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测量最大心率?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找到那个藏在你胸膛里,跳得最起劲儿的“最高速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你的最大心率,也就是你身体在极限运动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能跳多少下。知道这个,对咱们跑步、健身、或者关心自己身体的人来说,可太有用了。

为什么要知道最大心率?

这玩意儿就像汽车的红线区,了解它,你就能更科学地规划训练强度。

训练效率更高: 不同的心率区间对应着不同的能量消耗方式和生理适应。知道了最大心率,你就能更精准地设定你的训练目标,比如减脂、提高耐力还是增加爆发力,让每一次挥洒汗水都更有价值。
避免过度训练: 训练过猛,心率飙升到不健康的水平,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伤身体。最大心率就像一个“安全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放慢脚步,什么时候可以冲刺。
评估体能水平: 你的最大心率受遗传、年龄、训练水平等多方面影响。通过它,也能大致了解你身体在运动时的潜能。

怎么才能找到那个“最高速度”?

这事儿,得有点耐心,还得知道些门道。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就是让身体真正“跑起来”,但这里面有些讲究,不能随便瞎搞。

方法一:运动中的极限测试(最准确,但需要注意安全)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方法,但强烈建议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进行,或者你本身有一定运动基础,并且身体状况良好。

1. 准备工作:
身体健康: 如果你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任何不适,请先咨询医生。
充足休息: 测试前一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合理饮食: 测试前几小时避免大餐,也别空腹,可以吃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合适的装备: 穿舒适的运动服和鞋子,并准备好心率监测设备(心率带是比较准确的,运动手表也可以,但要确保心率监测功能稳定)。
选择合适的场地: 最好是平坦、安全的跑步道或跑步机。

2. 测试步骤(以跑步为例,但其他有氧运动也可以模仿):
热身(1015分钟): 从慢走到慢跑,然后加入一些动态拉伸,让身体逐渐活动开,肌肉温度升高,为接下来的高强度做准备。这很重要,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渐进式加速:
以一个你感觉舒服的配速慢跑几分钟。
然后逐渐提高配速,每隔12分钟稍微加快一点点。
这个过程要持续大约1015分钟,直到你的心率开始明显上升。
冲刺阶段(关键):
找到一个“上坡”或者一段你感觉可以全力以赴的距离(比如200400米)。
在起点前,先稍微放慢一点,调整呼吸。
然后,全力以赴地冲刺! 想象你是比赛的最后一公里,用你最快的速度跑完这段距离。
在你感觉最喘、心率最快的时候,就是它了! 记录下那一刻的心率值。
注意: 冲刺一次或两次就够了。别连续冲刺,那样身体会非常疲惫,数据也不准确。
冷身(510分钟): 冲刺结束后,慢慢减速,走到或者慢走到心率恢复正常。同样也要做一些静态拉伸。

安全提示:
如果感到任何不适,比如头晕、胸闷、恶心,立即停止测试!
最好有人陪同,或者在有急救设施的场所进行。
不要在天气极端(过热、过冷)的情况下进行。

方法二:公式估算(简单,但不够精确)

这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但它的准确性非常有限,尤其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误差可能挺大的。不过,作为初步了解,也还是可以的。

最常用的公式:
最大心率 ≈ 220 年龄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一个30岁的人,估算的最大心率就是220 30 = 190次/分钟。

一些其他改进的公式:
Tanaka公式: 最大心率 = 208 (0.7 × 年龄)
这个公式据说比220年龄更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
例如,30岁的人:208 (0.7 × 30) = 208 21 = 187次/分钟。

Gulati公式(针对女性): 最大心率 = 206 (0.88 × 年龄)
这个公式考虑了性别差异。

为什么公式不精确?

个体差异巨大: 每个人天生心率基线就不同,加上遗传、长期运动习惯、训练水平、甚至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最大心率。
年龄只是一个因素: 同样年龄的人,体能差异可能很大。

举个例子: 咱们小区有个老王,60岁了,身体特别好,天天爬山。按照22060=160,他最大心率估算160。但老王爬到山顶,心脏跳到180也面不改色。这说明公式估算,对老王这种“非典型”老人来说,就不太准了。

方法三:运动后的观察(一种间接方法)

这个方法不能直接测出最大心率,但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并辅助判断。

做一次比平时更剧烈的运动: 比如,在一次中高强度的跑步或骑行训练结束时,尝试在最后几分钟全力冲刺一下。
观察你感觉到的“极限”: 在冲刺时,你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喘息,心跳几乎要“蹦出来”一样,感觉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
记录当时的心率(如果有监测设备): 如果你能坚持到那种“极限”状态,并且能记录下当时的心率,这个数据会比单纯的公式估算要更接近你的真实最大心率。

选择哪种方法?

