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从米哈游办公室回来。这次依旧是去讨论技术问题。
这是本次疫情当中第一次“出差”,小小的会议室里面挤满了人。
从第一次和米哈游接触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几年时间。亲眼看到米哈游由一个小几百人的团队,成长成如今千余人的团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我的同事所认识的很多业界老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纷纷加入米哈游,虽然每个人加入的理由各异,但是我愿意相信大家都想为了国产游戏行业成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我依然还是那句被网友们批评为“云玩家的云评论”:我不知道米哈游到底花了多少钱,但是我知道这上千人的队伍,能够将那么多业界老兵从海外大厂拉来的待遇,长达数年的开发,世界范围的市场宣发,应该绝对不是cost nothing的。怎么算,都一定是9位数。(RMB)
当然,很多人可能主要想说的是,花9位数做这么个“丢脸”的东西,败坏行业败坏道德。但是同时我也在知乎看到反复被提起的“国内为啥没有3A大作”,“腾讯那么有钱为啥不花个几亿开发3A大作”。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很多耐心解释,说并不是钱到位了就可以出3A,需要积累。什么叫积累呢?可能很多玩家觉得是先开发一堆卖不掉收不回本的游戏,烧个几十亿上百亿,然后突然出了一款震惊世界的名作吧。但是,真有这样撒钱的金主吗?
我之前也说过,《原神》这款游戏好与坏,死掉不死掉,对于我来说不痛不痒,对于广大吃瓜群众来说应该也是只是一个很快会被忘记的话题。但是我想再次感谢米哈游的尝试,感谢他们实干的精神,也感谢在为国产游戏奋斗的每个人。
当大厂老板骂自己员工说给你们100亿你们做得出原神吗?下面的员工没人敢说话的时候,知乎上的大神说做原神这么个垃圾游戏居然这么多钱。
当国外讨论原神打破原本市场格局,提高了玩家对游戏要求的时候,看到有人在知乎鄙视原神的各种制作技术,我真的感受到一种丰收的喜悦,我仿佛沐浴冬日暖阳,身说不出的舒服。
中国游戏的未来,一定就在列为大神的手上,加油啊,冲破黑暗,我想玩更好的游戏,而不是原神这样的"辣鸡游戏",我相信,现在网上骂骂咧咧的朋友们一定能帮助中国往后的游戏进步,橄榄原神,我诚心诚意到时候超越原神这样质量的游戏越来越多,原神被真的高质量游戏踩在脚下,加油!
===========
日本那边游戏厂商抵制原神了,因为原神投入过高,导致原神影响他们做游戏的标准,扰乱市场我希望他们能早点做出爆款,橄榄原神!
差不多是这个数。
《原神》的开发团队是300到400人,人员工资20多万,加上各种税费五险一金的开支,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40万是很正常的,一般互联网工资每个人头的实际开支差不多是人员工资的1.5倍到2倍,包括公司需要负担的五险一金部分、员工福利、电脑房租等硬件开支。比如你工资2万的话,实际到手只有1万5,但是公司需要负担2万7,米哈游为了上市应该是真的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再比如上海的写字楼价格和水电费开支基本是世界最高的,比美国大部分城市还要高;加上做公司的其他隐性成本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大家有个认知偏差,会觉得国内人力成本低,其实上海游戏公司码农和美术的工资应该已经比东欧甚至日本和加拿大高了,至少米哈游应该是比任天堂工资高的。另外一些高级员工工资甚至国内要比这些国家高得多,这几年好多在北美游戏公司回国的人,基本工资都是在美国两倍上下,如果从蒙特利尔回来的甚至有三倍,主要是蒙特利尔工资太低了。
归根到底是国内游戏行业太有钱,把工资水平炒上去了。
这样算下来《原神》的每年人力成本就是1.2亿到1.6亿的样子,开发了三年,大概就是4到5亿人民币的成本。
加上美术外包的费用,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真的差不多。
这一亿美元不光没什么好自豪的,甚至是个大黑点,这么个项目堆上400人规模的团队,只能说明开发经验太差。但如果真的是300到400人团队,那一亿美元并不夸张,现在就是这么个成本。
另外还有人觉得这个价格是包括宣发了。
你们也太低估国内的宣发成本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