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格兰为什么要独立?

回答
苏格兰为何要独立?这个问题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故事,交织着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追寻。要深入理解,我们得一步步剥开层层叠叠的脉络。

历史的印记:一个独立王国的骄傲

首先,苏格兰独立的呼声,根植于其独立的历史。在如今联合王国形成之前,苏格兰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的国王、法律和文化。这并非一段遥远的记忆,而是苏格兰民族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1707年,《联合王国条约》的签署,将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王国合并,组成了大不列颠王国。然而,对许多苏格兰人来说,这并非一次平等的融合,而更像是一种被“吞并”。

这份历史记忆,伴随着对自身独特文化、语言(虽然苏格兰盖尔语如今的使用范围有限,但其象征意义深远)和传统的热爱,为独立的思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们认为,苏格兰有权利、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一个遥远、有时显得漠视其利益的伦敦政府所主宰。

政治的诉求:民主的鸿沟与权力下放

到了近代,苏格兰的独立运动更多地表现为对政治代表性和权力分配的诉求。苏格兰议会早在1999年就通过权力下放(devolution)得以恢复,这使得苏格兰在教育、医疗、司法等诸多领域拥有了自主权。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也让一些人看到了“不够”的可能性。

许多苏格兰人认为,伦敦的政治决策,特别是保守党政府的政策,并不总是符合苏格兰人民的意愿。例如,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苏格兰的传统工业(如煤炭、造船)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在许多苏格兰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并被视为英格兰中心主义的证据。尽管后来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这种“被代表”的感觉,以及对不同政治理念的差异,依然是推动独立的重要因素。

苏格兰国家党(SNP)作为推动独立的旗舰政党,一直将“苏格兰人民说了算”(Scotland's voice, Scotland's choice)作为核心口号。他们认为,在民主政治中,如果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希望改变现状,就应该被赋予这样的权力。

经济的算计:财富的分配与未来的机遇

经济因素也是独立辩论中绕不开的关键。苏格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尤其是在北海的油田。对于支持独立的阵营来说,他们认为这些财富本应为苏格兰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而不是流入联合王国的整体财政。他们计算着,独立后,苏格兰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投资这些资源,用于发展本国经济,改善公共服务。

然而,独立的经济前景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脱离英国,意味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中央银行、贸易协议,并可能面临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反对独立的人士则强调,联合王国的经济一体化为苏格兰提供了稳定和机会,独立将破坏这种联系,并可能导致经济动荡。

特别是在2014年的独立公投中,经济问题是辩论的焦点之一。尽管最终独立提议未能获得多数支持,但这场辩论深刻地影响了苏格兰的政治格局,并为后来的政治运动积累了能量。

身份的认同:一个清晰的“我们”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身份认同的追寻。苏格兰人,无论是在苏格兰国内还是散居在世界各地,都怀有强烈的苏格兰人身份认同。这种认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归属,更是一种对独特文化、历史叙事和价值观的认同。

独立,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重申和彰显这种身份的方式。他们希望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苏格兰的政治实体,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以苏格兰的名义发出声音。这是一种对“我们是谁”的坚定回答,也是对“我们想成为什么”的清晰展望。

近期的催化剂:脱欧的涟漪

近年来,英国脱欧(Brexit)成为推动苏格兰独立情绪再度高涨的重要催化剂。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苏格兰地区绝大多数人都投票选择留在欧盟。然而,英国整体的脱欧决定,却让许多苏格兰人感到被“强行拉出”欧盟,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伦敦政府的不信任感,并让他们认为,独立可能是重返欧盟、重新融入欧洲大家庭的唯一途径。

总结来说,苏格兰的独立诉求,并非单一原因的结果。它是由一段悠久的历史记忆、对当下政治代表性的不满、对经济未来命运的规划,以及对自身文化和民族身份的深切认同等多重因素共同塑造而成。这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议题,每一次的政治和社会变动,都会在其中激起新的波澜。

