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
把法律、医学、金融学这三个专业的学费强制设置为50万人民币一年。
如此坚持十年以后,你就能看到中国律师医生会计师的薪酬待遇比肩欧美同行了。
中国的工程师、工人、农民的薪酬待遇比不上欧美同行,凭什么律师、医生、会计的薪酬就要比肩欧美同行?
就凭前者的工作可以被欠发达地区的同行替代?还是后者的劳动比前者更有“价值”,或者说“技术含量”?难道念一个机械工程师或者土木工程师就比学医学法简单吗?
王菊虽然生活中软,但在网络上还是很硬,硬到一真见血。
说说去年韩国医生罢工的事。
因为韩国官方宣布,在未来的十年内在医学院每年招生3058人的基础上再增加400个名额,韩国医界觉得
“政府做出的扩招决定是草率的单方面决定,目前已经拥有了足够医疗人员,现有医生应该得到更高的报酬”
“并不缺少医疗人员,有问题的是分配方式”
并进行罢工来要求收回成命。即使在韩国政府表示在疫情结束前将暂时扩招计划,韩国实习医生协会表示除非韩国政府撤回扩招计划,否则将继续无限期罢工。
所以,只需要减少医生配给,洛阳纸贵,自然收入高了。
但我们是什么制杜?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饭吃的制杜。
之前赤脚医生已经给出答案了,我们要每一个人都看得起病,如果以美国的标准,很多人其实没资格当医生,但如果以美国的标准,很多人也没机会看病。
中国的医生,和美国的医生,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真要对比,那就是
前浪≈美国医生。(各方面大体相等)
住院医、规培医、研究医≈美国护士。(工作性质、强度、内容,而不是收入)
别抱怨收入低,感恩就对了。
1,美国人富是因为美国富。
2,小老板、合伙人自然比社畜赚的多。
3,扪心自问,按照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你的天资和家境能让你professional么。
我们国家人实在太多了。。。。
会计师这个行业我不清楚,但是cpa考试我一年已经过了三门了(经过评论指正,过三门其实和没过一样。),学习时间不短但也不是太长,毕竟还有工作要做。目前看下来过cpa整个考试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我同学在天津某财经院校,毕业就考过了,上财央财就更不用说了。
律师这个行业,我是学习法律的。我在大学期间就通过司法考试,我认识的同学基本也都在大学或大学毕业哪一年通过了司法考试,据说我们学校司法考试通过率为7成,这几年可能更高。清华北大人大不用说了,985,211也是,推测本科期间考个司法考试玩玩的,应该不少。
医生,目前看来是我国性价比最低的职业。医学院一般是各个院校里分数最高的那一层,而且医学生的教育目前应该说是中国本科以上教育最严格那一批。根据我在十八线城市某二甲医院的工作经历,研究生学历是必须的,研究生的学校还要被筛选一下。
目前国内律师会计师医生主流还是中老年那一批,再加上律师会计师不需要学历作为敲门砖(北京上海或者顶尖律所除外),新人越来越多。基本每个人靠自己努力都能成为律师,说白了,大众职业,拧螺丝的可能还有天赋一说,律师基本没有所谓的天赋(侦探天赋?找证据?逻辑能力强可能算一个天赋吧),其他方面在社会上都会成长很快。
会计师医生我不好说
国外成为正式律师最少也30了,此时这个人最少有了5年法律工作经验,在国内,一个5年律师的收入平均水平是很高的。
至于你说的社会地位。
律师比较受政府机关尊重,也比较受公检法尊重,同时,律师行业也经常有人大代表,律师也经常会给各个政府部门提意见,我认为地位还行(被骂还是要被骂的)。
人民群众部分不认可律师,这也正常,像我说的,中国的律师长期处于野蛮生长,很多律师只考过司法考试,未经过系统培训,本身自身就没有匹配自身职业的相应素质。再加上律师这个行业比较赤裸裸,无论是被误解也好,还是在追求金钱的过程被异化也好,确实存在相当不专业的行为(确实不少)。
