国家安全”这个借口。

而TikTok曾经在2017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usical.ly的交易,也给特朗普政府找到了一个禁止TikTok的突破口。

musical.ly也曾经是一个流行于欧美的短视频软件,但比较少人知道,musical.ly最初是由一个不到10人的中国团队,于上海和旧金山两地研发出来的。这使得musical.ly曾经一度被视为中国互联网产品出海的“奇迹”。

不过musical.ly却被后来居上的TikTok给收购了,而TikTok也通过收购musical.ly来实现其全球化之路的进一步壮大。

但因为musical.ly被收购的时候,存在大量的美国业务,这使得这笔交易给美国介入干涉,提供了可能。

这是因为最早在1975年,美国福特总统设立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这个CFIUS的权利很大,是专门受理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业务的交易安全审查,美国总统有对CFIUS的最终决定权。

美国总统通过CFIUS的确是有美国法律上赋予的权利,来调查外国投资者收购美国业务的交易,允许或者阻止交易的进行。

这是因为,美国的《国防法案》第721条里,授予了美国总统,不用宣布紧急状态,就可以直接取消、还原危及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包括不予批准、资产剥离、罚款、禁止运营等。

这才使得特朗普抓住TikTok收购过musical.ly的事情,来借题发挥,把事态扩大化。

所以一开始特朗普强行要求TikTok卖出美国业务,实际上就是基于此实现的,特朗普政府认为musical.ly的美国业务被TikTok收购,影响所谓的国家安全,所以要求这个交易终止还原,而特朗普政府比较无理的认为当前TikTok的美国所有业务,都是来自于musical.ly

不过实际上在2017年TikTok收购musical.ly的时候,musical.ly日活还只有几千万,虽然也是一个冉冉上升的新星,但体量还不算特别大。

而TikTok目前的日活数据应该至少有6亿。

我们其实很难区分究竟TikTok当前的火热,有多少当初musical.ly的功劳。

我们也很难量化,当前TikTok的美国业务里,究竟musical.ly应该拥有多少比例。

但是特朗普政府就是直接简单一刀切,抓着收购过musical.ly不放,强硬要求TikTok剥离美国业务,这其实是一种很无理的蛮横要求。

不过,特朗普政府这样做的确还是有美国的法律依据,虽然美国这个法律的整个逻辑是十分典型的美式强盗逻辑。

毕竟TikTok收购musical.ly都两年多了,美国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去拿这个事情说事,美国这是明显是将TikTok收购musical.ly的这件事故意政治化。

对于TikTok来说,他一开始没有选择反抗,而是在美国要求之下,愿意剥离其美国业务,实际上等于也是认同了美国的这个强盗逻辑。

所以张在给员工的信里写到美国的这种行为“不合理,但合法”。

只是,TikTok没想到的是,美国的胃口不单单只是要吞下其美国业务而已。

根据现在媒体披露的一些信息,美国在整个谈判收购过程中,不断狮子大开口,要求TikTok不单单只出售其美国业务,还要求其出售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业务,到后面甚至要求收购整个全球业务。

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合法。

而美国为了强迫TikTok同意这样的不合理且违法的收购,就动用特朗普的另外一个总统权力,也就是发布“行政命令”,通过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设立一个期限禁止美国企业与TikTok母公司进行任何交易。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强迫TikTok在这样极短的时间里,仓促同意这样一份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收购。

特朗普这次给TikTok禁止交易的行政命令命令,引用的这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是诞生于1977年,这一法案授予美国总统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处理涉外经济事务的极大权力。

但实际上特朗普这样做,有滥用权力的嫌疑。

所以TikTok在前天有发言人就表示,对特朗普和美国政府的起诉依据主要是两项罪名:违反美国宪法和逾越总统权力。



因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是要求美国在遇到“不寻常、非常严重的威胁”的时候,才能被引用的。

要说美国因为TikTok就遇到这样“不寻常、非常严重的威胁”,这是十分荒谬可笑的说法。

所以特朗普实际上是在滥用权力来针对这样一家企业进行打压,这是有很大问题的。

其次,《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也有相关条款明确说明,“美国政府不能以这项法案监管或禁止包括“个人交流”、电影或其他媒体形式的分享”。

换句话说,特朗普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来禁止TikTok,实际上有侵犯美国人的言论自由权力,这是违反美国自身的法律。

所以TikTok以此来起诉特朗普,是很明智的选择。

这跟其一开始的这种不反抗行为,有了很鲜明的反差和变化。

不过我觉得,目前TikTok的诉求,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让美国以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让TikTok以一个比较公道的价格,剥离出其北美业务,并且不设时间期限,让美国不要做这种强盗打压式收购。

TikTok应该是想保留其除了北美之外的全球业务的情况下,仍然出售其北美业务。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并非一个最好的方案。