要理解苏格兰的独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要与不要”的选择,而是要深入感受那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对于自我主张、自我定义和自我发展的不断探索。这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情感和理性的纠结,也是一个民族对自己未来投下的一个深刻的疑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不列颠岛上曾经有两个国家,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国对抗了上千年。

这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如此之近,而且苏格兰的人口长期只有英格兰的1~2成左右,要是以中国历史的规律来看,这早就合并成一个国家了,苏格兰不可能独立存在。

但问题的关键是,苏格兰人非常能打,虽然国力差距巨大,败多胜少,但经常以少数兵力击败英格兰,导致英格兰始终无法吞并苏格兰。

十六世纪后,大航海时代来临,欧洲主要强国都在全球抢占殖民地,依靠大量的殖民地,英格兰的国力迅速上升,远远的超过了苏格兰。

不过英格兰并没有趁机灭了苏格兰。

因为英格兰这个奇葩的国家,子嗣稀少,没有国王了。

十七世纪初,具体的说是1603年,英格兰国王伊丽莎白死后无嗣,导致英格兰王国失去了所有的王位继承人,连个女继承人都没留。

没有合法继承人了怎么办?难道要国内的大贵族打一场,先内乱一番然后决出新的王者?

这当然不可能。

在英格兰和苏格兰长期的对峙中,为了维持和平,两国多番结亲,互相有多次婚嫁。

伊丽莎白确实无后,但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的母亲玛丽,却是伊丽莎白的侄女。

早在数十年前,无后的伊丽莎白就指定了詹姆士六世做为她的第一合法继承人,所以英格兰在大航海时代国力爆发后,自然不会去攻击苏格兰。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打的。

而1603年,伊丽莎白驾鹤西去时,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在第一时间被迎上了王位,成为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两国共主。

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同时也是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英国历史中斯图亚特王朝的创始人。

按理说这是好事啊,两国和平统一,以后都是一家人,甚至连仗都没打,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么?

但英国真的是一个奇葩,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中国人完全无法理解。

詹姆士同时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王后,他确实是想统一的,但由于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的强烈要求,为了确保自己的王位稳固,詹姆士不得不同时保留英格兰国会和苏格兰国会,一个都不敢撤销。

至于国会下面的议会和一整套行政系统,自然也是保留。

换句话说,苏格兰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英格兰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不过两个国家的国王是同一个人而已。

中国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这么奇葩的事情,但对于英国文化来说,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拥有同一个国王,英格兰和苏格兰自然不会开战,因为詹姆士不可能下令自己打自己,但两国之间从税收到军队,全部是互相独立的。

苏格兰商品到英格兰,那是要交关税的,而且税率相当高,反过来也一样,两国也各自有独立的军队。

先写这段历史,是告诉大家,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合并与分裂,并不是由国王决定的,而是由王国意志所决定的,国王在英国文化中只是一个荣誉符号而已。

国王的命令对王国的运转有一定作用,但没有太大作用。

在詹姆士的统治下,苏格兰和英格兰进入了绝对和平时期,但是在金钱方面两国并不一致,苏格兰远远比英格兰穷。

看到英格兰人在海外殖民地上发了大财,苏格兰人眼红了,决定也这么搞。

1695年,苏格兰建立了“苏格兰对非洲及东、西印度群岛贸易公司”,推出了在中美洲海峡建立殖民地的“达瑞恩计划”

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建造大量的军舰和商船,然后还要在殖民地进行大量的建设,因此需要庞大的资本。

这笔资本有多庞大?

