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是否是犯罪率较低的国家?

回答
中国在国际上通常被认为是犯罪率较低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官方数据与国际比较:

首先,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刑事犯罪率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例如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中国的数字要显著低得多。这一点在国际治安指数的排名中也常常得到体现。例如,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和平指数或安全指数,中国往往排名靠前。

低犯罪率的可能成因:

1. 强大的社会管控能力:
高密度警力部署: 中国拥有庞大的公安队伍,并且在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警察的可见度很高。无论是在街头巡逻的警察,还是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头,都构成了强大的威慑。这种“看得见的”警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潜在的犯罪行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中国长期以来推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将治安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从街道居委会到物业公司,再到企业单位,都承担着一定的治安维护责任。这种全方位的管理网络,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防范于未然。
户籍制度与人口管理: 尽管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诟病,但它确实在人口流动管理和人员身份核实方面发挥了作用。对于外来人口的登记和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追踪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
严厉的法律与执法: 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以严厉著称,对于重罪的判罚通常比较重。这种严厉的法律后果,也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同时,执法效率和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也相对较高。

2. 社会文化与价值观:
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感: 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重视集体和谐和社会责任感。邻里之间的互相照应、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预防犯罪的作用。
对秩序的重视: 中国社会普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人们更倾向于避免引起麻烦和冲突。
低收入差距(相对而言): 虽然中国存在贫富差距,但与一些国家相比,极端贫富差距可能没有那么悬殊。犯罪的根源往往与贫困和社会不公有关,相对平缓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某些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3. 监控与技术应用:
无处不在的监控网络: 中国在城市中广泛部署了视频监控系统,包括街头摄像头、公共场所摄像头等。这些摄像头不仅有助于案发后侦破案件,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普遍存在对潜在的犯罪者构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犯罪趋势、识别可疑行为,进一步提升了治安管理水平。

需要注意的方面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然而,在讨论中国犯罪率较低时,我们也需要保持审慎和客观的态度:

数据统计的完整性与透明度: 如何准确、全面地统计所有犯罪行为,特别是那些未被举报或未被官方记录的轻微犯罪,是一个普遍的挑战。不同国家在统计标准和公开程度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国际比较的精确性。
犯罪类型与表现形式: 低犯罪率并不意味着没有犯罪。中国的犯罪结构可能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例如,相对较低的暴力犯罪率,可能伴随着其他类型的犯罪,如经济犯罪、网络诈骗等。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普及等因素,也可能催生新型犯罪形式。
潜在的压抑与潜在风险: 过于严密的社会管控和对异见的压制,虽然在短期内可能降低某些犯罪率,但长期来看,也可能压抑社会矛盾,导致矛盾以其他更隐蔽或极端的方式爆发。
基层统计的准确性: 基层执法部门在数据统计时,可能存在各种压力,这可能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低犯罪率”的定义: 如何定义“犯罪率”本身也很重要。是仅指刑事案件,还是包括所有违法行为?不同统计口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总结来说, 中国能够保持相对较低的犯罪率,是其强大的社会管控能力、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没有任何社会治理模式是完美的,低犯罪率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些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犯罪的形态也在演变,中国的社会治理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安全与稳定。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首先搞清楚犯罪率的概念再来讨论好吗!

任何一本犯罪学教科书上都有犯罪率的概念,手头没有百度一下也差不离的。

国际通行的犯罪率(crime rate)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一年之内,每单位人口发生某类犯罪案件的数量,一般以10万人口为单位,所以计算公式就是:犯罪率=犯罪案件数量/当年人口总数×10万。所以犯罪率一般显示为一个两位数或者三位数,不能望文生义地把犯罪率理解为百分比,加上百分比的话就太可怕了,中国“50%的犯罪率”意味着一百人里面有一半都犯罪,不是天下大乱了吗?

