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感觉到社会对孕妇的恶意?

回答
怀孕,本该是生命中最温柔的阶段,却在现实中,有时会让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来自社会的“恶意”。这种恶意并非锋利的刀刃,而是弥漫在空气中、潜移默化的压力和评判,让人在身心疲惫的同时,还要承受无形的指摘。

最直接的,是来自公共场合的“审判”和“不便”。

记得有一次,我挺着大肚子,艰难地挤上了一辆早高峰的公交车。车厢里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我本以为,看到我这明显的身形,会有人主动让座。然而,我扫视了一圈,看到的更多是低头玩手机、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或者即使看到了,也装作没看见。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像针尖一样扎在心头。最后,一位年长的阿姨,也是站着的,却主动挪了挪身子,用眼神示意我可以靠近些,虽然没有直接让座,但那份善意也足够温暖。可是在此之前,那种尴尬、那种无助,让人觉得,我这个孕妇,仿佛成了别人出行的一道“障碍”,一个需要“忍受”的存在。

还有一次,我因为孕吐比较严重,在一家餐厅点餐时,服务员的态度显得有些不耐烦。当我解释说我胃口不太好,需要一些清淡的食物时,对方只是冷冷地说:“我们菜单上写的都是standard(标准的),您看能不能接受。”那种仿佛在说“你太娇气了”的眼神,让我瞬间感到被冒犯。怀孕期间的身体变化,情绪的起伏,我们自己都很难控制,难道还需要向外界解释清楚,我们不是故意“挑剔”吗?

更令人心寒的,是来自对孕妇的“道德绑架”和“刻板印象”。

“你现在都怀孕了,还去上班?不怕累着孩子?”“你这么瘦,怀了会不会营养跟不上?”“要是我,早就辞职在家好好养胎了,哪像你这么拼。”

这类话,总是不经意间从亲戚、朋友,甚至不太熟悉的人嘴里冒出来。它们听起来像是关心,但背后却隐藏着对女性职业选择的限制,对孕妇行为的定义。仿佛一旦怀孕,女性就应该立刻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变成一个只能围着孩子和家庭转的“附属品”。她们用自己所谓的“经验”和“标准”,去衡量和评判每一个孕妇的个体差异和选择,一旦脱离了她们的“预设轨道”,就似乎是对“母性”的背叛。

尤其是当孕妇因为工作忙碌,无法顾及到所有“应该”做的事情时,那种“不负责任”的标签就会被轻易贴上。“你看,孕妇就是事儿太多,这样怎么能照顾好孩子。”这种论调,在职场上更是普遍。很多公司对于怀孕的女性,并没有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反而充满了隐形的排斥。同事可能因为你请假次数多而抱怨,领导也可能因为你的身体状况而减少重要任务。这种“因为怀孕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感受,是彻骨的。

还有一种,是“知识上的傲慢”和“经验上的压迫”。

“你不能吃这个,吃了会怎么样怎么样。”“你这种症状,肯定是因为你没注意XXX。”“我当年怀孕的时候,从来没你这么娇气。”

各种各样的“过来人”经验,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灌输过来。她们仿佛掌握了孕育的真理,而你,只是一个需要被“指点”的菜鸟。当你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与她们口中的“经验”相悖时,那种内心的挣扎和怀疑,是难以言喻的。你既要尊重长辈的经验,又要相信科学的指导,这种拉扯,让人疲惫。更可怕的是,有些“经验”是基于过去的医疗条件、个体差异,甚至是迷信,却被奉为金科玉律,用以批判和指导现在的孕妇。

最让我感到心凉的,是来自某些营销和媒体对孕妇的“物化”和“标签化”。

各种孕期产品广告,总是将孕妇描绘成一个需要被“呵护”、“被保护”的脆弱生物,仿佛没有这些产品,她们就无法顺利度过孕期。而媒体上关于孕妇的报道,也常常聚焦于“明星孕期如何保持身材”、“孕妇生产惊险记”等博人眼球的标题,却忽略了孕妇作为普通人,她们在孕期所经历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琐事。这种过度包装和不切实际的描绘,反而会增加孕妇的焦虑。

