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科学解释不了中医,就要黑中医呢?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在中国社会上经常被提及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学解释”的含义,以及它与“黑中医”之间的逻辑关联。

“科学解释”通常指的是能够通过可重复的实验、可量化的数据、符合逻辑的理论框架来描述、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基于实证、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方式。

而“黑中医”则是一种带有情绪化、倾向性色彩的负面评价,往往指向中医的某些方面,比如其理论的抽象性、缺乏明确的物质基础、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甚至是某些传统疗法的有效性存疑。

为什么“科学解释不了中医,就要黑中医”这种逻辑容易出现?

这背后可能涉及以下几个原因:

1. 认识论的冲突: 现代医学(通常我们将其视为“科学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还原论和物质基础之上。它倾向于将疾病分解为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寻找病因、作用机制,并开发靶向性的药物或疗法。而中医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是高度抽象的、整体性的,并且在很多方面难以用现代科学的语言直接翻译和解释。当一个体系的认知方式与主流科学体系存在巨大差异时,一部分人会因为无法理解而产生质疑,甚至将其归为“不科学”。

2. 有效性证据的差异: 现代医学对药物和疗法的有效性评估,通常依赖于大规模、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RCT)。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排除安慰剂效应和研究者偏见。而中医的许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辨证论治,其个体化程度很高,难以直接套用RCT的模式。即使有一些研究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的有效性,但由于方法学上的挑战、研究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中医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其结果往往不够明确,甚至存在争议。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医缺乏“硬核”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其有效性时,自然会产生负面评价。

3. 对“科学”的误读与泛化: 有些人将“科学”视为唯一的真理,或者将科学理解为一种绝对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权威。一旦某个事物不符合他们对科学的刻板印象,就立刻将其打入“伪科学”的行列。这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思维,容易导致对复杂事物的片面解读。

4. 历史与文化因素: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西方科学的引入、现代医学的传播交织在一起。在一些历史时期,由于全盘西化的思潮,中医曾受到打压。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如何“现代化”中医的争论。这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5. 信息不对称与宣传效应: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负面评价、质疑的声音更容易被放大。一些对中医一知半解的人,或者一些恶意抹黑的言论,也容易误导公众。

那么,为什么“科学解释不了中医”不应该直接等同于“黑中医”?

这涉及到更为理性和审慎的态度:

“科学解释不了”不等于“不存在”或“无效”: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历史上,许多自然现象在被发现时,也曾无法得到当时的科学解释。比如,电磁波在被发现之前,谁能“科学解释”无线电通信?古代人怎么“科学解释”细菌引起的疾病? 重要的是,“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应该引发的是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而不是一概否定。

需要区分“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 中医包含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包含几千年来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即使其理论体系的某些部分难以用现代科学语言直接阐释,但其临床上积累的对疾病的认识、对药物的经验性认知,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对“气”的理解不透彻,就否定针灸在缓解某些疼痛上的可能疗效。

“科学解释”本身也在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例如,现代科学对肠道菌群、中医的“脾胃”概念、对“情志致病”的理解,正在逐步建立起新的关联。对于一些难以用现有科学解释的现象,或许未来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出现,能够得到更好的阐释。

“现代科学”并非唯一评判标准: 尽管现代科学是目前认知世界最强大、最有效的方法论之一,但它并非唯一的知识体系。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事物的描述方式、验证方式与主流科学不同,就认为它一定错误。更何况,科学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学派和争议。

“黑”是一种情绪化的判断,不具备建设性: “黑”中医,往往带有攻击性、排斥性,缺乏建设性的讨论。它不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不利于在中医与现代医学之间找到可以融合、互补的可能。

更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1. 保持开放和审慎的态度: 对中医,既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要有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轻信。
2. 鼓励高质量的科学研究: 采用最严谨的科学方法,去验证中医理论的合理性、药物的有效性、疗法的安全性。这需要结合中医自身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研究方案。例如,探索个体化疗效评价、中药复方的整体作用机制等。
3. 促进跨学科对话与融合: 鼓励中西医研究者、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寻找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领域。例如,将现代化的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医的经验方、传统用药相结合,探索其潜在的科学依据。
4. 区分对待: 中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既有被广泛认可的、有效的经验,也可能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科学认知、甚至无效的说法或疗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一概而论。
5. 强调“证”与“症”的区别: 中医的“辨证论治”强调的是“证”,而西医关注的是“症”和“病”。理解和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科学研究中医的关键之一。