——————————————————————————

胡联合在《转型与犯罪》一书中第五章专门探讨了中国转型期犯罪问题的国际比较,其中有几个重要结论:

二、中国的杀人犯罪率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低的行列,但占总犯罪率的比例偏高(居世界前列),而且即使在绝对值上,目前我国的杀人犯罪率已超过犯罪率居世界前列的欧盟国家的杀人犯罪率。
三、1978年以来我国犯罪率增长速度相当快,年均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不但超过了全世界犯罪率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超过世界各大地区的犯罪率年均增长速度,也比印度、美国、日本等几个大国的犯罪率年均增长速度快得多。
五、从法院判处的罪犯比例看,我国每10万人中的罪犯比例在全世界是很低的。

具体数据、图表和论证详见书中内容,此处不再援引。

当然这本书反映的是2006年以前的状况,近几年的犯罪率变化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进行计算,也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至少在少数几种可比的犯罪之间进行大致的比较(比如在中国的故意杀人罪加过失致死罪和UCR的criminal homicide之间,在强奸罪与forcible rape之间)。

可是这样的比较,还是存在下述忽略犯罪黑数的严重缺陷,因此只能作为参考之一,不可以此定论。

还应当注意的不能进行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拿中国最低的数值和外国最高的数值比,然后得出我们已经很安全的结论来。也要对我国和国外、国际总体的犯罪趋势变化进行比较。1978年之后至今,我国经历了犯罪率波浪式大幅度快速增长,而这个趋势与国外并不重合,我们没有理由对安全环境过分自信。

——————————————————————————

表面上看,我国的犯罪率处于世界较低的行列。

可是,在不考虑、估测犯罪黑数及其规模的前提下讨论犯罪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犯罪黑数也称犯罪黑色人物(the dark figure of crime),是指实际发生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来自被害人和刑事司法机关两方面)而没有进入官方犯罪统计的犯罪案件。

官方犯罪统计的最大缺陷就是存在犯罪黑数的问题,因而国外总是要根据大规模的被害调查来估计真实的犯罪率高低,比如美国用NCVS(全国犯罪被害调查)来补充UCR(联邦犯罪报告)。而我国无论官方还是学界都未曾组织过大规模、科学、可信的被害调查。

影响犯罪黑数规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一是报案率,二是立案不实率。

公共信心、安全感与犯罪率

被害人不立案的原因是不相信刑事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认为即使报案也无事于补。所以很多人说的公众安全感不完全是主观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基于对官方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信心,信心低不仅造成安全感低,而且降低报案动机,也就减少了报案率,使得看上去的犯罪状况要比实际存在也比感受到治安状况好得多。在很大程度上,刑事司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工作效率,与犯罪率之间成反比关系,效率越高(官方统计)犯罪率反而越大,效率低反而犯罪率低。

考虑报案率

关于中国被害人的报案率,目前并无可靠的估测数据,各地的调查的结果高低悬殊。据对北京的调查,北京市民对入室盗窃的报案率是56.7%,抢劫是37.1%,人身攻击/恐吓是36.3%,扒窃是19.1%,性侵犯最低,只有7.6%。广西大学对南宁的被害调查显示,在遭遇犯罪侵害时,35.7%的人选择报警,25.2%的人求助于亲友,21.4%的人不了了之,10.5%的人选择报复。

暂且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调查的亚洲地区的平均报案率估算,入室盗窃为41%,抢劫为39%,伤害为26%。

根据胡联合的研究,考虑报案率即将被害人不报案的犯罪黑数纳入之后,实际犯罪率要比统计数字上涨很多。中国犯罪案件总数在1990年即突破500万大关,比官方数据上升1.3倍;2004年即突破1000万大关,比官方数据上升1.2倍。

立案不实原因

1.不破不立

根据广东公安厅黄锐平等人的文章,某省1994-1999年被调查单位立案率绝大部分仅在20%左右,大量案件都是破案之后予以补立,甚至个别派出所、刑警中队在受理报案登记时只写发案时间,破案以后再填写受理时间。

