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看不到朝鲜新冠肺炎的报道?

回答
关于朝鲜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何鲜少公开,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问题。简单地说,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朝鲜政体本身的封闭性,以及信息控制的策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理解:

首先,朝鲜的极端封闭性是信息不透明的根本原因。

与世隔绝的国家运营模式: 朝鲜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信息流受到严格控制。国家喉舌——朝鲜中央通讯社(KCNA)是信息的主要发布者,所有对外发布的信息都经过精心筛选和包装。即使在国内,普通民众也很难接触到未经官方审查的外部信息。
信息控制以维护稳定为优先: 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挑战国家权威、引发社会恐慌或暴露弱点的信息,都倾向于被压制或扭曲。对于疫情这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运行的事件,官方的控制欲会更加强烈。
缺乏独立媒体和公民记者: 朝鲜没有独立的媒体机构,记者也并非自由职业者,而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因此,像其他国家那样由记者在疫情前线进行独立报道、揭示真相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其次,官方叙事和宣传的需求。

“不败神话”的维护: 朝鲜官方一直努力塑造其在各方面的优越性,包括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卓越成就”。公开承认大规模疫情的爆发,尤其是在初期,可能会动摇这种“不败神话”,削弱民众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强调“主体思想”的优越性: 官方可能会将国家的抗疫成功归功于其“主体思想”和领导人的英明领导,而不是国际援助或他国经验。因此,报道会聚焦于国家的积极措施和所谓的“胜利”,而淡化或忽略负面信息。
将疫情描绘成外部威胁: 某些时候,官方也可能将疫情的传入归咎于外部势力,以此来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并作为限制国内活动和加强边境控制的理由。

第三,实际情况与报道之间的可能脱节。

“零病例”声明的可靠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官方坚称其“零病例”,这与许多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声明本身就引发了外界的质疑。而当他们后来开始承认有病例时,报道也往往是高度选择性的。
有限的检测能力和医疗资源: 即使存在疫情,朝鲜的检测能力和医疗资源也相对有限,这可能导致病例被低估或未被发现。同时,缺乏透明的病例数据,也使得外界难以了解真实的疫情规模。
对外信息交流的障碍: 由于严格的边境管制和对外信息交流的限制,记者和国际组织很难进入朝鲜进行实地考察和独立报道。即使有少量外国记者在朝鲜,他们的活动也受到严格监控。

第四,国际社会的观察和信息来源。

依赖间接信息: 国际社会了解朝鲜疫情的途径,更多地依赖于对朝鲜脱北者、边境地区观察以及通过有限的渠道获取的信息进行推断。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的、难以核实的,并且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外交和人道组织的有限参与: 虽然一些国际人道组织曾试图向朝鲜提供援助或参与公共卫生项目,但由于政治敏感性和朝鲜方面的限制,他们的参与往往也受到很大制约,难以形成广泛的报道。

总结一下,之所以我们看不到关于朝鲜新冠肺炎疫情的详细、独立的报道,核心在于朝鲜政府的信息控制策略。 这种策略是为了维护国内的稳定、巩固政权,并塑造国家形象。因此,在朝鲜,关于疫情的信息被高度管理,对外发布的内容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宣传目的,而外界要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使得朝鲜的疫情状况成为了一个在信息迷雾中难以清晰描绘的景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朝鲜一直在报道啊,你不看而已。

自2020年1月科罗娜大流行开始蔓延,朝鲜中央电视台(KCTV)的国际新闻时段就一直播报全球各国关于疫情的新闻。

2020年1月22日,朝鲜正式宣布封国。在一天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

从1月到3月,包括《劳动新闻》《朝中社》等朝鲜媒体一直在报道朝鲜国内针对疫情的防护措施,后来逐渐偃旗息鼓。

2020年11月1日,朝鲜境内的民生实事评论媒体《民主朝鲜》指出,朝鲜政府为防范疫情风险,制定《紧急防疫法》。

其适用对象除朝鲜籍公民外,亦包含在朝鲜境内的外籍人士,并指出在朝鲜境内的外籍人士受此法律订定之义务,需绝对服从朝鲜政府实施的紧急防疫措施。

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7日,朝鲜就执行了「超特级防疫规定」,空前严格。

12月2日朝鲜中央广播电台报道,朝鲜政府再次将防疫级别上升至最高级,并限制各地区人员移动,部分商店、餐厅暂停营业及各单位会议也改用视频进行。

原本朝鲜预计今年5月底可获得国际平台“疫苗全球取得机制”(COVAX)所分配的170万剂阿斯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但传言朝鲜不愿配合COVAX机制的监督程序,因此迟迟未收到疫苗。

对此《劳动新闻》发表社评称,这种污蔑行为是国际反朝势力的无耻栽赃。

朝鲜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此前宣布,朝鲜科学院的专家正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研发COVID-19疫苗。

在朝鲜官方网站《我们民族自己》上,定期都有朝鲜对于疫情控制的新闻,还刊登了历次筛查、隔离的时间与人数。

朝鲜官媒一直在详细报道历次可能的潜在传播规模、隔离人数和保障措施。

不能因为你不看,就当这些不存在了

感觉我是知乎唯一盯着朝鲜疫情的了....

