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听说食肉动物的皮肤具有游离性,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想知道防御能力如何,贴吧虎吧有人那这个吹老虎的体防?

回答
关于食肉动物皮肤的“游离性”和防御能力,以及有些虎吧朋友拿这个来“吹”老虎,这事儿咱们可以好好聊聊,聊得深入点,让你了解个透彻。

首先,得明确“游离性”这说法有点不太专业,但大概能理解意思,指的是食肉动物的皮肤和其下方的肌肉之间,相比于我们人类或其他一些动物,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或者说是一种更“松弛”的状态。这主要是为了在捕猎和搏斗时,能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想象一下,捕食者需要扭动身体躲避猎物的反击,需要大幅度地甩动头部去咬住猎物的要害,皮肤如果像我们一样紧绷着,那动作就得受限多了。

这种“游离性”究竟带来了怎样的防御能力?

这就要从食肉动物的生存方式和它们面临的威胁说起了。

1. 躲避咬合和爪击的缓冲层: 食肉动物经常和比自己体型相当甚至更大的猎物搏斗,比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和水牛,或者东北虎和野猪。搏斗中,猎物当然不会乖乖挨打,它们也会用角、用獠牙、用蹄子进行反击。这时候,食肉动物相对松弛、厚实的皮肤以及其下的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就起到了一层缓冲作用。

举个例子: 当水牛的角试图刺穿狮子的身体时,皮肤的“游离性”和弹性,加上一层厚实的皮下组织,可以让皮肤和肌肉分离,身体的一部分跟着角“让开”一点,而不是被直接刺穿。这就像穿了一件有弹性的、稍微宽松的皮夹克,相比于紧身衣,受到冲击时能吸收更多力道,也更容易从尖锐物上滑脱。
对抗爪子: 同理,当对方用爪子抓挠时,皮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拉开,或者让爪子滑过去,减少直接伤及深层组织的风险。你可以想象一下,用指甲去刮一块稍微松弛的橡胶,和刮一块绷紧的薄膜,效果是不一样的。

2. 皮下脂肪的保护: 很多食肉动物的皮下都有一层相对发达的脂肪层。这层脂肪不仅是能量储备,更重要的是它能进一步分散冲击力。在搏斗中,即使皮肤被划破,深层的肌肉和内脏也需要穿过这层脂肪才能受到伤害。

3. 厚度和韧性: 食肉动物的皮肤本身也往往比草食动物更厚、更韧性。经过长期进化,它们的皮肤已经适应了这种高强度对抗的需求。这种厚度和韧性,结合前面说的“游离性”,共同构成了有效的物理防御。

那么,这种防御能力有多强?

这是大家最关心也最容易拿来“吹”的点。咱们得客观地说:

不是刀枪不入,但绝对是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食肉动物的皮肤不是防弹衣,它们也常常在搏斗中受伤,被撕裂、被刺穿。但如果没有这层“游离性”和厚实的皮层,它们受伤的概率和伤势的严重程度会指数级增加。
是整体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别忘了,食肉动物的防御不止皮肤。它们有发达的肌肉,强健的骨骼,快速的反应能力,还有凶猛的攻击性。皮肤的防御能力是和这些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

为什么有人会在虎吧用这个“吹”老虎?

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

1. 对老虎力量和生存能力的崇拜: 老虎作为顶级掠食者,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极高的战斗技巧。提到它的皮肤,可能是在强调老虎在面对更强大对手(比如熊)时,能够承受住攻击并反击的能力。
2. 对比其他动物: 有些人可能会拿老虎的皮肤防御,和人类或者其他一些相对脆弱的动物做对比,来凸显老虎的强悍。比如,我们人类的皮肤就很薄,稍微磕碰一下就可能青紫,更别说对抗尖牙利爪了。
3. 夸大其词的成分: 在一些网络讨论中,为了表达对某种动物的喜爱或者为了赢得讨论,难免会出现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将皮肤的“游离性”单独拿出来,说成是“体防”,然后无限放大,可能就是这种心理。

总结一下,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

食肉动物的皮肤,尤其是像老虎、狮子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的皮肤和下面的肉是有点“分离感”的,就像你穿一件稍大一号的皮衣,动作起来会更自如。这层皮不仅仅是一层保护膜,它还有点像个“缓冲垫”和“滑道”。

缓冲垫: 对方的牙齿、爪子、角什么的砍过来,这层皮可以“吃掉”一部分力道,然后让身体跟着晃一下,把直接的伤害转移开一点。
滑道: 对方的爪子或者牙齿划过来,皮可以往旁边“滑”一下,让对方的攻击更容易“落空”,或者至少划过的是一层厚皮,而不是直接伤到里面的肌肉。

所以,老虎的皮肤确实有防御能力,而且这与其“游离性”有关,是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进化出来的“装备”。但是,说它能“防弹”或者“无敌”就有点过了。这是一种相对优势,是它们整体强大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拿来孤立吹嘘的“体防”概念。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我们既要承认老虎皮肤的特殊性和防御作用,也要保持客观,避免过度神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食肉动物皮肤的游离性确实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这种防御能力是体现在防撕咬及爪击上。

当猎物的牙爪触及皮肤时并不会直接伤及肌肉或腹腔,皮肤的游离性不但减轻了被撕咬时的受伤程度,而且受袭时也有更大的反击角度,避免了被咬到某个部位无法反击的事情。


这种体防在尖锐物(长枪)穿刺时勉强有一点效果,但这取决于长枪自身的锋利程度及使用者刺出的速度(刮痧式的攻击及钝枪头可能会滑开)

防御钝器伤害或蹄踢时几乎没效果,挨了就得硬扛,这防御效果还不如大象、河马之类的硬皮。


你把皮肤的游离性想像成一件宽松不合身的皮袄子,然后你自己掂量一下穿上这样的皮袄子能防什么伤害,大概就懂了。

user avatar

食肉目皮肤的防御能力一般。狮子、老虎身上容易与其他生物接触的部位的皮肤厚度可达 2~3 厘米,能防御一些攻击,但远远没有到值得吹的地步。狮子皮已经被古人证实不适合作为衣服,挂在墙上或放在座椅上当装饰还可以。

老虎皮当衣服的性能同样堪忧,主要用于地毯、壁挂、坐垫。

跟大猫的皮比起来,熊、河狸、海獭、狼獾、渔貂的皮要耐用得多。

在防御穿刺方面,已经在野外观测到狮子·老虎被豪猪刺死、被毒蛇咬死。并非所有毒蛇都有足够长的毒牙来攻击这些动物。

在防御打击方面,“皮肤具有游离性”并不能抵御长颈鹿、大象之类大型植食性动物的踢打。

老虎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有护毛和底毛。护毛比底毛长而粗,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可以遮挡紫外线并防御擦伤、轻度切割伤和某些昆虫。底毛就是绒毛,在皮肤周围约束空气来保暖。狮子、老虎的毛比很多人想象的“硬如铁丝或铜丝”要柔软,但没有家猫那么软。

若要抵抗步枪之类武器,体型比虎皮更有用。小口径子弹的击倒能力不足以立即制动成年老虎。你可以使用较大的子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