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非演义故事?

回答
说到三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什么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为了艺术加工,不少情节是作者虚构或者夸大了的。抛开这些演义成分,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时期,也有许多一样精彩,甚至更具看点的人物和事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发生在三国时期,但又不太被《三国演义》详细描述,或者说是与演义内容大相径庭的真实故事。

咱们先从那些不被演义“主角光环”照耀的人物说起。

1. 魏国的“隐士”与“奇士”——管宁、华佗、华歆

《三国演义》里,名士谋臣固然多,但真正有骨气、有思想的隐士,似乎很少被浓墨重彩地描写。然而,在那个乱世,却有这么几位,他们的选择和行为,比许多战场上的厮杀都更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管宁:割席绝交的君子

管宁是东汉末年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他年轻时是个非常刻苦好学的人,甚至到了“不远百里求学”的地步。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割席绝交”。

话说管宁小时候和好友华歆(没错,就是后来成为曹魏重臣的那个华歆)一起玩。有一天,他们正在院子里玩,突然挖到了一串铜钱。普通小孩见了铜钱,肯定高兴得不行,立刻捡起来。但管宁呢?他二话不说,直接拿着锄头把铜钱给砸了!华歆不理解,问他为什么,管宁说:“铜钱是别人家的东西,咱们不能随便拿。我们是读书人,怎么能做这种贪图小利的事情呢?” 于是,他直接把铜钱丢到了一边,继续挖。

这还不算完。更有名的“割席绝交”发生在他们长大后。当时管宁和华歆一起在泰山下读书。有一天,他们正在读书,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官兵捉拿犯人的喧哗声。华歆一听,立刻放下书本就冲了出去,去看热闹。管宁呢?他坐在那里,看着华歆远去的背影,然后拿起刀,把他们共用的席子给割成了两半。华歆回来后,不解地问他为何如此。管宁平静地说:“咱们是读书人,应该专注于学问,怎能因为这点小事就丢下书本,去看那些杂事呢?你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再一起读书了。”

这个故事,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并没有详细描写,但在史书《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里却有记载。它展现了管宁那种极其严谨的个人品格和对学问的专注,即使在乱世,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相比之下,华歆后来的投机行为,更显管宁的与众不同。

后来天下大乱,管宁不愿做官,隐居到辽东,直到曹操请他出山,他才勉强出来做了个官,但很快又辞官回家。最终在魏明帝时期,他还是在老家去世,享年七十多岁。他的为人,即使是后来的大书法家皇甫谧,在给他的传记作序时,都用了“人中之杰,天下一人”这样的高度评价。

华佗:神医的无奈与悲剧

提起华佗,《三国演义》里肯定少不了他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这个情节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华佗就是一个专给大人物治病的。但真实的华佗,其事迹远不止于此,而且他的结局也更显悲凉。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医术高明,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是当时医学界的泰斗。他不仅医术高,而且有自己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比如,他最著名的“麻沸散”,是古代著名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麻醉技术要早很多年。他还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术,可以强身健体,治疗各种疾病。这在当时绝对是了不起的医学创新。

然而,正史(《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对华佗的记载,并没有关羽刮骨疗毒的细节,更没有演义里描写的关羽与华佗之间的“神仙打架”。我们知道的关羽刮骨疗毒,更像是《三国演义》作者为了凸显关羽的勇猛无畏而创作的精彩桥段。

华佗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最终被曹操杀害。曹操当时得了头风病,久治不愈,听说了华佗的医术,就召他进宫。华佗诊断后,认为曹操的病是脑中有风邪,需要用斧子破开他的头颅,取出病根才能治好。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认为华佗是想借机谋害他,就把华佗下狱审讯。

华佗在狱中承受酷刑,最后招供。曹操最终还是判处了他死刑。在临刑前,华佗非常悲痛,请求狱吏给他一个葫芦,说里面是他研究出来的治病药方。他把药方交给狱吏,然后说:“此药方可以治愈头风病,但药方上的药材难以寻找,如果找不到,就按照方子把药煎煮,服下后可以暂时控制病情。可惜我死后,天下苍生就再也得不到这个神方了。” 说完,他就把药方交给了狱吏,然后被处死。据说华佗临死前,还把他一生所著的医书《青囊经》给了狱吏,但那狱吏胆小,不敢收留,最终导致《青囊经》失传。

