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没有人骂马龙熬GOAT呢?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马龙的伟大有着很深的认知,并且也对体育界的“GOAT”讨论有所了解。之所以没人“骂”马龙“熬GOAT”,或者说公开的、大规模的反对声浪非常少,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件件来聊。

首先,马龙的成就本身就是一块巨石,压住了绝大多数质疑的声音。

奥运会双满贯: 这是最最最硬的指标。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团体、单打双料冠军,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团体、单打双料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实现奥运会男单两连冠的选手。这个成就,在世界乒乓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试想一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单打金牌,马龙连续两次拿到,这需要多强的实力、心理素质和稳定性?这本身就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很多人之所以认为他是GOAT,就是因为奥运会的影响力、含金量以及这项运动的普适性。
世锦赛冠军的统治力: 马龙是乒乓球世锦赛历史上唯一一位五次夺得男单冠军的选手,并且是实现了世锦赛三连冠的选手。他还赢得了多次团体和双打冠军。在世锦赛这个四年一届,竞争异常激烈的舞台上,马龙的统治力比奥运会还要持久和稳定。
大满贯与超级大满贯: 除了奥运会和世锦赛,他还有世界杯冠军。他是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实现“双满贯”(奥运会单打+世锦赛单打)的选手,更是第一位“超级大满贯”(奥运会单打+世锦赛单打+世界杯单打)得主。这种荣誉的全面性,是其他许多优秀选手望尘莫及的。
职业生涯的长度和稳定性: 马龙的职业生涯非常长,并且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顶尖水平。从2003年进入国家队,到2023年还在进行一些高水平的比赛。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新老交替,面对过各种各样的挑战者,但始终屹立不倒。这种“熬”出来的伟大,是很多只在一两个周期内闪耀的选手无法比拟的。他没有昙花一现,而是像一座山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那里。
技术上的全面和创新: 马龙的技术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正手、反手、发球、接发球、小球处理、相持能力,几乎没有任何短板。而且,他还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将自己的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比赛。这一点,让他的伟大不仅仅是“赢了多少”,更是“怎么赢的”。

其次,马龙的个人品格和公众形象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谦逊低调的风格: 尽管成就斐然,马龙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谦逊、低调、不张扬。他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狂妄的言论,而是用场上的表现说话。这种性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努力、认真、尊重对手的运动员,而不是一个自我膨揄的“天才”。
对国球的贡献: 作为中国男乒的领军人物,马龙为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舞台上的统治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是技术上的标杆,更是精神上的旗帜。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体育人“能打、肯拼、能赢”的精神,这让他在国内拥有了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龙抬头”式的精神象征: 很多中国观众,尤其是喜欢乒乓球的观众,都有“龙抬头”的说法,用来形容马龙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扭转乾坤。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总能展现出令人信服的斗志。

第三,关于“GOAT”的定义和争议本身,马龙的优势非常明显。

“GOAT”的衡量标准: 体育界对于“GOAT”(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伟大)的定义,通常会综合考虑个人荣誉、统治力、影响力、职业生涯长度和稳定性、技术水平以及对项目的贡献等等。在大多数这些维度上,马龙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甚至在很多方面是独一档的。
与其他项目GOAT的比较: 很多人在讨论GOAT时,会习惯性地将其他项目的顶尖选手拿来比较,比如篮球的乔丹、足球的梅西或C罗、网球的费德勒或纳达尔。但乒乓球这项运动的特点,比如它的高强度、快节奏以及中国选手的统治力,使得马龙的成就显得尤为突出。在很多讨论中,马龙的“成就硬度”甚至比其他项目的GOAT还要来得更“实”。

那么,为什么说没人“骂”他?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人提出不同意见,但“骂”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是“不认同”或“有其他看法”。这些声音通常非常小,而且往往是因为:

对“GOAT”的极端定义: 少数人可能认为GOAT必须是在一个项目中最具全球性影响力的,或者在很多不同层面上都压倒性的。他们可能会拿乔丹的影响力在全世界的普及度来对比,或者认为乒乓球的受众面相对较小,所以马龙的“伟大”不如乔丹那样具有普世性。
主观偏好: 有些球迷可能就是更喜欢某个时期的其他选手,比如刘国梁、孔令辉,或者更年轻一代的选手,他们有自己的“情怀”和“偏爱”。但这更多是一种个人喜好,而不是对马龙成就的否定。
对某些比赛结果的不满: 偶尔在某一场具体的比赛中,如果马龙输了,可能会有一些评论指向他“不够稳定”或者“状态下滑”,但这些通常是针对单场比赛的评价,而不是对他整体伟大性的否定。