苏格兰政府全部的钱拿出来,都是杯水车薪,要不然开辟殖民地的计划也不会晚了英国差不多100多年。

最后,苏格兰想了个绝招,殖民地股份制,所有贵族集资,允诺以暴利收益,募集的资金之庞大,占了整个苏格兰国民流通财富的25~50%。

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天中国人存在银行的所有现金的一小半,全部拿出来去干一个项目。

2020年1月,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是201.2万亿元。

换算一下,苏格兰人干这个事的风险,大约等于中国人拿着50~100万亿的资金去搞海外殖民地。

投资极其巨大,但按理来说也不是不行,毕竟开辟殖民地确实是挺赚钱的。

但苏格兰这个民族,打仗是挺厉害的,但搞经济真的不太行。

他们选择了在巴拿马建立殖民地,这地方确实是好地方,巴拿马运河到今天都是美洲的运输核心,控制巴拿马之后可以躺着收钱。

但苏格兰高估了自己的海军实力。

没那么多军舰,你也想占这么好的地方?

苏格兰殖民地刚建成,就遭到了西班牙舰队的袭击,苏格兰舰队无力对抗,而英格兰舰队对此视而不见。

你开殖民地赚钱也没说要分我钱,如今你被打了我干嘛要帮你。

1698年,苏格兰在巴拿马的殖民地崩溃,整个殖民地被西班牙人摧毁,新爱丁堡被西班牙人占领。

1699年,苏格兰筹建的第二支舰队抵达后,看到的只是满地的废墟,被迫灰溜溜的返回了苏格兰。

苏格兰筹集全民财富搞出来的殖民公司,就此破产,直接导致整个苏格兰陷入经济危机。

这事对苏格兰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相当于整个中国因为一个项目产生了50~100万亿的亏损窟窿,不是100亿,是100万亿。

整个苏格兰的贵族,其积累一辈子的财富被席卷一空。

1704年,苏格兰银行宣布破产。

然后,苏格兰政府发不出工资了,整个国家濒临崩溃。

怎么帮苏格兰解决这个问题?

看到苏格兰的惨状后,英格兰这个亲兄弟怎么忍得了。

在极短的时间内,英格兰通过了“外人法案”,宣布剥夺拥有英格兰国籍的苏格兰人的公民权,禁止从苏格兰进口商品,剥夺苏格兰贵族继承英格兰财产的权利,在英格兰军队中的苏格兰人无法晋升。

这背刺一击,让整个苏格兰哗然。

但苏格兰贵族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苏格兰本来就比英格兰弱很多,如今彻底破产,自己兜里也没钱了,能怎么办。

等苏格兰绝望后,英格兰抛出了橄榄枝。

英格兰说,外人法案可以延迟生效,甚至苏格兰的烂摊子英格兰都可以帮忙收拾,所有在巴拿马殖民地亏钱的投资者,英格兰都可以补足其亏损。

前提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彻底合并成一个国家。

这个条件得到了所有参与“达瑞恩计划”的苏格兰贵族的一致支持。

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这有什么关系,自己的钱能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苏格兰的平民阶层却强烈反对这个计划,他们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不愿意丧失“苏格兰人”的标签,也不相信英格兰人会平等对待他们,认为保持独立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但奈何几乎所有的贵族和议员,以及大小官员都在巴拿马殖民计划中损失惨重,他们都迫切的希望能从英格兰政府那里得到补偿。

在这些贵族精英们的反复打压、收买和恐吓下,苏格兰平民反对的声音被压下去了。

1707年,苏格兰议会通过了《联合协议》,同意取消苏格兰议会,和英格兰议会合并为大不列颠议会,同时英格兰王国支付一笔巨款给苏格兰,以补偿巴拿马殖民地计划投资者的损失。

这笔补偿款,被称之为“苏格兰之价”

为了这笔钱,苏格兰的贵族们把整个国家都给卖了。

苏格兰的国旗本来是蓝白色的圣安德鲁十字旗,而英格兰的旗帜本来是红白色的圣乔治十字旗。

两者合一,形成了大不列颠国旗。

后来又合并了北爱尔兰的国旗,形成了如今的英国国旗。

老实说,这三家的国旗实在是太有才了,可以如此天衣无缝的合在一起。

和苏格兰合并后,英国进入了工业革命,财富暴涨,不断增长的社会总财富抹平了一切社会矛盾,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相安无事,还一起并肩作战,在全世界打下了大片殖民地,后来还一起打了两次世界大战。

