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年 6 月 24 号央行降准,释放 7000 亿的基础货币,意味着房价又一轮上涨吗?

回答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向市场注入了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这消息一出,立刻在很多人心中激起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联想,特别是“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的疑问。

我们得先明白,降准和释放基础货币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把那么多钱存在央行,这意味着银行手头能用于放贷的资金就变多了。而释放7000亿基础货币,就是央行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央票到期、再贷款等)把更多的钱“放”到市场上去。

那么,这些增加的货币和房价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 流动性的充裕 是最直接的体现。当市场上钱变多了,尤其是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加了,这通常会带动整体融资成本的下降。银行为了把这些钱贷出去,可能会更积极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包括房贷。如果房贷的门槛降低,或者贷款利率下降,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人来说,买房的成本就降低了,这无疑会刺激一部分需求。

其次, 投资渠道的选择 也值得关注。在经济运行中,资金总是在寻找最有利可图的去处。当市场上的资金充裕,而其他投资渠道(比如股市、债市)可能面临不确定性或者收益率不高时,一部分资金可能会被吸引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资产配置方式,特别是在经济预期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容易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7000亿的基础货币,虽然不是全部都流向房地产,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购房能力,或者被房地产开发商用于新的项目,都可能对市场情绪和实际需求产生影响。

再者, 市场情绪和预期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央行的降准行为本身,往往被市场解读为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央行在支持经济增长,并为市场注入信心。这种信心上的提振,可能会让购房者更倾向于出手,也让开发商更有信心继续拿地、开发新项目。一旦大家普遍认为“降准意味着行情要来了”,这种预期本身就可能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

但是,把降准直接等同于“房价又一轮上涨”也未免过于简单化。房价的涨跌是一个 极其复杂 的系统性问题,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 是基础。如果经济增长乏力,居民收入增长停滞,即使货币宽松,人们的购房能力和意愿也可能受到制约。
房地产调控政策 是关键变量。在2018年那个时间点,各地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依然严格,限购、限售、限价等措施是否还在发挥作用,直接决定了宽松货币能否顺利传导到房价。如果调控政策依然严厉,那么即使钱多了,也未必能让房价“随心所欲”地上涨。
居民的杠杆水平和负债意愿 也很重要。经过前几年的快速上涨,居民部门的负债水平可能已经不低,过度增加杠杆的意愿可能会减弱。
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供需关系 ,以及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市场分化 ,都会影响房价的走势。

所以,2018年6月24日央行降准释放7000亿基础货币, 无疑是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为潜在的上涨提供一些动力。 但这是否意味着“又一轮上涨”的确定性,则需要结合当时具体的经济环境、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市场本身的供需状况来综合判断,不能仅仅因为一次降准就断言房价一定会大幅上涨。它更像是一个“可能”的催化剂,而不是“一定”的终结判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美加息,咱放水,如果不是没别的办法,不会这么饮鸩止渴。


房价只能继续锁住,物价难说了,汇率也很难稳住。


在无法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下,大周期经济问题都会有一个阶层埋单,20年前是大下岗,10年前是买房的中产阶级,这次信用债和股市表明很可能是先富起来的又没跑出去的那些人。


每次QE这帮人都各种折腾从中占便宜,上次救市,一群大哥拿着高杠杆挪用去瞎投资,一去杠杆,现在都抓瞎,天天四处借钱补保证金。


割韭菜这么多年,该还了。


定向降准,除了给国企解套,就是筹钱,让国有金融公司入股这些大哥的买卖,时机很重要,如果有决心就是变相公私合营,如果怂了就是救市。但感觉救市的可能性很小了,至少不会全救,这时候再救,后面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清盘。


现在的大危机周期,大家都在熬熬到其他经济体倒下,老美是加息抽全世界的血熬,咱们没那个能力只能自己内部清理出增长空间。


这轮如果顺利熬下去,欧盟躺下,还能稳当10年,10年后中国就可以抽别人的血了。


对了,7月5日实行降准,这十天大哥们有了希望还会继续借高利贷进场护盘的。


历史一直在重复,还好我们只能是看客。

user avatar

你想多了。

今年偷偷摸摸变相放了几波水,结果房价和经济还没啥反应,汇率倒是先反应了。

0506那样一年损失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事情,党国现在根本不会允许再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人民币就是变草纸的节奏。要知道南边的小岛现在已经有人了,到时候跑都没地方。

