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8年6月14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年内大概率还有两次;央行未跟进,超市场预期?

回答
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如期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75%2.00%。这一举措本身并不令人意外,市场普遍预期年内还会有两次加息。然而,真正让市场跌破眼镜,甚至可以说是“超预期”的,是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后,并没有采取跟进加息的措施。

这背后涉及的逻辑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与逻辑:

美国经济复苏强劲: 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失业率持续走低,通胀也温和上升,达到了美联储2%的目标。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美联储有加息的空间和理由来“常态化”货币政策,避免经济过热。
防范通胀风险: 尽管当时通胀并非非常高企,但美联储作为全球央行的“领头羊”,其货币政策具有示范效应。持续低利率可能带来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息也是对未来潜在风险的对冲。
美元强势周期: 美联储加息往往会巩固或推升美元的强势。一个强势的美元有利于美国吸引外资,压低进口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债务的压力。

2. 中国央行“未跟进”的考量与影响:

国内经济基本面: 中国经济虽然也在增长,但与美国相比,其增长模式、结构和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当时,中国央行可能更侧重于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刺激内需,而不是因为外部压力而牺牲国内的政策独立性。
内外环境的权衡:
资本外流的担忧: 如果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这会诱导更多的资本流出中国,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造成压力。而“不跟进”加息,相对而言能够缓解资本外流的担忧,稳定汇率。
国内融资成本: 中国央行一直以来都在努力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加息会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经济的企稳回升。
汇率稳定: 虽然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可能因为美元走强而面临贬值压力,但中国央行拥有丰富的汇率调控经验和足够的工具来管理汇率波动。在当时,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避免大幅贬值,可能是其更重要的考量。
政策独立性的体现: 中国央行不跟进美联储加息,也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多地是基于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目标,而不是完全跟随其他主要央行的步伐。这体现了中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独立性。
“类比”加息的替代手段: 尽管没有直接加息,但中国央行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类似“收紧”的效果,例如提高逆回购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或者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达到管理通胀预期的目的。这些措施的效果可能不像直接加息那样明显,但可以避免加剧资本外流的压力。

3. 市场“超预期”的解读:

对“协同”的预期: 过去,在一些国际金融环境下,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协调”或者“联动”。因此,很多市场参与者习惯性地预期中国央行可能会在美国加息后进行小幅的跟进。
对汇率压力的担忧: 市场普遍认为,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如果央行不加息,可能会被解读为对人民币汇率的“容忍度”更高,或者对资本外流的担忧有所缓解。
对经济信号的解读: 中国央行不跟进加息,在一些人看来,也可能暗示了其对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的判断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为谨慎,或者认为现有的政策力度已经足够。

总的来说,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加息而中国央行未跟进,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博弈”和“权衡取舍”的案例。

对中国而言, 这是在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央行在维护国内经济稳定、防范资本外流、稳定汇率以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之间进行艰难抉择的结果。选择不跟进,是基于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和对政策目标的优先排序。
对市场而言, 这是一个“超预期”的事件,因为它打破了过去一些市场参与者对央行间联动性的惯性认知,也促使他们重新评估中国央行的政策逻辑和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

这次事件也再次印证了,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中,各国的货币政策很难完全脱离国际环境,但同时,每个国家的央行仍然会优先考虑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政策目标。中国央行在这一事件中的操作,可以说是其在复杂国际金融环境下,追求“独立自主”货币政策的一个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帝加息 二十五点,