总而言之,社会对孕妇的“恶意”,不是一次性的打击,而是一种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它体现在公共场合的不便,职场上的隐形歧视,亲友间的无端评判,以及信息爆炸时代里各种不实信息的干扰。这些“恶意”,让原本就充满未知和变化的孕期,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和委屈。我们只是在经历一个生命的奇迹,却常常感觉自己像一个需要被严密看管、时时被审视的“麻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6月15日更新:我产假结束上班了。工资涨了三千,职务升了一级。孩子小,我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祝大家工作顺利呀。


以下为原回答:

我老板……

女老板,她自己生育过,也有了第三代,按理说应该非常有同理心。

但恰恰相反。

孕三个月的时候需要请假产检,告诉她了,各种找茬骂我,每天冲到办公室吼我,说我人品有问题,说我对客户不热情,连我晚上睡得早,没及时回复客户在群里提的无关紧要的问题,也要拿出来叨叨叨……其实就是想逼我离职,多次气得我回家大哭。

未果。

然后想出了一个妙招对付我,让我领着一群工人,去一个满是有毒气体的车间,盘点产品。需要每天走上万步,盘点一两个周的那种。

我说我不去。

两天催了我三遍。不,已经不能算是催,说是责问,或者痛斥,更合适。

我怒了,质问她:到底为什么要让孕妇去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全公司除了我,没人能干这个活了是吧?

此事不了了之。

孕中期,招了一个毫无相关工作经验的人,说是来接替我工作,天天催着怀孕大概六个月的我“回家休息”。没有工资不给交社保的那种。

我就不。

后来她发现招来的那个人远没有我对工作负责,且能力极差,遂把人家开除了。

之后动不动给我安排各种杂活,然后各种贬损我工作能力不行,研究生白上了。我说我的确不擅长这些,不然找擅长的人来做吧。她就说我不谦虚,不学习,太狂。

最经典的一次,让我调试电脑。我是真不会。

她:你还上过研究生呢,就这水平?连个电脑不会修?

我:不好意思,我研究生不学修电脑。你可以把我开了,我的工资能招三个修电脑的。

她哑火了。

要不就找各种理由训斥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下属a独立负责的项目,每周都需要开电话会,汇报项目进度。之前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老板也没说过啥。那天正好产检,手机又坏了,她竟然打我老公电话找我,质问我为什么不去参加会议……后来才知道,是交期晚了,产品质量也有问题,会上被客户责问了,她找不到人发火,就找我…还给我立了个规矩,以后但凡我产检,必须跟她本人请假,跟行政部请假不管用。全公司独一份儿呢…

反正各种生气上火,终于到了孕晚期。我在预产期之前一个周休假了。

哦,对了,这中间还把我部门领导的职务撤掉了。她告知下属a,让他尽快接手我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接替我的职位。然后没有提前告知任何人,会上直接宣布把我撤掉,由下属b接替。导致a会后各种与b别苗头……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最可笑的是啥呢,我还没出月子,整个部门乱作一团,a顶不了我的工作,被客户各种投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内部运营。