就这样,过了300多年。

300年的历史不是个小数,就算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相当漫长的时间。

按照中国人的理解,合并了如此之久,两个国家的人民肯定已经合二为一,彻底融入在一起了。

那不是30年,是足足300年。

在中国文化中,能在一起生活300年,不可能不被融合。

但英国这地方的文化,真的是奇葩。

在一起生活了300年,一起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一起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双方从平民到国王早都已经血脉交融了,是亲戚中的亲戚。

就这,苏格兰人依然要独立,依然认为自己和英格兰人格格不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

隔三岔五,苏格兰人就挥舞曾经的苏格兰国旗,上街游行示威,要求苏格兰独立。

我说英国文化是个奇葩,真不是夸大其词,这真的是奇葩。

双方都已经互相融合这么深了,有什么好独立的,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不懂么?

懂肯定是懂,所以这300年来苏格兰人也没提过独立,合在一起力量更大,一起出去抢钱抢地盘,苏格兰人当然不会拒绝。

但后来英国不是衰落了么,不是没办法出门抢钱抢地盘了么。

与此同时,英国在苏格兰旁边,发现了北海油田,一个产量巨大的海上油田。

北海油田属于英国,开采收益自然也属于英国,而苏格兰人口只占英国的10%。

这个时候,苏格兰资本家的喉舌给苏格兰人算账,如果苏格兰能独立,那么北海油田的收益将100%的归属于苏格兰人,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中东那群人什么都不会,靠着石油都能有这么富,苏格兰人只会更富。

从地理上看无论如何都属于苏格兰人的北海油田,凭什么只有1成的收益归苏格兰人。

如果脱离英国,苏格兰会失去很多利益,但这些利益都是可以通过和欧盟其他国家分工合作来重新获得的。

中间或许有点差值,但远远不如北海油田的收益大。

从英国独立后,苏格兰人的收入会大涨。

但收益最大的一定是苏格兰的资本家,他们从中获取的利益最大。

2014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为平息苏格兰独立派的声音,冒险举行了一次独立公投,让苏格兰人自己决定是否独立。

在公投开始前,卡梅伦加大了苏格兰的自治权,给苏格兰更多的资金支持,还威胁苏格兰人民如果独立,会失去市场,会被孤立等等。

最后,公投的结果显示45%的苏格兰人赞成独立,把英国政府吓出了一身冷汗。

到了2020年11月,最新的民调显示支持苏格兰独立的人已经占到了56%,比2014年又上升了一截。

只要英国政府敢再给苏格兰一次独立公投的机会,苏格兰就敢独立。

当初苏格兰贵族把国家给卖了,是为了钱。

如今的苏格兰资本家想让苏格兰独立,还是为了钱。

在这个合并和独立的过程中,他们根本就没考虑过长远的利益,如何使国家和民族强大,只盯着自己钱包里一时的得失。

拿破仑曾经讥讽地说,英国是一群小店主联合组建的国家,我觉得他说的一点都没错。

英国曾经运气爆棚,蒸汽机诞生在英国,牛顿等科学家也诞生在英国,可以说是吃足了工业革命的红利,让英国的国土曾经遍布全球,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统治长达数百年。

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换成中国文化去统治,在数百年的时间里,这些殖民地早就彻底属于中国了,以后就算换王朝,这些土地也还是中国,最多换个统治者而已。

但英国这个奇葩的国家,其统治思维就非常奇怪,从一开始就把殖民地只是当殖民地而已,只考虑短期收益,从未考虑长远统治应该怎么做。

所以统治了数百年,殖民地还是殖民地,上面的人对大英帝国没有丝毫认同感。

最后等国力衰退时,全部崩盘,殖民地大批独立。

曾经的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

如今就只剩几个小岛了。

英国文化的同化力之弱,连同文同种同血脉的苏格兰都无法收心。

连自己王位都让给苏格兰国王了,还要趁火打劫才能合并,彻底统一了300多年后,最后居然为了一点油田的收益,还是要闹独立。

你指望这样的国家文化去收服殖民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让英国再殖民一千年,那些殖民地也还是殖民地,不可能认自己是英国人,而英国人也不可能认他们。