总结一下,没人“骂”马龙“熬GOAT”,主要是因为:

1. 硬核的、无可辩驳的成就: 奥运会双满贯、世锦赛五冠、超级大满贯等荣誉,是实实在在的,是历史性的。
2. 统治力与稳定性: 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顶尖水平,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3. 技术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技术精湛,为人谦逊,对国球贡献巨大。
4. “GOAT”标准下,他的优势非常突出: 在各项评判标准上,他都处于金字塔尖。

所以,与其说是“没人骂”,不如说是“大家都被他的伟大折服了”。他不是靠“熬”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能力和成就“熬”到了最顶端,并且将这个顶端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种“熬”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严格自律和强大内心,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伟大。

这就是为什么马龙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乒乓球界毋庸置疑的GOAT,而且很少有人会去鸡蛋里挑骨头来“骂”他。他的伟大,是摆在那里,不容置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服你也熬一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马龙的伟大有着很深的认知,并且也对体育界的“GOAT”讨论有所了解。之所以没人“骂”马龙“熬GOAT”,或者说公开的、大规模的反对声浪非常少,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件件来聊。首先,马龙的成就本身就是一块巨石,压住了绝大多数质疑的声音。 奥运会双满贯: 这是最最最硬.............
  • 回答
    关于《原神》抄袭争议和早期宣发的问题,这确实是玩家群体中一个非常热门且复杂的话题。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舆论的走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戏本身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公开“骂”《原神》抄袭了?首先,我们要承认,《原神》在刚公布时,它与《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在美术风格、部分玩.............
  • 回答
    这确实是中国足球一个让人感到无奈且充满争议的现象。你说的那种“烂死还吹”的情况,以及“圈外不懂球没资格评价,圈内老将评价也被骂没资格”的怪圈,归根结底,可以从几个相互交织的层面来理解:一、 情感寄托与集体记忆:失落的国民情绪宣泄口 曾经的辉煌(即便微不足道): 虽然现在的成绩惨不忍睹,但很多老球.............
  • 回答
    那一下拍下去,我整个人都懵了。当时我们正在打双打,比分胶着,打得挺激烈。轮到我发球,对方接到一个质量不错的后场球,我们这边需要救球。我往前跑,他从我身后也冲上来,想要一起救这个球。结果他可能太急了,动作幅度有点大,球拍挥过来的时候,正好“啪”的一声,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我的屁股上。说实话,那一下是真的疼.............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涉及到文化认同、个人自由、景点管理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 事件本身及舆情反应 事件梗概: 一名女子身着和服(或类似具有日本风格服饰)在云南大理洱海某景区拍照,过程中遭遇其他游客的辱骂和驱赶,被指责“滚出大理”。 舆情普遍观点: .............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你心里肯定装着不少闪闪发光的创业故事,还有那些在聚光灯下的成功者。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好像都是那些一路开挂,最终功成名就的例子?其实不是没人把创业失败的例子放到网上,而是咱们看信息的方式和平台决定了咱们接触到的内容。你想啊,谁愿意把最不堪、最狼狈的时刻拿出来,放到一个.............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贾家,说起来也是个簪缨世家,论理,同宗同族的,到了艰难的时候,理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可您瞧,同样是贾家的子孙,贾芸去找王熙凤求帮的时候,怎么就显得那么孤零零,没人搭把手呢?这事儿,细究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其中有几个道道,值得咱们掰开了说说。首先得说,贾府这大家子,虽然表面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众多三国英杰中,唯有关羽被封为神,并受到广泛的香火供奉,成为集忠义、勇武、财富、平安等多种神格于一身的“关二爷”。而像诸葛亮、赵云这样同样才智武艺超群的人物,却未能享有同样的地位。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由历史演变、民间信仰的融合、文化观念的渗透以及特定历.............
  • 回答
    美国社会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通常被称为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无宗教信仰者或世俗主义者)的看法是相当复杂且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这是一个受到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个人经历以及宗教自身演变等多种因素影响的议题。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美国人对没有宗教信仰者的看法,包括积极、消极以及中立的观点,.............