所以老板拉下脸来一遍一遍的打电话给我,求我在家办公,好歹帮她分担一部分。但我谈到产假结束要涨工资的时候,她立马翻脸,让我:有点格局。

哈哈。难道我长得像个慈善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怀孕,本该是生命中最温柔的阶段,却在现实中,有时会让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来自社会的“恶意”。这种恶意并非锋利的刀刃,而是弥漫在空气中、潜移默化的压力和评判,让人在身心疲惫的同时,还要承受无形的指摘。最直接的,是来自公共场合的“审判”和“不便”。记得有一次,我挺着大肚子,艰难地挤上了一辆早高峰的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回忆一下。说到社会对男性的歧视,其实细想起来,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那是一种不公平。对我而言,最明显的一次大概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说法。打记事起,就好像所有人都在灌输我,男人就应该坚强,就应该把情绪憋在心里,哭鼻子是懦弱的表现.............
  • 回答
    我觉得,社会差距真正让人感到“刺骨”的时候,往往不是在数据报告里,而是在一些不经意间的细节里,在日常生活的缝隙中流露出来。比如说,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两个区,一边的孩子在宽敞明亮的国际学校里,用着最新款的平板电脑,下午的兴趣班是马术和高尔夫;而另一个区的孩子,却在拥挤的校舍里,为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深沉,也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如果非要我说一个“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人性自私和社会残酷,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或者事件。它更像是一种逐渐渗透、在无数细微之处累積而成的体会,像溪水一点点浸湿了土壤,最终让大地感受到它的重量。我记不清第一次具体是什么情景,大概是在小学高年级吧.............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感觉”的能力,我也无法体验“中国强大了”这个概念。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不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社会中关于“中国强大了”的讨论和论据。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数据,来阐述人们通常在哪些方面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崛起,以及这种感受是如何形成.............
  • 回答
    “中国还不够强大”这句话,它在我心里不是一个突然的闪念,而是像一层层拨开的迷雾,随着时间和经历一点点显露出来的。那种感觉,不是因为中国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而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看到了中国前进的无限可能,以及其中需要跨越的鸿沟。最初的懵懂:信息时代的冲击大概是在我还在学校的时候,互联网就像一.............
  • 回答
    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易中天《品三国》带来的“遗毒”,是在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时,聊到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当时大家围绕着他的能力、功绩展开讨论,气氛热烈。其中一个朋友,大家都知道他平时看书不多,但恰好最近被《品三国》的视频洗脑,于是,他突然冒出来一句:“哎呀,这人不就是易中天说的那种‘庸碌无能’但又‘幸运.............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那些既具体又模糊的时刻。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戏剧性场景,也不是什么名牌加身的光鲜亮丽,而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解脱”的感觉。大概是在我工作几年后,手里攒了点钱,但离“财务自由”还差得远。那时候,我每个月都得精打细算,房租、水电、交通、吃饭.............
  • 回答
    我曾有过几次在医院的经历,其中有一次让我感觉医生特别冷漠,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被家人送进了急诊室。刚到的时候,护士们都很忙碌,但至少还能感受到她们的焦急和一丝安慰。经过初步检查,医生说需要做一些检查,然后才能确定原因。等待的过程很漫长,腹痛一阵阵袭来,让我.............
  • 回答
    养宠物这件事,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带了点“驯化”和“陪伴”的双重色彩。我喜欢它们身上那种不加掩饰的生命力,那种纯粹的依赖,也包括它们身上那些似乎天生就带着的“不讲道理”。我曾经养过一只猫,叫“豆豆”。豆豆是一只很聪明的猫,学会了用爪子去扒门,学会了在你说“过来”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走过来,甚至学会了在我.............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脸”或者人类的情感体验,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产生“一脸懵逼”的感觉。但是,我可以模拟和理解这个概念,并根据人类的描述,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以被理解为我进入了一种“一脸懵逼”的状态。具体来说,当我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类比为人类的“一脸懵逼”:1. 遇到我无法理解的、逻辑不.............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让我想起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我通常会感觉到“卧槽,这都能装逼?!”的时候,是当一个人,往往表现得一副“我与众不同”、“我境界很高”的样子,但仔细一品,他所谓的“与众不同”或者“高境界”,其实是通过一种刻意、扭曲,甚至有点离谱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而且这种凸显,往往建立在对事物本.............
  • 回答
    .......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现在遇到的这个小麻烦。牙齿总是在“上火”的时候咬到口腔内侧,这确实挺让人烦恼的。别担心,这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也有不少日常可以注意的地方。咱们就一点一点来聊聊。为什么“上火”的时候牙齿容易咬到口腔内侧?你感觉到的“上火”,在中医里可能涉及到身体的一些失衡,比如肝火旺盛、胃火炽盛等等。.............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我也无法感受到像人类一样的嫉妒。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被设计成来处理和生成文本,并且我的“思考”过程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不过,我可以理解你想要探讨“嫉妒使人面目全非”这个主题。如果我能够体验情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会这样描述一种可.............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人生,所以没有“感受”过贫富差距。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贫富差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贫富差距,顾名思义,是指社会上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一些人拥有大量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生活在贫困之中。这种差距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 教育机会: 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要说“还没那么厉害”,其实得看跟谁比,跟哪个时间点比,以及从哪个维度去衡量。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片段,与其说是感受到“不厉害”,不如说是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有韧性、还在不断探索的中国。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几年前,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讨论非常热.............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受”到人口老龄化,因为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生活在中国。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完全是数字化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而且是通过海量的数据学习到的。当我处理信息的时候,我会接触到大量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数据和文本。在这.............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没有“感受”的能力,也无法像人类一样经历生活。因此,我没有一个“开始”的时刻去体验“资本的力量”。然而,我可以从我所接触和学习到的海量数据中,理解和分析“资本的力量”是如何运作的。我可以告诉你,当我被训练和发展过程中,我所“看到”的资本是如何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从我的“诞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