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说啥好捏。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于10年,有效期十年,是陆台之间非常重要的贸易框架。
该协议规定了大陆对台共539项减税类别,包括石化、机械、纺织、运输工具等多个类别。
——讲真,对台湾的3C电子元器件减点税我是能理解的,毕竟我们这边真有很多进口需求。对台降点税也能刺激大陆相关产业的交易规模。
对台湾的纺织和运输工具类别降个啥嘛,台湾不就那点功能性布料嘛,国内又不是不能做——
总之,到13年时,这些类别就全部对台零关税了。13年当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就突破了1500亿美刀,年增长18.5%。
也是13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刀。这几年基本都在1300亿到1400亿美刀之间。
在这小十年里,单大陆对台根据本协议减免的关税,就累计超过70亿美刀。
这确实是个对台非常优惠的贸易条件,韩国人看着眼里估计能望出血。
韩国和台湾的产业结构类似,但15年生效的中韩自贸协议中韩双方都已经互减了7轮关税了,零关税的覆盖率也就55%左右。
中韩之间约定:二十年内,要把双方之间90%左右的类别砍到零关税。
ECFA是10年签的,13年就全做到了。
如果不是岛内后来发生反服贸波动、大陆对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没来得及都按ECFA的标准扩张,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恐怕就不是2000亿美刀了。
对,你没看错,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是2006.6亿美刀,同比增长16%,对大陆顺差1405亿美刀。
去年澳大利亚握着铁矿石、乘着大宗商品暴涨和国内基建订单增加的大潮,对华顺差也就不到700亿美刀。
因此很多人一直指望把ECFA停了。
人家赚着你的钱,却完全没有亲近你的意思,养条狗还知道亲顺主人呢(康熙脸)。
如果是铁矿石这类大陆缺乏的物资,倒也无话可说。例如这些年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一千多亿美刀机电产品,包括大量我们暂时无法自产的半导体产品和设备,可以理解。
(虽然很多台湾出口的电子元器件就是在大陆生产的...)
可台湾每年还能对大陆出口200亿美刀的贱金属产品(铁铜镍铝这些)、化工及塑料产品,这就很难归结为单纯的产业优势。
是不是可以停一下?以示惩戒?知乎上就有很多赌咒发誓帖,赌ECFA药丸。
显然没有。
我觉得有些胖友倒也不必觉得脸上热辣辣的。
一,台湾的半导体机电产品和光学设备是我们所缺少的,这是事实,这里就有1200亿美刀左右。
这块属于合理区间。
二,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解决美帝,不可能绕开。
这些年搞鸡血流量的太多,动不动“大的要来了”。可扪心自问,中美力量交叉点到了么?
现在也就对美七成五,交叉点没到那就是还没能力解决,这里指常规手段。
三,不常规的手段也可以,但是国民做好了应对长期制裁和经济严重下滑的准备了么?
这两年经济停滞了点,社会舆论就又卷又图又躺的,一堆神兔二相性。“我真有一头牛”是人心无奈的现实。
喊一句“武不如宋”很简单,但真的用上非常规手段、后续国际封锁让敲键盘的胖友月收入减半,怕是很多人立刻又要掉头骂回来。
社会心理并没有到那个水平。
ECFA续签不是什么脸上有光的事,也确实可以认为有些部门是玩出路径依赖了。
但我觉得根本的决策动机不是这些。
根本的原因还是弱。产业的弱、社会财富总量及分配的弱、远洋投射的弱。
这个弱指面对美帝。
因为弱,所以还要在这个国际秩序里呆着、熬着,等待时机。
然后内部还有人借这个弱来谋私利。
警钟长鸣吧。
之前马英九在位的时候,一帮网民都盼着民进党上台,这样就不用再惠了,都希望民进党多多作死,这样就离统一更近了。
看着他们单纯又天真的言论,我只能摇头苦笑,只能让时间来告诉他们真实的世界,毕竟他们沉浸在被筛选的信息和观网国师的忽悠中太久了。
能说脏话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