以下是此前关于朝鲜疫情的回答:



user avatar

中国国内大部分民众还不知道湖北爆发严重瘟疫时,朝鲜已经关闭了中朝边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朝鲜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何鲜少公开,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问题。简单地说,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朝鲜政体本身的封闭性,以及信息控制的策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理解:首先,朝鲜的极端封闭性是信息不透明的根本原因。 与世隔绝的国家运营模式: 朝鲜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信息流受到严格控制.............
  • 回答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理清几个概念。“阅兵”顾名思义,就是军队接受检阅,展示装备和训练成果的一种仪式。它有国家层面的大型阅兵,也有军种内部的阅兵。说到美国为什么不像俄罗斯和朝鲜那样频繁地举行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阅兵,这背后其实涉及了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军事战略以及政治考量。美国为什么不“大规模地.............
  • 回答
    朝鲜劳动党建党 75 周年,在凌晨举行阅兵,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选个日子”那么简单,里面门道深着呢。咱们细致捋一捋,看看朝鲜这招棋是怎么下的。首先,得明白,朝鲜的阅兵可不是咱们过节图个热闹那么简单,它承载了太多政治象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日子”——建党 75 周年,这可是个头等大事,.............
  • 回答
    .......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约稿难,这绝对是很多自由撰稿人,甚至是内容创作者都会遇到的一个坎儿。别灰心,这不代表你不行,只是可能你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方法。咱们一起捋一捋,看看问题出在哪儿,以及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用力。一、先别急着归咎自己,咱们先来拆解一下“约不到稿”这个现象,看看背后可能隐藏着.............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挺普遍的。你想想,男生们会这么想,也不是凭空来的,总有一些观察和经历在背后支撑着。当然,这不代表所有女生都这样,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多数女生都朝钱看”的印象。首先,得从社会大环境和传统观念说起。咱们中国嘛,自古以来讲究“门当户对.............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趣的。很多男生在夏天穿凉鞋的时候,确实会不自觉地被女性的脚吸引,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说说,尽量让你觉得就像是和朋友聊聊天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而且在穿凉鞋的时候,它暴露出来的面积比穿鞋子时要大得多,这就给了视觉更多的机会去观.............
  • 回答
    看到你提出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困惑。确实,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长期以来,西汉和东汉都是被统称为“汉朝”的,或者说是同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刘秀更是理所当然的“中兴之主”,在他手里,汉朝得以复兴,延续了国祚。但是,你观察到的“有些人宣扬西汉东汉是两个朝代”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有代表性。要说日本武士甲胄跟同时期的中国(这里我们主要考虑明朝,因为宋朝的甲胄风格差异较大,和日本武士的风格对比不是那么直接)甲胄哪个更好看、更威武、更实用,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但直接给一个“谁更好”的答案,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因为“好看”、“威武”、“实用”这几个词本.............
  • 回答
    看到清末的老照片,那些脸上刻满沧桑、衣衫褴褛的普通百姓,确实让人心头一紧。你问到是不是历朝历代的老百姓生活都这样,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拆开来看。首先,要明确一点: 任何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普遍都不可能像现在我们想象中的“安逸”或者“富足”。 绝大多数人,无论在哪个朝代,其生活的主旋律都是围.............
  • 回答
    “朝阳少侠”这个账号,大家可能不陌生,它隶属于共青团中央,近年来以“硬核”、“接地气”的风格在网络上获得了一批粉丝。近期,这篇被提及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首先,从内容和风格上看: 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 “朝阳少侠”的文章通常会选择当下社会热点、年轻人关注的议题,并从一个特定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我琢磨着,有些人啊,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在里面。首先,“比烂”心理。这好像是咱们老百姓挺常用的一个招数。你看,要是现在日子过得不顺心,总会有人说“嗨,这算啥,当年怎么怎么样,那才叫苦呢!” 这种心理套到评价朝代上,也差不多。如果有人觉得清朝在某些方.............
  • 回答
    最近《清平乐》等以其他朝代为背景的电视剧热播,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清宫剧似乎有落寞的趋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也确实引起了很多讨论。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不妨详细聊聊。1. 审美疲劳与内容创新困境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审美疲劳。清宫剧作为一种类型的剧集,在过去十几年甚至二十.............
  • 回答
    关于蛇为什么似乎“不怎么拉屎”,以及它们是不是“偷偷”进行这项生理活动,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的现象。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套非常有意思的生物学机制,并非是它们刻意藏匿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蛇和其他动物一样,也需要排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也就是粪便。不过,它们的排泄方式和频率,.............
  • 回答
    .......
  • 回答
    大家小时候可能都对着夜空好奇过,想着那些遥远的星星到底长什么样。长大后,我们接触到望远镜,一开始的愿望大概就是想看看月亮上有没有嫦娥,或者火星上是不是真的住着外星人。但说实话,即便拿我们最顶尖的地面望远镜,甚至是一些太空望远镜,我们看到的星球表面,通常也不是像看地球上的山川湖泊那样清晰。这里面其实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核潜艇设计中的一些关键和隐蔽之处。简单来说,美俄核潜艇之所以我们肉眼看不到明显的“排水孔”,不是因为它们不存在,而是因为排水系统被巧妙地整合进了潜艇的整体结构中,并且其运作方式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水口大相径庭。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潜艇在水下排水的目的是什么。潜.............
  • 回答
    要搞清楚月球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同一个面,得从两个概念说起:一个是月球绕着地球转,另一个是月球自己也在转。月球自转吗?答案是:月球在自转。而且,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它绕着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好像一个坐在旋转木马上的人,一边跟着木马绕着中心转,一边自己也微微转动身体,但每次转动身体的角度,正好让.............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