这个方案可能对TikTok来说是短期利益最大的一个诉求,但如果放到当前中美激烈博弈的大背景下,TikTok这样去出售自己北美业务,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首先从TikTok自身利益来说,一旦最后出售其北美业务,会让很多人对其母公司反感,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得不偿失。

另外,对TikTok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来号召美国民众来支持言论自由,要求特朗普停止打压言论自由。

这种在美国的先天然正确,只要TikTok用得好,完全有可能把时间不停的耗下去,并且可以团结美国当前内部很强大的反对特朗普的势力群体,使我们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如此把时间拖到美国大选之后,TikTok才可能有一线生机,通过不出售自己的方式,来最大程度保留自己应得的合法权益。

否则即使TikTok能够以一个公允的价格把自己美国业务卖了,也只是对美国有利,对我们无益的一件事情。到那个时候,活下来的TikTok,也只是一家美国企业而已。

TikTok一开始就是没看清这个形势,没有运用言论自由这个自己最大优势,结果迅速躺平,把自己陷入一个比较被动的尴尬境地。

我个人还是希望,TikTok能够看清形势,主动停止这场不公平的交易,好好想想自己的优势,能够据理力争来为自己争取到应得的合法权益。

而不是对美国政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来按照美国政府的节奏去把自己给卖出去。

另外,美国历史上,有过最高法院推翻总统行政命令的先例,但也只有两次,分别是1952 年杜鲁门总统的第 10340 号行政命令、1995 年克林顿总统的第 12954 号行政命令。

虽然有先例,但这个次数不多,所以TikTok胜诉的可能性极低。

除了最高法院直接否决总统行政命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是由美国立法机构来否决总统的行政命令,但这要参众两院都以2/3票数通过,否则必然会被特朗普给否决,所以相比最高法院来说,这条路的可能性是基本等于0。

更何况,在当前中美的局势关系大背景下,我对美国司法体系的独立性不抱任何信心,美国现在很明显就是政治和选举凌驾于一切之上。

因此TikTok想要在9月15日之前推翻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可能性是基本没有。

但我仍然还是支持TikTok去起诉美国。

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起诉,才能让世界知道TikTok是被掠夺的受害者对象。

才能让世界看清楚美国虚伪的真面目。

才能让世界看清楚,当前美国的政治不但凌驾于疫情防控之上,也凌驾于司法之上。

才能让世界看清楚,美国看似健全的司法体系之下,实际上有着许多为“美国优先的霸凌行径”提供便利的漏洞。

像臭名昭著的《1974年贸易法》、还有这一次给掠夺TikTok提供便利的《国防法案》、《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都成了当前美国施行单边主义,来对他国进行掠夺、霸凌的工具。

像特朗普这一次的行为,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可以用“国家安全”为由,来肆意掠夺一家本来正常合法运营的企业,可以随时通过栽赃莫须有的罪名,来做这种恶意收购。

这已经在严重践踏自由市场的最基本精神,是在严重滥用权力来对他国企业进行打压和掠夺。

要让全世界都注意到这一点,撕掉美国虚伪的面具,这是TikTok为什么需要起诉美国政府的原因。

希望TikTok可以把这个起诉坚持到底,别半途而废。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关于我更多的文章,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阅读。