我认为律师的地位比起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已经是相当被尊重了。
最后我认为医生不够被尊重,法官不够被尊重,我认为医生与法官应当获得足够的重视。
前者是救命的,后者,则是最大限度保障公平之实现的。
最后,别说什么我凡尔赛。我十八岁那年,我会告诉你我的大学,虽然没有清北牛,但是也可以吹吹牛。如果我22岁那年,我会告诉你司法考试我只用一个月复习(大学四年学的被我吃了吗?)可是我今年不是,cpa考过对我没有任何帮助,更何况我才过了三门无关紧要的。实际上普通人已经在卷了,我看到有评论说他们学校每年通过率还不到百分之10,我们律所属于资本工厂那种,极度压榨,在这种环境中,四十五十岁的阿姨,三十岁的姐姐,都通过了司法考试。我们律所的内勤前台每年都换,因为她们都考上了法考(我们律所每年招十几个无证,目前看来通过率在70以上),还有人考了法考加cpa。我们律所?名不经传罢了。
未来?未来只会更卷。有个评论说得好,下限很低,力争上游。嘴上说着别卷了,可是cpa法考每年多少高龄考生?也说给我自己。
其他行业不了解,法律行业差距实在太大了!
欧美太遥远了,就说说香港。现在香港律师是可以参加内地的法考的,所以机缘巧合之下合作过几个律师。
其中一项业务叫律师见证,如果一个香港公民需要委托内地律师诉讼,他可以选择亲自到内地法院签署授权书,也可以在香港的律师见证之下签订授权书。
所以律师见证,就是香港律师在我的授权书上,写上几句话,某年某月某日,张三在香港某律师楼签署了《授权委托书》,经核实张三身份证号码多少,签署真实有效。然后还是该律师楼的公章,这跟英美法系还是内地的社会主义法系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纯粹的政策。
大家知道要多少钱吗?正本7000人民币!如果需要副本,副本2500人民币!一般我建议当事人都出一份正本一份副本,大约人民币9000元。
如果真的开放竞争,内地律师能够从事这份工作,保证香港律师马上丢了这份收入!
如果一个深圳律师,花费一个小时去香港(不考虑疫情封关),花10分钟签署文件,再花一个小时回去深圳。你觉得如果2500人民币多少律师抢着做?
香港的700万人口,大律师数量才1500人。对比深圳1200万人口的律师高达15000人。
内卷的世界好意思跟人家比吗?
社会地位这个东西是相对概念,所以有人社会地位高,就有人社会地位低。总体上不同社会地位总量是守衡的。
所以只有低情商的人才说:中国律师医生会计师社会地位远远比不上欧美同行。他们地位不高当然是因为那个地位被别的人群占据了呗。
高情商的说法:中国公务员,工人代表,农民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欧美同行。
别哭穷了。按比例来讲,也差不多了。律师行业中外贫富差距都很大。会计师本来就不是个有钱的行业,只是失业率比较低而已。国内的医生再哭穷,好意思吗?
做律师的太牛了,能说出这种鬼话。
怪不得高考时,临床、法学的分数越来越低,考研法硕非法本都没人报了。
中国人再不善待律师,小心将来没人愿意读法学,没人愿意做律师为你辩护!
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
受益于国内学好数理化的风气,学霸报了理工科,
文科男才有机会,趁过去不热门的时候读了法学;
受益于中国公立教育,法学院和其他专业一样便宜的学费。
还来卖惨,你还有良心吗?
要是真的在“同水平同门槛的情况下”,国内做医生律师最不好,那应该都run出国了才对吧,但大声告诉我,整天抱怨去国外更好,可出国读研比例却非常低的专业是?
理工科倒是真的出国并留在国外的多。美国律师是好,那为什么中国每年考LSAT才小几百人(北美申法学院三年制JD必过的考试),而考GRE申理工科的好几万人?