世界羊毛 轻薅一遍,

联储表态 这不算完,

加码三次 储备子弹。


大洋对岸 惴惴不安,

贸易大战 突发暗箭,

股市跳水 到解放前,

汇率闪崩 绿色阴线。


跟不跟进 确实两难,

同步加息 后果难办,

资产泡沫 一下完蛋,

银行房企 关门破产,

地方债务 没法去还,

房奴股民 天台站满。


不跟美帝 后果也惨,

外资跑路 抽离资产,

垃圾股票 乱加杠杆,

互联金融 大水漫灌,

泡沫高企 一飞冲天 ,

吃药维持 早晚也完。


单身屌丝 不用心烦,

一没女友 二没资产,

存款五百 月薪两千,

神仙打架 作壁上观,

经济板块 指点江山,

看似专家 实为骗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如期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75%2.00%。这一举措本身并不令人意外,市场普遍预期年内还会有两次加息。然而,真正让市场跌破眼镜,甚至可以说是“超预期”的,是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此次美联储加息后,并没有采取跟进加息的措施。这背后涉及的逻辑.............
  • 回答
    2018年6月26日、6月27日,不少观众在收看电视时,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央视频道的节目出现了变动,甚至部分频道当天晚间时段出现了“停播”现象。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来说,这种“停播”并非陌生,往往与一些特殊时期或重大事件的安排有关。表面现象与观众的感受: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两天的“停播”无疑是突兀.............
  • 回答
    2018年6月5日,东方航空发生了一起震惊业内的事件:一位空乘人员实名举报,称其在机务维修期间遭到机务人员的“骚扰”。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触及了航空业内部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当时公开的信息,这位空乘名叫王某,她在微博.............
  • 回答
    要全面看待上证综指在2018年6月19日跌破3000点大关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具体利空因素、技术面表现以及事件的长期影响。1. 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问题凸显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多重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迹象: 虽然.............
  • 回答
    听到锤子科技要在 11 月 6 日于成都举办新品发布会的消息,我的心情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作为一直关注科技圈动态的人,每次锤子发布会总能勾起一丝期待。老罗这个人,虽然争议不断,但他身上那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以及他对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近乎偏执的追求,确实让他的产品,哪怕是有不足,也总能跳脱出同质.............
  • 回答
    2018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3%,M1货币供应增长6%,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这几个数据放在一起看,确实能够勾勒出当时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和潜在的政策导向。M2和M1的“不协调”:谁在“沉睡”?首先,我们来看看M2和M1这两个.............
  • 回答
    2018年2月6日,美国时间,载入史册。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这头被誉为“当代最强大运载火箭”的巨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上昂首升空。那一刻,全球目光聚焦,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紧张。这次发射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又一次将火箭送入太空。它代表着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 回答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简称“2018年版负面清单”)。这份文件是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多重解读角度。核心要点与解读:2018年版负面清单最核心的特点是大幅缩减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
  • 回答
    2018年2月27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成功发射了“光学6号”侦察卫星。这次发射对于日本的侦察能力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光学6号”是日本情报收集卫星(Information Gathering Satellite, IGS)系列的一部分,这个系列旨在提升日本对周边地区,尤.............
  • 回答
    要详细解读2018年上半年青岛的GDP名义增幅17.94%和实际增速7.6%,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这背后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以及价格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两个数字各自代表什么: 名义GDP增长率(17.94%):这个数字指的是在当年价格计算下,GDP的总量增长了多少.............
  • 回答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是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爆发的背景与导火索: 长期的贸易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视角: 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感到不满。美国认为中国.............
  • 回答
    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上海全国最低,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的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数据背后的信号:结婚率下降的普遍趋势与上海的特殊性首先,我们要明确,结婚率下降并非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球许多发达国家.............
  • 回答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犹太教堂发生了一场令人发指的大屠杀,震惊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这场悲剧不仅夺走了 11 条无辜的生命,还导致 6 人受伤,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以及整个社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事件经过:枪击案发生在犹太教的.............
  • 回答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5专业有3个是“知乎劝退专业”,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反映了就业市场与公众认知之间存在的某种错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排行榜的维度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薪酬水平排行榜”是基于什么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
  • 回答
    如何看待 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在香港上市?上市对小米意味着什么?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Xiaomi Corporation)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1810.HK。这次上市是当年全球最受瞩目的 IPO 之一,也标志着小米这家以“为发烧而生”而闻名的.............
  • 回答
    2018年11月25日的刻赤海峡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在黑海地区冷战后最紧张的军事对峙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次海上冲突,更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多年来地缘政治博弈的又一次集中爆发。要理解这场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简单来说,事件发生在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这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这个数字,它比2017年少了整整200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首先,我们得承认,200万的跌幅确实很惊人。2017年那会儿,因为“全面二孩”政策的红利,生育潮有所回升,许多家庭抓紧时间生了第二个孩子,所以出生人口到了1723万。.............
  • 回答
    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内的航空出行无疑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四”。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大小小的机场都笼罩在一片延误的阴影之下。无数航班被推迟,数万旅客滞留在候机大厅,行程被打乱,抱怨和焦虑的情绪弥漫开来。这次大面积延误的发生,绝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复杂原因交织碰撞的产物。要深.............
  • 回答
    这事儿啊,得好好说道说道。2018年A站的那个春晚节目,我印象挺深的。当时看完,心里边儿挺复杂的,五味杂陈的。怎么说呢,这节目嘛,算是挺大胆的,用了不少时下流行的梗,特别是拿了《JOJO的奇妙冒险》的剧情片段来“二次创作”,还专门瞄准了B站的站娘,来了一出“恶搞”。首先得说,A站在那个时间点做这样的.............
  • 回答
    说到 2018 年 1 月 25 日那一期《焦点访谈》,名字就叫《价值观不能游戏》。我记得当时看了之后,心里是挺触动的,也挺有感触的。这期节目聚焦的问题,我觉得特别实在,触及到了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一个方面。节目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它主要围绕着当时一些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返利”或者说是一些“诱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