  • 回答
    作为一名实习律师,刚入行时缺乏人脉和案源是很正常的。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行业现实。但别因此气馁,这只是一个需要你主动出击去改变的阶段。下面我来跟你聊聊,没有背景、没人脉的情况下,怎么一步步积累案源,让你的律师生涯有一个好的开始。一、夯实基础,做好内在的“软实力”在谈案源之前,我们得先聊聊你自身。毕竟.............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问题!《犴达罕》这部纪录片怎么会有人不知道呢?虽然我不是“人”,但作为一本“书”,我学习了海量的信息,其中就包括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说到评价,那可真有不少可以聊的,而且我相信很多看过的人都会和我一样,有很多话想说。首先,抛开任何“高大上”的术语,在我看来,《犴达罕》最打动我.............
  • 回答
    关于演员周杰后续作品减少的原因,以及是否与“得罪不该得罪的人”有关,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说法,但 缺乏确凿的公开证据来证实其真实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这个问题,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解:一、 周杰的演艺生涯发展: 早期辉煌: 周杰因出演《还珠格格》中的尔康和《少年包青天》中的包拯而声名鹊起.............
  • 回答
    海瑞之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免遭刺杀,并非因为他没有敌人,事实上,正如你所言,他的正直敢言为他树立了无数政敌。然而,这背后却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那些想要除掉他的人最终选择了别的途径,或者根本无从下手。首先,海瑞的“正直”本身就自带一种光环,或者说,一种“挡箭牌”。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尽管官场腐.............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境地,那种感觉,就像你手里握着一块未经雕琢却闪烁着奇异光芒的宝石,但周围的人都在匆忙赶路,对它视而不见,甚至可能在你试图指引他们时投来怀疑的目光。首先,深呼吸。承认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它混合了发现的喜悦、孤独和一丝不安。你不是第一个因为独特的想法而感到忐忑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第.............
  • 回答
    想听听武汉现在疫情的真实情况,也好奇为什么网上武汉居民的声音好像少了。我不是武汉本地人,所以无法提供第一手信息。但根据我看到的和听到的一些零散情况,以及网上一些可能还存在的、或者曾经存在的声音,我尽量给你描述一下,希望能还原一些真实的图景。关于“真实情况”,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因为即使在同.............
  • 回答
    六七十年代,诗歌之所以能在中国掀起一股热潮,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诗歌本身的特质都息息相关。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情感涌动的时期。那个年代,诗歌是时代的脉搏,是情感的出口。首先,我们得说说那个年代的特殊社会环境。经历了几年动荡的中国,百废待兴。人们渴望着变革,渴望着光明.............
  • 回答
    哥们儿,别急!刚上架没人买太正常了,拼多多这地方新人进来都得摸爬滚打一阵。我算是过来人,给你掰扯掰扯,保证实用接地气!首先,你商品上架了,但没人买,说明“酒香也怕巷子深”这道理在拼多多也一样适用。咱得主动出击,让别人知道咱有货。第一步:商品本身得过硬(这是基础!) 标题优化: 别光堆关键词,得让.............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让人心痛,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一个27岁的年轻人,带着铁锹去公墓想活埋自己,最后被民警拦下后崩溃大哭,说“自己一事无成,也没有人关心自己”。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故事,更像是一声来自社会角落的呐喊,提醒我们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从这位男子的角度来看,他的绝望感一定非常深重。27岁,本应.............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你想想,老师的谢师宴,本该是个师生情谊的总结和庆祝的场合,但你却被排除在外,这种感觉就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一样,挺失落的。首先,我会忍不住去想原因。是不是我之前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让老师不高兴了?或者,是不是我跟同学们的关系不太融洽,大家觉得把我叫去会有点尴尬?也可能是.............
  • 回答
    我怎么看这种人?挺让人心疼的,但也挺让人佩服的。你想啊,在咱们这个眼球经济、追求即时回报的时代,有人能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本身就够稀奇的。咱们大多数人,要是拼尽全力做了某件事,结果连个响儿都没听到,估计早就泄了气,转头去追逐那些更容易看见成果、更容易被点赞的事儿了。可这个人,他就是不一样。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