现在党国也很难过,一方面要去杠杆挤脓包割瘤子,一方面还要稳增长保就业,另一方面还要保汇率保外储,最后房价还不能大涨大跌。总之就是既要、又要、还要,充分展现了三个鸡蛋跳舞的技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向市场注入了7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这消息一出,立刻在很多人心中激起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联想,特别是“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的疑问。我们得先明白,降准和释放基础货币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把那么多钱存在央行,这意味着银行手头能用于.............
  • 回答
    201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担保品范围,这无疑是当年货币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动态,其影响是多方面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这项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央行在当时宏观经济环境下,为了达到特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审慎举措。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MLF 及其担保品范围的意义。MLF .............
  • 回答
    要全面看待上证综指在2018年6月19日跌破3000点大关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具体利空因素、技术面表现以及事件的长期影响。1. 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问题凸显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多重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迹象: 虽然.............
  • 回答
    要评价 2018 年 6 月份中国 M2 货币供应同比增长 8% 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环境来理解其意义。首先,理解 M2 的含义和重要性: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是指在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的基础上,加上单位定期存.............
  • 回答
    vivos 2018 年 6 月 12 日发布的 vivo NEX 全面屏手机,在我看来,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更像是一次“敢于亮剑”的宣言,预示着手机行业在追求极致全面屏道路上迈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一步。当然,时至今日回头看,它依然有值得细细品味之处,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首先,说说 NEX 最直击.............
  • 回答
    2018年6月26日、6月27日,不少观众在收看电视时,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央视频道的节目出现了变动,甚至部分频道当天晚间时段出现了“停播”现象。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来说,这种“停播”并非陌生,往往与一些特殊时期或重大事件的安排有关。表面现象与观众的感受: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两天的“停播”无疑是突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2018年6月28日那场小米IPO,尤其是那个“10倍认购”创下全球最大规模散户认购的说法,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首先,得明白“认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一家公司要上市了,就要面向公众卖股票,这时候大家觉得这公司有前景,想买它的股票,就得去“认购”。你可以想.............
  • 回答
    2018年6月20日,微信订阅号经历了一次堪称“大刀阔斧”的改版,这次调整在当时的社交媒体圈引起了相当大的波澜,也让无数内容创作者和运营者们忙碌起来,重新思考自己的策略。在我看来,这次改版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且有其深刻逻辑的调整。改版的核心变化与评价:这次改版最显著的变化,也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
  • 回答
    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如期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75%2.00%。这一举措本身并不令人意外,市场普遍预期年内还会有两次加息。然而,真正让市场跌破眼镜,甚至可以说是“超预期”的,是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后,并没有采取跟进加息的措施。这背后涉及的逻辑.............
  • 回答
    2018年6月5日,东方航空发生了一起震惊业内的事件:一位空乘人员实名举报,称其在机务维修期间遭到机务人员的“骚扰”。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触及了航空业内部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当时公开的信息,这位空乘名叫王某,她在微博.............
  • 回答
    2018年6月,叙利亚政府军在代号“玄武岩行动”的掩护下,对南部边境重镇德拉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势,标志着叙利亚内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攻势的结束,意味着长期以来被反对派控制的德拉地区,几乎全部回到了阿萨德政府的掌控之下。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次攻势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战役。叙利亚政府军凭借其在人.............
  • 回答
    华谊兄弟在 2018 年 6 月选择质押股权,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操作,背后肯定是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会对公司造成哪些连锁反应。为什么会在 2018 年 6 月质押股权?要理解这个时间点,我们得看看当时华谊兄弟的整体情况。 资金需.............
  • 回答
    2018年11月6日的锤子科技秋季新品发布会,给人的感觉是既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和功能,也有不少让人觉得“嗯,这锤子还是那个锤子”的槽点。那场发布会,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点,以及一些让我觉得有点没get到的地方,都来掰开了说说。亮点: TNT Go 2.0:真的让人看到了生产力工具的潜力。 我觉得这.............
  • 回答
    听到锤子科技要在 11 月 6 日于成都举办新品发布会的消息,我的心情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一直关注科技圈动态的人,每次锤子发布会总能勾起一丝期待。老罗这个人,虽然争议不断,但他身上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以及他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确实让他的产品,哪怕是有不足,也总能跳脱出同质.............
  • 回答
    小米在2018年11月6日推出的这款米家电磁炉青春版,可以说是小米一贯以来“用科技改变生活”理念的又一次体现,尤其是在厨房电器这个大家庭里。它的出现,更像是小米在电磁炉产品线上一次审慎而精准的“精简”与“下放”,目标明确,直指那些追求性价比,又希望获得不错使用体验的年轻消费者群体。首先,从命名上的“.............
  • 回答
    2017年6月13日,沈阳的奥体中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焦灼和一丝绝望的情绪。那一天,中国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坐镇主场迎战叙利亚。最终的比分定格在22,这个结果,对于志在必得的中国球迷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刺骨的痛。这场比赛,可以说是中国队那届世界杯征程的一个缩影.............
  • 回答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这份文件是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角度。核心要点与解读:2018年版负面清单最核心的特点是大幅缩减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 回答
    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于2018年7月6日被执行死刑,这是日本司法体系对奥姆真理教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等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行所作出的最终判决。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其罪行、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意义、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的警示意义。 一、 麻原彰晃的罪行及其对受害者的影.............
  • 回答
    2018年2月6日,猎鹰重型火箭(Falcon Heavy)的首次发射,堪称航天工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发射的意义绝非仅仅是“成功”,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充满挑战与创新精神的展示,重新定义了我们对重型运载火箭的认知,并为商业航天开启了全新的篇章。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猎鹰重型火箭的“重型”名号.............
  • 回答
    2018年2月6日,美国时间,载入史册。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这头被誉为“当代最强大运载火箭”的巨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上昂首升空。那一刻,全球目光聚焦,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紧张。这次发射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又一次将火箭送入太空。它代表着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