国内双非都能做律师医生,既然发达国家好,怎么不run去欧美做律师医生呢?用脚投票时都很诚实,因为知道自己的水平去欧美做不了医生律师!同水平的情况下,相对地位其实还不如留国内!
这么说,现在在网上吐槽临床、口腔、法学、计算机、软件、师范专业,80年—95年出生的现从业者,是最没资格无脑劝退的。
你们老实说,以自己当年高考的省内排名比例,还进得了如今的同校同专业吗?这五年里临床、口腔、计算机、软件、法学、师范的分数排位上涨多快?80年—95年出生,当初市重点里的学霸,尤其是理科生尤其是男生,主要去了哪些学科,会不知道?
现从业者,说实话已经是趁以前还不热门的时候,以相对低的分数抄底了,那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这十年里相对分数下降最厉害的是哪些专业?传统工科的建筑土木车辆电气,小语种,经管相对过去的巅峰也降不少。
网上放烟雾弹,而用脚投票的时候都很诚实。
本质是寡头垄断市场(欧美)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国)的区别
就说加拿大,全加拿大只有15所大学有医学院,这15所大学被称为医博类大学。其他不属于医博类的大学,哪怕滑铁卢和西蒙菲莎这两所最顶尖的综合类大学都没有医学院。全加拿大的医学院一年招生人数3000人不到。国内随便一所医科大学一年的招生人数都不止3000人吧
而且国内还有大量二本三本医学院,这些学生出来考了执照照样可以当医生。二本三本法学院的学生过了法考照样可以当律师,前几年法考甚至不限专业
造成国内外医生律师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对这两个行业几乎不设置任何准入门槛(相较于北美),而国外则对这两个行业人为设置了超高的准入门槛(入学要求,学费,开设学校等等)形成一种垄断。
垄断比竞争更容易赚钱不是理所当然吗?
你也别律师医生会计师了,我们除了掌握国家公器的地位和欧美同行对等,还有什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欧美对等的?
会计师无论在中美都不是收入顶层。
至于医生和律师,确实在美国收入和地位极高,那么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天价的医疗费,天价的律师费,这些费用最终都得由普通老百姓来承担。
医疗和法律援助,这两项是人在社会中的基本权益,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绝不允许让它们的收费变得无比高昂,最后变成资本家的特权。你可能不知道中国人吃个进口药都有一大半家庭直呼吃不起,要是医生拿着美国那么高的待遇,估计中国95%的人看病都看不起;要是律师那么贵,95%的人得不到合适的法律援助,那这样的话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么?建议直接改名印度。
国家在医药方面给的国策和粮食差不多,能压价就压价,尽可能不涨,所以中国的医生肯定没有美国那么富裕,但医生的平均水平也不差,社会地位也很高,一个主任医师都是有一大堆人求着你给你送钱送礼的;同样的律师也一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律师都是被抢着要的,没有你说的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
只听说有打工人想转师医公的,没听说过师医公转打工人的。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啊。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只有党组织领导一切
没有其他任何的行会、协会等xx会能领导组织同业们。
xx会的本质就是组织议价权。通过联合“自己人”,提高门槛,组织起会员向政府、向公众要利益。
去年香港疫情严重,医护人手不够,中央说可以支援医护人员
啧啧啧,他们的协会怎么说?
语言不通,能力不同,不适合。
说从广东选派会说广东话的,还是不答应
还联合起来闹罢工、闹抗议
说到底,不还是怕大陆人过去抢饭碗
香港有些私家医生叫“一球星人”
意思是一个星期能挣一百万
放大陆可能吗?哪怕是钟南山、张文宏这样的医生都不可能
一是公立医院不可能有这待遇
二是公众不允许
别看现在把钟南山先生捧那么高
他一年要真挣几千万,你猜猜民意有多沸腾
还不是给社会主义惯的
真要他们体验一下资本主义的医疗就跳脚了
我有个远房表姐(三服外)在香港读医
从她考上医学院那一刻,她家就注定可以搬离公屋买私楼了
毕竟她的职业路径和收入已经是很明确的
香港的医生、律师、会计师等高薪职业师承hk的土地政策
严控供应量,提高门槛同时给予高回报
跟你买房一样,一上车立马就转变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维护这个制度。
像hk的大律师公会,国内的律协跟它相比简直卑微的如尘埃。
在国内,像什么律师公会、会计师公会、教协等都没有存在,大陆只有工会。
公会跟工会完全是两个东西。
有公会就有组织,就有了跟政府、跟市民谈价的能力
要不一盘散沙怎么跟人谈?
