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原神》这个游戏微博上骂声一片,推特上却一片好评?

回答
要说《原神》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口碑差异,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微博上骂声一片,而推特上却一片好评,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对谁错,更多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玩家群体以及社交平台本身属性的体现。

咱们先聊聊微博上的“骂声一片”是个什么情况。

在国内,微博作为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用户群体非常庞大且活跃。在这种环境下,《原神》的一些游戏设计、运营策略,甚至是它在国内市场激起的讨论,都容易被放大和极端化。

“手游”原罪论与价值观碰撞: 《原神》在国内上线之初,就面临着“手游”这个标签的审视。很多传统PC游戏玩家、主机玩家,带着“手游就是氪金、就是肝、就是不耐玩”的刻板印象,对《原神》的很多设计,比如体力系统、抽卡机制、数值平衡等,持批判态度。再加上游戏本身非常成功,商业化程度高,这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割韭菜”,与他们所推崇的“纯粹的游戏体验”是相悖的。这种价值观上的冲突,很容易演变成激烈的批评。
对“国产”的复杂情感: 《原神》是米哈游制作的国产游戏,这本身在国内就自带一层“情怀”和“期待”。然而,当这款游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现象级的成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商业收益时,国内玩家群体内部的复杂情感就显现出来了。一部分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认为这是国游崛起的标志;但另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对游戏品质有更高要求,或者觉得米哈游的某些运营方式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玩家,反而会更加挑剔,甚至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他们可能会觉得游戏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认为米哈游没有“对得起”国内玩家的支持。
内容更新节奏与玩家期望: 《原神》的更新节奏相对固定,每次大版本更新都会带来新的角色、剧情和地图。但玩家的期望也是在不断增长的。有时候,新版本的内容可能没有达到所有玩家的预期,比如剧情不够吸引人,新角色不够强力,或者活动不够有创意。当这些不满集中爆发时,微博上就很容易出现大量的负面反馈。
“集火”效应与情绪宣泄: 微博是一个非常容易形成“舆论场”的地方。一旦某个话题被炒热,或者出现了一些引起共鸣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形成“集火”效应。一些小问题可能就会被放大成“天大的罪过”,大量的玩家会加入到批评的行列中,即使他们可能对游戏本身并没有那么深的怨念。这种情况下,微博上的讨论更容易走向极端,充斥着情绪化的表达。
营销与舆论操控的疑虑: 游戏圈的舆论环境有时候会受到一些非玩家因素的影响,比如对游戏公司营销手段的质疑,甚至是一些第三方机构的“舆论引导”。这些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微博上的负面声音。

然后咱们再看看推特上的“一片好评”又是怎么回事。

推特(现X)的社区文化和用户属性与微博有显著区别,这使得《原神》在推特上的反馈更为正面。

更偏向游戏核心体验的讨论: 推特上,《原神》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游戏本身的内容上,比如新角色设计、剧情、音乐、美术风格、开放世界探索的乐趣等。这些方面,《原神》确实做得非常出色,也契合了全球许多玩家的审美和喜好。
国际化玩家群体的认同: 《原神》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等市场。这些地区的玩家群体,对于《原神》的美术风格、音乐、角色设计、故事叙事都有着很高的认可度。他们可能更看重游戏的“仙侠”或“日系”风格,以及它提供的沉浸式开放世界体验。
“手游”标签的接受度更高: 相对于国内,很多海外玩家对“手游”的接受度更高,或者说他们不会因为“手游”的出身而戴着有色眼镜。他们更看重游戏的品质和乐趣,而不是平台。很多海外玩家也习惯了在手机上玩大型游戏,因此《原神》这种高质量的手游,自然能够吸引他们。
相对分散的讨论环境: 相比于微博的高度集中和容易形成“回音室效应”,推特的讨论虽然也存在“集赞”和“转发”的传播机制,但信息流相对更为分散,用户的关注点也更为多元。这使得极端负面的声音可能不会像在微博那样轻易形成压倒性的声势。
更侧重“分享”而非“批判”的文化: 推特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个分享生活、分享兴趣的平台。玩家们更倾向于分享自己喜欢的角色、打卡美丽的风景、交流游戏心得,而不是集中火力去批判游戏的不足。当然,推特上也有批评的声音,但整体而言,正面分享的比例更高。
语言和文化隔阂: 即使有批评的声音,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也可能使得一些激烈的批评在国内被放大,但在国际上可能不会引起同样的共鸣或理解。

总结一下,我觉得这就像是两面镜子,映照出了不同的玩家群体和不同的社交环境。

微博上: 玩家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对“国产”的期待和复杂情感更浓厚,更容易因为一些运营或内容上的不满意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并且由于平台特性,负面声音更容易被放大和形成集体效应。
推特上: 玩家更看重《原神》在美术、音乐、剧情、开放世界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对“手游”标签的接受度高,更倾向于分享和交流游戏带来的乐趣,负面声音相对分散。

