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治愈的标准一开始是第一次检测阳性后30天没有死,现在貌似已经改到10天了。
英国治愈的标准的第一次检测阳性后28天没有死,即使你第28天还在呼吸机上也给你算治愈了,第29天死了就不算新冠死了。
德国这个标准是14天
什么都不做单纯等几天都能够“治愈”新冠,上传统医学至少还给调理一下,肯定更能治愈了。
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
如果是在医学院里,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考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什么叫诊断?
-什么叫治疗?
1.
我们先说诊断。
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经过多次修改,目前正在使用的是试行第七版。在第七版中,新冠肺炎的确诊标准共有三个,满足任何一个均可确诊:
1.核酸检测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高度同源
3.抗体检测阳性
其中确诊最多的是标准1,核酸检测以其易操作性及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了这次疫情中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绝大多数国家,只要核酸检测阳性就算是确诊病例。
我们通过核酸检测发现确诊患者,反过来确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应该是阳性——关于这点,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不存在争议。
但如果没有核酸检测,我们能不能诊断呢?
大家可能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核酸检测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大规模运用的,而在2003年,我们面对SARS的时候,其实是缺乏核酸检测。
那我们那时候是怎么做的?
这是当年卫生部公布的SARS诊断标准——你可以发现,SARS的诊断标准没有核酸检测,甚至连CT都没有。
那么我们当年没有核酸检测,面对SARS就举手投降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控制住了疫情。
回到这次的新冠疫情,大家应该注意到,除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些诊断标准以外,在今年二月份,湖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有「临床诊断病例」这个类别。只要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就算临床诊断病例,先不管核酸检测结果,直接按照确诊病例的方案做规范治疗。大家思考一下,在湖北当时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诊断标准,而这个诊断标准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
再退一步说,即便我们对于一个病没有明确的诊断、或者诊断完全是错的,我们依然能够进行治疗。在2003年SARS病原体被证实是冠状病毒之前,还有衣原体一说,我们现在知道衣原体一说错得离谱,但是不妨碍当时我们给患者做治疗。疫情早期,SARS患者的死亡率高达10%——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90%的患者被治好了。
举这些例子,是想让大家知道一点,随着医学的进步,检测手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不去评价「纯中医手法连新冠都诊断不出来」这句话是对是错,我想强调的一点是,现代医学对于一个病的诊断标准,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诊断是否正确与治疗是否有效,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2.
我们接着说治疗。
医学上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话我从本科入学时就听过了。常读常新。
医学发展到今日,我们对于许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仍然没有特效药。
什么叫「特效药」?其实并没有准确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是,像治疗丙肝的药物Harvoni(及其后续衍生药品),可以算是一个。口服这个药12周,每天1片,临床治愈率96%~99%。
然而对于大多数病毒,我们都缺乏特异性的药物,比如最简单的普通感冒(common cold)。有一百多种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时至今日,都算「不治之症」——并非说感冒预后差,感冒本身是个自愈性疾病,但是普通的处方药并没有那个可以有效杀死感冒病毒,我们都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自愈的。
所以这就引发一个问题——我们感冒了为啥要吃药?这些药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感冒了即便不吃药,大多数人也会在一周左右痊愈,吃药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让你没那么难受,比如泰诺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的,伪麻黄碱是让你少流鼻涕,氢溴酸右美沙芬是让你少咳嗽的。
的确,大多数人感冒了即便不吃药也能好,但如果你从「感冒即便不吃药也能好」论证「感冒药是骗人的」,这就错了。
能理解这点,你对医学的认知就更上一层楼了。
所以说回新冠,新冠病毒迄今为止有特效药吗?没有,没有哪个要能「治愈」新冠。但新冠的确有药,也有标准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不断尝试,看哪个药效果更好些,副作用更小些。而医护人员并非因为没有特效药就放弃对新冠患者的治疗了,
不过在这点上,公众和专业人员的认识是存在巨大鸿沟的。专业人士知道研发道路之艰险,而公众往往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回答——「新冠特效药啥时候出来」、「疫苗啥时候能打」。
在公众眼里,一个病很严重,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个药,吃了就好,这就算特效药。
如果以此为标准的话,我们应当如何回答以下问题?
-感冒了你不吃药能好,喝两碗鸡汤也能好,那么是否说明鸡汤能治愈感冒?
-同样是感冒,有个药物你吃了能比不吃早1天康复,那么这个药算不算特效药?
-一名很严重的晚期肿瘤患者,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能活12个月,用新的药物能多延长4个月,那么这个药算不算特效药?
-面对新冠,一个药能让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从15天缩短至11天,那么这个药算不算特效药?
所以评判一种治疗是否有效,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当你理解了诊断和治疗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再回到这个题目本身。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存在逻辑谬误,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能否诊断出来跟能否治疗,有相关性,但没有因果关系。你把「A连B都诊断不出来,为什么A却能够治愈B?」里的A和B,可以做任何替换。比如「2003年我们连SARS都诊断不出来,为什么我们却能够治愈SARS?」。
网络上的中西医之争一直是个容易引发口水战的话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对你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而我们为获得答案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和思考,也许才是弥足珍贵的东西。如果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