组织度越强,议价权越高
组织度越低,有时候慰问唱歌跳舞都组织不起来
香港就是太多这种公会类的东西了
所以市民要捱贵米,给人卖了还要帮数钱
要是早日融入大陆
让大陆给他们输送师医律红利
他们不就可以享受社会主义的福利了!
可惜hk的中产太短视了,只放开东南亚菲印佣等低端人口进去务工,不让大陆的精英们去为他们服务。
看了一些答主的回答,不敢苟同。说一下对律师这个行业的看法吧。
第一,国家经济水平发展不一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不如欧美,人均GDP、收入整体上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律师的薪酬水平比不上欧美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在薪酬待遇的对比建议以当地律师的中位数收入对比普通工作者的中位数收入进行比较,我估计我国律师中位数的收入在本地应该还可以。
第二,国家传统和政治制度不一样。新中国在头三十年是经历过全方位社会革命的,因此即便普通人认为职业有高低之分,在国家的层面也不可能认可的。而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经历过全方位的社会革命,仍然有大量的封建时期的传统因素的影响。一是,阶级制仍然普遍存在。西方国家大量的各种行业协会,其实你把它看作不同阶级的代表就行了。律师、法官为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看似地位高,因为他们是贵族传统的延续。西方的法官并不是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知识分子,而是垄断了司法裁判权的贵族阶层,这是典型的封建传统的延续。西方国家的司法权本身就掌握在贵族阶层的手里,平民的纠纷是由他们共同的领主来裁判的。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这种传统被以新的形式所展现。各种法律共同体协会共同制造行业壁垒,人为制造垄断,限制供给是很习以为常的事情。二是,西方司法系统的另一大来源宗教。作为一个无神论的国家,中国人很难理解和想象宗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法学领域是典型的新宗教,法学家相当于传教士负责理论的创新和传播;法官是做裁判的主教,所以英美法系也赋予了法官造法的权力(这里面很复杂,不细说);律师、法学家、法官共同组成法律共同体(新的教会),他们之间是可以转换职业的。法律至上只不过是圣经至上的现代翻版而已,法治国家不过是以法律为圣经的新的“宗教”国家。你们看一下马克思对法律的定义并将之与西方国家的立法和议会组成相对照,我想你们就会理解了。
这里夹带一些自己的观点。个人认为最近几年国内法律届有一部分人在想着让我国学习西方那一套。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我是赞成的。但是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上我是不赞成的。首先,限制司法考试报考专业,我是不赞成的。很多人说之前的司法考试报名方式会造成法律从业人员缺乏法律信仰,等等一大堆观点。我并不认可。法律人是需要对社会有一定阅历的,一个只学过法律的人并不能对社会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我国现在的法学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其次,有部分律协的会长们建议将律师的实习期延长至两年。这种建议很危险,老一辈开始在造护城河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本科生大四毕业的当年9、10月份才能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通过拿到从业资格证书一般已经是来年的三、四月份了,这期间毕业生基本上是没有工资可以拿的。在这里可以筛选掉最穷的一批法律本科生(他们并不比同样拿到证的人差,但是熬不过这段没有工资的时期,我想毕业的人都懂)。等大家拿到从业资格证,找律所实习挂证,按照现在的实习期一年的时间计算,大部分人一直到毕业两年后才可能成为执业律师。如果改成两年,好家伙大家最快毕业三年才能拿到职业律师证。而大部分人在实习期是拿不到多少工资的,能有1500就已经不错了。家里有条件能支持的还好,家里没条件的估计早就转行了。所以你看出来提出这样建议的人的用心了嘛?律师这个行业是最不遵守劳动法的行业,你看他们这些老合伙人们各个都说自己视法律如何如何,但是真到了要他们掏钱的时候,呵呵哒!上面说的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有多少哪怕拿到律师证仍然被自己的“师傅”当作廉价劳动力使。如果让他们把所有的改革都弄成了,知乎估计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能成为律师的都是本身社会地位就高,收入就高的家庭的孩子。懂了嘛?
