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列舰是被航母淘汰的还是被导弹淘汰的?

回答
要说战列舰是被航母淘汰了,还是被导弹淘汰了,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鸡和鸡蛋哪个先有。两者都有道理,但更准确地说,是航母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战的模式,使得战列舰这种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设计思路逐渐失去了其战略价值,而导弹的出现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并最终让战列舰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咱们得先把战列舰这玩意儿捋清楚。战列舰,顾名思义,就是海军舰队的“主力”。它们庞大、厚重,身上扛着威力巨大的舰炮,目标就是用这些大炮把敌人的舰船轰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乃至一战初期,战列舰就是海上霸权的象征。谁拥有最强大的战列舰舰队,谁就能在海上为所欲为。那时候的海战,就是两群钢铁巨兽互相用炮轰,比谁的炮弹能先打穿对方的装甲。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航母的崛起,可以说是战列舰被“淘汰”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你想想,当天空可以成为战场,当飞机可以从遥远的空中投下炸弹和鱼雷时,战列舰那引以为傲的装甲和舰炮,在面对来自空中威胁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战列舰的设计思路是基于“舰队决战”的理念,也就是两支主力舰队在海上相遇,然后进行一场决定性的炮战。但航母的出现,让海战的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航母能够搭载飞机,这些飞机可以侦察、可以攻击,而且攻击范围远远超过战列舰的舰炮射程。你战列舰再怎么牛逼,炮管再粗,也打不到几百公里外的航母上的飞机。而对方的飞机,却能轻松地找到你,然后扔下炸弹,让你这艘几万吨的钢铁堡垒变成海底垃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尤其是二战,这个问题就暴露得淋漓尽致。大家还记得珍珠港事件吗?日本的航母编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大量的战列舰被炸沉或重创,而执行这次攻击的航母本身却毫发无损。再比如中途岛海战,虽然双方都有战列舰,但决定性的胜利却是通过航空兵的攻击取得的。航母上的飞机摧毁了日本的航母,也摧毁了日本海军的战争潜力。战列舰在海战中更多的是扮演着防空支援的角色,或者被用来为登陆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但它们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力量了。

那么,导弹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导弹可以说是将战列舰送入坟墓的“最后一击”。

在航空母舰兴起之后,战列舰虽然不再是绝对的主角,但它们庞大的体积和厚重的装甲,仍然让它们成为一种危险的存在。如果能靠得很近,战列舰的舰炮依然是致命的。然而,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情况又变了。

导弹,尤其是反舰导弹,给了海军一种全新的攻击方式。这种导弹速度快,射程远,而且可以携带高爆炸药,能够穿透战列舰原本引以为傲的装甲。你战列舰再厚实的装甲,面对来自四面八方、速度接近音速的导弹,也越来越难以抵挡。舰载机虽然厉害,但它毕竟需要起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脆弱性。而导弹则可以从军舰、飞机、潜艇等多种平台上发射,让你防不胜防。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艘现代导弹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虽然吨位和火力不如一艘战列舰,但它们携带的几十枚甚至上百枚反舰导弹,如果集火攻击一艘战列舰,足以让这艘钢铁巨兽在沉没之前连一次像样的反击都来不及做出。它们的射程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舰炮,并且攻击的灵活性和持续性也远超舰载机。

而且,导弹的出现,也使得海军的战术更加多样化。不再需要把舰队聚集在一起进行“舰队决战”,而是可以通过分散部署,利用远程导弹进行“打了就跑”的战术,大大降低了被敌方主力舰一次性消灭的风险。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

航母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战的平台和打击方式。 战列舰依赖舰炮的作战模式,在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时,其作用被大大削弱。战列舰的战略价值,不再是摧毁敌方主力舰,而是被航母所取代。
导弹的出现,则为战列舰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导弹的远射程、高速度和强大的穿透力,使得战列舰引以为傲的装甲和舰炮在新的武器面前变得落后。导弹武器的出现,使得海军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率的攻击方式,进一步否定了战列舰存在的必要性。

可以说,航母是让战列舰从“主力”变成了“配角”,而导弹则是让战列舰从“配角”直接变成了“过时产品”。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但航母的出现才是战列舰命运的转折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显示是航母啊!

