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龙王地位就是不高。
首先,在西游记中,“龙王”并不是群龙之王的意思,他更像是一个职称,全书中有很多龙王。在青牛精的故事中就提到过。
孙悟空去找水德星君求助。
“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整冠束带,接出宫门,迎进宫内。”
可见不仅四海有龙王,江湖河渎全有龙王,甚至乌鸡国的井里还有井龙王,碧波潭内有老龙王。这些龙王不是管理龙族的,而是管理水族的。可能水族的主管只能由龙族来担任,所以都喊成龙王。
小面积水域内的龙王,只负责水族的管理,大一点江河里面的龙王,不仅要管理水族,还要兼职下雨职责,例如泾河龙王、四海龙王。
其次,四海龙王因管理水域面积最大,在众多的龙王当中地位最高,但即使是他们四位,在西游记中的地位也不高。他们有什么办法,在西游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生存下去呢?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下面我们就分析下,四海龙王的生存之道。
1. 四海龙王知道自己在神仙中地位低下,这个世界比自己厉害的神仙多太多了,因此在遇到不知道实力的神仙时,都很谦卑。西游记是个强者为尊的神话世界,你遇到的神仙是哪里来的,有什么实力,背后有谁都不可知。对方是你能惹的起的么?在漫长的岁月里,只要遇到一个你惹不起的人,你就可能没命了。他们对自己地位认知清楚,做事小心谨慎。
孙悟空学艺回到花果山后,来到龙宫要兵器。东海龙王是客气有加,口称上仙,对孙悟空的刁难也是一直忍让。最后招来其他三兄弟给孙悟空献披挂,准备破财消灾,再去天庭告状。从对待孙悟空的这件事来说,龙王就秉承了一个原则,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时候,小心谨慎,不要去得罪对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字怂。
泾河龙王就是没认清自己定位,觉着对方就是算卦的, 自己是司雨龙王,轻视对方。但他却忘了,自己也就是奉命行事的司雨官。他要是认清自己位置,不去逞强好胜,按旨意下雨,也就不会死。
有人会认为,泾河龙王要死是生死薄上写好的,是天命,并不是他自己导致的。生死薄上也写了孙悟空“三百四十二岁善终”,他也没死。刘全夫妇有登仙之寿,不也死后才发现有问题,只能借尸还魂。看到李世民的寿命不久,不是也可以改改么。寇员外死了,不也可以再添点寿命么。西游记中的生死薄,更像是账本。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那就是个数字。对于没能力的来说,那就是不可更改的铁则。
东海龙王要是不怂,被孙悟空打死,生死簿上会不会也写着,死于孙悟空之后手,是你的天命呢?
还有碧波潭的龙王一家,认为有了厉害的女婿,有牛魔王,就敢打佛派的主意,明显忘了自己的身份。佛派是你一个小小的龙王敢碰的?
2. 四海龙王知道抱团,一有事就是四兄弟齐登场。
孙悟空要披挂。东海龙王招来自己兄弟,是真的没什么披挂?要兵器时,他还拿出几件来让孙悟空试试,到拿披挂时,连试试都不试了,直接喊兄弟。真是拿不出?东海龙王看到孙悟空拿起定海神针就知道,这猴子肯定是自己惹不起,为防万一,赶紧招来兄弟共同抗风险。
在后面还有很多处四兄弟齐登场的时候。
孙悟空清洗花果山找的四人。“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
红孩儿处,孙悟空找东海龙王降雨灭火,龙王推脱不过去,立刻撞钟又招来三兄弟,一起去。
车迟国求雨,还是四海龙王俱在。“半空中,又有四海龙王,一齐拥至。”不知道为何,这里降雨需要四人都来?但就是这样,有违规操作的时候,一定是四人在场。
朱紫国的降雨,根本算不上降雨,东海龙王来吐了几口口水就走了,所以不能算违规操作。
所以,只要有危险,或者需要违规操作的时候,都是四人抱团,共同承担风险。这样即使被追究责任,也是共同承担。所谓法不责众,相对风险要低。
3. 四海龙王立场清晰。
每次孙悟空找龙王下雨,龙王都会说
“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甚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先把规矩一说,孙悟空要是还要帮忙,那就帮,但都是局部降雨,像洗山,灭火之类。他们为何敢违规帮助取经队伍呢?因为龙王很清楚,自己的上司玉帝,对取经是支持的,自己帮助取经队伍,玉帝不会因此问责他们。
真的涉及到原则问题,龙王绝对不敢瞎帮忙。凤仙郡处,孙悟空找龙王降雨,龙王还是这套说辞,
“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烦大圣到天宫奏准,请一道降雨的圣旨,请水官放出龙来,我却好照旨意数目下雨。”
估计龙王知道为何凤仙郡不能下雨,所以咬紧牙关,就一句话奉旨下雨。
龙王的立场非常清楚,领导同意的,能帮就帮,领导不同意的,坚决不违规。
总结下来,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是聪明人,对自己的地位有充分认知,小心谨慎对待不知道底细的神仙,统统不去得罪,有危险时懂得抱团,共同抵御风险,对时局的判断和自己的立场清晰,正是这样,四海龙王才能在这个强者无数的西游世界生存下去。
最后解释一点关于龙的错误认知。书中介绍天庭吃的东西时写过,
“调设各班座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
很多人就根据这个,说龙就是天庭的食物。
我觉着这一点,完全是作者本身想象力有限导致。
作者不可能知道神仙吃什么,只能根据自己认知,把人类理想中的异品奇珍写上,用“百味八珍”,“佳肴异品”,“玉液琼浆”等等词语来概括,“龙肝风髓”只是对稀有食物认识的极致。本来不是问题,却因为西游世界真的有龙族存在,产生矛盾和误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