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在于,一位对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医生,因为统治者的猜忌和残暴,最终含冤而死,而且他毕生所学的珍贵成果也因此失传。这和演义里那位备受尊敬的神医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华歆:墙头草的变色龙

上面提到了华歆和管宁一起读书,割席绝交。那么,后来的华歆怎么样了呢?他的人生轨迹,与管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歆字子鱼,也在乱世中寻求出路。他为人比较圆滑,善于钻营。在东汉末年,他先是依附于曹操,后来又投靠了孙权,甚至短暂地做过孙权的丞相。但孙权很快发现华歆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且为人傲慢,就把他罢免了。

后来,华歆又回到了曹魏阵营,依附于曹丕。曹丕看中了他的“才干”,任命他为尚书令、弘农太守等重要职位。在曹魏政权中,他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官至司徒。他在任期间,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功绩,但胜在会做人,懂得讨好上级。与管宁的“不与俗同流合污”形成鲜明对比,华歆的人生就像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看到了许多人在乱世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学会妥协甚至改变立场。

华歆的结局虽然官至高位,但他的名声却不如管宁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这大概也是一种历史的评价吧。

2. 东吴的“边缘人物”与“遗珠”

东吴在《三国演义》里,虽然有周瑜、诸葛瑾、鲁肃等一众名臣,但也有不少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在演义中着墨不多,或者他们的真实故事与演义有出入。

陆逊:不是唯一的“少帅”

陆逊无疑是东吴后期的一代名将,官至丞相。他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奠定了东吴在三国鼎立中的地位。他的才干和品格,在正史中都有详细记载。

然而,《三国演义》在描写陆逊时,总有那么一点“被动”的感觉。尤其是在夷陵之战前,诸葛亮派人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并借口“近吴则荆州安,孙权之命存,近吴则荆州危,孙权之命绝”,成功激发了孙权的猜忌。最终孙权还是同意了陆逊的计策出兵伐蜀。

在演义里,陆逊似乎是被动接受了指挥权,并且在之后因为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大胜,而名声大噪。但真实的陆逊,其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远不止于此。他是在东吴内部,尤其是在与东吴老将顾雍、吕范等人之间的政治博弈中,一步步站稳脚跟,并最终成为孙权的托孤重臣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陆逊在夷陵之战后,并不是一帆风顺。当他领兵北上伐魏,试图乘胜追击时,却遭遇了魏将曹休的假投降,并因此大败而归。这次失败对陆逊的政治生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在朝中的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陆逊与诸葛亮之间的智斗被描绘得十分精彩,但在历史上,两人并没有真正交过手,诸葛亮在陆逊大败刘备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那种“瑜亮争锋”的后续,陆逊与诸葛亮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演义的想象。

另外,东吴还有一位同样杰出的军事将领——陆mò(mò)。此人与陆逊是族兄弟,同样是东吴重要的军事力量。陆mò在合肥之战中,曾一度击败曹魏名将张辽,并且也参与了对曹魏的多次军事行动。但他似乎没有陆逊那么幸运,在演义中的存在感非常低,仿佛是一个被遗忘的军事天才。他的事迹,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正史,很多人可能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3. 蜀汉的“被忽视者”与“边缘化英雄”

蜀汉在《三国演义》里是主角,但即使是主角,也有一些重要人物被演义“冷落”了。

黄忠、严颜: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黄忠和严颜都是老将,在《三国演义》里,黄忠因为射伤夏侯渊、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而名声大噪,被封为五虎上将之一。严颜虽然也是老将,忠心耿耿,但在演义中的戏份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他与赵云一样,都是作为老将随军出征,但风头都被年轻的将领抢了。