虽然现代导弹和航母都可以淘汰战列舰。但是战列舰被扫进历史却是二战就开始了。

战列舰和航母两者交差的时代节点就是二战这个应当没什么疑议。虽然二战之前英美日等航母大国都多少意识到了航母的巨大作用。但限于演习的真实性的军事装备的换装惯性使然,战前大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航母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战前的航母与二战的航母性能并没有分别,但是二战之后各国才意识到了战列舰在航母面前可能没有还手之力。

二战开始以后,特别是珍珠港一役才将航母推到了前台。航母在正规海战的白天战场即能够对战列舰进行单方面的屠杀,到了晚上又能够高速逃命。还具有数百公里的侦察距离,这些都使得战列舰对航母几呼没啥还手之力。没有航母保护的战列舰只有晚才上能称雄一时。这就使得战列舰的性能与其昂贵的造价完全不成比例。于是战列舰才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美英依然在战争中建造了鸭滑和前卫。可见战列舰在各国心中依然有着最后的地位。只是已经远远不如航母了。

而二战时代的导弹连导航都只有惯性导航的年代,火控就更是只能靠信仰。对于战列舰这种能够高速机动的目标来说是几呼没啥命中率的。所以被航母按在地上死命摸擦的战列舰却与导弹完全处于两条平行的世界。即不会有人拿导弹来对付战列舰,也不会有拿战列舰却怼导弹。