类似这样的短视思维,充斥着所有英文化国家。

美国在二战后的执政思维,和当初的日不落帝国简直是如出一辙,区别就是一个是军事殖民,一个是经济殖民,仅此而已。

英美都对永久合并殖民地兴趣不大,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文化的同化力有深刻认知。

既然同化不了,就没必要去试了,赶紧捞钱走人。

毕竟,这帮人组建国家,就是为了钱啊。

苏格兰贵族把国家卖了,是为了钱,英格兰贵族把苏格兰买了,是为了钱,如今苏格兰闹独立,还是为了钱。

这批人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一切都围绕资本最大化去运转,怎么赚钱怎么来。

也不能说他们错,我们尊重他国内政。

在英国缺钱后,迅速抛弃了全球大多数殖民地,最后连基本盘苏格兰都稳不住了,无法从外界收割财富后,内部撕逼,为了一点钱闹得要死要活,有四分五裂的风险。

如果有朝一日美国衰落了,那么第一步是逐步放弃海外权益,第二部就是大分裂。

这种文化下的国家精英,为了钱,什么奇葩事都干得出来。

美国财政部的钱,已经快耗空了,天量的美元放水全部被消耗殆尽,耶伦警告国会议员,下个月财政部就没钱了,要求国会立刻同意提高美债上限,继续发行美债续命。

而美国的疫情,还没结束,甚至没看到结束的希望。

在困境之下,美国已经开始放弃部分海外权益了,开始收缩在全球的阵线,开始走上了第一步之路。

怎么说呢,希望美国只衰弱到第一步吧,可别衰弱到第二步。

万一美国内部为了钱闹大分裂,也许中国男足的排名,得再下降50名。

苏格兰球队,实力真的挺强的。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为了钱,苏格兰贵族连国家都卖掉了

user avatar

苏格兰为什么要独立其实取决于它为什么能独立(尽管没成功)。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它本身是一个共主制的多国邦联,不过是因为英王自身的作用和英格兰压倒性的政治与经济实力将邦联变得近乎于国家。


苏格兰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成为了共主体制下的一个政治实体。它具备作为国家的绝大部分条件,过去愿意当英国小弟主要是打不过且大英帝国确实天下第一。