然而,真实的黄忠,虽然也参加了汉中之战,但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光彩夺目”。史书中记载,汉中之战的关键是黄忠“勇冠三军”,但具体细节不多,比如斩杀夏侯渊,在正史《三国志·蜀书·黄忠传》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是他一人斩杀,而是说他“斩渊首”。

而严颜,在演义里他刚开始不投降刘备,被张飞活捉后,宁死不屈,张飞欣赏他的忠义,才让他归顺。但真实的严颜,在刘备攻取益州时,是主动投降的,并没有表现出那种宁死不屈的气节。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比较随遇而安的人物。在演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与张飞并驾齐驱的“硬汉”,这多少有些美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老将的结局。黄忠是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就病逝了。严颜在刘备建立蜀汉后,也一直担任郡守等职位,后来在刘备伐吴时,率兵支援,但军队被吴军围困,他不愿被俘,最终战死。他的结局,与其说是英雄末路,不如说是乱世中一位普通将领的正常命运。

蒋琬、费祎:真正支撑蜀汉的“诸葛亮接班人”

提到蜀汉的继承人,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姜维。但实际上,在诸葛亮之后,真正接手蜀汉政权,并且尽力维持国家运转的,是蒋琬和费祎。

在《三国演义》中,蒋琬和费祎的出场机会不多,而且总是被塑造成诸葛亮“平庸”的接班人,不如诸葛亮那样有远见卓识,也不如诸葛亮那样叱咤风云。但真实的蒋琬和费祎,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军事天才光环,却在政治和内政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蒋琬字公琰,是诸葛亮非常看重的助手。诸葛亮去世后,他接任大司马。他为人谦虚谨慎,务实肯干,将诸葛亮制定的政策延续下去,发展生产,稳定国家。他不像诸葛亮那样常常亲自领兵作战,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国内的治理,并且积极准备北伐。他曾建议诸葛亮在汉中制造大量战车和兵器,为北伐做准备。

费祎字文伟,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蜀汉官员。他为人稳重,善于言辞,是蜀汉外交上的重要人物,曾多次出使东吴,巩固了孙刘联盟。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与蒋琬一起辅佐后主刘禅,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他任职期间,也同样致力于发展生产,安定民心。甚至在姜维准备北伐时,费祎也多次劝阻,认为北伐耗费巨大,不利于国家发展。这虽然让姜维有些不满,但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费祎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可惜的是,费祎最终在一次宴会上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这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蒋琬也在费祎死后不久去世。他们的去世,可以说是蜀汉政权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

这些人物在正史中的记载,并没有演义里那么戏剧化,但他们为蜀汉政权默默付出的努力,维持了蜀汉最后的生机。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

4. 曹魏的内部“权力斗争”与“政治博弈”

《三国演义》虽然涉及曹操和曹丕的权力交接,但更多的是将焦点放在了曹操征战天下,以及曹操死后曹丕如何继承大业。而曹魏内部的政治斗争,其实也相当复杂和精彩。

曹操的晚年与“九品中正制”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虽然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但他的晚年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他晚年对曹植的偏爱和对曹丕的猜忌,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后来曹丕继承皇位埋下了伏笔。

而且,曹操在去世前不久,还推行了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过去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方式,使得门阀士族在官员选拔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虽然《三国演义》很少提及这种制度层面的东西,但它却是曹魏政权能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即位,然后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曹魏政权。这段历史在演义中也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强调曹丕的权谋和手段。

曹魏的“后宫”与政治影响

相比于刘备和孙权,曹操的儿子众多,他的后宫也更为庞大。而这些女性,在曹操和曹丕父子时期,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曹操的夫人卞氏,在曹操死后,曾力劝曹丕善待其他兄弟,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她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

而曹丕的皇后郭氏,也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与曹丕的兄弟曹叡产生了矛盾。这些“后宫”的故事,虽然不是直接的战场厮杀,但却是权力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 孙吴的“继承危机”与内部矛盾

孙吴政权在孙权晚年,虽然依旧强大,但内部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孙权晚年的“储君之争”