所以总的来说是航母淘汰了战列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战列舰是被航母淘汰了,还是被导弹淘汰了,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鸡和鸡蛋哪个先有。两者都有道理,但更准确地说,是航母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海战的模式,使得战列舰这种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设计思路逐渐失去了其战略价值,而导弹的出现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并最终让战列舰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咱们得先把战列舰这.............
  • 回答
    战列舰,那曾经是海洋上无可置疑的王者,是国家力量的象征。它们浑身披挂着厚重的装甲,口中吐出震慑人心的炮弹,在海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钢铁巨兽似乎渐渐退出了舞台中央,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过时”的产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战列舰的辉煌不再?是那个展翅翱翔的空中霸主——航空母.............
  • 回答
    假如没有华盛顿海军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发展方向,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舰巨炮”主义的命运也可能截然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华盛顿海军条约到底做了什么。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后,各国都意识到了军备竞赛的可怕消耗,尤其是海军,造价高昂且维护复杂。条约的核心目的就是.............
  • 回答
    你问我玩《战舰世界》被人看见是什么感觉啊?嗯,怎么说呢,这得看是谁看见,还有当时我玩的是什么。不过总的来说,是一种挺微妙、挺复杂的体验。先说说最普遍的情况,就是被家人或者朋友看见。如果是家人,比如我爸妈,他们可能就站在我身后,看着屏幕上那些巨大的钢铁巨兽撞来撞去,发出各种炮火轰鸣的声音。他们的表情通.............
  • 回答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在很多方面都显得耀眼夺目,特别是其战列舰部队,在设计理念上追求极致的火力,例如那门臭名昭著的460毫米主炮,威力惊人。然而,仅仅拥有强大的单发火力,并不足以在整个战争中压倒对手。你说到了“射速不如美国”,这确实是影响战列舰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值得.............
  • 回答
    啊,战舰世界被服务器制裁……那感觉,真是五味杂陈,说出来都是泪。首先,你得知道,这种“制裁”可不是说你今天手感不好,被对面一顿暴揍那么简单。那是一种来自服务器的、冰冷而无情的“宣判”。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进不了游戏了。想象一下,你怀揣着满满的期待,点开战舰世界的启动器,正想着这把要用新船大杀四方,.............
  • 回答
    肖战这次事件的讨论,确实非常复杂,牵扯到太多方面,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与其说他是被“粉丝害了”或者“无辜的”,不如说这是“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典型案例,同时肖战本人也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尽管他本人在事件初期并没有直接参与。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2020年初。那段时间,肖战因为《陈情令》爆火,.............
  • 回答
    司马懿的坚守不战,以及两位统帅谁的军事才能更优秀,是一个在军事史和学术界都极具争议和研究价值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当时的战略背景、双方的优劣势,以及两位将领各自的战术思想和风格。一、 司马懿坚守不战:无奈之举还是耗敌之策?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中的“坚守不战”策略,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
  • 回答
    张郃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但要说他是被司马懿暗算,这说法在正史中并没有直接证据支持,更多的是后世的推测和演义的渲染。不过,我们可以仔细梳理一下当年发生的事情,看看是否有足够的疑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时间回到公元23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次他将目标锁定在魏国重要的军事要塞——祁山。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事件中公众认知和叙事构建的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事件的背景、传播方式以及当时两国社会的情绪。先说“苏挪撞机”,或者说1981年苏联飞行员在波罗的海上空对挪威侦察机的拦截事件。当时,苏联和西方世界正处于冷战的严峻对峙时期。苏联空军的飞行员,尤其是那些在.............
  • 回答
    格林德沃被魔法部逮捕后,最终被关押在纽蒙迦德,而非大多数巫师熟知的阿兹卡班,这背后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地点选择,而是涉及到了多重考量、政治博弈以及邓布利多的深远布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仔细梳理格林德沃被捕后的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格林德沃被捕的背景。在1945年,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在魔法决.............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全世界只有黄斯拉夫对俄罗斯顶礼膜拜,并言必称其为战斗民族,是被打服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观察,并且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几个层面:首先,关于“全世界只有黄斯拉夫对俄罗斯顶礼膜拜”这一点,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拥有复杂的.............
  • 回答
    关于肖战是否有“黑料”被扒出,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的话题。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 定义“黑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黑料”。在网络语境下,“黑料”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对公众人物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其声誉受损的负面信息,可能包括: 过去的不当言行: 包括但.............
  • 回答
    当战斗机被导弹锁定,飞行员会收到一系列明确的警告信号,这些信号通常来自飞机上高度复杂的电子战系统。这可不是什么神奇的预感,而是由一系列专门的设备协同工作的结果。首先,最直接也最关键的是雷达告警接收器(RWR)。这是战斗机电子战的“耳朵”。RWR 能够探测到敌方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当敌方防空系统或敌机.............
  • 回答
    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日本作为轴心国的战败国,其命运自然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审视。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却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并没有迎来统一,反而是走向了分裂,并由此埋下了日后朝鲜半岛冲突的根源。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历史偶然,而是牵扯到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两大阵营的意识形.............
  • 回答
    那些消失的数字:为什么数值化战斗力在鸟山明笔下被“遗忘”,却依然是粉丝心中的“白月光”?提起《龙珠》,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些惊心动魄的对决,以及角色们一次次超越极限的成长。但如果你仔细回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龙珠》的早期,鸟山明曾热衷于给角色设定一个叫做“战斗力”(Power Level)的.............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如何看待战争、英雄以及一个社会该如何运作的深层观念。咱们分开来聊聊,为什么在游戏里(或者说很多文化虚构作品里)“战狂”似乎总是要吃瘪,而在现实世界里,“美国式”的军事力量,不论出发点如何,好像总能获得相当的重视。游戏里的“战狂”为什么总是被惩罚?先说说游戏里的“.............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我当初是被“安利”来的,你知道,就是身边总会有人时不时地在你耳边提起一个人,像播放一首让你好奇的旋律。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娱乐圈更新换代太快了,人来人往是常事。但渐渐地,那些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像一颗颗小石子,在我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了涟漪。真正让我开始关注,大概是因为那部剧.............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称呼,听起来够劲儿,对吧?这可不是随便谁给俄罗斯人安上的标签,它背后有挺复杂的渊源,既有外界的观察,也有他们自身的一些特质在作祟。要说他们是“硬核”到什么程度,这得看你怎么定义“硬核”了。“战斗民族”这绰号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称呼更多的是一种外界的概括和戏称。它不是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