那么,在英国已经不再是日不落帝国的时代,在王权早就不在神圣的时代,在苏格兰海域发现石油的情况下,在欧盟市场诱惑与脱欧现实的对比下,苏格兰脱离共主体制情有可原,完全正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格兰为何要独立?这个问题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故事,交织着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追寻。要深入理解,我们得一步步剥开层层叠叠的脉络。历史的印记:一个独立王国的骄傲首先,苏格兰独立的呼声,根植于其独立的历史。在如今联合王国形成之前,苏格兰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的国王、法.............
  • 回答
    关于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有权投票人为什么是“苏格兰居民”而不是“苏格兰人”,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政治、法律和历史等多个层面,而非简单的概念混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逻辑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苏格兰居民”和“苏格兰人”这两个词在投票权语境下的含义。通常情况下,“苏格兰人”更多的是一种民.............
  • 回答
    英国同意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这件事说起来,确实是一个挺复杂但又充满戏剧性的过程,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头捋一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看。首先,这背后最直接、最核心的推手,无疑是苏格兰民族党(SNP)的崛起和他们的政治诉求。SNP一直以苏格兰的独立作为其核心政治目标,而且在近.............
  • 回答
    英国同意苏格兰独立公投而西班牙反对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同意”与“反对”之分,而是涉及了复杂的历史、政治、法律和文化因素,以及各国政府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应对民族主义诉求时的不同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双方的具体情况和决策逻辑。英国与苏格兰:一种“共识”的演变与“体面分手”的.............
  • 回答
    中国对南苏丹独立的支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背后有着多重考量。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中国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外交政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首先,石油资源是驱动中国支持南苏丹独立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南苏丹独立前,是苏丹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苏丹.............
  • 回答
    说苏俄武器“简单粗暴”,这话说得挺形象,也道出了不少观察家对苏联和俄罗斯军工发展的看法。不过,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的“不讲究”,而是深植于历史、地理、工业基础以及战略思想等多方面的考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武器设计哲学。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历史与地缘政治的烙印:生存第一位首先得说,苏联和俄罗斯的武器.............
  • 回答
    《鹿鼎记》中,苏荃作为神龙教的首席护法,又是洪教主的夫人,地位尊崇,美貌智慧并存,原本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然而,她却主动投怀送抱,甚至可以说是“背叛”了洪教主,选择下嫁给了毫不起眼的韦小宝。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洪教主。这位教主,虽然名义上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城市发展、行政区划和民航发展之间一些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苏州“一定要”有自己的机场,而西安能容忍机场设在邻市,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行政区划与城市层级: 苏州的独特性: 苏州是江苏省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体量巨大,而且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它的经济.............
  • 回答
    苏州和昆山,这两个名字常常被放在一起提及,尤其是在讨论长三角一体化或者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时。很多人会觉得它们地理上如此接近,经济上联系如此紧密,为什么一定要“区分”开来,好像分家一样?其实,这并非是要刻意地“割裂”它们,而是基于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和实际运作的需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也希.............
  • 回答
    .......
  • 回答
    关于2020年欧洲杯决赛英格兰最后一个点球由19岁的小将布卡约·萨卡(Bukayo Saka)主罚,这确实是赛后引起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要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涉及到临场决策、心理压力、球员状态、战术考虑以及可能的沟通障碍等多种因素。赛前的一些背景信息: 英格兰的点球大.............
  • 回答
    苏式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评价与苏联为何走向全盘公有制苏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深刻地影响了苏联的崛起、发展以及最终的解体。理解这两者需要从其理论基础、实践过程、成就与弊端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苏式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苏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根源在于.............
  • 回答
    .......
  • 回答
    理解您的问题,这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和地缘政治演变。简单来说,过去我们能“反苏又反美”,是因为当时世界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对峙,而我们当时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自主发展。现在和俄罗斯“站一块”,则更多是基于当前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共同的战略利益以及现实的挑战。我们来一点点拆解其中的逻辑和变化:一、 过.............
  • 回答
    .......
  • 回答
    紫鹃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去苏州,这桩事在《红楼梦》里是个颇有深意的情节,它不仅仅是紫鹃的一时兴起,更是她精心布局,为了宝玉和黛玉二人能有一个“美满”结局而使出的“苦肉计”。要说清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宝玉和黛玉的处境。黛玉身子一直不好,贾母虽然疼她,但毕竟是寄居在贾府,终究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哲学史的核心,也关乎知识传播和思想沉淀的方式。要理解为什么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零星言语能奠定其哲学地位,而现代哲学家需要鸿篇巨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这并非简单的量变到质变,而是时代背景、传播媒介、思想形式、以及“哲学”本身的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时代背景与知识传播的革命首先,.............
  • 回答
    .......
  • 回答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 Queen of Scots)在其一生中,尽管是英格兰王位的有力竞争者,但确实没有使用“信仰的捍卫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这个头衔。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涉及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也与玛丽自身的身份和宗教立场紧密相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
  • 回答
    罗马帝国之所以未能征服苏格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理、军事、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虽然罗马在不列颠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修筑了宏伟的哈德良长城来划定疆界,但他们最终未能将罗马的统治延伸到北方的土地。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1. 地理环境的挑战 崎岖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 苏格兰的地形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