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一般没有这种趋势。下图每一列是人们在北美洲猎杀的四代白尾鹿在相同年龄的鹿角:
影响鹿角大小的因素包括营养、遗传、年龄。以北美的白尾鹿为例,更暖和的冬季会造成鹿角更晚脱落、影响第二年的鹿角大小,更干旱的气候可以造成营养供应减少、限制鹿角的生长[1],这些鹿在理想条件下同样年龄时的鹿角大小跟过去相比不一定有变化。
Newsweek 于 2009 年 6 月 12 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声称人类偏好猎杀动物种群中体型最大、第二性征最发达的雄性,会影响该种群的雄性体型与第二性征的发达程度。这来自 2003 年针对加拿大艾尔伯塔省拉姆山的大角羊的一项研究[2],想推广到其他种群,需要以下的理想化条件:
现实中很少如此,你可以看到关于非洲象长獠牙的比例降低、獠牙尺寸下降的研究和新闻报道[3],鹿缺乏这方面的新闻。
大角羊方面,怀俄明大学的 Tayler LaSharr 于 2019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从 1981 年至 2016 年美国九个州、加拿大一个省的 72 个狩猎区的 25000 头雄性大角羊猎杀记录,在调整年龄和环境的影响后,70% 的狩猎区的大角羊的角尺寸没有变化,8% 尺寸增大,22% 尺寸缩小[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