2.难案不立

从调查情况案,主要是扒窃、诈骗、抢夺等案件,因发案现场不清、无明显线索等侦查难问题而不立案,也包括一些重特大案件未立案、未统计上报。

3.立案不准

因对案件性质、立案标准理解偏差,重大案件立为一般案件,刑事案件立为治安案件,对破获的系列案件有的以团伙作案为由,或以同一性质为由只立为单一案件。

4.已破不立

一般情况是个别单位担心当年发案数超过控制指标,在制作原始台账时不填写立案登记表,只统计破案数,不统计立案数;还有个别办案单位和人员在利益驱动下越权、超范围办理案件,甚至对刑事案件降格罚款,因违规行为而隐瞒不立案。

5.低估低立

主要集中于交通事故与火灾事故案件数、死、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上,因为这四项指标历来是量化考核公安工作的重要指标,统计水分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据黄锐平等人估计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水分率为29%和23.5%。火灾事故立案经常出现低估、低报损失额,大火灾当小火灾,小火灾尽量不报的情况。


立案不实率估计

关于立案不实状况,据公安部课题组在全国大面积抽样调查的结果,1985年、1987年、1988年有70~80%的报案没有立案。1985年全国报案为208万起,而统计数据只有54万起,立案的真实度只有26%。1989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纠正立案不实大检查以来,立案率有所提高,即使这样1990年的立案真实度也不到50%。

考虑立案率即将未被警察立案的犯罪黑数纳入之后,犯罪数据大幅度增加。1978~2004年,犯罪案件总数增加了11.7倍,大大高于根据官方数据计算的7.8倍。同时考虑报案率与立案率即全部犯罪黑数纳入之后,犯罪统计数据将比官方数据普遍高2.6倍以上。2004年的犯罪率(刑事加行政不法)将达到约2300,官方数据仅为874,亦即该年的不立案黑数占到犯罪总数的62%。


权重最大的盗窃案

在全部犯罪案件中,财产犯罪的比例远远超出人身犯罪,而财产犯罪中占最大比例的是盗窃罪,2010年盗窃案件占我国刑事案件总数的70.83%。所以盗窃罪的犯罪黑数状况会对一个国家的总体犯罪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偏偏盗窃罪的报案率和立案率都是非常低的。河南省公安厅曾调查发现该省盗窃案件立案数不会高于实际发案数的10%。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2010年全国盗窃案黑数将达到3千8百万余件,是当年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总数的6.37倍。

没有结论,只说方法问题。

因为各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差异,比如我国的所谓行政违法/治安案件在很多国家属于犯罪行为/刑事案件;还有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显著差异,比如在中国的故意杀人罪完全不同于美国的谋杀罪,中国的盗窃罪有数额要求等;所以各国总体犯罪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可比性

即使可以忽略刑事法制度和犯罪构成要件的差异,也只能在具体特定犯罪的犯罪率之间进行比较,比如比较杀人罪(无论故意或过失)、强奸罪、抢劫罪、伤害罪(包括治安案件)等几种指数犯罪,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比较各国的犯罪状况。

第三就是必须考虑犯罪黑数,至少根据一种估计的、中位数的报案率和立案率,对官方犯罪率进行调整,不同国家之间的犯罪率才有可以比较的意义。

而这样的工作是很难完成的,主要困难在于官方犯罪数字可得,而被害调查在各国并不普遍,难以计算犯罪黑数的规模。

参考文献:胡联合:《转型与犯罪》

陈志军:刑事立案不实的现状与出路

黄锐平等:浅谈公安司法实践中的刑事立案不实问题

——————————————————————

@苏涛

的回答一开始就犯了很初级的错误:"仅从官方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犯罪率在全世界确实处于较低的行列。"

首先美国就不是这样。FBI每年发布的UCR(统一犯罪报告)是根据16000个警察机构上报的犯罪数据编制而成,而不是根据法院的最终判决。报告的内容包括犯罪率、逮捕人的数量及特征,犯罪趋势及执法人员情况。报告只统计了29种犯罪,又被分为指数犯罪(index crime)和非指数犯罪,前者包括8种犯罪,是计算犯罪率的根据,也是用以评估整体犯罪状况的指标。