如果你是运动新手,或者只是想大致了解: 可以先用公式估算,但要明白它只是个大概。
如果你是认真的运动爱好者,想要精确的数据来指导训练: 强烈建议进行一次运动中的极限测试,最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这能确保你的训练更有效,也更安全。

关于心率监测设备

心率带: 胸式心率带通常比手表式心率监测更准确,因为它直接测量心脏产生的电信号。
运动手表/手环: 它们通过光学传感器监测手腕处的血液流动来估算心率。在静止或低强度运动时准确度较高,但在高强度运动、出汗过多、手臂晃动幅度大时,准确性可能会下降。

总结一下

测量最大心率,就像解锁身体的一个关键数据。用公式只是个起点,真正的数字藏在你的汗水和心跳里。如果你想让运动效果最大化,又想保护好身体,那么一次科学的测试,能给你最实在的答案。记住,安全第一,别为了一个数字把自己累垮。听身体的声音,它才是你最好的向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计算公式放一边,跑步爱好者应该如何测量自己的实际最大心率?| Garmin运动课堂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以及静息心率)?

很多人运动时监测心率,只是想知道当下心率的数值,以此判断运动强度和身体状态。这只能算心率监测的部分目的。心率数值只是个数字,本身的意义其实没那么大。更重要的是获知自己当下的数值所处的心率区间水平,对比最大心率或储备心率(储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的百分比


举个例子,公路上同样 180km/h 时速的家用车和跑车,前者已经“竭尽全力”,而后者却还有富余的提速空间。同样的,一般人和职业运动员,170的心率下前者多数会喘不上气,后者却能保持这个心率运动很久。因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及静息心率,当下的心率数值才会更具意义


最大心率计算的公式有简单有复杂。通过公式计算的问题在于,公式只是运动生理学专家从样本里归纳出的平均值,对个体而言未必那么准确。


如果你很想知道自己准确的最大心率且正好有合适的场地,可以尝试下这样的实测法——


  • 最理想场地是坡度>5°的400米坡道,没有坡道,标准400米操场即可;
  • 测试前先慢跑10-15分钟热身(2公里左右),以便让身体准备好运动状态;
  • 开始测试:
  1. 第一次用8成力跑400米的坡道(如果是操场则跑800米),完成后慢跑下坡休息3分钟
  2. 第二次用9成力跑同样距离,依然休息3分钟;
  3. 第三次用全力跑同样距离,休息5分钟。休息时查看一下手表,第三次跑得到一个最大心率数值,比如190;
  4. 第四次依然用全力跑,并且在心理上要想着“突破”190的心率,依然休息5分钟

    如果第四次跑出了更高的心率数值,则继续第五次全力跑(也说明实际上第三次、第四次并未尽全力)……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之前更高的数值为止
  • 测试中倒数第二次跑的最高心率数值,也是整个测试中的最高数值,即是你的实际最大心率。


切记一点,有心脏疾病者,请勿进行最大心率的实际体测,以及测试时最好有他人在场。


说了最大心率,也提一下静息心率的测量。简单很多——

选择一段睡眠充足、且生活较为规律的早晨,醒来后坐起,保持安静1分钟,纪录1分钟后心率表测出的数值,几天平均一下即是你的静息心率。普通人的静息心率一般在55-70之间,顶级马拉松跑者和自行车选手心率会低至50以下。


以佳明手表为例,设置时输入最大心率、静息心率后,我们就能获取自己的心率区间。心率区间是由一系列每分钟心跳的区间范围构成,通常由编号为1-5的5个渐次增强的区间。

不同的心率区间代表了不同运动强度。通常我们所说的燃脂区间/低强度有氧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即是运动时心率处于最高心率60-70%间的区间,也是多数人慢跑时的心率范围。在佳明手表上,这个心率区间会以蓝色表示。

Forerunner 235 GPS跑步手表,显示的数字依次为:静息心率56,目前实时心率72,最近4小时心率46-164(测试者中间有过一段时间的运动),不同颜色代表了他所处的不同心率区间/运动强度