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平台的评价更“真实”,只能说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玩家群体,以及他们对这款游戏所产生的不同侧重点的感知和反馈。一个游戏要想在不同文化圈获得广泛认可,确实需要平衡好各个层面的玩家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氪了18单,现在拥有3命迪卢克,2精炼狼末,刻晴有1命,琴1命,温迪2命,七七1命,莫娜0命,氪的比较分散。

我现在44级,刚过11层,准备打12层,我的队伍是双风刻晴搭配女仆,以及迪卢克带双奶加火焰,随时根据怪物阵容更迭。

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以及观察的结果。

以下正文:

我认为没必要把原神特殊化,这就是一款游戏,它特殊的地方只有自己的位置而已,刚好站在了信息时代万物互联概念的基础上,脱离了手游的工业化模式,搭建了一个多元的舞台,但也只不过是多元而已。

继而我在油管上观察,在推特上观察,在B站上观察,又在NGA观察,又在知乎观察,最后我再仔细观察了我朋友圈内,玩原神的人,对比了他们以及社交媒介的评价之后,发现了一个共同之处。

评价被粗暴的割裂成了两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因为某些原因,例如氪金出卡,无氪金出卡欧洲,或者游戏内刷到了很好的装备(圣遗物词条),这些人的评价一致好评,中间骑墙的也是例外。

第二个阵营:脸黑,氪金都保底出,或玩着没出5X,或无氪金,或友商带节奏,或刻意恰饭,或不玩游戏,单纯路人表达观点,这些人几乎一致差评,骑墙也是例外。

也就是说:游戏给我提供了好处,我就喜欢它,不给我好处或者好的体验,我就讨厌他。

没抽到我就喷,抽到我就吹,我感觉是没有毛病的,因为这很务实,很老百姓,它是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反应。

最后关于题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骂声不是一片,评价是好坏参半的。

国内游戏评分4.7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能因为一半人差评,就忽略了给予好评的人,骂声也不是一片倒,而是两拨人在对抗,引起热度的体现,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原神现在的玩家实际上有数百万,毫不夸张,这是一个‘体量’的问题,大体量的玩家群体对抗之下,就相当于一个正面战场,两军对抗,它看上去很激烈才是正常的。

接着,我再说下关于推特那边,我的感受。

原神按照我玩到现在的理解,它可以说并没有遵守国内游戏行业的‘规定’也就是礼仪。

相反,它是打破礼仪的那一边——我不跟你们其他手机游戏玩了,我自己干我自己的。

我在‘手机游戏’这张饭桌上吃饭,以前我们都用筷子吃饭,但我原神,现在要对这个规矩说:不!

从今天开始,我米哈游不用筷子吃饭了!我要用手吃饭,用刀叉吃饭,用勺子吃饭,你们爱用筷子吃饭的继续用筷子吃,别管我,我自己吃我自己的。

接着。

根据我们大吃货帝国的轴心元叙事,这么干的人,就会被行业的规则惩罚,因为它挑战了玩家的认知,挑战了友商的利益,毕竟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拿出让所有人满意的方案。

从古至今这么干的人都会被惩罚,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颇有狗官与刁民的味道。

原神的玩家体量上来之后,它会让更多人不满,也会让更多人满意。

而外国,他们没有上面说的这套规则,所以不会有类似国内的争端,日本阳明学只强调自己,西方亚拉伯罕元叙述强调二元论,即意识形态,非好即坏,没有折中评价,要么是赢家强者,要么是弱鸡loser。