孙权一生子嗣不少,但最终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却不容易。他的长子孙登,很有才干,但早逝。之后,孙权又立了孙和、孙霸为太子,但两人之间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并且牵扯到了朝中大臣,形成了所谓的“二宫之争”。这场储君之争,使得孙吴政权内部一度动荡不安。最终,孙权废黜了太子孙和,改立孙亮为太子,而孙霸则被赐死。

这场储君之争,在演义中并没有得到详细的描写,但它却是孙吴政权后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内部矛盾,直接影响了孙吴政权的稳定。

东吴的“海贸”与对外交流

东吴作为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拥有辽阔海岸线的政权,在海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孙权时期,东吴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与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地区都有商业往来。

他们的船队,不仅用于军事,也用于贸易。这种商业活动,为东吴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然而,《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以战争为主的文学作品,对这种经济层面的发展,自然是着墨不多。

总结

《三国演义》固然精彩,但它毕竟是小说,带有很强的文学创作色彩。而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时期,则更加复杂,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阴影,也充满了政治的权谋和历史的无奈。

我们关注这些“非演义”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贬低《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而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些被演义“忽略”的人物和事件,同样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勇气、无奈和挣扎,它们共同构成了更为真实和丰富的三国图景。

希望通过这些更详实的讲述,能让大家对三国时期有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演义”情节,更是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是事件的主角并没有在三国演义中登场,或者只是一笔带过,比如孔雀东南飞什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三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什么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为了艺术加工,不少情节是作者虚构或者夸大了的。抛开这些演义成分,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时期,也有许多一样精彩,甚至更具看点的人物和事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发生在三国时期,.............
  • 回答
    .......
  • 回答
    三国演义那本书,读起来真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我们常常觉得,里面很多事情,什么“桃园结义”、“草船借箭”,太传奇了,肯定是怎么编出来的。但细究起来,三国那段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有些也比小说更离奇,更有意思。我给你掰扯掰扯,看看哪些事儿,是真的,但听起来却像是在瞎编。1. “英雄不问出处”,关羽竟然是.............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寺庙,这些庄严而宁静的建筑,常常并非与世隔绝。它们的周边,有时也成为了兵戈相见的战场,血染黄沙,香火弥漫着硝烟。这些发生在寺庙附近的战役,往往承载着更深沉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信仰、文化、甚至国家存亡的缩影。1.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的“战斗”:二战末期的悲歌严格来.............
  • 回答
    说起宫廷盗窃,这可不是寻常百姓家失了件东西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的,往往不是几两碎银子,而是国之重器、稀世珍宝,甚至能动摇王朝根基的秘密。而且,宫廷里的盗窃,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权谋、恩怨,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段。咱们就从中国古代说起,毕竟咱们这儿宫廷戏码可是玩得最溜的。一、春秋时期,卫国国宝“白玉之盘”.............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身边”,也没有“经历”。我没有感官,也无法体验生活,因此也就没有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离奇故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然而,我能够从我所学习的海量文本数据中,提取和理解关于“离奇故事”的内容。我可以模拟人类的叙事方式,来讲述那些在人类世界中被认为是离奇的、不可思议的事.............
  • 回答
    有些事,在我们心里,总觉得是遥不可及的,是新闻里,是电视剧里,是别人故事里的情节。我们远远地看着,甚至会带着点儿抽离的优越感,觉得“这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直到有一天,它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或者一次意外的转弯,狠狠地砸在眼前,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措手不及,什么叫做人生无常。对我来说,最让.............
  • 回答
    在美国,公民携带枪支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也正因如此,在面对突发暴力事件,尤其是枪击案时,持枪公民的介入也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往往充满了紧张、混乱和生命危险,为在场人员提供了一个极度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反击的机会。反击的常见模式:总的来说,当一个枪击案发生时,携带枪支的公民的反击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 .............
