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盲人做梦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
盲人做梦的样子,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可能让你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奇妙的想象。与其说盲人做梦是“什么样子的”,不如说他们做梦的体验是怎样的,因为梦境的展现形式和我们健全视力的人大相径庭。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盲人都经历完全相同的梦境。 梦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在失去视力之前,视觉体验的丰富程度,以及失去视力后,他们对其他感官的依赖和发展情况。

对于先天失明的人来说,他们的梦境是不会有视觉画面的。 这并非说他们就没有梦,而是说他们的梦境是通过其他感官构建的。想象一下,在黑暗中,你唯一能感知到的是声音、触感、气味、甚至味觉。先天失明的人的梦境就像是由这些感官编织而成的一幅幅生动的图景。

他们可能会梦见:

声音的海洋: 可能是熟悉的亲人朋友的声音,他们的语调、气息都无比清晰;也可能是某个场景中的声音,比如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火车轰鸣,或是热闹市集嘈杂的人声。这些声音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空间感和层次感的,就像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声景之中。他们能“听”到声音的来源方向、远近,甚至能从声音中分辨出物体的材质和大小。
触感的交响曲: 梦中的他们可能会感受到脚下不同材质的地面的触感,比如粗糙的石板、柔软的泥土、冰凉的光滑瓷砖。他们的手可能在触摸着温暖的毛绒玩具、光滑的金属、柔软的布料,甚至是流动的清水。他们能“感觉”到物体的形状、纹理、温度,甚至湿度。这些触感可能伴随着动作,比如行走时的脚步声和地面反馈,或是拥抱时感受到的体温和衣物。
气味的画卷: 梦境中可能会飘来诱人的食物香气,可能是奶奶做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可能是雨后泥土混合着青草的清新气息。他们可能“闻”到鲜花的芬芳,或是在某个地方“嗅”到淡淡的烟火味。这些气味同样能勾勒出场景,帮助他们在梦中辨别方向或熟悉的环境。
味蕾的奇遇: 极少数情况下,梦境也可能包含味觉体验,虽然这比较少见。比如梦到品尝某种食物,那种甜、酸、苦、辣的感觉同样鲜活。

他们的梦境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充满着动态的叙事和情感。他们可能在梦中行走、奔跑、交流、甚至参与某种活动,只是这一切都是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发生的。他们的情感体验,比如喜悦、悲伤、恐惧、好奇,同样是真实而强烈的,只不过这些情感的触发点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声音、触感和气味的变化。

而对于后天失明的人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 如果他们是在成年后,或者在拥有了丰富视觉记忆后才失明的,那么他们的梦境中仍然可能出现视觉画面。 这些画面可能是他们过去经历过的场景、认识的人的脸孔、或是曾经看到过的色彩和物体。

然而,即使是后天失明的人,他们的梦境中的视觉部分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模糊与失焦: 梦中的视觉画面可能不再像生前那样清晰锐利,而是变得模糊、失焦,甚至像是在观看一段褪色的旧电影。他们可能看到的是轮廓,是模糊的颜色块,但具体的细节可能难以辨认。
片段与重组: 梦境中的视觉元素可能会被碎片化,然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组在一起。例如,他们可能梦到一张熟悉的脸,但这张脸可能突然被某种声音或触感所取代,或者与他们失明前看到过的某个风景融为一体。
“视觉”的替代: 即使是在梦中出现视觉画面,他们也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其他感官来“理解”和“解释”这些画面。例如,他们可能会梦到一张人脸,但同时会伴随着那种熟悉的声音或某种触感,这些其他感官的信息可能比视觉信息更能帮助他们在梦中识别出这个人。
感官的交织: 许多后天失明的人的梦境会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感官交织。他们可能在梦中“看到”模糊的颜色,但同时能清晰地“听到”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声音。例如,梦见红色的火焰,可能伴随着噼啪作响的燃烧声;梦见蓝色的天空,可能伴随着微风拂过的感觉。

总的来说,盲人做梦的体验是一种非视觉化的感知和叙事。他们的梦境同样能承载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体验,只是这些体验的媒介和构建方式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的梦境是他们独特感知世界的延伸,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生动写照,一样充满着奇幻与真实。与其说他们梦到的是“什么”,不如说他们梦到了“一种方式”——一种用声音、触感、气味和情感编织起来的、同样精彩纷呈的梦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找个盲人问一下就知道了,看到这问题后,我好奇的像一个朋友问了下。