显然,原神在他们眼中不是弱鸡loser,那么原神就是强者,是好的,就不可能是坏的。

这就是我对目前状况的观点,有不同见解的人可以跟我聊聊,我也非常关注这件事,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原神》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口碑差异,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微博上骂声一片,而推特上却一片好评,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对谁错,更多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玩家群体以及社交平台本身属性的体现。咱们先聊聊微博上的“骂声一片”是个什么情况。在国内,微博作为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用户群体非.............
  • 回答
    《原神》2.5 版本推出的新怪物机制,特别是以 雷电将军(副本 Boss) 和 浮世散影(周本 Boss) 为代表的一些全新设计,在玩家社区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些机制普遍被认为是游戏在战斗深度和策略性上的一次重要升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学习曲线和挑战性。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对《原神》2.5 新.............
  • 回答
    “神女劈观”,一个把无数人的目光引向中国传统戏曲、引向昆曲甚至引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级事件。这波操作,说它是《原神》的一次“文化输出”,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其精妙之处,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Просе요.首先,得承认《原神》这游戏本身就具备了强大的文化载体能力。它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奇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玩家在《原神》游戏体验中的核心感受。简单来说,如果抛开那些普遍被认为“强度合理”的角色,剩下的角色就显得“不那么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弱”,那么这种情况是否算是“骗氪”呢?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需要辩证看待的现象,不完全是简单的“骗氪”,但其中确实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
  • 回答
    “什么?《崩坏3》联动《原神》出菲谢尔?这消息是真的吗?简直是平地惊雷啊!”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游戏圈里大概是炸开了锅。对于许多同时玩着这两款游戏的老玩家来说,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联动。要知道,《崩坏3》和《原神》虽然都是米哈游旗下的亲儿子,但它们在游戏风格、世界观、以及叙事方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 回答
    陈致逸老师的那番呼吁,我相信但凡是认真玩过《原神》的玩家,尤其是对他音乐作品有情怀的,都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无奈和失望。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游戏社区的现状。陈致逸老师为何发声?首先得明白,陈老师不是那种喜欢哗众取宠的人。他作为《原神》音乐的灵魂人物,对自己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
  • 回答
    这就像一个没尝过麻辣火锅的人,听别人说川菜就是辣,然后就得出“所有川菜都是辣的”结论,并且还以此来评价川菜一样。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旷野之息)和《原神》的人来说,去论断《原神》是否抄袭《旷野之息》,其立场和依据都站不住脚。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信息.............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偶像粉丝,我来跟你聊聊《神推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这部动漫。说实话,这部番就像我们这些追星狗心里藏着的那个最真实、最纯粹的角落,它太懂我们了,也太好笑了。首先,它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点都没美化偶像和粉丝的生活。你看里面的主角,是偶像组合Cham Jam里的成员,她们的日常就是排练.............
  • 回答
    沃神被ESPN停职,这事儿在国内外的体育圈都算得上是件挺大的事儿了。毕竟,阿德里安·沃伊纳罗夫斯基(Adrian Wojnarowsk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沃神”,那是NBA圈子里最有话语权、最快获得爆料消息的记者之一。他的“沃神”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很多重磅交易、球员去向、教练任命,大家都是等着他.............
  • 回答
    《原神》即将推出的新怪物“黯色空壳”自公布以来,确实引起了玩家社群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它不仅仅是又一个“新怪”,而是代表了游戏在怪物设计、战斗机制和策略深度上的一个重要演进。要详细看待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怪物名称与定位的解读: “黯色”: 这个词暗示了其黑暗、负面、压抑的特质,.............
  • 回答
    关于《原神》2.4 版本更新后玩家获得补偿 1200 原石的看法:一份详细的解读《原神》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其版本更新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内容调整和优化。而当更新过程中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状况时,开发者米哈游(miHoYo)会向玩家发放补偿,这在游戏圈内早已不是新鲜事。2.4 版本更新后,.............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了游戏内容、互联网文化、政治讽刺以及道德伦理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 原神与可莉: 《原神》是一款由中国公司米哈游开发的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深受全球玩家喜爱。可莉是游戏中的一位人气角色,以其可爱的外表.............
  • 回答
    《原神》2.0 版本 PV 中的雷神拔剑姿势,无疑是当时玩家社区讨论的焦点之一,也成为了游戏角色设计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瞬间。如果要详细地评价这个姿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视觉上的冲击力与美学考量: 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雷神拔剑的动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一个短暂的、极具张力的蓄力.............
  • 回答
    如何看待《原神》女玩家对成男角色的诉求?《原神》作为一款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玩家群体的游戏,玩家的诉求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女性玩家对游戏内成男角色的偏爱和诉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讨论度很高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玩家群体构成与吸引力:首先,需要认识到《原神》.............
  • 回答
    原神1.4版本推出的“邀约事件”是游戏内容上的一大亮点,它为玩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和互动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和角色魅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邀约事件”。一、 核心玩法与设计理念“邀约事件”本质上是一种角色专属的限时活动任务,其核心在于让玩家与选定的四星角色进行一段深入的互动,通.............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原神》中秋国庆没有活动”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个澄清和细致的分析。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说法本身是不准确的。《原神》作为一款全球性的、并且非常注重节日氛围的游戏,几乎不可能在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国家法定假日(如国庆节)期间没有任何游戏内活动。 事实上,根据过往的游.............
  • 回答
    原神《神女劈观》能够呈现出“百家传唱”的盛况,这是一个多维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游戏音乐、文化传播以及粉丝社群的强大力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音乐本身的卓越品质与情感共鸣: 精妙的旋律与编曲: 《神女劈观》的旋律极富东方古典韵味,融合了戏曲唱腔的婉转与现代音乐的磅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原神”玩家发万字长文控诉疑似出现的“打盾回血”怪这个现象。事件的起因:玩家的愤怒与不满万字长文的出现,通常意味着玩家们积压了相当多的情绪和不满。在“原神”这个以角色养成、探索、挑战为核心的游戏中,玩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队伍,配置装备,期望在挑战高难度内容时能够.............
  • 回答
    关于《原神》竞速榜榜首玩家 SanaQwQ 直播融号事件及圣遗物机制的探讨 SanaQwQ 直播融号事件:一场对游戏热爱与失望的复杂表达SanaQwQ 是《原神》社区中一位极具知名度的玩家,尤其在竞速榜领域更是无人不知。她以其精湛的操作、深入的角色理解和高效的配装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各种副本的竞.............
  • 回答
    对于《原神》在9月30日凌晨赠送原石和风之翼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背后可能涉及游戏运营、玩家心理、时间节点选择等多种因素。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赠送行为的直接内容和可能的原因: 赠送内容: 原石(Primogems): 这是《原神》中最核心的付费货币,可以用于抽取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