没能形成高门槛的利益共同体,不能控制成员活动和增减,议价能力弱
国外的既得利益团体能够收割到多少利益,取决于他们掌握的资源和战斗力,而非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大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100.6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人数的9.99%;中等职业学校医学专业招生人数39.4万人,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8.62%;研究生医学专业招生人数10.1万人,占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11.06%。
公立学校只需要高考成绩就能入学,不需要推荐信和相关经历;几千元学费,还能申请助学贷款,只要考上了就有书读。
一个好的就业岗位有无数中国医学生排队竞争,卷得飞起。
美帝医疗的蛋糕比军工还大一个量级,三大协会全是富得流油的狗大户。医疗利益团体还有一个传统盟友——保险业,他俩双贱合璧,院外游说能力强到爆表。
所以美帝成了另一种极端,美医学院一年招生不到三万人,有时候连两万都不到。
只招收已经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学生,入学除了需要考试成绩,还需提供要复数的推荐信和医院的服务记录。
每年几万刀的学费曾经是个大难题,但医师们的垄断实在是太成功,以至于资本家们对美帝医学僧充满了信心,主动替医学生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只要你成功入学,后续学费基本可以贷款解决。
经过八年学习,再考下执照,你即将面对一个新的难题,“住院医匹配项目”,你和医院双向选择,只有完成这个项目的医生,才能得到职业资格。而且即使靠着人脉轻松匹配到了医院,作为住院医的你仍然无法享受执业医师的收入。
结束了三五年的规培之后,你终于可以独立执业,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但全美医生中,家庭医生占比不到13%,其中还有40%+的家庭医生是海外医学院毕业。
绝大多数美系医师都会再进一步,努力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这样的话,你还需要再花1—7年的时间来提升你自己。
高准入门槛成功限制了执业医师的数量,让他们身价倍增。
比工会更早的是行会制度。得上千年了啊
工会跟行会比,就是弟弟
然而,并不是弟弟,因为本质都是一回事
行会,工会,都是一回事
一群因职业联系起来的人,组织起来,议价
跟买方议价,跟卖方议价
和平议价,暴力议价
合法议价,非法议价
你没有议价权,自然你便宜
但不只你没有,都没有啊
现在人都盯着资本,说资本全球化了,西方人议价不容易
这话我完全不赞同
全球化的就只是私人资本而已
公家资本又没办法全球化
它就在本地,它永远就在本地
它跑不掉
你有议价权利,它跑不掉,你可以把它…
而且,公家资本是无主资本
没有主人的资本
这份资本,它又跑不掉,它的利益受损,又没有实际的利益相关方
尤其是掌控这份资本的代理人,他们根本不在乎的
他们甚至愿意白送的…
所以,外国律师,医生,很厉害,超级厉害
我来回答的话,答案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享受着物美价廉的日用品,
享受着低价网络和数码给我生活带来的便利
我在餐馆用餐不用给小费,
送餐的快递小哥迟到一分钟,急的不行的是他不是我
还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设施。
所以,我是律师,我享受了别人低价的服务,为什么我就报个大高价?
所有人都是付出劳动取得报酬,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律师费由各省物价局核准,官方定价,很公平。
以上言论仅个人看法,不代表同行,更不代表医生和会计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