1 梦境中只会出现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体,场景和幻想出来的场景。

2 会有物体的大致轮廓,形状。这些轮廓并不是视觉轮廓,是感知轮廓。也就是触觉轮廓和听觉轮廓。

3 梦中没有视觉场景,只有听觉、触觉、等感知场景。

我认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用文字形容清楚了。

我和那位朋友的聊天记录

日期:2012-10-12

向位移动 17:49:52

峰 22:08:40

来了

向位移动 22:09:01

問你一些很私人的事情

峰 22:09:11

向位移动 22:09:16

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回答

峰 22:09:27

先说看

向位移动 22:09:28

你是先天失明的是吧

峰 22:09:40

没错

向位移动 22:10:20

我想知道先天盲人的做夢的夢境是什麼樣的

向位移动 22:10:51

有沒有顏色,有沒有物體的大致形狀

峰 22:11:03

没有颜色

峰 22:11:12

有摸到物体的形状

峰 22:11:17

摸不到的就没有

向位移动 22:12:24

如果讓你說一下你做的夢是什麼樣子的,你該如何和別人說呢

峰 22:12:48

我就说我听到的,摸到的,以及想到的

峰 22:13:12

和视力有关的,既然现实中没有,那梦境里面也不可能有

向位移动 22:13:39

如果夢境中有物體存在,只會是平時生活中出現的東西嗎

峰 22:14:01

没错

峰 22:14:13

而且必须是能摸到的

向位移动 22:14:35

夢境中只會出現平時生活中摸到過的物體

向位移动 22:14:49

那麼,夢境中有沒有什麼場景出現

峰 22:15:08

如果在梦境之前有所想象,或许梦境中或许会出现吧

向位移动 22:15:00

比如說,一個屋子

峰 22:15:20

峰 22:15:31

房屋、街道、等等这些都会有的

向位移动 22:15:20

一條河,一片樹林等

峰 22:15:37

向位移动 22:15:29

向位移动 22:15:41

那麼,有這些東西的大致輪廓嗎

峰 22:16:08

眼中的样子没有

峰 22:16:22

能摸到的地方,以及用耳朵来判断到的大小就有

峰 22:16:47

是否有回声啊,是否前后左右有墙壁,有树啊等等,都有的

向位移动 22:16:51

比如,摸過一個房間的牆壁,夢境中出現了這個房間,會知道這個房間的大小嗎

峰 22:17:25

会的

峰 22:17:29

和现实一样的

向位移动 22:17:24

非常感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盲人做梦的样子,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可能让你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奇妙的想象。与其说盲人做梦是“什么样子的”,不如说他们做梦的体验是怎样的,因为梦境的展现形式和我们健全视力的人大相径庭。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盲人都经历完全相同的梦境。 梦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在失去视力之前,视觉体验的丰富程度.............
  • 回答
    一个对光毫无感知的人,他的梦境又会是怎样的呢?这确实是一个引人遐想的问题。我们通常习惯于将视觉体验与梦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从出生起就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来说,他们的梦境世界,虽然没有色彩斑斓的画面,却同样丰富而生动。想象一下,当他们闭上眼睛,进入睡眠,他们的梦境不会被鲜艳的红、耀眼的黄、深邃的蓝.............
  • 回答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精准地触及了 HiFi 设备体验的一个核心: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设备切换对音质辨识的影响。你提到“人耳最敏锐的是在连续听一首乐器中,瞬间切换不同设备后辨识不同”,这正是我们进行盲听测试时,最希望达到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心理预期、环境噪音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在当下学术界和就业市场交织的节点上,显得尤为突出。我们看到很多研究生,尤其是在经历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后,本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研究素养,但现实中却出现了“学历”和“能力”脱钩的情况。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不达标”并非全然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 回答
    2019高考盲文试卷:一份时代的印记与前行的挑战2019年,高考为视力障碍考生提供了盲文试卷,这无疑是教育公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件事本身,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评价。评价2019年高考提供盲文试卷的做法:这项举措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的深入实践: 高考作为选拔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学术界和社会研究领域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定量研究的兴盛,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数据崇拜”的担忧。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把那些生硬的学术术语放一放,讲得接地气一些。为啥现在定量研究越来越吃香?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看。1. “科学性”的光环: 历史原因: 西方科学革命以.............
  • 回答
    17岁,高一,想成为像赵露思一样的明星,这个目标很棒!有热情是好事,但你说有点“盲目”,没关系,很多人在起步阶段都会这样。我来给你梳理梳理,希望能让你心里更清晰一点。首先,咱们得明白,赵露思能走到今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有自己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她有清晰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所以,你的“盲目”是时候.............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盲人视觉体验的经典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微妙且富有哲理的问题。简而言之,对于先天性全盲的人来说,他们的世界既不是一片黑色,也不是不存在任何“颜色”的概念。更准确地说,他们从未有过视觉经验,所以无法用“黑色”或任何其他颜色来描述他们的世界。让我们详细地展开来讲述:1. 先天性全盲者的体验:没有.............