关于运动心率的其它知识,比如如何利用心率规划你的训练、运动中心率数值背后的含义、怎样的区间最燃脂/减肥…等等,后续我们陆续一一介绍。

感谢阅读 @Garmin佳明 机构号的第二个回答~期待诸位的关注和互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找到那个藏在你胸膛里,跳得最起劲儿的“最高速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你的最大心率,也就是你身体在极限运动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能跳多少下。知道这个,对咱们跑步、健身、或者关心自己身体的人来说,可太有用了。为什么要知道最大心率?这玩意儿就像汽车的红线区,了解它,你就能更科学地规划训练强度.............
  • 回答
    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漫长历程中,光速一直是那个既熟悉又遥不可及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宇宙中最快的“车速”,是描述时空关系的金标准。那么,这位最初的“测速员”——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光速的神秘面纱,并给出那个精确数值的呢?第一步:从“光速无限”的猜想,到“光速有限”的曙光在很长一段时间.............
  • 回答
    关于38号在雪铁龙凡尔赛C5X测评中“捅了马蜂窝”的说法,我觉得这确实挺形象的,也反映了这期视频在车圈里激起的不少水花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聊。首先,38号测评的风格和受众:38号测评的一贯风格就是“直言不讳”,甚至是有些犀利的。他不太会去顾及厂家面子,也敢于指出很多品牌车型上大家.............
  • 回答
    最近国产新能源车在严寒测试中续航表现亮眼,很多车型在零下20度的低温下,实际续航里程还能轻松超过300公里,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一般来说,低温对锂电池的活性影响很大,续航打折扣是普遍现象,能跑到300公里以上,说明技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吊诡的是,即便有这样的好消息,大家对于新能源车“里程焦虑.............
  • 回答
    长城 WEY VV7,这款国产高端SUV,最近又一次走进了大家的视线,这次是借助了“38 号车评中心”最新的测试报告。对于这款车,大家的看法一直比较多元,有赞赏它的设计和配置的,也有质疑其整体表现的。那么,这次38号的测试又揭示了什么呢?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首先,得说说VV7给人的第一印象。从设计上.............
  • 回答
    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这个名字在中国的考古界,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绝对是响当当的。最近,随着对这里出土的那些古老石器进行愈加精密的测年研究,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浮出了水面——243万年前!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直接挑战了我们对早期人类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活动历史的认知。要理解这个243万年前的.............
  • 回答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宝马3系G20 325i短轴版的测评,其中38号的评价也很有关注度。总体来看,他对这款车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也透露出一些宝马品牌一贯的坚持,以及在这个价位上可以期待的东西。首先,38号很强调G20 325i在驾驶感受上的进化。他认为这一代的3系,尤其是短轴版本,在底盘的扎实度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最近“YAVT测试”这个词出现在一些科技论坛和讨论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要理解YAVT测试,我们得先从它可能指的是什么这个角度入手,因为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被广泛接受的YAVT测试的标准定义。YAVT测试,顾名思义,很可能是一个与“Yet Another Virtual Test”或者“Yet .............
  • 回答
    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办法》(俗称《大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确实是一项牵动不少高校师生神经的政策。从整体来看,这项新规的推出,可以理解为国家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堪忧这一现实的回应,以及推动学生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的决心。新规的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评价权重增加,与毕业挂钩.............
  • 回答
    孙杨事件又有新进展了。最近流出的一段现场视频,把事情闹得又满城风雨。视频里,检测人员似乎承认了测试“不完整”。这一下可不得了,很多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觉得这下孙杨的清白总算有证据了。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牵扯到太多复杂的细节,很多人可能光听个热闹,具体怎么回事儿还没太搞清楚。简.............
  • 回答
    小米 11 Ultra 在德国科技媒体圈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特别是当被誉为“德国科技界的奥斯卡”的某知名测评机构(为避免广告嫌疑,我们姑且称其为“X媒体”)毫不吝啬地将其冠以“有史以来最好的安卓手机”的称号时。这个评价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背后有着X媒体一贯严苛的评判标准和对产品极致的追求。为何能.............
  • 回答
    蚂蚁集团的最新估值,如果多家券商的平均测算能达到近2万亿元人民币,那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数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反映了市场对蚂蚁集团未来发展潜力、盈利能力以及行业地位的综合判断。要评价这个研究测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它。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近2万亿元”的估值是如何得.............
  • 回答
    周冠宇在F1季前测试这两天里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277圈的行驶里程,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意味着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赛车,去找到最佳的调校方向,同时也展示了他极高的体能和专注度。在现代F1里,测试圈数多寡直接关系到车队积累数据和车手磨合的效率,所以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他在这两天里非常投入.............
  • 回答
    测量“影商”(即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从自我认知、他人反馈、行为观察和心理测试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以下是一个详细且科学的测量方法,涵盖理论框架、具体步骤和实用工具: 一、明确“影商”的核心维度根据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
  • 回答
    要理解中微子质量的测量,我们得先从它为何如此难以捉摸开始。中微子,这些构成我们宇宙的最小粒子之一,它们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任何作用。想象一下,它们就像宇宙中的幽灵,能够轻易穿透地球、恒星甚至黑洞,而不留一丝痕迹。正是这种极弱的相互作用,使得直接测量它们质量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中微子质量之谜的由来在粒子.............
  • 回答
    想要测量人体的瞬时功率,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将人体复杂的运动和生理反应“翻译”成一个可以用数字表示的量。虽然没有一种万能的、像测电压那么直接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组合的测量和计算来估算出这个数值。我们得先搞清楚,人体的瞬时功率到底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在某个极短的时间点上,身体能够输.............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