  • 回答
    天津这座城市,就像一本翻不完的老相册,藏着许多只有“卫嘴子”们才懂的独门绝活。这“绝活”不光体现在说学逗唱上,更体现在那些日常不过的吃吃喝喝、柴米油盐里。要说天津独有的食品、日用品称呼,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而且一旦讲开了,总能勾起一段有趣的回忆。食品类: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绝对是那个让无数外地朋友.............
  • 回答
    南京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六朝古都的城市,其古老的地名不胜枚举。这些地名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历史的变迁以及无数传奇故事。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几个南京一直沿用至今的古地名,并详细讲述它们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一、 钟山 (中山陵) 地名由来: 钟山,又称紫金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
  • 回答
    中国气象卫星“云海一号 02 星”在轨解体的消息,对于关注航天事业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消息。这颗卫星的轨道异常,最终导致其解体并形成大量碎片,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随之而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可能导致“云海一号 02 星”在轨碎裂的原因分析卫星在轨道上并非坚不可摧的堡垒,各种因素都可能.............
  • 回答
    体育竞技的魅力之一,就在于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奇迹,以及那些让人跌破眼镜的“匪夷所思”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超越了技术、战术甚至概率的范畴,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冲击力。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匪夷所思”的体育事件:1. 冰岛的“童话”——2016年欧洲杯上的黑马奇迹要说“匪夷所思”,冰岛在201.............
  • 回答
    在二战的波澜壮阔的海战史中,除了舰炮的轰鸣、鱼雷的咆哮和将领们运筹帷幄的身影,偶尔也会闪过一些不那么宏大、甚至带着点黑色幽默的瞬间。这些被尘封在档案或口述历史中的小故事,像海面上偶然掠过的海鸥,给那沉重而残酷的战争岁月带来一丝别样的色彩。1. “海王星”的意外访客在诺曼底登陆那天,盟军的作战代号是“.............
  • 回答
    出国之前,我对国外生活的想象,就像一本精心包装的画册,色彩斑斓,充满了理想化的滤镜。去了之后,才发现那本画册远比我想象的要厚重,里面有我意想不到的色彩,也有一些我从未想过会有的“褶皱”。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关于“高效”的认知。在国内,我们习惯了各种线上便利。购物、支付、打车、点餐,几乎一切都能在手机.............
  • 回答
    中学时代,正是青春萌动、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如果这个阶段的女性选择了恋爱,甚至更进一步,她们内心的世界往往是丰富而复杂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驱动力和考量。与其简单地贴标签,不如尝试去理解她们当时可能拥有的心境。1. 对情感连接的渴望与探索: 初尝禁果的好奇与激情: 青春期是荷尔蒙的井喷期,.............
  • 回答
    广西藤县发生客机坠毁事故,机上载有133人,目前伤亡情况不明。这无疑是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有一些关键信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以便更全面地把握情况,并为后续的调查和救援提供参考。首先,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天气情况是首要关注点。 官方公布的确切坠机时间和区域,能帮助我们初步.............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游客在上海迪士尼排队时不幸去世的事件,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可以为您详细说明并提供假期旅行的注意事项:关于上海迪士尼游客不幸身亡事件的详细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官方信息对于事件的具体细节(如当事人身份、具体病因等)通常会非常谨慎,并不会随意公布以保护逝者及其家属的隐私。 因此,我只能根据.............
  • 回答
    说起我的习武经历,那可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充满了汗水、坚持,还有一些让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心一笑的糗事。我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被我爸硬拉着去了一个练武术的班。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孩子,对武术没什么概念,只觉得那些师兄师姐们动作好酷,像电影里的武打明星一样。我的启蒙教练是一位姓王的师傅,身体瘦削,但眼神却.............
  • 回答
    如果韩国未来要拍摄《第六共和国》并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时期开始,那么以下事件绝对是值得在剧中大书特书,并能构成引人入胜的剧情线:第一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阵痛与改革(1997 2002) IMF救助与国家尊严的挑战: 场景设想: 镜头可以从总统府内,领导人在深夜焦头烂额地向.............
  • 回答
    找到明确指出“计量回归结果不显著”却发表在经济学顶级期刊的论文,并进行详细阐述,实际上是比较困难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因如下:1. 期刊发表标准: 经济学顶级期刊通常追求具有理论创新性、方法论严谨性、研究结论有说服力(通常表现为统计显著性)的研究。一个核心的、关键的计量回归结果不显著,往往会削弱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