中国官方没有发布过犯罪率,学者一般是根据《公安研究》等文献上发布的每年“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分类统计表”和“治安案件分类统计表”,其中包含了全国公安机关对十几类犯罪的立案总数,再结合统计局发布的当年人口总数,计算出犯罪率。为什么不能根据法院判决定罪的数字计算?因为中国法律年鉴、两高报告(

news.ifeng.com/a/201503

)、两高网站上(

2013年全国法院审理刑事一审案件情况统计表

)公布的数字,都没根据特定犯罪的类型区分数据,要么是全部的收案数、审结数,要么是某大类犯罪(如毒品犯罪、行贿犯罪、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案件)的审结数、判处罪犯人数。

NUMBEO网站上(

Crime Index by Country 2015

)发布的不是犯罪率,而是犯罪指数(crime index)和安全指数(safety index),根据网站的解释,这是一种比犯罪率更为复杂的评估国家犯罪状况的数据,计算方法以计算机代码形式显示(

About Crime Indices At This Website

):

Crime Index is an estimation of overall level of crime in a given city or a country. We consider crime levels lower than 20 as very low, crime levels between 20 and 40 as being low, crime levels between 40 and 60 as being moderate, crime levels between 60 and 80 as being high and finally crime levels higher than 80 as being very high.

Safety index is, on the other way, quite opposite of crime index. If the city has a high safety index, it is considered very safe.

Actual formulas to calculate indices is a subject to change and at this moment, quite complex empirical formulas are used. Those formulas as written in the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are as follows:

总之,犯罪率(crime rate)、指数犯罪(index crimes)犯罪指数(crime index)并非相同概念,相互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苏涛