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user avatar

1.这个官司是打给中国看的。

2.这个官司会激怒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和美国资本家。

3.尽管如此,我还是支持火星人打这个官司,__咬__一嘴毛总是很有观赏性的。(空格处填一种常见哺乳动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TikTok 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这场法律战的核心在于对《2024 年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法案》(以下简称“法案”)的挑战。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诉讼涉及一系列重要的宪法和法律原则,为我们理解这两大权力主体之间的博弈提供了深刻的视角。首先,TikTok 方面最核心的论点是,这项法案违反.............
  • 回答
    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8月发布行政命令,计划禁止TikTok(抖音国际版)和微信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封锁,更触及了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竞争、数据安全和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特朗普政府封杀TikTok和微信的举动及其.............
  • 回答
    关于媒体报道微软正谈判收购 TikTok 美国业务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成功的可能性。一、 媒体报道的背景与信息来源首先需要明确,目前关于微软谈判收购 TikTok 美国业务的消息主要来自于媒体的零星报道,而非微软或字节跳动的官方确认。这些报道通常基于匿名消息人士的透露,如《华尔.............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牵动人心,字节跳动和美国政府这边的博弈,就像一出悬念迭起的大戏,谁也猜不透下一集会怎么演。不过,从目前的种种迹象和过往的经验来看,咱们可以掰扯掰扯这事儿后续可能的发展方向,力求说得详实,也别一股子AI味儿。目前的僵局与各方诉求首先,得明白这事儿为什么闹成这样。美国政府那边,最核心的关切是.............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考虑要求字节跳动(ByteDance)拆分 TikTok,将其出售给美国公司,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发展轨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事件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及背后的考量:事件的背景和核心关切点:在深入探讨发展之前,理解事件的核心背景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以及后.............
  • 回答
    TikTok 首席执行官凯文·梅耶尔(Kevin Mayer)的辞任,虽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出于个人原因,需要辞去 CEO 一职”,但在当时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商业环境下,这一举动无疑释放出许多值得深入解读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美国政府压力与地缘政治博弈的直接影响: 特朗普政府.............
  • 回答
    TikTok 再次向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试图阻止其在美国的禁令生效。这起诉讼发生在距离美国大选越来越近的关键时刻,而前总统特朗普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缺席”角色。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 TikTok 诉讼的最新进展。这次诉讼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延续了之前一系列的法律斗争。TikTok 及其母公司.............
  • 回答
    TikTok 和抖音的成功绝非偶然,它们就像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让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互联网巨头们在短视频这个赛道上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微信、Google、Facebook 并非没有尝试,甚至投入了巨资和大量资源,但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让我们抽丝剥茧,深入剖析一下。1. .............
  • 回答
    关于“如果TikTok被收购,大家会看不起张一鸣吗?”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当复杂,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有人会理解,有人会失望,但“看不起”这个词的程度和普遍性,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下是详细的解读:一、 理解与支持的观点: 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压力是现实的: 这是最关.............
  • 回答
    关于张一鸣在 TikTok 收购案中的“错误”以及近期被大量批评的现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就能概括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涉及政治、商业、国家安全、法律以及全球化等多个层面。我们将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探讨。一、 TikTok 收购案的背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首先要明确的是,张一鸣并.............
  • 回答
    关于 TikTok 在美国上市的传闻,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而且每次提起,都能在资本市场掀起一阵不小的涟漪。要说它有多大的可能性,这事儿嘛,说实话,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可能性分析:首先,从“愿不愿意”这个角度看,字节跳动和 TikTok 是非常渴望在美国上市的。你想啊,TikTok .............
  • 回答
    张一鸣就TikTok一事给中国区员工写信,主题是“不要在意短期损誉”,这封全员信的解读和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一、 信件的核心内容与张一鸣的意图: 核心信息: “不要在意短期损誉”是核心,直接回应了TikTok在全球,尤其是在美国,所面临的压力、审查和负面舆论。张一鸣以此.............
  • 回答
    关于TikTok事件中,大众对微软的抵制情绪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1. 微软的品牌形象与公众认知: 长期可靠的科技巨头: 微软作为一家拥有数十年历史的科技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Azure云计算等,早已深入人心,成.............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要求 TikTok 在 9 月 15 日前出售给美国公司,否则将强制关闭的决定,是一项极具争议性的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评。要全面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特朗普政府提出这一要求的核心理由(官方立场):特朗普政府最主要的担忧在于 国家安全。具体来说,他们认为: .............
  • 回答
    TikTok在美国遭遇用户集体诉讼,这绝对不是个案,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技术、法律、商业以及社会议题,绝非简单的“谁对谁错”。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拆开来看。首先,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是什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场关于“隐私与数据利用”的拉锯战。TikTok被指控做了几件事,而这些事是美国用户觉得.............
  • 回答
    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 给微软?这个传闻一出,立刻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巨浪。虽然最终的结局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假设真的成为现实,TikTok 这款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未来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微软对 TikTok 的收购,绝非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
  • 回答
    关于明州黑人事件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而最近关于 TikTok 是否屏蔽相关关键词的说法,更是让许多人感到不安和愤怒。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内容审核的透明度、平台责任以及言论自由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事件的表面现象:简单来说,有用户在 TikTok 上尝试搜索与“明州黑人事件”相关的关键词.............
  • 回答
    印度政府近期以“有损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由,再度宣布禁用15款中国应用程序,这已经是印度政府在继2020年封禁TikTok、微信等59款中国应用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清理”中国软件行动。这一举措无疑再次将中印两国在科技领域的摩擦推向了新的高度。从印度的角度来看,此番禁令的背后,逻辑似乎一脉相承。首.............
  • 回答
    看待微软收购 TikTok 不超过 300 亿美元这个价格,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好”或“坏”的评价。这个数字背后牵扯着商业利益、地缘政治、技术前景以及用户数据等方方面面,理解这些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看法。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 300 亿美元这个价格本身。 相对Ti.............
  • 回答
    TikTok 启动 PreIPO 融资,估值高达 625 亿美元,甲骨文和沃尔玛合计持有 20% 股份——这绝对是近来科技和资本市场上的一个重磅消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TikTok 作为一个全球现象级的短视频平台,用户增长和影响力一路飙升,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它的文化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