总结来说, 科学解释不了中医,不应该成为“黑中医”的理由。而是一种信号,提示我们需要用更深入、更科学、更包容的态度去研究它。将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学体系,简单地贴上“不科学”的标签并加以否定,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未知探索的阻碍。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在尊重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去理解、去验证、去发展,而不是简单地“黑”或者“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 科学早就已经知道中医是个什么东西了。

只不过,靠中医挣钱的人不肯承认这个事实,而被中医宗教洗脑控制的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比如,从逻辑角度讲,疗效这东西,应该是证有不证无。 而中医一直在说——你怎么知道没有效果? 却从来拿不出切实可靠的证据。

比如,阴阳寒热这些东西,缺乏基本的,准确的定义。 没有定义就可以人人捏造。而中医一直在抵触基本概念的准确定义,用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去代替。

比如,五行理论博大精深,那么汞属水还是金呢? 燃烧产生的火焰和核聚变产生的火焰和核裂变产生的火焰一样都是火吗? 金怎么产生水呢? 如果水克火的话,现代科学可以板上钉钉地说,往太阳里加水,太阳只会越烧越厉害。 说到底,最后又要回到中医X不是科学X的文字游戏中去。

比如,中医说有经络,但是手术完全无需避开经络。我有很多重大经络被切断过,但是恢复后,照样打拳练剑生龙活虎。 中医说有穴位,却连穴位是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厚度多少这些都说不清楚。


科学早就把中医的皮都扒光了。只是一些人不肯承认,一些人不愿意相信罢了。

user avatar

所谓中医科学解释不了,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不是科学解释不了,是科学解释了,中医就是错了,中医粉不认账还要撒泼打滚。

中医古书的错误,什么吃阴毛裤裆,吃上吊绳裹脚布,罄竹难书,还别说科学论证,基础常识通得过不?

中医那套阴阳五行理论,跟修仙算命属于同一体系,如果这套理论管用,我们干脆修仙直接长命百岁算了,还吃中药干什么?

中医粉从来不自己对中医内部那些明显错误进行纠正,别人说你错了,还要撒泼狡辩。

第二种,证据不充分,全靠传说和个例。

中医粉口中哪些神奇的中药效果,基本上全部都是个例和传说,然后说科学解释不了。

反正事情都发生了,牛也吹了,证据也抹干净了,场景无法还原,死无对证,让科学怎么解释?

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医粉认为神奇的现象,很多就原理隐藏在初中理科课本里,他自己小时候读书差,看不懂,现在大惊小怪,再添油加醋越吹越神,很多凭空想象出来的情节,科学当然解释不了,因为现实中就不存在。