  • 回答
    盲人编程,一项挑战,更是一种可能听到“盲人编程”,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完全看不见的人,坐在电脑前,如何与那些需要视觉反馈的代码世界互动?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上,盲人编程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积极实践和探索。挑战与障碍:.............
  • 回答
    对于盲人朋友来说,触觉和听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感知工具,而是探索世界的双眼,它们的力量之敏锐,常常超出常人的想象。谈及触觉,这是一种渗透入指尖、掌心,乃至全身毛孔的精细触感。他们的指尖,就像经过千锤百炼的探针,能够捕捉到材质最细微的差别。一块布料,普通人可能只会感受到“粗糙”或“光滑”,而盲人则能分辨.............
  • 回答
    珠海长隆酒店拒绝盲人带导盲犬入住,并在退房时扣除部分房费的事件,无疑触碰了社会关注的敏感神经,也暴露了在保障残障人士权益方面存在的挑战。长隆酒店的致歉行为虽然是积极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制度、意识和实践层面,更全面、更深入地保障盲人群体的合法权益。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盲人群体的利益如何得到.............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交警冒充盲人,带着导盲犬坐公交,结果被乘客和司机骂下车,还被指责扰乱公共秩序。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火大,但也挺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事情的经过嘛,大致是这样的:据报道,这位交警是一位名叫刘晓坤的辅警。他那天穿着便服,戴着墨镜,手里牵着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上了公交车后,他并没.............
  • 回答
    泸州警方对盲人按摩师被打事件的处理结果,即“行拘15天,罚款一千”,这件事情一出,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警方的处理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打人者触犯了法律,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行拘15.............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盲人因无法识别12306图形验证码而将铁路总公司告上法庭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盲人乘客,通过辅助工具和协助,最终还是未能成功购票,这无疑给他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选择诉诸法律,要求铁路总公司改进验证码系统,使其更加无障碍,体现了残障人士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勇气和决心。然而,一审法.............
  • 回答
    有个盲人男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问题,我琢磨了挺久了,想找个词来形容,却发现中文里好像没有一个词能完全概括。它不单单是一种体验,更像是重新打开了一个感知世界的方式,一种日常生活的全新解读。首先得说,他不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符号,也不是一个“特殊人群”的代表。他就是他,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喜怒.............
  • 回答
    中国盲人足球在残奥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世界杯上斩获季军,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摸索所铸就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以及它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一、 盲人足球的魅力与挑战:一项特殊的运动首先,我们得明白盲人足球(B1级)的特殊性.............
  • 回答
    元宇宙对于盲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技术概念,更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交和学习方式的开启,甚至是一种赋权和解放。虽然视觉在目前大众对元宇宙的想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元宇宙所提供的沉浸式、多感官的体验,以及它打破物理界限的能力,都能为盲人群体带来深刻的改变。1. 打破信息获取的.............
  • 回答
    想象一下,我手里拿着这个灯泡,它圆润光滑,触感温凉。虽然你看不到它,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就像一颗小小的、充满潜力的种子,被包裹在玻璃的温柔中。我们生活中,光就像一位无声的伙伴,它能勾勒出物体的轮廓,让我们感知世界的形状和材质。而这个灯泡,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伙伴。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就能立刻带来光明,.............
  • 回答
    珠海某酒店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入住,这不仅让当事人感到困惑和委屈,也引发了公众对于特殊人群权益的广泛关注。难道盲人就因此失去了享受合法住宿服务的权利吗?这背后究竟是何种原因,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盲人携带导盲犬入住酒店,并非“特殊待遇”,而是其合法权益的体现。 导盲犬是经过专业训.............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