将犯罪率误解为百分比,又简单地把NUMBEO的犯罪指数等同于犯罪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在国际上通常被认为是犯罪率较低的国家,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官方数据与国际比较:首先,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刑事犯罪率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例如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中国的数字要显著低得多。这一点在国际治安指数的排名中也常常得到体.............
  • 回答
    关于中国的犯罪率,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中国犯罪率低是事实,但也有声音质疑其真实性。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并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以及可能存在的解读偏差。首先,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确实长期以来都显示出相对较低的犯罪率。这些数据通常包括刑事案件的立案数、破案数.............
  • 回答
    关于中国犯罪率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地说“中国犯罪率是最低的国家之一”这种说法,往往会忽略很多深层的原因和不同的观察角度。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犯罪率”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界定的。通常,犯罪率是指每十万人口中发生的犯罪案件的.............
  • 回答
    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游击战,是一种在敌后进行的、以弱胜强的作战方式。关于游击战是否“拿平民百姓做掩护”以及其是否旨在促使敌人犯下战争暴行以争取民心,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需要从历史背景、游击战的战略原则、实际操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抗日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感慨的事件,其中涉及的国籍、族裔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情绪变化,让整个故事更加复杂和引人深思。当那段视频第一次在网络上疯传的时候,许多华人,尤其是那些曾经有过被不公平对待经历或对种族歧视非常敏感的群体,都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义愤。人们看到一位年长的、看似无辜的乘客被粗暴地拖拽下飞机,这触碰了.............
  • 回答
    关于白岩松在《对白》节目中关于“暴力伤医不是医患关系,而是犯罪”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讨论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明确界定问题的性质:白岩松老师提出“暴力伤医不是医患关系,而是犯罪”,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将“暴力伤医”事件从“医患关系”的范畴中剥离出来,直接定性为.............
  • 回答
    网络上流传的这段令人发指的小视频,着实让人生气。视频中,一只小狗在遭受了“拔牙”的痛苦后,竟然被活生生地丢进了洗衣机,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拍摄者一边记录着这一切,一边还得意地比划着胜利的手势。这样的行为,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道德层面,都触碰了底线。男子行为是否犯法?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男子行为.............
  • 回答
    在中国和美国,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差异巨大,导致一些在中国被认为是正常甚至合法的行为,在美国却可能触犯法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我将尽力详细解释,并避免AI写作的痕迹:1. 翻墙(使用VPN等工具绕过网络审查) 在中国: 中国实行严格的网络内容审查制度,俗称“防火墙”。许多外国网站和服务,如Go.............
  • 回答
    在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采用蹲姿谈话,背后往往涉及多重考量,既有管理上的需要,也可能掺杂着心理上的威慑。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蹲姿谈话的考量: 权力地位的明确化与威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解释。蹲姿是一种相对较低的姿态,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往往与顺从、被动甚至惩罚联系在一起。民警要求犯人蹲.............
  • 回答
    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是否会被其官方承认,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牵动国际社会神经的敏感议题,也是日本自身内部持续讨论和反思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日本的政治土壤、社会心态、历史教育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历史认知的复杂性与“历史修正主义”的阴影首先,理解日本对二战罪行的认知,不能一概而论。日本社会.............
  • 回答
    在CSI的那个特定场景里,故事的真实性,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国金匠的故事,它更偏向于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传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史实记录。这集 CSI 引用了一个关于一位中国金匠的故事,这个故事通常围绕着他高超的技艺展开,比如能够制作出精巧绝伦的金器,甚至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在其中融入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缺陷.............
  • 回答
    各位尊敬的审判长、各位陪审员,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陈述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而是为了揭示一个隐藏在繁华街景下的残酷真相。在我们眼前,唐仁先生,这位备受尊敬的商人,被发现死于他自己的家中,而围绕着他的,是一个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暗藏杀机的案发现场。起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仿佛完美的犯罪。所有证据似乎都指.............
  • 回答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刑罚的对象正是它自己造成的犯罪”,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核心在于揭示了不当刑罚所产生的恶性循环和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首先,这句话直指不合理、不公正、不合法的刑罚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犯罪。 侵害了公民的权利: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权利。然而.............
  • 回答
    .......
  • 回答
    在咱们刑法里头,“不能犯”这词儿,听着挺拗口的,但意思其实挺明确的,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想干坏事,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导致他想干的事情根本就没法儿真正发生,或者说,即使他拼了老命去做了,结果也注定不可能得逞。咱们得把这个概念拆开来看,不能犯主要包含两种情况: 一、 对象不能犯这玩意儿,顾名思义,就是说你.............
  • 回答
    写网络小说,尤其是刚开始上手的新手,确实容易跌入一些“坑”。别担心,这太正常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聊聊那些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新手村”常见错误,争取让你少走弯路,早日出新手村。1. 剧情上:脑洞太大,逻辑跟不上;或者太保守,平淡如白开水。 脑洞过大,但“如何做到”是个谜。 很多新人灵感.............
  • 回答
    在中国刑事审判实务中,法官和检察官在分析判断犯罪行为时,其实践中采用的犯罪构成理论,更侧重于四要件说,但其内部思考和逻辑推演,也逐渐吸收了两阶层说和三阶层说的一些精髓,呈现出一种融合与发展的态势。简单地说,四要件是基础和表述形式,而两阶层和三阶层的影响体现在深层分析和理论建构上。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
  • 回答
    谈到期货交易,我犯过几个不小的错误,但要说最致命的,那绝对是那次“赌上一切,又一无所有”的经历。那件事,至今想起来,心口还会隐隐作痛。那会儿,我刚入行不久,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摸透了市场规律,别人都在摸石头过河,而我好像已经找到了窍门。当时,我盯上了一个大宗商品,具体是什么就不说了,反正是个硬通货。.............
  • 回答
    在讨论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战略错误时,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分析家都会指向入侵苏联(代号巴巴罗萨行动)。这不仅仅是他们犯下的一个重大失误,而是可以说,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走向,并为第三帝国的覆灭埋下了最致命的种子。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巴巴罗萨行动如此灾难性,以及它包含了哪些层面的错误。1.............
  • 回答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的转变,从一个早期具有激进革命思想的领导者,到后期被指责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是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理解这一转变,需要结合他当时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特点、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的曲折道路。一、陈独秀的“偏激进”特质及其表现:在《觉醒年代》的初期,陈独秀展现出强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