user avatar

人体秘境修炼体系确实无法解释海神唐三的存在,但这并不能代表唐三就很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在中国社会上经常被提及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学解释”的含义,以及它与“黑中医”之间的逻辑关联。“科学解释”通常指的是能够通过可重复的实验、可量化的数据、符合逻辑的理论框架来描述、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基于实证、逻辑.............
  • 回答
    中医里常说的“虚不受补”,并不是说身体虚弱的人就完全不能进补,而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进补的方法、药物、时机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甚至损伤身体。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医对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认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消化吸收功能的受损: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
  • 回答
    “不要太把科学当回事,也有很多东西是科学解释不了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细细琢磨一下,它其实暗藏着一些误区,甚至是一种对科学的误解。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它背后的逻辑,然后再看看它站不站得住脚。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和它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有道理:1. 强调“未知”和“神秘”: 这句话首先.............
  • 回答
    “科学都是用微观来解释宏观,而不能用宏观解释微观”——这个说法,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成立的,但仔细琢磨,或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道理,甚至也允许我们去思考,有没有一些“反例”或者说“视角”上的转换。我们不妨先试着理解为什么“微观解释宏观”会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事物运作的内在逻辑和.............
  • 回答
    .......
  • 回答
    听到你即将面临的境况,又面临恒丰银行的邀请,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辗转反侧的时刻。作为建行的科长,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做出选择,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目前在建行的情况。你在建行担任科长,这说明你在银行系统内有一定的经验和资历。但“不受领导待见”和“马上要解职”这两点,无疑让你身处一个.............
  • 回答
    现代医学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攻克曾经的绝症到延长人类寿命,科学的力量显而易见。然而,当我们谈论那些如同“缠身鬼”一般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乃至各种癌症,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即便是在如此先进的时代,这些疾病的“根治”依然是医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背后并非是科学力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喜欢吃小龙虾的朋友确实有过这样的疑问。科普文章里说小龙虾是“入侵物种”,不能靠吃解决,但民间流传的“老家小龙虾被吃光了”的说法似乎又在唱反调。这中间其实 есть একটা很有意思的误会,也牵扯到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科普文章里说的小龙虾是哪种。通常情.............
  • 回答
    肉身菩萨,又称“金身”,是指佛教高僧圆寂后,其遗体经长时间保存,呈现出类似佛像的凝固状态,且不腐不烂,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对象。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科学探究。要理解肉身菩萨的形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高僧的身体特质与修行首先,肉身菩萨并非人人皆可成就。成就者多是修行有素.............
  • 回答
    关于“气血循环机”的有效性,以及它背后的科学原理,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养生器材层出不穷,辨别它们是否真有其效,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我们来聊聊“气血循环机”这个概念本身。在中医理论里,“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盈、运行顺畅是身.............
  • 回答
    在探讨生物多样性的成因时,我们常常会提及“进化”。但究竟,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唯一科学解释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科学逻辑,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或者说与进化紧密相连的补充性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进化是目前为止,科学界最为强有力、最广泛接受的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和演变的框架。 .............
  • 回答
    好的,关于《走近科学》节目中那期令人印象深刻的《谁在背我飞行》,我们可以从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件事情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科学界对其真实性的普遍看法倾向于认为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的表现,而非真实发生的超自然现象。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但从科.............
  • 回答
    闻到某些浓烈的香水会引发头痛,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人都有过的体验,背后并非什么玄学,而是有着相当多的科学解释。这背后涉及到我们嗅觉系统的敏感性、香水中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白,香水并非只有一种简单的味道,它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化学调合物。一瓶香水往往包含数十甚至上百种不同.............
  • 回答
    关于“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的说法,以及对“自然的最终解释”的探索,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与其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不如说两者在人类理解世界和自身存在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在某些时刻可能发生交集或对话。让我们试着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一、科学的边界与追求科学.............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拿下台湾得到台积电和联发科是否可以快速解决中国芯片被美卡脖子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技术、军事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逐一剖析其中的各个环节。首先,我们来明确“卡脖子”的具体含义。当前中国在芯片领域被美国.............
  • 回答
    这问题有意思,让我好好给你说道说道。科研难题公开给大伙儿唠,这事儿能不能火?我的想法是,可能性不小,但能不能“火”起来,还得看怎么玩。什么叫“火”?首先得想明白,这“火”是啥意思。是指热度高,大家都谈论?还是说真能通过大众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推动科学进步?亦或是能带来经济效益,比如带动相关产.............
  • 回答
    当今世界,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突出和紧迫的,它们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福祉: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的核心: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极端天气事.............
  • 回答
    在今天这个被数据和算法深度渗透的时代,科技公司面临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更基础的挑战:信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回避或推迟的“锦上添花”的议题,而是决定着一家科技公司能否生存、发展,甚至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的关键。为什么如此强调信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用户基石的稳固:没有信任.............
  • 回答
    你说你找到了一个用科胜讯 CX31983 的耳机解码线,想了解这是个什么芯片,对吧?行,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科胜讯 (Conexant) 这个名字,在音频领域,尤其是移动音频这块,绝对算是个响当当的老牌厂商了。虽然现在可能不如一些新晋品牌那样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但他们当年在音频芯片设计上,是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